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波羅蜜序
禪波羅蜜者。輔行雲。次第禪門目錄雲。大師於瓦官寺說也。大莊嚴寺。法慎私記。章安頂禪師。治定為十卷。開十大章。一大意。二釋名。三明門。四詮次。五法心。六方便。七修證。八果報。九起教。十歸趣。但至修證。餘三略無。於修證中。又開四別。一世間禪。二亦世間亦出世間。三出世間。四非世間非出世間。四中唯至第三出世。復為二。一對治無漏。二緣理無漏。但至對治。又為九。謂九想。八念十想。背捨勝處。一切處。九次第定。奮迅。超越。然修證之相。豈可盡具。傳曰。大師甞在高座雲。若說次第禪門。年可一遍。若著章疏。可五十卷。今刊預示大科。庶學者不昧始末雲。
十大章
初修禪波羅蜜大意(第一卷上下)
二釋禪波羅蜜名
三明禪波羅蜜門
四辨禪波羅蜜詮次
五簡禪波羅蜜法心
六分別禪波羅蜜前方便二
初外方便(第二卷)
二內方便二
初正明因止發內外善根(第三卷上下)
二明驗惡根性(第四卷)
七釋禪波羅蜜修證四
初修證世間禪相三
初四禪(第五卷)
二四無量心(第六卷)
三四無色定
二修證亦世間亦出世間禪相三
初六妙門(第七卷)
二十六特勝
三通明(第八卷)
三修證出世間禪相二
初對治無漏九
觀壞法(第九卷)
初九想
二八念
三十想
觀不壞法(第十卷)
四八背捨
五八勝處
六十一切處
鍊
七九次第定
薰
八師子奮迅三昧
修
九超越三昧
二緣理無漏(不說)
四修證非世間非出世間禪相
八顯示禪波羅蜜果報
九從禪波羅蜜起教
十結會禪波羅蜜歸趣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一之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弟子法慎記
弟子灌頂再治
(天台山修禪寺顗禪師。於都講說禪法。大莊嚴寺沙門法慎記。預聽學輒依說採記。法門深廣難可委悉。若取具足。有三十卷。今略出前卷要用。流通此本。於天台更得治改前諸同學所寫之者。爾時既未好成就。猶應闕略。或繁而不次。若見此本更改定之。庶於學者得免謬失矣)。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開為十意不同。所言十意者。修禪波羅蜜大意第一。釋禪波羅蜜名第二。明禪波羅蜜門第三。辨禪波羅蜜詮次第四。簡禪波羅蜜法心第五。分別禪波羅蜜前方便第六。釋禪波羅蜜修證第七。顯示禪波羅蜜果報第八。從禪波羅蜜起教第九。結會禪波羅蜜歸趣第十。今約此十義。以辨禪波羅蜜者文。則略收諸佛教法之始終。理則遠通如來之秘藏。一切圓妙法界。若教若行。若事若理。始從凡夫。終至極聖。所有因果行位。悉在其中。若行人深達禪門意趣。則自然解了一切佛法。不俟餘尋。故摩訶衍雲。譬如牽衣一角。則眾處皆動。所以第一先明修禪波羅蜜大意者。菩薩發心所為。正求菩提淨妙之法。必須簡擇真偽。善識秘要。若欲具足一切諸佛法藏。唯禪為最。如得珠玉眾寶皆獲。是故發意修禪。既欲修習。應知名字。尋名取理。其義不虛。以釋禪名。尋名求理。理則非門不通。次明禪門。禪定幽遠。無由頓入。必須從淺至深故。應辯詮次。夫欲涉淺游深。復當善識禪中境智。是以次簡法心。既明識法心。若欲習行。事須善巧。次分別方便。依法而行。必有所證。次釋修證。若得內心相應。因成則感果。次顯示果報。從因至果。自行既圓。便樹立益物之功。次釋教門。理教既已圓備法相。同歸平等一實之道。次結會指歸。以此十義相生。辯釋禪波羅蜜。總攝一切眾行法門至下尋文。冷然可見。故大品經云。菩薩從初已來。住禪波羅蜜中。具足修一切佛法。乃至坐道場。成一切種智。起轉法輪。是名菩薩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
修禪波羅蜜大意第一(從此盡今一卷。大段有五。並是商略禪波羅蜜。攝一切佛法。靡所不該。欲開發行者。起深信樂。歸宗有在。是中悉未論修行入證之相)
今明菩薩修禪波羅蜜。所為有二。一者簡非。二者正明所為。第一簡非者。有十種行人。發心修禪不同。多墮在邪僻。不入禪波羅蜜法門。何等為十。一為利養故。發心修禪。多屬發地獄心。二邪偽心生。為名聞稱嘆故。發心修禪。多屬發鬼神心。三為眷屬故。發心修禪。多屬發畜生心。四為嫉妬勝他故。發心修禪。多屬發修羅心。五為畏惡道苦報。息諸不善業故。發心修禪。多屬發人心。六為善心安樂故。發心修禪。多屬發六欲天心。七為得勢力自在故。發心修禪。多屬發魔羅心。八為得利智捷疾故。發心修禪。多屬發外道心。九為生梵天處故修禪。此屬髮色無色界心。十為度老病死苦疾得涅槃故。發心修禪。此屬發二乘心。就此十種行人。善惡雖殊。縛脫有異。既並無大悲正觀。發心邪僻。皆墮二邊。不趣中道。若住此心。修行禪定。終不得與禪波羅蜜法門相應。第二正明菩薩行人修禪波羅蜜大意。即為二意。一先明菩薩發心之相。二正明菩薩修禪所為。第一云何名菩薩發心之相。所謂發菩提心。菩提心者。即是菩薩以中道正觀以諸法實相。憐愍一切。起大悲心。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者。一未度者令度。亦云眾生無邊誓願度。二未解者令解。亦云煩惱無數誓願斷。三未安者令安。亦云法門無盡誓願知。四未得涅槃令得涅槃。亦云無上佛道誓願成。此之四法。即對四諦。故纓絡經云。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未安道諦令安道諦。未證滅諦令證滅諦。而此四法。若在二乘心中。但受諦名。以其緣理審實不謬故。若在菩薩心中。即別受弘誓之稱。所以者何。菩薩雖知四法畢竟空寂。而為利益眾生。善巧方便。緣此四法。其心廣大。故名為弘。慈悲憐愍。志求此法。心如金剛。制心不退不沒。必取成滿。故名誓願。行者若能具足發此四願。善知四心。攝一切心。一切心即是一心。亦不得一心而具一切心。是名清淨菩提之心。因此心生。得名菩薩。故摩訶衍論偈說。
若初發心時 誓願當作佛
已過於世間 應受世供養
第二正明菩薩行人修禪所為者。菩薩摩訶薩。既已發菩提心。思惟為欲滿足四弘誓願。必須行菩薩道。所以者何。有願而無行。如欲度人彼岸。不肯備於船筏。當知常在此岸。終不得度。如病者須藥得而不服。當知病者必定不差。如貧須珍寶見而不取。當知常弊窮乏。如欲遠行而不涉路。當知此人不至所在。菩薩發四弘誓。不修四行。亦復如是。復作是念。我今住何法門。修菩薩道。能得疾滿如此四願。即知住深禪定。能滿四願。何以故。如無六通四辯。以何等法而度眾生。若修六通。非禪不發。故經言。深修禪定。得五神通。欲斷煩惱。非禪不智。從禪發慧。能斷結使。無定之慧。如風中燈。欲知法門。當知一切功德智慧。並在禪中。如摩訶衍論雲。若諸佛成道。起轉法輪。入般涅槃。所有種種功德。悉在禪中。復次菩薩。入無量義處三昧。一心具足萬行。能知一切無量法門。若欲具足無上佛道。不修禪定。尚不能得色無色界。及三乘道。何況能得無上菩提。當知欲證無上妙覺。必須先入金剛三昧。而諸佛法乃現在前。菩薩如是深心思惟。審知禪定。能滿四願。如摩訶衍偈說。
禪為利智藏 功德之福田
禪如清淨水 能洗諸欲塵
禪為金剛鎧 能遮煩惱箭
雖未得無為 涅槃分已得
得金剛三昧 摧碎結使山
得六神通力 能度無量人
囂塵蔽天日 大雨能淹之
覺觀風動之 禪定能滅之
此偈所說。即證因修禪定。滿足四願。問曰。菩薩若欲滿足四弘誓願。應當遍行十波羅蜜。何得獨讚禪定。答曰。前四義劣。後五因禪。今則處中而說。所以者何。菩薩修禪。即能具足增上四度。下五亦然。如菩薩發心為修禪故。一切家業。內外皆捨。不惜身命。寂然閑居。無所慳吝。是名大捨。復次菩薩。為修禪故。身心不動。關閉六情。惡無從入。名大持戒。復次菩薩。為修禪故。能忍難忍。謂一切榮辱皆能安忍。設為眾惡來加。恐障三昧。不生瞋惱。名為忍辱。復次菩薩。為修禪故。一心專精進。設身疲苦。終不退息。如鑽火之喻。常坐不臥。攝諸亂意。未甞放逸。設復經年無證。亦不退沒。是為難行之事。即是大精進也。故知修禪因緣。雖不作意別行四度。四度自成。復次菩薩。因修禪定。具足般若波羅蜜者。菩薩修禪。一心正住。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智慧勇發。如石中泉。故摩訶衍偈說。
般若波羅蜜 實法不顛倒
念想觀已除 言語法皆滅
無量眾罪除 清淨心常一
如是尊妙人 則能見般若
復次因禪具足方便波羅蜜者。一切方便善巧。要須見機。若不入深禪定。云何能得明見根性。起諸方便引接眾生。復次因禪具足力波羅蜜者。一切自在變現。諸神通力。皆藉禪發。具如前辨。復次因禪具足願波羅蜜者。如摩訶衍中說。菩薩禪定。如阿修羅琴。當知即是大願成就之相。復次因禪具足智波羅蜜者。若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非定不發。其義可見。行者善修禪故。即便成就十波羅蜜。滿足萬行一切法門。是故菩薩。欲具一切願行諸波羅蜜。要修禪定。是事如摩訶衍論中說。問曰。菩薩之法。正以度眾生為事。何故獨處空山。棄捨眾生。閑居自善。答曰。菩薩身雖捨離。而心不捨如人有病。將身服藥。暫息事業。病差則修業如故。菩薩亦爾。身雖暫捨眾生。而心常憐愍。於閑靜處。服禪定藥。得實智慧。除煩惱病。起六神足。還生六道。廣度眾生。以如是等種種因緣。菩薩摩訶薩。發意修禪波羅蜜。心如金剛。天魔外道。及諸二乘。無能沮壞。
釋禪波羅蜜名第二
今釋禪波羅蜜名。略為三意。一先簡別共不共名。二翻譯。三料簡。第一簡別共不共名。即為二意。一共名。二不共名。共名者。如禪一字。凡夫外道。二乘菩薩。諸佛所得禪定。通得名禪。故名為共。不共名者。波羅蜜三字。名到彼岸。此但據菩薩諸佛故。摩訶衍論雲禪在菩薩心中。名波羅蜜。是名不共。所以者何。凡夫著愛。外道著見。二乘無大悲方便。不能盡修一切禪定。是以不得受到彼岸名。故言波羅蜜即是不共。復次禪名四禪。凡夫外道。二乘菩薩諸佛。同得此定。故名為共。波羅蜜名度無極。此獨菩薩諸佛。因禪能通達中道佛性。出生九種大禪。得大涅槃。不與凡夫二乘共故。波羅蜜者。名為不共。通而為論即無勞分別。所以者何。禪自有共禪不共禪。波羅蜜亦爾。有共不共故。摩訶衍論雲。天竺語法。凡所作事竟。皆名波羅蜜。第二翻釋。即為二意。一翻釋共名。二翻釋不共名。第一先翻釋共名。共名者即是禪也。亦為二意。一正翻名。二者解釋。第一先翻共名者。禪是外國之言。此間翻則不定。今略出三翻。一摩訶衍論中翻禪。秦言思惟修。二舉例往翻。如檀波羅蜜。此言佈施度。禪波羅蜜。此言定度。故知用定以翻禪。三阿毘曇中。用功德叢林以翻禪。第二釋此三翻。即作二意。一別二通。若釋別翻思惟修者。此可對因。何以故。思惟是籌量之念。修是專心研習之名。故以對修因。翻禪為定者。此可對果。何以故。定名靜默。行人離散求靜。既得靜住。詶本所習故以對果。翻禪為功德叢林者。此可通對因果。如功是功夫。所以對因。積功成德可以對果。如萬行對因。萬德對果。因果合翻。故名功德叢林者。譬顯功德非一。所以然者。如多草共聚名為叢。眾樹相依名為林。草叢小故。可以譬於因中之功小。林木大故。可以對果上之德大。此而推之。功德叢林通對因果。於義則便。第二通釋禪。三翻並對因果。所以者何。如思惟修。雖言據因亦得對果。何以故。定中靜慮即是思惟。乘上益下。故名為修。此可以數人九修中乘上修義為類故。於果中亦得說思惟。因中亦得說定者。如十大地心數。散心尚得言定。何況行者專心歛念。守一不散而不名定。故知因中亦得說定。因中亦得名功德叢林者。因中功義前已說之。由運功故即成行因之德。果中德義說亦如前。所言功者即是功用。果上有寂靜離過。神通變化益物之用。故名為功。因之與果悉是眾善功德之所成故。通言功德叢林。復次諸經論中。翻名立義不同。或言禪名棄惡或言疾大疾住大住。如是處不同。不可偏執。第二翻釋不共名。不共名者。即是波羅蜜。亦為二意。一者翻名二者解釋。就第一翻名中。略出三翻不同。一者諸經論中。多翻為到彼岸。二摩訶衍論中。別翻雲事究竟。三瑞應經中。翻雲度無極。第二釋此三翻。亦為二意。一別二通。此皆對事理名義。第一別釋。言到彼岸者。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為中流菩薩以無相妙慧。乘禪定舟航。從生死此岸。度涅槃彼岸。故知約理定以明波羅蜜。言事究竟者。即是菩薩大悲為眾生。遍修一切事行滿足故摩訶衍雲。菩薩因禪能究竟眾事。禪在菩薩心中。名波羅蜜。此據事行說波羅蜜。言度無極者。通論事理。悉有幽遠之義。合而言之。故云度無極。此約事理行滿說波羅蜜。第二通釋三翻。並得同對事理俱隨緣化物。故立異名。所以者何。若言無相之慧。能度生死故為理行者。今言理中。有佛無佛性相常然。豈論無相之慧能度生死。終是就事作此說也。事究竟。亦是從理立名者。若緣理而起事行。當知說事究竟。亦是約理名波羅蜜。度無極亦未必一向就事理無極名波羅蜜。所以者何。諸佛隨緣利物出沒不定無極。或時對事。或時對理。豈有定准。當知三名理事互通。未必偏有所屬。餘例可知。釋波羅蜜義。至下第十結會歸趣中。自當廣明第三料簡。如摩訶衍論中雲。問曰。背捨勝處一切處等。何故不名波羅蜜。獨稱禪為波羅蜜。答曰。禪最大如王。言禪波羅蜜者。一切皆攝。是四禪中。有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四無量心。五神通。練禪自在定。十四變化心。無諍三昧願智頂禪首楞嚴等諸三昧。百則有八。諸佛不動等百則二十。皆在禪中。若諸佛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所有勝妙功德。悉在禪中。說禪則攝一切。若說餘定則有所不攝。故禪名波羅蜜。復次四禪中智定等。故說波羅蜜。未到地中間禪。智多而定少。四無色定多而智少。如車輪一強一弱則不任載。四禪智定等。故說波羅蜜。復次約禪說波羅蜜。則攝一切諸定。所以者何。禪秦言思惟修。此諸定悉是思惟修功德故。當知諸定悉得受波羅蜜名如大品中。說百波羅蜜。亦說背捨勝處等。皆名波羅蜜。但四禪在根本先受其名。非不通於餘定。問曰。上明禪定三昧波羅蜜等。為同為異。答曰。通而為論名義互通。別而往解四法名義各有主對。所以者何。根本四禪但名禪。非定三昧亦不名波羅蜜。無色但名定。非禪三昧亦不名波羅蜜。未到地禪中間。雖非正禪定。是方便故。或名禪或名定。非三昧亦不名波羅蜜。空無相等但名三昧。非禪定亦不名波羅蜜。背捨勝處。六通四辯等。具有禪定三昧等三法。而不名禪定三昧。亦非波羅蜜。九次第定具有三法但名為定不名禪三昧。亦非波羅蜜。有覺有觀。及師子超越無諍等。亦具三法。但名三昧不名禪定。亦非波羅蜜。願智頂等具有三法。但名禪不名定三昧。亦非波羅蜜。九種大禪。及首楞嚴等。並具四法。亦名禪亦名定亦名三昧。即是波羅蜜。若用首楞嚴心。入前三法中。一切皆名波羅蜜。故百波羅蜜中。一切法門。皆名波羅蜜。今略對四法分別如前。若諸大聖善巧隨緣利物。則言無定准解釋(云云)。故諸經論中出沒立名。其意難見不可謬執。而經論中。多約禪明波羅蜜者。以根本四禪是眾行之本。一切內行功德。皆因四禪發。依四禪而住。是以獨禪得受波羅蜜名問曰。禪波羅蜜但有一名。更有餘稱答曰。如涅槃中說。言佛性者。有五種名。亦名首楞嚴。亦名般若。亦名中道。亦名金剛三昧大涅槃。亦云禪波羅蜜。即是佛性。故知諸餘經中所說。種種勝妙法門。名字無量。皆是禪波羅蜜之異名。故摩訶衍偈說。
般若是一法 佛說種種名
隨諸眾生類 為之立異字
若人得般若 戲論心皆滅
譬如日出時 朝露一時失
以此類之。禪名豈不遍通。若其禪定不具足攝一切諸法。則非究竟。何得名波羅蜜義。問曰。諸法實相首楞嚴及到彼岸等。唯佛一人方稱究竟。菩薩所行禪定。云何名波羅蜜。答曰。因中說果故。隨分說故。頓教所明發心畢竟二不別故。以如是等眾多義故。菩薩所行禪定。亦得名波羅蜜。
明禪波羅蜜門第三
行者善尋名故。自知其體。若欲進修。必因門而入。今略明禪門。即為三意。第一標禪門。第二解釋。三料簡。第一標禪門者。若尋經論所說禪門。乃有無量。原其根本。不過有二。所謂一色二心。如摩訶衍中偈說。
一切諸法中 但有名與色
若欲如實觀 亦當觀名色
雖癡心多想 分別於諸法
更無有一法 出於名色者
今就色門中。即開為二。如經中說。二為甘露門。一者不淨觀門。二者阿那波那門。心門唯有一門如經中說。能觀心性名為上定。開色別立於心。此則禪門有三所謂一世間禪門。二出世間禪門。三出世間上上禪門。故大集經云。有三種攝心。一者出法攝心。二者滅法攝心。三者非出非滅法攝心。第二解釋。此三門中。即各為二意。一別二通。第一別明門者。門名能通如世門通人有所至處。一以息為禪門者。若因息攝心。則能通行心。至四禪四空四無量心。十六特勝通明等禪。即是世間禪門。亦名出法攝心。此一往據凡夫禪門。二以色為禪門者。如因不淨觀等攝心。則能通行心。至九想。八念。十想。背捨。勝處。一切處。次第定。師子奮迅。超越三昧等處。即是出世間禪門。亦名滅法攝心。一往據二乘禪門。三以心為禪門者。若用智慧反觀心性。則能通行心。至法華。念佛般舟。覺意。首楞嚴諸大三昧。及自性禪。乃至清淨淨禪等。是出世間上上禪門。亦名非出非滅法攝心。此一往據菩薩禪門。以此義故。約三法為門。問曰。諸法無量何故但取此三為禪門。答曰。今略明有三意。故立三法為門。一如法相。二隨便易。三攝法盡。一如法相者。如大集經說。歌羅邏時。即有三事。一命二暖三識。出入息者。名為壽命。不臭不爛。名之為暖。即是業持火大故。地水等色大臭爛也。此中心意名之為識。即是剎那覺知心也。三法和合從生至長無增無減。愚夫不了於中妄計我人眾生。作諸業行心生染著。顛倒因緣往來三界。若尋其源本。不出此之三法。故以三法為門。不多不少二隨便易。故立三法為門者。如因息修禪。則有二便。一疾得禪定。二易悟無常。以色為門。亦有二便。一能斷貪慾。二易了虛假。心為門者。此亦有二便。一能降一切煩惱。二易悟空理。三攝法盡者。此三法是禪門根本故。所以者何。舉要說三開即無量。如息門中或數或隨或時觀息。如此非一至處亦異。如色門中或緣外色或緣內色。或作慈悲或緣佛相。乃至得解實觀。如此非一至處亦異。如心門中或止或觀或覺或了。或覺了諸心入於非心。覺了非心。出無量心。或覺了非心非不心。能知一切心非心。如是緣心不同。至處亦復非一。故說三門攝一切禪門。此事至第七八釋修證中方乃可見。第二通名三門者。此三法通得作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等禪門。所以者何。一如息法不定。但屬世間禪門。何以得知。如毘尼中。佛為聲聞弟子。說觀息等十六行法。弟子隨教而修皆得聖道。故知亦是出世間禪門。即大乘門者。如大品說。阿那波那。即是菩薩摩訶衍。故請觀音經約數息辨六字章句。明三乘得道。此豈可但是世間禪門。二色法為門。亦不得但是二乘所行。不通大乘及凡夫外道。何以故。如涅槃中說。外道但能治色。不能治心。我弟子善治於心。故知凡夫亦得觀色。大乘觀色。如大品中說。脹想爛想等是菩薩摩訶衍。此豈可但是出世間禪門。三約心為門。亦不得但據菩薩。何以故。如外道亦觀心。起四十八見。凡夫緣心入四空通。聲聞者如涅槃說。我弟子善治心故。能離三界。此豈唯是出世間上上禪門。當知三門互通。但三種人用心異故。發禪得道亦各不同。此義至第九明從禪波羅蜜起教中。當廣分別。第三料簡通別二門。問曰。若爾者。何故如前分別。答曰。一切義理有通有別。教門對緣益物不同。異說無咎。復次前非了義之說。未可定執。問曰。三門互得通者。今就事中數息而學。得證九想八背捨自性等禪不。答曰。或得或不得。初學者不得二乘。學自在定者得菩薩。具足方便波羅蜜者。隨意無礙。問曰。何故云初學不得。有人數息發九想背捨念佛慈心。此復云何。答曰。此發宿緣不正。因修得證。緣盡則滅謝。不進終不成就次第法門。至下內方便中明善根發相。當廣分別。餘二門類然可知。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一之上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一之下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弟子法慎記
弟子灌頂再治
辨禪波羅蜜詮次第四
行者既知禪門之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佛果。修習禪定。從淺至深。次第階級。是義應知。今略取經論教意。譔於次第。故大品經云。菩薩摩訶薩。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辨禪定次第。即為二意。一者正明諸禪次第。二者簡非次第。一正釋諸禪次第義者。行人從初持戒清淨。厭患欲界。繫念修習阿那波那入欲界定。依欲界定得未到地。如是依未到地。次第獲得初禪乃至四禪。是名內色界定。次為大功德緣外眾生受樂歡喜。次第獲得四無量心。是名外色界定。此八種禪定。雖緣內外境入定有殊。而皆屬色界攝。行者於第四禪中厭患色如牢獄。滅前內外二種色。一心緣空得度色難。獲得四空處定。是名無色界定。此十二門禪皆是有漏法。次此應明亦有漏亦無漏禪。行者既得根本禪已。為欲除此禪中見著。次還從欲界修六妙門。所以者何。此六門中。數隨止是入定方便。觀還淨是慧方便。定愛慧策。愛故說有漏。策故說無漏。此六法多是欲界未到地四禪中具足。亦有至上無色地者。次此應明十六特勝。橫則對四念處。竪則從欲界乃至非想。但地地中立觀破析故能生無漏。次應說通明觀前十六特勝總觀故麁。今通明別觀故細。此禪亦從欲界至非想。乃至入滅定。此三種禪亦名淨禪。五種禪中猶是根本攝。今明無漏禪次第之相。即有二意不同。一者行行次第。二者慧行次第。行行次第。所謂觀鍊熏修。初明觀禪次第。有六種禪。初修九想。無漏之前。用此對治。破欲界煩惱。故次八念。為除修九想時怖畏心生故。次十想。壞法人。於欲界修此十想斷三界煩惱。故次八背捨。不壞法人。修此觀禪。對治三界根本定中見著。故次明八勝處。為於諸禪定觀緣中得自在故。次明十一切處。為欲廣禪定中色心令普遍故。乃至修六神通。由是觀禪攝。次明鍊禪者。即九次第定。為總前定觀二種禪令心調柔。入諸禪時。心心次第無間故。及有覺有觀等三三昧皆是鍊禪攝。次明熏禪。熏禪者即是師子奮迅三昧。順逆次第入出熏諸禪。令定觀分明純熟增益功德故。次明修禪。修禪者。即是超越三昧。於諸禪中超越入出。為得無礙自在解脫故。是以大品經云。菩薩摩訶薩。住般若波羅蜜。取禪波羅蜜。除諸佛三昧。入餘一切三昧。若聲聞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薩三昧。皆行皆入。餘一切三昧者。根本定是。若聲聞三昧者。三十七品空無相等三三昧。四諦十六行是。若辟支佛三昧者。十二因緣三昧是。菩薩三昧者。自性禪等皆名三昧。是菩薩住諸三昧。逆順出入八背捨。依八背捨逆順出入九次第定依九次第定。逆順出入師子奮迅三昧。依師子奮迅三昧。逆順出入超越三昧。是菩薩依諸三昧。得諸法相等齊此。始是二乘行。行共禪滿。何以故。大阿羅漢。亦得超越三昧故。二明無漏慧行次第之相。因聞四諦即修三十七品。次入三解脫門。次用十六行觀分別四諦。次具十智三無漏根。成就九修獲九斷。如此略辨聲聞所行無漏慧行。次應說十二因緣觀門。即是辟支迦羅之所行無漏慧行。若菩薩次第成就。二乘學無學所得智斷。是名從假入空通觀具足也。故大品經云。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從乾慧地入性地。八人地見地離欲地阿羅漢辟支佛地。皆行皆入而不取證。次明菩薩不共禪次第者。一自性禪。二一切義禪。三難禪。四一切門禪。五善人禪。六一切行禪。七除惱禪。八此世他世樂禪。九清淨淨禪。菩薩依是禪故。得大菩提果。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一切佛法。此則略明菩薩從初發心修禪。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乃至佛地。名住大涅槃深禪定窟。此義至釋第七修證。第八顯示果報中。方乃具辨。問曰。菩薩大士為通達諸禪淺深。具足一切佛法次第行次第學。可如上說。今行人初學禪時。為當一向如上依次第修。為當不爾。答曰。今且欲明諸禪淺深相。一往作此次第分別。若論初心學人。隨所欲樂。便宜對治。易入泥洹者。從諸禪方便初門而修不必定。如前一一依次第。此義至內方便安心禪門中當廣分別。第二簡非次第義。問曰。菩薩修禪為一向次第。修禪亦有非次第。答曰。此得為四。一明次第。二明非次第。三明次第非次第。四明非次第次第。今明次第。如上說。大品經云。菩薩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非次第者。菩薩修法華一行等諸三昧。觀平等法界非深非淺。故名非次第。如無量義經說。行大直道無留難故。次第非次第者。如大品中。須菩提白佛。次第心應行般若。應生般若。應修般若不。佛告須菩提。常不離薩婆若故。為行般若。為生般若。為修般若。非次第次第者。如須菩提白佛。一切諸法皆無自性。云何菩薩得從一地至一地。佛告須菩提。以諸法空故。菩薩得從一地至一地。問曰。今此四句但據菩薩。亦得通二乘否。答曰。二乘亦得作此說。何以故。知自有聲聞。初發心行於行行。從根本初禪。而修乃至超越禪。方得阿羅漢果。是為次第。或有聲聞人。聞說善來。一時具足三明八解脫等。是為非次第。或有聲聞人。修次第行行時即用慧行。善觀次第性空。從初心乃至得阿羅漢。是名次第非次第。四或有聲聞。從初發心即修慧行。發電光三昧得四果。未具諸禪。為欲滿足有為功德故。次第修五種禪定滿足。即是非次第而次第也。此義至第七釋修證。及第八顯示果報等十意竟。即自分明。
簡禪波羅蜜法心第五
已略說諸禪詮次竟。諸禪中法心之相復應知之。今就明法心中。即為三意。一先辨法。二明心。三分別簡定法心之別。就第一先辨法中。法有四種。一有漏法。二無漏法。三亦有漏亦無漏法。四非有漏非無漏法。一有漏法者。謂十善根本四禪。眾生緣四無量心。四空定是。所以者何。此十二門禪。體非觀慧之法。不能照了斷諸煩惱故。二無漏法者。九想。八念。十想。背捨。勝處。一切處。次第定。師子奮迅。超越三昧。四諦。十六行。十二因緣法。緣四無量心。三十七品。三三昧。乃至願智頂禪。十一智。三無漏根等諸無漏定是。所以者何。此諸禪中悉有對治。觀慧具足能斷三漏故。三亦有漏亦無漏法者。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等是。所以者何。此三種禪中。雖有觀慧對治力用劣弱。故名亦有漏亦無漏。四非有漏非無漏法者。法華三昧。般舟念佛。首楞嚴等。百八三昧。自性禪等九種禪。乃至無緣大慈大悲。十波羅蜜。四無礙智。十八空。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等是。所以者何。修是等法不墮二邊。故名非有漏非無漏法。問曰。何故言法華三昧等法。皆名非有漏非無漏。如法華中說。是德藏菩薩於無漏實相心已得通達。其次當作佛號曰為淨身。又如四無畏中第二無畏。名無漏無畏。如是等法。諸經論中多悉說為無漏。今何以言皆是非有漏非無漏法。答曰。此欲簡諸佛菩薩有中道不共之法故。須作此分別。如凡夫專依有漏。二乘偏行無漏。今諸佛菩薩所得不共之法。不滯二邊則無二邊之漏失。是以悉雲無漏。何故得免二邊漏失。正以中道之法非二邊所攝故。雲非有漏非無漏也。此之二說。語異而意同故無乖失。若任理性而論。則一切皆名非有漏非無漏法。故大品經云。色無縛無脫乃至一切種智無縛無脫。理既無縛無脫。稱理之行。豈不同名無縛無脫。無縛無脫者。即是非有漏非無漏之異名也。問曰。分別定慧為四句可爾。戒復云何。答曰。從十善三歸五戒八齋戒沙彌十戒。大比丘二百五十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亦得作四句分別其義(云云)。今不具釋。問曰。上第四明禪詮次。及下第七辨修證中。皆先明有漏。次亦有漏亦無漏。次無漏。次非有漏非無漏。今分別四句法。何故異於前後乃以三為二也。答曰。前後皆約修行入證以為詮次。今欲簡別法心之相事。須約言句為便。亦以諸經論中說四句皆爾故。雲行時非說時說時非行時。此義易明。第二明心有四種心。一有漏心。二無漏心。三亦有漏亦無漏心。四非有漏非無漏心。一有漏心者。即是凡夫外道心。具三漏故名有漏心所以者何。凡夫外道修禪定時。約四時中分別不得離結漏故。何等為四時中分別。一者初發心。欲修禪時。不能厭患世間。為求禪定中樂及果報故。二者當修禪時。不能返照觀察。生見著心。三者證諸禪時。即計為實不知虛誑。於地地中見著心生。四者從禪定起。若對眾境還生結業。以是因緣。名為漏心。第二明無漏心。亦約四時中分別。一約發心者。二乘之人初發心欲修禪時。厭患世間不樂禪樂及求果報。但為調心則漏心自然微薄不起。因此能發無漏。二修行者。隨所修禪悉知虛假能伏見著不生結業。三得證者。入諸禪定之時。若於定中發真空慧斷諸煩惱。則三漏永盡。四從禪定起隨所對境。不生見著造諸結業。以是因緣。名無漏心。前二心雖是有漏而為無漏作因。因中說果亦名無漏。第三明亦有漏亦無漏心。亦約四時中分別。一約發心者。此行人初發心欲修禪時。恛惶不定。或時厭離生死不樂禪樂。或生見著。悕望定樂。愛樂果報。以生厭故結業微羸。悕望定樂故增長煩惱。二約修行者。如不斷善根人欲修禪時。是人雖成就信等五法不得名根。以其不能定伏結使故名亦有漏。生於信等善法故名亦無漏。三約得證者。七種學人入諸禪時。雖發真智結漏未盡故。名亦有漏亦無漏乃至退法羅漢亦有此義。所以者何。未得無生智故名亦有漏。得盡智故名亦無漏。四諸學人等從禪定起。隨對眾境隨所斷惑。未盡之處或猶生著故。名亦有漏。斷惑盡處雖對眾境結業不起。名亦無漏。第四釋非有漏非無漏心。亦約四時中明。一約發心者。菩薩大士初發意欲修禪時。不為生死不為涅槃。則心不墮二邊。二約修行者。菩薩修禪波羅蜜時。為福德故不住無為。為智慧故不住有為。三約得證者。菩薩入諸禪時。若於禪中發無生忍慧。爾時心與法性相應。不著生死不染涅槃。四菩薩從禪定起。隨對眾境心常不依有無二邊。以是因緣。菩薩之心名非有漏非無漏心。第三料簡法心。問曰。諸佛說一切法皆空絕諸言句。如摩訶衍論偈說。
般若波羅蜜 譬如大火焰
四邊不可取 邪見火燒故
今云何作四句分別。將非墮戲論乎。答曰。佛法中不可得空。於諸法無所礙。因是不可得空故。說一切佛法十二部經。今說有四句無咎。譬如虛空雖無所有。而一切物依以長成。如摩訶衍論偈說。
若信諸法空 是則順於理
若不信法空 一切皆違失
若以無是空 無所應造作
未作已有業 不作有作者
如是諸法相 誰能思量者
唯有得直心 所說無依止
離於有無見 心自然內滅
今為開發行人方便知見。分別種種法門。故無句義中辨於句義。於理無失。故大品經云。無句義是菩薩句義。若汝欲離四句求解脫者。即還被無句縛。所以然者。如說有四句。無四句。亦有四句。亦無四句。非有四句。非無四句。汝尚不免無四句縛。豈得免亦有亦無等四句縛。當知了句非句。於句義無礙。而得解脫。非是離句求。於無句而得解脫。如天女呵身子云。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文字性離即解脫相。復次今明法之與心合為八句。迴轉分別。則有三十六句。若細曆法而明即出無量句。若能於一句法通達一切句。則此辨若虛空無有邊際。問曰。若爾何以不約法心各作五句。答曰。諸佛出世對緣化物。教門多約四句。如摩訶衍論中說。有四種悉檀。一世界悉檀。二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初有漏法心即是世界悉檀攝。二無漏法心即是對治悉檀攝。三亦有漏亦無漏法心即是為人悉檀攝。四非有漏非無漏法心即是第一義悉檀攝。是中相攝之意細尋可見。復次摩訶衍論。又於第一義悉檀中分別四門。如論偈說。
一切實一切不實 一切亦實亦不實
一切非實非非實 如是皆名諸法實
如是等但有四句。更無第五句。今約四句明法心可以類此。餘經論中設有五句明義別有因緣。今取一途義便故。不約五句分別。問曰。此四種法心。法之與心有何等異。如有漏法有漏心。此法心為當各是有漏為當各非。故說漏若二各有者。法心合時應有二漏法起。若各無和合亦應無。答曰。今不得言二各是漏。亦不得言二法中各都無漏。何以故。若心即是漏。如阿羅漢。漏盡時。心應盡法亦如是。所以者何。若法定是漏者。聖人入根本四禪。亦應生漏。此四禪法未與心合。亦應自是漏。而聖人入四禪法不生於漏。四禪法未與心相應時。亦自無有漏法生。云何言法即是有漏。今言此漏不獨在法亦不獨在心。法心合時便有漏生。以有有漏故二處受名譬如仙藥。人若服之即令得仙。而藥之與人本各非仙。藥人和合則便有仙。故藥受仙藥之名。人受仙人之稱。若藥不因人不名仙藥。人不因藥不名仙人。漏法漏心亦復如是。餘三種法心義類爾可知。故阿難說示比丘。為舍利弗說偈。
諸法從緣生 是法說因緣
是法緣及盡 我師如是說
復次若謂有漏之法自有有漏法。若有漏之法由有漏心故有有漏法。若有漏法由法由心故有有漏法。若有漏之法不由法不由心故有有漏法。如此之計皆墮邪見。所以者何。若謂由有漏法故有有漏法者。即是自性有漏法。若是自性有漏法則應有無窮之漏法。以自性復有自性故。今實不爾。若謂有漏法不能自有。由有漏心故有者。即是他性有漏法。所以者何。若有漏法待有漏心為自性者。今有漏心待有漏法。豈非他性。若由他性而有有漏法者。他性若是有有漏法。則有漏法還是有漏法。更無心法之別。他性若非有漏法。非有漏法何能有有漏法。故知有漏法不由有漏心故有。若謂有漏法。由有漏法有漏心故有者。即是共有。若是共有則從自他性中。而有有漏法。若爾則一時應有二有漏法。今實不然。故知非自他共故有有漏法。若謂離有漏法離有漏心。有有漏法者。即是無因緣而有有漏法。從因緣有有漏法尚不可。何況無因緣而有有漏法。破因成假廣說如止觀有漏心亦如是。餘三種法心亦如是。復次若有漏法。定是有漏法者。是有漏法即是生滅相續法。為生故生。為滅故生。為生滅故生。為離生離滅得生。若是生生即是自生。若由滅故生。即是他生。若由生滅故生。即共生。若離生滅而說生者。即是無因緣生。從因緣生尚不可。何況無因緣生。當知有漏生。畢竟不可得。若無生則無滅。若無生滅即無相續若無生滅相續則無有漏法。破相續假廣說如止觀。有漏心亦如是。餘三種法心亦如是。復次若有漏法是生者。為生生故生。為不生生故生。為生不生故生。為非生非不生故生。若生生則是自性生。若不生生即是他性生。若生不生故生。即是共生。若非生非不生故生。即是無因緣生。從因緣生尚不可。何況無因緣生。是則於相待假中求有漏法生。畢竟不可得。若無生則無有漏。破相待假廣說如止觀。有漏心亦如是。餘三種法心亦如是。當知有漏之法於因成相續。相待中各各四句。求畢竟不可得。若不可得。云何分別。有有漏法若無有有漏之法。而說有漏法者。當知但有名字。是中不應定有所依生。諸戲論破智慧眼。次明有漏心亦如是。若有漏法心如是。餘三句法心亦如是。但以世間名字故。說名字之法。不在內外兩中間。亦不常自有無名之名故。曰假名問曰。若爾。云何分別法心之異。答曰。但以世間名字故。分別法心之別。是中無有定實。問曰。云何於名字中分別法心之別答曰。若知法心無所有但有名字。則還如上分別法心之相無咎 故大品經云須菩提。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復次如心數為法心王。為心受想行三陰及色陰。為法識陰。為心心相應法心不相應法及色法無為法。為法心法。為心所緣。為法能緣。為心能生。為法所生。為心所觀之境。為法能觀之智。為心法成於心心依於法。如是等於名字中。種種分別法心之別。雖作此分別。皆如幻化。無所取著同歸一相。此義至下第十結會歸趣中當廣釋。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一之下
上篇:皇明名僧輯略
下篇:六妙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