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九色鹿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九色鹿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佛言:「昔者,菩薩身為九色鹿;其毛九種色,其角白如雪,常在恆水邊飲食水草,常與一烏為知識。

「時,水中有溺人隨流來下,或出或沒,得著樹木,仰頭呼天:『山神、樹神、諸天龍神,何不愍傷我也?』鹿聞人喚聲,即走往水邊,語溺人言:『汝可勿怖!汝可騎我背、捉我角,我相負出上岸。』

「鹿大疲極,溺人下地,繞鹿三匝,向鹿叩頭,乞為大家作奴,給其使令採取水草。鹿言:『不用卿也,且各自去,欲報恩者,莫得道我在此間,人貪我皮角,必來殺我。』於是,溺者受教而去。

「爾時,國王夫人夜夢見九色鹿,意欲得其皮角,即託病不起。王問夫人言:『何以不起?』

「夫人答言:『昨夜夢見非常鹿,其毛九種色,其角白如雪,我思得其皮作衣裘、其角作拂柄,王當為我得之,王若不得,我當死矣。』

「王告夫人:『汝為且起,我作一國王,何所不得?』

「王即便募於國中:『若有能得九色鹿者,當與分國治,賜其金鉢盛滿銀粟,賜其銀鉢盛滿金粟。』

「溺人聞王募重,心生惡念:『我說此鹿可得富貴,鹿是畜生,死活何在?』便語募人言:『我知有九色鹿處。』

「募人便將至王所言:『此人知有九色鹿處。』

「王聞大歡喜,王言:『汝得其皮角來,報之半國。』

「於是,溺人面上即生癩瘡。溺人言:『此鹿雖是畜生,大有威神,王宜多將人兵,乃可得耳。』

「王即大出人兵往恆水邊。烏在樹上遙見王人眾來,疑當殺鹿,即呼鹿言:『且起!王來取汝。』鹿故熟臥不覺,烏復言:『知識且起。王將兵至。』鹿故復不覺,烏便下樹,居其頭上、啄其耳:『知識且起!王兵圍汝數重。』

「鹿方驚起,四顧望視,無復走地,便往趣王車邊。傍人引弓欲射之,王告:『莫射此鹿,此鹿非常,將是天神耶!』鹿即言:『莫射殺我,假我須臾,我有恩於國。』王問:『有何恩?』『我曾活王國中一人。』即長跪,重問王:『誰道我在此?』王言:『車邊癩面人也。』

「鹿舉頭看此人,眼中淚出,不能自勝:『大王!此人本溺在水中,隨流來下,或出或沒,得著樹木,仰頭呼天:「山神、樹神、諸天龍神,何不愍傷我?」我時不惜此命,自投水中,負此人出,本要誓不相道;人無反覆,不如水中浮木也。』

「王聞鹿言,有慙愧色:『我民無義。』王即三教其民:『奈何!奈何!受恩反欲殺之?』王即放鹿使去:『下國中,若有驅逐此鹿者,當誅汝五屬。』於是,王便還宮。鹿歸故處。

「是時,國中眾鹿皆來依附,數千為群,永不見害,共飲食水草,不犯人菜穀;從是之後,風雨以時,五穀豐熟,民無疾病,其時太平,畢命化去。」

佛告諸弟子:「菩薩所行,雖處畜生不捨於慈,人獸竝度。

「是時夫人者,孫陀利是也;是時烏者,阿難是也;是溺人者,調達是也;時鹿者,我身是也。調達與我世世有怨;阿難有至意得道。」

菩薩更勤苦行波羅蜜,忍辱如是。

佛說九色鹿經


上篇: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下篇:佛說鹿母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本緣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眾經譔雜譬喻

眾經譔雜譬喻卷上 比丘道畧集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佛本行集經

佛本行集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發心供養品第...

佛說妙色王因緣經

佛說妙色王因緣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菩薩本生鬘論

菩薩本生鬘論卷第一 聖勇菩薩等造 宋朝散大夫試鴻臚少...

原人論

原人論序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萬靈蠢蠢皆有其本,...

淨土證心集

淨土證心集卷上 傳天台古和 卍蓮 述 淨土緣起 佛之...

佛說月喻經

佛說月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十不善業道經

十不善業道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梵網經懺悔行法

明菩薩戒弟子藕益智旭述 經云。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

申日兒本經

申日兒本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離垢施女經

佛說離垢施女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

【註音版】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佛教詞典】振鈴

即為供養密教本尊及聖眾而設之一種作法。於行法中,先...

【佛教詞典】自然悟道

(術語)有依本覺內熏,有不依他教,自然開悟者,是名...

一直打妄想還說什麼五蘊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話頭,不知道又跑到哪裡去了。...

端心正念,這是最要緊的

當自端心,正念求度。 要自己端正自己的心,要保持正念...

親得離塵埃,子道方成就

無朽問:云何仰酬祖父?菩薩曰:世間所謂孝者,以何為...

化解冤親債的六個方法

1、吃素戒殺並迴向冤親債主 吃素是斷殺戒殺的開始,從...

這樣的考驗荒誕且不道德

丹麥著名醫學家、諾貝爾得主芬森晚年想培養一個接班人...

匆忙中我們失去了什麼

生命本需要凝視與傾聽,凝視朝來暮去,看興亡多少事;...

生為一個人,先求認命再求開創

佛法對生命的觀察,是一種無量生命的觀念。我們在經典...

中國現存的古代大佛【組圖】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已近2000年時間,除了變成中國最大...

取之不盡的二枚金幣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之時,常隨弟子有千二百...

「厭離」為我們的心加了保護層

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對現在的生存狀況更要有種敏銳的...

【圖】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勢

在早晚功課和日常佛事當中,有幾樣法器比較常用,其持...

信仰佛教的好處

宗教對於人生的重要,其中的道理是明顯易見的,它是人...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潮語讀誦

《佛說阿彌陀經》潮語讀誦

【視頻】《般泥洹後灌臘經》風柯月渚讀誦

《般泥洹後灌臘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