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第4頁)   更多詞典列表

名言等三種熏習

【名言等三種熏習】 即三種習氣,一、名言習氣。名相...

名言種子

【名言種子】 又作名言習氣,三種習氣之一,即指由名...

名尋思觀

【名尋思觀】 為唯識宗修行,第二加行位所修的四種觀...

共中不共業

【共中不共業】 四變句之一。共中不共業者,如山河、...

共不共

【共不共】 為『共』與『不共』的併稱。共,是共通的...

共中共業

【共中共業】 四變句之一。共中共業者,如山河、大地...

共相

【共相】 為『自相』的對稱。即指共通之相,亦即指不...

共相不共相種子

【共相不共相種子】 阿賴耶識儲藏萬法種子,依其變現...

賴耶異名

【賴耶異名】 第八阿賴耶識,譯曰藏識,有能藏、所藏...

賴耶緣起

【賴耶緣起】 四種緣起之一。這是唯識宗對於宇宙萬法...

賴耶緣境

【賴耶緣境】 第八阿賴耶識所緣之境,為根身、器界、...

隨所生所繫

【隨所生所繫】 此指第七末那識的系屬而言。第七末那...

隨眠

【隨眠】 為煩惱的異名,煩惱隨逐我人,令入昏昧沉重...

隨順一切堅固善根回向

【隨順一切堅固善根回向】 修唯識行,十回向位的第六...

隨惑

【隨惑】 又稱枝末惑,與本惑相對而言。亦稱隨煩惱,...

隨煩惱心所

【隨煩惱心所】 是五位百法中心所有法的第五位,此又...

隨說因

【隨說因】 為十因之一。《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謂...

獨行無明

【獨行無明】 唯識宗所立四種無明中的不共無明之一。...

獨散意識

【獨散意識】 四種意識之一,為不與前五識俱起的散亂...

獨影唯從見

【獨影唯從見】 獨影境的相分,是第六識見分虛妄分別...

獨影境

【獨影境】 唯識宗所立的三類境,即吾人心識所緣慮的...

獨頭意識

【獨頭意識】 此又名不俱意識,就是不與前五識俱起,...

獨覺乘種性

【獨覺乘種性】 又作獨覺乘定性、辟支佛乘性、緣覺定...

辨中邊論

【辨中邊論】 唯識宗『一本十支』的十支論之一.又作...

辨中邊論述記

【辨中邊論述記】 又作《辨中邊論疏》,唐代窺基著。...

靜慮波羅蜜多

【靜慮波羅蜜多】 即修習禪定,能對治亂意,使心安定...

器世間

【器世間】 佛經中的二世間之一,與有情世間相對而言...

擇滅無為

【擇滅無為】 唯識宗所立的六種無為之一。擇為揀擇,...

懈怠心所

【懈怠心所】 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大隨煩惱心所之一。懈...

隨念分別

【隨念分別】 三分別之一。與意識相應,以念心所為體...

焰慧地

【焰慧地】 修唯識行,於第四修習位中十地的第四位。...

親勝

【親勝】 梵名 Bandhucri。音譯畔度室利、...

窺基

【窺基】 唯識宗的開創人,為該宗初祖。俗姓尉遲,字...

聲境

【聲境】 又名聲處,為五塵之一,是耳根所對之境,耳...

聲聞乘

【聲聞乘】 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五乘之一。指能成...

聲聞四果

【聲聞四果】 指小乘聲聞修行所得之四種證果。其階段...

聲聞乘種性

【聲聞乘種性】 唯識所立的眾生之五種種性之一,又作...

總相別相

【總相別相】 一切有為法,有總別相。總括全體狀態的...

總苞眾義支

【總苞眾義支】 唯識宗所依經論的『十支論』之一,即...

總報別報

【總報別報】 總報與別報之併稱。為唯識宗所立教義之...

隱劣顯勝識

【隱劣顯勝識】 唯識宗依三性觀的觀行法門,立此五重...

闇鈍障

【闇鈍障】 十地菩薩所斷十種障的第三種,也就是俱生...

濕生

【濕生】 四生之一。如蚊蟲、蠓蚋,依濕氣而生者。...

離言中道

【離言中道】 為『言詮中道』的對稱。唯識宗立二重中...

離垢地

【離垢地】 修唯識行,於第四修習位中十地的第二位。...

離僻彰中支

【離僻彰中支】 唯識宗所依經論的『十支論』之一,即...

離癡亂行

【離癡亂行】 菩薩修唯識行,此為十行位的第五位。此...

轉依

【轉依】 是『轉其所依』的意思。轉為轉舍、轉得之義...

轉起

【轉起】 轉,即起之義。謂有為法依因緣而生起。《成...

轉識

【轉識】 唯識宗以前七識為七轉識。轉是轉變、轉起的...

轉識成智

【轉識成智】 瑜伽行學派及唯識宗認為,經過特定的修...

證自證分

【證自證分】 唯識宗所立識體四分的第四分。這是識體...

證成道理

【證成道理】 萬事萬物之存在或變化,皆有其所依的法...

證得世俗諦

【證得世俗諦】 四種世俗諦之一,又名方便安立諦,這...

雜染

【雜染】 為『清淨』的對稱,一切有漏法的總名。雜者...

雜集論述記

【雜集論述記】 唐慈恩寺窺基撰。又作《大乘阿毗達磨...

覆心所

【覆心所】 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小隨煩惱心所之一.覆是...

藏識三義

【藏識三義】 第八阿賴耶識,義譯為藏識具能藏、所藏...

道理勝義諦

【道理勝義諦】 四種勝義諦之一,又名自果差別諦,此...

薩伽耶見

【薩伽耶見】 譯曰身見,這是一種外道的見解,認為五...

緣變

【緣變】 為『生變』的對稱。唯識家就諸識之變諸法,...

【識】 唯識學立論,以為一切法相(世間一切現象)唯...

識支

【識支】 十二因緣的第三支。識指五蘊中的識蘊──眼...

識食

【識食】 四食之一,有漏識由段、觸、思三食之勢力而...

識無邊處定

【識無邊處定】 四無色定之一,又作識處定。此定超越...

識蘊

【識蘊】 為五蘊中的第三位。唯識宗於『五位百法』中...

識變

【識變】 識變,是唯識宗所世的獨特法門,意謂一切諸...

識體四分

【識體四分】 為唯識宗所立的教義。唯識宗認為,構成...

願波羅蜜多

【願波羅蜜多】 為十波羅蜜多之一,修唯識行,入修道...

壞苦

【壞苦】 為苦苦、壞苦、行苦等三苦之一。又作變異苦...

癡心所

【癡心所】 此為心所有法中的根本煩惱心所之一.癡又...

邊見

【邊見】 五見之一,十隨眠之一。五見之首為身見——...

顛倒

【顛倒】 指違背常道、正理,如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

類無別真如

【類無別真如】 修唯識行,第四修習位的十真如之一。...

難陀

【難陀】 梵名 Nanda,意譯歡喜,唯識十大論師...

攝大乘論

【攝大乘論】 印度瑜伽行學派重要的著作,無著論師造...

攝大乘論釋

【攝大乘論釋】 為無著所造《攝大乘論》的註釋書,無...

攝末歸本識

【攝末歸本識】 唯識宗依三性觀的觀行法門,立此五重...

攝受因

【攝受因】 唯識宗所立十因之一。三界惑業繫縛之法及...

攝散歸觀支

【攝散歸觀支】 唯識宗所依經論的『十支論』之一,即...

攝論九識

【攝論九識】 真諦一系的攝論師,於八識之外,立第九...

攝論宗

【攝論宗】 此為我國陳隋之際,真諦譯出《攝大乘論》...

觸支

【觸支】 十二因緣的第六支,嬰兒出生後,根、境接觸...

觸心所

【觸心所】 此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觸是根、...

觸食

【觸食】 四食之一,又作細滑食、樂食。以觸心所為體...

觸境

【觸境】 又作觸處,五境之一,是身根所對之境,為身...

護月

【護月】 梵名 Candra-gupta。 又稱月...

護法

【護法】 梵名 Dhamapala,音譯達摩波羅,...

饒益行

【饒益行】 菩薩修唯識行,此為十行位的第二位。此位...

饒益有情發心

【饒益有情發心】 有情即眾生。謂人起慈悲心,愍念世...

灌頂住

【灌頂住】 修唯識行歷經四十一階位,此為初十位的第...

歡喜行

【歡喜行】 菩薩修唯識行,此為十行位的第一位。此位...

歡喜地

【歡喜地】 又名極喜地,修唯識行,於第四修習位中十...

顯色

【顯色】 指顯然可見之色。為『形色』的對稱。於一切...

顯揚聖教論

【顯揚聖教論】 為『十支論』中的總苞眾義支。印度無...

顯境名言

【顯境名言】 唯識宗之教義。以名、句、文等詮表事物...

顯識

【顯識】 此為《顯識論》所立二種識之一,為阿賴耶識...

顯識論

【顯識論】 陳代真諦譯,一卷,內容闡明三界唯識之義...

變化

【變化】 轉換舊形,名為變,無而忽有,名為化。佛菩...

變化土

【變化土】 唯識宗所立為佛身所居四土之一,略稱化土...

變化身

【變化身】 系佛三身或四身之一。又作化身,亦稱變易...

變易生死

【變易生死】 又作無為生死、不思議變易生死。二種生...

體用門

【體用門】 此為『因果門』的對稱。於唯識宗用以顯示...

體性

【體性】 指實體,即事物的實質為體,而體之不變易的...

體相

【體相】 體與相的併稱。本質不變而為差別現象所依者...

靈潤新舊二譯不同論

【靈潤新舊二譯不同論】 靈潤、唐代僧,貞觀年間,曾...

觀行

【觀行】 觀心之行法。即觀心修行,或指觀法之行相。...

觀所緣緣論

【觀所緣緣論】 陳那論師造,唐代玄奘譯,全一卷。別...

觀所緣緣論釋

【觀所緣緣論釋】 又稱《觀所緣論釋》、《觀所緣釋》...

觀待因

【觀待因】 唯識宗所立十因之一。觀待,意指相對性、...

觀待道理

【觀待道理】 萬事萬物之存在或變化,皆有其所依的道...

觀察

【觀察】 對境之繫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觀彼,如實修...

共業不共業

【共業不共業】 共業,謂眾生共通的業因,能招感自他...

同事因

【同事因】 唯識宗所立十因之一。十因的前七因,除隨...

同事攝

【同事攝】 四攝之一。謂親近眾生同其苦樂,並以法眼...

同境依

【同境依】 前五識生起有四種依,若缺任何一種,識則...

同類因

【同類因】 為小乘所立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指過去及...

同體大悲

【同體大悲】 觀一切眾生與己身同體,而生起拔苦與樂...

如來藏

【如來藏】 如來藏,又稱如來胎,指於一切眾生之煩惱...

如來藏緣起

【如來藏緣起】 此又作真如緣起,為四種緣起的第三種...

如來乘種性

【如來乘種性】 又作如來乘定性、菩薩定性、定性菩薩...

如相回向

【如相回向】 修唯識行,十回向位的第八位。此位菩薩...

如理

【如理】 如理是唐代唯識宗三祖智周的弟子,著有《成...

妄心

【妄心】 指虛妄分別之心,即雜染虛假,生滅轉變之心...

妄執

【妄執】 謂違背緣起之理,而迷妄的執著實我、實法或...

妄語

【妄語】 十惡之一,又作虛妄語、虛誑語。特指以欺人...

死有

【死有】 為有情轉生的四有之一,人依於前世所造的惑...

死苦

【死苦】 為四苦之一,八苦之一。即五陰壞時或壽命終...

死相

【死相】 指人死時的相狀。由查驗人之死相,可知其往...

耳根

【耳根】 耳根是耳識發生的地方,是能聞聲之義,為不...

五欲

【五欲】 五欲有二說,一者指染著色、聲、香、味、觸...

耳識

【耳識】 是五識之一,六識之一,八識之一。指以耳根...

舌根

【舌根】 舌根是舌識發生的地方,是能嘗之義,為不可...

舌識

【舌識】 是五識之一,六識之一,八識之一。以舌根為...

老死

【老死】 為十二緣起的第十二支。色、心諸法相續變異...

老苦

【老苦】 八苦之一。指眾生衰老時所受的身心苦惱。《...

安立諦

【安立諦】 安立即施設差別的意思。亦即用語言、名相...

安慧

【安慧】 梵名sthiramati,音譯悉恥羅末底...

次第

【次第】 為五位百法中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次第即...

似帶質

【似帶質】 唯識宗所立性境、獨影境、帶質境三境之一...

宅識

【宅識】 阿賴耶識異名之一。是藏識的別義,謂此識是...

至一切處回向

【至一切處回向】 修唯識行,十回向位的第四位。此位...

百法口訣

【百法口訣】 這是五位百法的通俗口訣,以助記憶。口...

【我】 梵語 Atman,音譯阿特曼,原意為『呼吸...

我我所

【我我所】 我指自身;我所指身外之事物,執之為我所...

我見

【我見】 為四根本煩惱之一。見是以推度為義,以慧為...

我所

【我所】 指為我所有的觀念,全稱我所有,即我之所有...

我所見

【我所見】 妄執五蘊之法為我所有,稱為我所見。《大...

我空法有

【我空法有】 此指『我』為空無而『法』為實有。此為...

我執

【我執】 此又作人執、生執。眾生之體,原為五蘊假合...

我執五失

【我執五失】 《俱舍論》卷二十九載,我執有五種過失...

我執習氣

【我執習氣】 指隨我執(在第六意識及第七末那識中)...

我愛

【我愛】 為四根本煩惱之一,謂深生愛著於一己妄執之...

我愛執藏現行位

【我愛執藏現行位】 第七識妄執第八識見分為『實我』...

我慢

【我慢】 為四根本煩惱之一,慢者妄自尊大,輕蔑他人...

我語取

【我語取】 四取之一。取者,煩惱之意。我語取,指緣...

我癡

【我癡】 為四根本煩惱之一,癡是無明的意思,於諸事...

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 唯識宗所立四智心品之一。修唯識行者,...

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 這是詮釋唯識三十頌的論著,凡十卷,護...

成唯識論了義燈

【成唯識論了義燈】 七卷,唐代唯識宗二祖慧沼撰,略...

成唯識論述記

【成唯識論述記】 凡十卷,唐代窺基著,又稱《成唯識...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 四卷,唐代窺基撰,略稱《成唯...

成唯識論圓測疏

【成唯識論圓測疏】 圓測為新羅國人,十五歲遊學長安...

成唯識論義蘊

【成唯識論義蘊】 五卷(或十卷),唐代道邑撰,又稱...

成唯識論演秘

【成唯識論演秘】 七卷,唐代唯識宗三祖智周撰,略稱...

成唯識論學記

【成唯識論學記】 八卷,唐代新羅僧太賢集,係註釋《...

成唯識論隨註

【成唯識論隨註】 十卷,又名《成唯識論隨疏》,明代...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 明代僧智旭撰,凡十卷,又稱《...

成唯識寶生論

【成唯識寶生論】 護法撰,唐代義淨譯,凡五卷。又稱...

【戒】 音譯尸羅,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虔敬...

戒波羅蜜

【戒波羅蜜】 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虔敬。為...

戒禁取

【戒禁取】 四取之一,即執著非正因、非正道為正因、...

戒禁取見

【戒禁取見】 十種煩惱之一,五見之一。印度古代苦行...

戒賢

【戒賢】 梵名音譯尸羅跋陀羅,約六至七世紀間人,印...

戒賢智光判教之爭

【戒賢智光判教之爭】 戒賢、是唯識宗十大論師中心人...

戒學

【戒學】 為獲得聖果而須勤修的三學之一,又作增上慧...

身口意三業

【身口意三業】 指身、語、意三者的造作,謂之三業:...

身見

【身見】 音譯作薩迦耶見,意譯作身見,為五見之一,...

身受

【身受】 指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所感肉體或感...

身根

【身根】 身根是身識發生的地方,身是能觸之義。為不...

身業

【身業】 身、語、意三業之一。指身所造作之業,可分...

身識

【身識】 是五識之一,六識之一,八識之一。以身根為...

【見】 思慮推求審詳而抉擇事理,謂之見。通於正邪。...

見分

【見分】 唯識宗所立識體四分之一。見分即指諸識的能...

見分五義

【見分五義】 作為識體四分的見分,在解釋上有五種意...

見取

【見取】 四取之一。即執著邪心分別之見為真實。亦即...

見取見

【見取見】 十種煩惱之一,五見之一。乃執著於身見、...

見道

【見道】 為修行之階位。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

邪行障

【邪行障】 十地菩薩所斷十種障的第二種,就是所知障...

邪見

【邪見】 十種煩惱之一,五見之一。邪見是認為世間無...

邪命

【邪命】 從事不正當的事業來維持生活。...

邪淫

【邪淫】 十惡之一,即在家者不可為的惡行之一, 以...

邪淫戒

【邪淫戒】 五戒之一,為在家居士所持之戒。即不得侵...

邪慢

【邪慢】 七慢之一,於慢上起邪見,自身沒有德行,卻...

決定性

【決定性】 是『不定性』、『無性』的對稱。眾生所具...

決定業

【決定業】 為『不定業』的對稱。《俱舍論》卷十五舉...

抉擇

【抉擇】 利用智慧滅除對事物的疑惑,以分別其道理。...

【忍】 忍者忍耐,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嗔心;又安忍也...

忍土

【忍土】 忍土即娑婆世界。娑婆譯曰忍,又云堪忍世界...

忍位

【忍位】 此為修唯識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