佛弟子文庫

攝大乘論釋卷第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攝大乘論釋卷第七

世親菩薩釋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釋應知入勝相第三之一

正入相章第一

論曰。如此已說應知勝相。云何應知應知入勝相。

釋曰。此品有十章。一正入相。二能入人。三入境界。四入位。五入方便道。六入資糧。七入資糧果。八二智用。九二智依止。十二智差別。

一切法名應知。三性名諸法勝相。復次三性名應知。同一無性故名勝相。復次應知有二種。一淨品。二不淨品。淨品者。謂依他性無分別。不淨品者。謂依他性有分別。於依他有三種性應知。一依他性。二依他性中分別。三依他性中無分別真如。餘義如分別章中說。前已顯此義。若人有如此行。得入應知相。今當說此義。此問但問入體相。不問應知及勝相。復次此問問唯識觀中緣何法為境。故答此問。

論曰。多聞所熏習依止。

釋曰。於大乘法中多聞所熏習。此熏習有說即是依止。又別說依止者。謂身體相續。

論曰。非阿黎耶識所攝。

釋曰。顯此多聞熏習是阿黎耶識對治故。非阿黎耶所攝。

論曰。如阿黎耶識成種子。

釋曰。如阿黎耶識。為一切不淨品法因故成種子。多聞熏習亦爾。為一切淨品法生因。如阿黎耶識成種子。何法以多聞熏習為種子。為答此問故。

論曰。正思惟所攝。

釋曰。此下四法並以多聞熏習為種子。若覺觀思惟。依大乘多聞熏習生此覺觀。離邪思惟及偏思惟。以正思惟為性類故。言正思惟所攝。

論曰。似法及義顯相所生。

釋曰。似法謂十二部方等教。似義謂方等教所詮之理。心相似此理教。顯現此理教為緣。緣生覺觀分別。

論曰。似所取種類。

釋曰。此覺觀若起。似此所取以為體相。此二句同顯識相分。

論曰。有見。

釋曰。此覺觀能了別。即是識見分。此義成立識二法。謂相識及見識。

論曰。意言分別。

釋曰。意識覺觀思惟。但緣言分別。無別有義可緣。又必依名分別諸法故。言意言分別。多聞熏習依止為此法因。

能入人章第二

論曰。何人能入應知相。

釋曰。此問修何觀行人。能入唯識觀人。是菩薩觀行有四種力。菩薩者何相。善得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此資糧以何次第修令得圓滿。有四種力。一因力。二善知識力。三正思惟力。四依止力。

論曰。大乘多聞熏習相續。

釋曰。為離小乘多聞故云大乘。顯非一生於無窮生處。數習多聞熏習心相續。是名因力。

論曰。已得承事無量出世諸佛。

釋曰。過數量諸如來出現於世。是人依佛聽受正教。如教正修行故名承事。先已得如此承事故。名善知識力。

論曰。已入決定信樂正位。

釋曰。若人於大乘中信樂。非惡知識等所能轉壞。故名決定。信有三種。一信有。二信可得。三信有無窮功德。若已有信。求修行得因故名為樂。從十信至十迴向。是信樂正位。今所明位。但取十迴向決定信樂。名思惟力。大乘多聞熏習為此力因。

論曰。由善成熟修習增長善根。是故善得福德智慧二種資糧。

釋曰。若人已一向決定信樂。為得所樂法慇勤恭敬。修觀行法。若修觀行法增長功德善根。如此由思惟力。是善成熟福德智慧資糧。次第成熟。用此福德智慧作依止。得入初地故名依止力。此四種力顯能入人。

入境界章第三

論曰。諸菩薩於何處。入唯識觀。

釋曰。此問有二意。一問何處是唯識境界。二問何處是唯識位。

論曰。有見似法義顯相。意言分別大乘法相所生。

釋曰。此法名唯識觀持。亦名境界。意言分別者。是心覺觀思惟。此思惟有二相。一有見識為相故說有見。二有相識為相。謂顯現似十二部大乘教。及似大乘教所詮理。說名有相。大乘法相所生者。大乘法為因故得生。此中顯境界體謂意言分別。顯境界相謂有見有相。顯境界因謂大乘法相。

入位章第四

此意。言分別有四位。為顯此四位故。

論曰。於願樂行地入。謂隨聞信樂故。

釋曰。有意言分別。在願樂行地中。何以故。有諸菩薩。由但聽聞一切法唯有識。依此教隨聞起信樂心。於一切法唯有識理中。意言分別生。由此願樂意言分別故。說菩薩已入唯識觀。作如此知名入唯識願樂位。

論曰。見道謂如理通達故。

釋曰。如此方便菩薩入唯識見位。今當說此方便即如理通達。此意言分別如顯現相。通達實不如是有。但唯有識。此識非法非義非能取所取。如此通達名入唯識見位。

論曰。修道謂能對治一切障故。

釋曰。意言分別顯入修道中。今當說此方便。此意言分別。非法非義非能取非所取。如此觀察能對治一切三障。是名入唯識修位。此修道與見道不異。由智由境故。若爾見修二道差別云何。昔未見真如今始得見名見道。先已見真如後更數觀名修道。又能除三乘通障名見道。但除菩薩障名修道。又觀未圓滿無退出義名見道。觀未圓滿有退出義名修道。又但觀通境名見道。備觀通別境名修道。又事不成名見道。事成名修道。

論曰。究竟道中。謂出離障垢最清淨故。

釋曰。究竟道有二種。一有學究竟。二無學究竟。此位最清淨智慧生處故。最微細障滅盡無餘故。故名究竟位。諸地乃至如來地。皆有此究竟義。若人入此四位緣何境界。

論曰。一切法實唯有識。如說隨聞信樂故。如理通達故。能對治一切障故。出離障垢最清淨故。

釋曰。此言顯入四種位境界。云何得為四位境界。一切法謂有為無為有流無流。及四界三乘道果等。如此等法實唯有識。何以故。一切法以識為相。真如為體故。若方便道以識為相。若入見道以真如為體。依此境界隨聞信樂。入信樂位。如理通達得入見位。能對治一切障得入修位。出離障垢得入究竟位。

入方便道章第五

因此方便菩薩得入四位。今當顯說此義。

論曰。云何得入。

釋曰。此問欲顯八處持善根力為入方便。何者為善根力。何者為八處。善根力有四種。一因力。二善知識力。三正思惟力。四依止力。如前所明。

論曰。由善根力持故。

釋曰。未有令生。已有令增長。故名持菩薩善根。或說為六波羅蜜。或說為福慧二行。能破對治非對治所遮故。名為力持善根力。應知有八處。何者為八。

論曰。由有三相鍊磨心故。由滅除四處障故。緣法義為境。無間修恭敬。修奢摩他毘缽舍那。無放逸故。

釋曰。此即三處。此三相鍊磨心。能對治三種退屈心。何者為三。一輕賤自身等退屈心。為除此心故顯第一鍊磨心。何以故。有諸菩薩聞無上菩提廣大甚深難修難得。我今云何能得如此難得無上菩提。由有此執故。於自身心則退屈。為除此心故。須修第一鍊磨心。

論曰。十方世界無數量故。

釋曰。此顯無上菩提非定一處修得。隨處修學悉皆可得。

論曰。不可數量在人道眾生。

釋曰。此顯無上菩提等類皆得。是故此身不可輕賤。

論曰。剎那剎那。

釋曰。此顯得無上菩提無有定時。非待時修得。

論曰。證得無上菩提。是名第一鍊磨心。

釋曰。此顯菩提無可與等。必假勤修方可證得。由此鍊磨心。於方便中第一退屈心則滅不生。二輕賤能得方便退屈心。為除此心故顯第二鍊磨心。何以故。由有菩薩作如此心。此施等是菩提資糧。若離菩薩意欲則不可得。此意欲我等云何應得。故施等法非我等所能行。由有此執故。於能得方便心則退屈。為除此心故。須修第二鍊磨心。

論曰。由此正意。

釋曰。此顯方便譬體相。三世諸菩薩若得如此正意。是真方便體。

論曰。施等諸波羅蜜必得生長。是我信樂。

釋曰。此顯方便譬功能。功能有三種。一平等功能。二生功能。三長功能。由此正意若生長諸波羅蜜。無不具足故名平等功能。未有令有名生功能。已有令圓滿名長功能。如三世諸菩薩方便體及功能。決定無二。我等亦應同彼。何以故。我之信樂即彼正意。為所譬方便體。此體已定。何以故。無動失故。

論曰。已得堅住。

釋曰。此即釋不動失義。貪悋等所不能壞故名堅。小乘惡知識等邪化。不能令退故名住。

論曰。由此正意。我修習施等波羅蜜。進得圓滿則為不難。是名第二鍊磨心。

釋曰。此顯所譬三種功能。由此正意我修習施等波羅蜜。明平等功能。進得明生功能。圓滿明長功能。此三功能必定可得。故說則不為難。復次由此正意者。此有何義。謂信及樂。信有三處。一信實有。二信可得。三信有無窮功德。信實有者。信實有自性住佛性。信可得者。信引出佛性。信有無窮功德者。信至果佛性。起三信已。於能得方便施等波羅蜜中。求欲修行故名為樂。此信及樂為正意體。由得此信樂。修行施等波羅蜜則不為難。能令究竟圓滿。復次菩薩有正意。謂我有能生六度心。出離貪悋等諸障。能遮諸波羅蜜障。滅盡無餘。是故不因大功用。六度易可圓滿。由六度圓滿。無上菩提自然成就。我已得此堅住正意。是故修行六度不以為難。由第二鍊磨心。於方便中。第二退屈心則滅不生。三疑應得退屈心。為除此心故顯第三鍊磨心。何以故。有諸菩薩思量諸佛甚深廣大功德。菩薩作是念。無上菩提最難可得。一剎那心所障。謂金剛心無有生死心。除此心亦應可得。此義難思。由有此執。於得無上菩提心則退屈。為除此心故。須修第三鍊磨心。

論曰。若人與眾善法相應。

釋曰。人即凡夫及二乘。凡夫有施戒修三種善法。此善法或數偏修。或圓滿修。若偏數數修及圓滿修。施戒修則成眾善。以品類多故。二乘有三十七品善法。由無間修及恭敬修。則成眾善。亦以品類多故。

論曰。後捨命時。於一切受生中。可愛富樂自然而成。

釋曰。若凡夫先修施滿足。後捨命時即生人中。受可愛富樂果。此事無差。若先持戒滿足。後捨命時即生天中。受可愛富樂果。此事無差。若修定滿足。後捨命時。即生色無色界。受可愛富樂果。此事無差。此就死墮明得果。若二乘修三十七品滿足。後捨凡夫壽得聖人壽。受六通等可愛富樂果。此事無差。此就移位明得果。

論曰。是人得有礙善。此義尚應成。云何我得圓滿善及無礙善。一切如意可愛富樂而當不成。是名第三鍊磨心。

釋曰。於十地中。好生長福德智慧二品善法。故名圓滿心。麁重難破障。由金剛定所破壞故。金剛定後能離一切障。轉依成時名無礙善。佛果名富樂自在故稱樂。具德故稱富。此富樂是一切如意可愛法。若約小乘。以智斷為如意。恩德為可愛。若約大乘。法身為富樂。應身為如意。化身為可愛。此三攝無上菩提盡故言一切。前言捨命者。譬離智障。智障既滅。云何我如意可愛富樂而當不成。由第三鍊磨心。於方便中。第三退屈心則滅不生。

論曰。此中說偈。

釋曰。偈中更顯前三義。

論曰。

 人道中眾生  念念證菩提
 處所過數量  故無下劣心
 善心人信樂  能生施等度
 勝人得此意  故能修施等
 若善人死時  即得勝富樂
 滅位圓淨善  此義云何無

論曰。人道中眾生。

釋曰。此顯同類能得無等果故。不應輕賤自身。

論曰。念念證菩提。

釋曰。此顯時無定。修因及得果並無定時。是故恆須勤修。無時而不可修。修因既爾。得果亦然。是故不應謂時有障而輕賤自身。

論曰。處所過數量。

釋曰。顯處所無定。隨處立因皆可得成。得果亦爾。

論曰。故無下劣心。

釋曰。此明解前三義故退屈心不生。謂我無有功能應得無上菩提。故心不下劣。

論曰。善心人信樂。能生施等度。

釋曰。非恶心及無記心能信樂何以故。有諸人。以散漫無記心行施等行。復有諸外道。以恶心行施等行。為離此惡無記故說善心。求得無上菩提者名善心人。復次施等是善。若無善心為因。則不成施等行。是故須勝因以生勝果。勝因即信樂。由信樂故生施等諸度。此兩句顯三義。一顯增上緣。二顯同類因。三顯等流果。

論曰。勝人得此意故。能修施等。

釋曰。諸菩薩名勝人。此意即是菩薩正意。謂信及樂。由有此意於修施等有能。是故我修施等不以為難。

論曰。若善人死時。

釋曰。善人有二種。即凡夫及二乘。凡夫修施修戒。二乘修道品。死時亦有二種。即死墮及移位。

論曰。即得勝富樂。

釋曰。亦有二種。凡夫得人天梵世富樂。二乘得六通等富樂。若立此因必定得果。

論曰。滅位圓淨善。此義云何無。

釋曰。我今修十地福慧及無流道品。圓約諸地。淨約道品。金剛心滅後名為滅位。此即無上菩提果名勝富樂。我決定應得此。云何言無。

論曰。由滅除四處障故。

釋曰。此即八處中第四處。此四種障菩薩皆應滅除。今當說之。

論曰。由捨離聲聞獨覺思惟故。邪思惟滅。

釋曰。二乘思惟。謂數觀苦無常等生死過失。及數觀涅槃寂靜功德。此觀但愛自身。舍利益眾生事。若離此觀名滅邪思惟。

論曰。於大乘中。生信心及決了心故。滅一切邪意及疑。

釋曰。於大乘甚深廣大法中。於真諦生信心。於俗諦生決了心故。於真如捨非撥意。於如來所說大乘十二部經。捨如文判義意。故滅一切邪意及疑。復次於大乘中。依所安立法相。如來說三性。謂一切法無性。一切法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無有品類。是依分別性說。若說幻事鹿渴夢相光影鏡像谷響水月變化。是依依他性說。若說真如實際無相真實法界空等。是依真實性說。此三性說中。不信及疑不得生故。說滅邪意及疑。

論曰。是所聞思諸法中。捨離我及我所邪執故。是故滅除法執。

釋曰。聞思境界名所聞思諸法。文句所顯義是聞慧境界。依此義如理如量推尋道理。此道理是思慧境界。於中若執法體是有。名法我執。譬如執有涅槃。謂集諦無生寂靜為體。若執法體有用。名法我所執。譬如執涅槃用。謂能離三苦。如此等執名為邪執。若未滅此執。不能得入唯識四位。由滅除法執故。能得入唯識四位。復次遠離所聞及所思法我及我所執。此中但執法體及用為有。說名我我所。不執人我我所。何以故。此人我執前十解中已滅除故。唯法我未除故。顯入唯識方便。

論曰。安立現前住。一切相思惟悉不分別。是故能滅除分別。

釋曰。於散亂位中。色等六塵自所證知。為現前住。於寂靜位中。骨鎖聚等從定心起為安立。如此等一切相。是散亂寂靜二心境界。思惟謂覺觀思惟。觀苦無常無我等。此心緣內境。由見境無相見識無生。是故能滅分別。由無分別為方便故。得入四位。若起分別則不得入。復次現前住及所立一切相思惟。悉不分別者是人在分別。觀方便道中故。作無分別意若方便已熟不須功用自然能無分別。

論曰。此中說偈。

釋曰。此偈顯最後所滅。

論曰。

 現住及安立  一切相思惟
 智人不分別  故得無上覺

論曰。現住及安立。一切相思惟。

釋曰。一切相有二種。謂現住及所立。散心所緣六塵名現住。定心所緣骨等為所立。復次一切相有二種。一如外顯現。二如內顯現。如外是相。如內是思惟。

論曰。智人不分別。

釋曰。菩薩名智人。已聞思唯識道理。由此聞思故名智人。作意不分別乃至無功用不分別。

論曰。故得無上覺。

釋曰。由不分別故。成就無分別智。得入初地。即初地以上為無上覺。

論曰。緣法及義為境。

釋曰。此即八處中第五處因。及方便能令入唯識觀。今當說之。

論曰。何因何方便得入。

釋曰。此問有兩意。先問因後問方便。

論曰。由聞熏習種類正思惟所攝。顯現似法及義。有見意言分別故。

釋曰。此即答第一問。因大乘十二部經所生聞慧熏習。此熏習有種類。種類即是聞慧。以此為生因。依此聞慧數起正思惟。增長令堅住故名攝攝。持令堅住正思惟為長因。有憶念攝持。或似正教顯現。或似正教所詮義現。意識覺觀思惟名意言分別。此意言分別有二種。謂相及見。今但取見不取相。何以故。此觀緣識遣塵故。

論曰。由四種尋思。謂名義自性差別。假立尋思。

釋曰。此即八處中第六處。若菩薩於名唯見名。於義唯見義。於名義自性言說。唯見名義自性言說。於名義差別言說。唯見名義差別言說。於此四處見度疑決了說名尋思。菩薩見名義相各異。及見相應依義相應。菩薩見自性言說及差別。言說皆屬義故名與義相應。云何得知名義互為客。先於名智不生故。若名與義同體。未聞名時於義中名智應成。又名多故。若名與義同體。名多義亦應多。又名不定故。若名與義同體。名既不定義亦應爾。若不成一物相違法則應同體。又此名為當於有義中起。於無義中起。若已有及未有義中名起。則一體義不成。又若汝說先已有義。後以名顯義。譬如燈照色。若爾此人先已執義。後方立名。非未執義時立名。此執即應能了義。何須後更立名顯義。此執若不能了義。名豈能了。復次由此名有餘人不達此義。以未了此名故。若名定能了義。則不應如此。若名定能了義。由此名不應有人有識物有不識物。復次若有執義異名異。由此名於義無有邪執。譬如凡夫人識五陰但是行聚。由數習故。於自他相續起我執。於義中不無邪執。若義與名一。此二事不應成。由如此等義。是故知。名於義為客。義於名為客亦爾。

入資糧章第六

論曰。由四種如實智。謂名義自性差別。如實智四種不可得故。

釋曰。此即八處中第七處。何者名尋思所引如實智。若菩薩於名已尋思唯有名。後如實知唯有名。世間為顯此義故。於此義中立此名。為想見言說故。若世間不安立色等名。於色類中。無有一人能想此類。是色若不能想則不增益。若不增益不起執著。若不執著不能互相教示。若菩薩如此知名。是名名尋思所引第一如實智。何者義尋思所引如實智。若菩薩於義已尋思唯有義。如實知義離一切言說不可言說。謂色受等類。色非色不可說。法非法不可說。有非有不可說。是名義尋思所引第二如實智。何者自性尋思所引如實智。若菩薩於色名等類自性言說中。已尋思唯有言說。由自性言說此類非其自性。如其自性顯現。菩薩如實通達此類。譬如變化鏡像谷響光影夢想幻事等。非類似類顯現。是名自性尋思所引第三如實智。以甚深義為境界。何者差別尋思所引如實智。若菩薩於差別言說中。已尋思唯有言說。於色等類中菩薩見差別言說。無有二義。此類非有非非有。由可言體不成就故。非有非非有由不可言體成就故。如此非色由真諦故非非色。由俗諦故於中有色言說故。如有非有及色非色。如此有見無見等差別言說別類。由此道理應知皆爾。若菩薩如實知差別言說無有二義。是名差別尋思所引。第四如實智。先已說名及義。後說自性及差別。此四中皆假立言說欲何所顯。為顯義不可得。由義不可得名亦無自性及差別。是故菩薩尋思此名。唯假立。自性差別。如此度疑決了等說名尋思。因此尋思菩薩觀名義等二無所有。是名如實智。

論曰。若菩薩已入已解如此等義。

釋曰。已入謂已得四種尋思。已解謂已得四種如實智。

論曰。則修加行為入唯識觀。

釋曰。地前六度及四種通達分善根名加行。從願樂位乃至究竟位。通名唯識觀。若欲入唯識觀。修加行緣何境界。

論曰。於此觀中意言分別。似字言及義顯現。

釋曰。從願樂位乃至究竟位名觀中。緣意言分別為境。離此無別外境。何以故。此意言分別。似文字言說及義顯現故。

論曰。此中是字言相。但意言分別得如此通達。

釋曰。唯有意言分別無別有名。菩薩能通達名無所有。則離外塵邪執。

論曰。此義依於名言。唯意言分別亦如此通達。

釋曰。前已遣名。此下依名以遣義。義者即六識所緣境。離名無別此境。是故依名以遣義。名言既唯意分別故。義亦無別體。菩薩能通達義無所有。亦離外塵邪執。

論曰。此名義自性差別。唯假說為量。亦如此通達。

釋曰。前已遣名義。名義既無名義自性及差別。云何可立。若離假說無別名義自性及名義差別。由證見此二法不可得故。名為通達。

論曰。次於此位中。但證得唯意言分別。

釋曰。是觀行人已遣外塵。於此觀中復緣何境。觀一切境唯是意言分別故。此觀行人緣意言分別為境。未能遣於此境。若未能遣唯識境。在此位中已遣何境。皆盡無餘。此位但不見四境。何者為四。

論曰。是觀行人不見名及義。不見自性差別假說。由實相不得有自性差別義已。

釋曰。名義是本。名義各有自性及差別假說。即是名不見自性差別假說。即是不見自性差別名。遣此四法永盡無餘。由心緣意言分別為境。決定堅住是故不複分別餘境。由四種尋思及四種如實智。已了別此四法決定無所有故。心不緣此相。不緣此相故不得此四種分別。若由二種方便遣外塵分別。復有何別方便及別境界。得入真觀。

論曰。由四種尋思及四種如實智。

釋曰。先答前問無別方便。由以四種尋思及四種如實智。四種三摩提所攝為入方便。

論曰。於意言分別。顯現似名及義。

釋曰。次答後問無別境界。凡夫從本來。意言分別有二種。一似名二似義。名義攝一切法皆盡。此名義但是意言分別所作。離此無別餘法。

論曰。得入唯識觀。

釋曰。依此方便緣此境界。得入唯識真觀。

論曰。於唯識觀中入何法。如何法得入。

釋曰。此下明八處中第八處。此中有兩問。一問所入法。二問所入譬。

論曰。但入唯量。

釋曰。此下先答第一問。但入唯識量。此唯識量攝幾種法。

論曰。相見二法。

釋曰。此唯識不出二法。一相識二見識。復次似塵顯現名相。謂所緣境似識顯現名見。謂能緣識此二法。一是因一是果。又一是所依一是能依。

論曰。種種相貌。

釋曰。此二法由無始生死來。數習故速疾。是故於一時中有種種相貌起。如此三法。於唯識觀觀行人得入。

論曰。名義自性差別。假說自性差別義。六種相無義故。

釋曰。名義各有三為六。名三者。一名二自性三差別。義三亦爾。此六種相並無義。何以故。名本自義。義無所有故名無義。此名為自有義。為當無義。若有義。義無所有故名無義。若名無義亦無。無所有故。名無義義亦無義。離識量外無別有義。故義亦無義。名既無義。名自性及名差別。亦無有義義既無義。義自性及義差別。亦無有義。明此六相無義。顯入唯量觀。明入唯量觀已。云何入相見觀。

論曰。由此能取所取。非有為義故。

釋曰。此即此於相見相。非能取所取。何以故。似塵顯現故非能取。離識無別塵故非所取。見亦非能取所取。顯現似識故非所取。所取塵既無。識亦是無故非能取。既無能取所取故非有義。由不見能取所取有體。名入相見觀。已明入相見觀。云何入種種相貌觀。

論曰。一時顯現。似種種相貌及生故。

釋曰。若菩薩見依他性顯現。似種種相貌實無有相。見依他性顯現似生。實無有生。於一時中。能觀種種相貌。無相無生。名種種相貌觀。為顯入三性觀故說藤譬。

論曰。譬如暗中藤顯現似蛇。

釋曰。人見藤相執言是蛇。此下答第二問。眾生從本以來。不聞大乘十二部經說三無性義。未得聞慧為三煩惱所覆。譬之如闇。有人譬二乘凡夫。藤相譬依他性。蛇譬分別性。二乘凡夫不了依他性。執分別性有人法。

論曰。猶如於藤中。蛇即是虛。實不有故。

釋曰。於依他性中。分別性是虛。實無人法故。

論曰。若人已了別此藤義。

釋曰。譬菩薩已得聞思二慧。入唯識方便觀。

論曰。先時蛇亂智不緣境起。即便謝滅唯藤智在。

釋曰。未得聞思慧時。於凡夫位中執有人法。此執本無有境。得聞思慧後。了別依他性。此執即滅唯依他性智在。

論曰。此藤智由微細分析。虛無實境。

釋曰。若人緣四塵相分析此藤。但見四相。不見別藤故藤智是虛。虛故是亂無有實境。妄起境執。

論曰。何以故。但是色香味觸相故。

釋曰。何以故。藤非實有。以離四塵外無別有藤故。

論曰。若心緣此境。藤智亦應可滅。

釋曰。此明藤智雖能遣麁亂執。而自是細亂執故。應可除。在方便中雖以依他性。遣分別性麁亂執。而見有依他性。自不免是細亂執。後入真觀即遣此執。故應可除。

論曰。若如此見已。伏滅六相顯現。似名及義意言分別。

釋曰。一切法但有六相。此六但是意言分別。離意言分別。有六相實無所有。由如此智。觀行人得入分別性。

論曰。塵智不生譬如蛇智。

釋曰。入分別性時塵智不得生。如了別藤時蛇智不生。此言及譬顯入分別性。

論曰。於伏滅六相義中。是唯識智亦應可伏滅。譬如藤智。

釋曰。於入分別性位中。菩薩已證無相性。此無相性能引無生性智故。唯識智應可伏滅。如了別四微時藤智不生。

論曰。由依真如智故。

釋曰。依無相性智得入無生性。此言及譬。顯入依他性及真實性。

論曰。如此菩薩。由入似義顯現意言分別相故。得入分別性。由入唯識義故得入依他性。云何得入真實性。

釋曰。若菩薩已了別一切法。但是意言分別。離此以外實無所有。由依意言分別。得了別分別無相性。若菩薩不見外塵。但見意言分別。即了別依他性。云何了別此法。若離因緣自不得生根塵。為因緣根塵既不成。此法無因緣云何得生。故菩薩能了別依他性及無生性。即是了別真實性。

論曰。若捨唯識想已。

釋曰。若菩薩依初真觀。入依他性。由第二真觀除依他性。則捨唯識想。

論曰。是時意言分別。先所聞法熏習種類。

釋曰。是入真觀時。故言是時。從初修學乃至入真觀前。意識覺觀思惟憶持。昔所聞正教及正教所顯義故。言意言分別。先所聞法數習所生。故言熏習。後時所憶持境界。猶是先時境界所流故名種類。

論曰。菩薩已了別伏滅塵想。

釋曰。菩薩依四尋思。已了別六塵。依四如實智。已伏滅塵想。

論曰。似一切義顯現。無復生緣故不得生。

釋曰。昔意言分別顯現。似所聞思一切義。乃至似唯有識想皆不得生。何以故。以無得生緣故。生緣有二種。謂分別性及依他性。分別性已滅。依他性又不得生。既無二境故。一切義乃至似唯識想。皆不得生。復次是時無一塵品類。而非菩薩所了別。猶得似此塵起意言分別。意言分別生緣皆盡。既無生緣故。此時中一切意言分別。悉不得生。

論曰。是故似唯識意言分別。亦不得生。

釋曰。此言欲顯何義。此唯識想若為心分別。此想則成境界。此境界執由一向伏滅故。乃至唯識想尚不得起。何況餘意言分別而當得生。

論曰。由此義故。

釋曰。由菩薩依依他性除分別性。依真實性除依他性。若悉被除。菩薩住在何處。菩薩心緣何境界。

論曰。菩薩唯住無分別一切義名中。

釋曰。無分別智是名。此名其相云何。謂不分別一切義。義即是境。此智於一切境。無復能取所取二種分別。即立此智為菩薩。復次名者。謂至究竟名通一切法。於一切法無有差別。此名即是法界。此法界以通一切法。不分別一切義為相。或說名無分別境。菩薩唯於此法中住。此兩復次答第一問。

論曰。由無分別智。得證得住真如法界。

釋曰。不分別能取所取及人法。乃至相生性差別。得如此無分別智故。得證住真如法界。地地皆有三分。謂入住出。得證得住。即前二分。未得令得為證。已得令不失為住。又初得名入。得已相續名住。此即答第二問。

論曰。是時菩薩平等平等。

釋曰。是入真觀時。菩薩智依十種平等。如十地經說。又依二種平等。謂能緣所緣。能緣即無分別智。以智無分別故稱平等。所緣即真如境。境亦無分別故稱平等。又此境智不住能取所取義中。譬如虛空。故說平等平等。以於平等中最上無等。故作重名。

論曰。能緣所緣無分別智生。

釋曰。無分別智生有何相貌。依十種平等。能緣所緣悉平等故。無分別智生。又無分別智依二種平等。謂智及境。能緣所緣悉平等故。無分別智生。又無分別智依最極平等。不住能緣所緣故。無分別智生。

論曰。由此義故。菩薩得入真實性。

釋曰。如前來次第釋諸方便義。及後所應說義故。言由此義故。向初地人名菩薩。由此諸義得證見真實性。此位不可言說。何以故。以自所證故。證時離覺觀思惟分別故。前說菩薩唯住無分別一切義名中。此名有幾種。復次以何法為名。

論曰。此中說偈。

釋曰。為答此問故說此偈。

論曰。

 法人及法義  性略及廣名
 不淨淨究竟  十名差別境

釋曰。名有十種是菩薩境界。何等為十。一法名。謂色受等眼耳等。二人名。謂信行法行等。三法名。謂修多羅祇夜等。四義名。謂十二部經所顯諸義名。五性名。謂無義文字。六略名。謂眾生等通名。七廣名。謂眾生各有別名。八不淨名。謂凡夫等。九淨名。謂聖人等。十究竟名。謂通一切法真如實際等。

論曰。十名差別境。

釋曰。此十種差別名。悉是菩薩境界。菩薩所住唯在第十。通一切法名中。復次略說名有十種是菩薩境界。法名謂眼等。人名謂我眾生等。法名謂十二部正教。義名謂十二部正教義。性名謂阿阿為初。訶為最後音。字合三十七。略名謂有為無為。廣名謂色受等及空等。不淨名謂凡夫等。淨名謂須陀洹等。究竟名謂緣極通境。出世智及出世後智所緣。一切法真如境。

論曰。如此菩薩由入唯識觀故。得入應知勝相。

釋曰。如此謂方便次第時節捨得等。菩薩由如此義得入唯識觀。或入唯識方便觀。或入唯識真觀。由唯識觀能通達三無性故。得入應知勝相。

攝大乘論釋卷第七

 

上篇:攝大乘論釋

下篇:攝大乘論釋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瑜伽部目錄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顯識論

顯識論一卷(從無相論出) 真諦三藏譯 一切三界但唯有識...

決定藏論

決定藏論卷上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 心地品第一之一  智...

大乘莊嚴經論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一 太子右庶子安平男臣李百藥奉 勅...

大乘百法明門論

大乘百法明門論本事分中略錄名數 天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

中陰經

中陰經卷上 後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如來五弘誓入中陰教...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佛說四諦經

佛說四諦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說出家緣經

佛說出家緣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如是我聞: 一...

梵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梵飜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並序 [燉煌出 S. 700]...

佛說治意經

佛說治意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佛言:「安般守意具行...

佛說五大施經

佛說五大施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

【註音版】佛說九橫經

佛說九橫經...

【佛教詞典】開善

(人名)梁鐘山開善寺智藏法師,以寺號而呼為開善。見...

【佛教詞典】人天寶鑒

全一卷。南宋曇秀撰。乃依內典及儒、老之外籍等,編集...

先找到根本,才有資格修學

我們看現瑞許說: 即時如來從胸卐字湧出寶光。其光晃昱...

念觀音菩薩能不能使命不苦呢

有一個居士來問我,他說:我覺得我的命非常的苦。命苦...

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

為什麼我們天天來念佛,模擬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知...

終極的敵人是人心中的惡

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所有人。我們看不慣的人和事,...

惟賢長老《佛教哲學的現實意義》

一、現實的定義 現實的定義:顧名思義,現,就是現在...

如何判斷犯邪淫戒的輕重

第三個,犯戒輕重。 非己妻入道,什麼叫入道呢?就是...

有什麼好爭的

世間萬物萬象,放得下,自然爽心怡神,萬丈洪岩倚碧空...

假如動物會說話...

1980年福建,有一頭從屠刀下被解救的牛向著人們下跪感...

禪是佛心,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心

問: 有師父提倡禪淨雙修,強調戒定慧,主張打坐,要學...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百丈禪師的從林二十法則中說:從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

圓瑛法師《放生開示》

此次北來講經,辱承諸位歡迎,並聘為本會名譽會長,不...

戒律中為何反對飲酒

佛教是反對飲酒的,無論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視頻】《正法念處經》聆志居士念誦

《正法念處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大悲懺儀軌(比丘尼唱誦)

大悲懺儀軌(比丘尼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