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安慧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安慧】梵名sthiramati,音譯悉恥羅末底,為唯識十大論師之一,佛滅後一千一百年出世,住世年代為公元四七Ο至五五Ο年間。他是南印度伐臘毗國(又稱羅羅國)人。《成唯識論述記》卷一,稱他『印度境羅羅國人也,妙解因明,善窮內論。扇徽猷於小運,飛蘭蕙於大乘,神彩至高,固難提議。』他是世親之後,大乘唯識宗的大學者。他精通唯識、因明之學,善於議論,他的唯識學,上承德慧,下傳真諦,真諦為中土攝論宗的始創人。安慧與護法同時,但在唯識學上的見解與護法相異。在心識作用方面,只承認自證分實有,而以見分、相分為情有理無,故稱為一分家。而難陀立二分,陳那立三分,護法立四分,即所謂『安、難、陳、護,一二三四』者是。參閱『十大論師』條。安慧與護法之間,對於心識作用上主張的異同,自古即有偈頌稱:『二障相應前七轉,二執相應唯六七,五八無執護法宗。所知法執五六八,我執相應唯六七,煩惱相應五七轉,五八法執安慧宗。』頌文的意思是:安慧主張前五識與法執、所知障、煩惱障相應;第六識與二執、二障均相應。第七識與我執及煩惱障相應;第八識與法執、所知障相應。而護法主張,前五識與二障相應;第六、七識與二執、二障相應,第八識不與執障相應。安慧的著作,主要者有:《大乘廣五蘊論》,一卷,唐代地婆柯羅譯。《大乘中觀釋論》,十八卷,宋代惟淨、護法共譯。《俱合論實義疏》,五卷,中土未譯。《阿毗達磨雜集論》,十六卷,唐代玄吳譯。《寶積經論》,四卷,元魏菩提流支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唯識三十論釋》,為玄奘、窺基揉譯於《成唯識論》中。

上篇:安立諦 下篇:次第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三界(二)

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界者分義,語曰界分是...

四依

(名數)有四種:一行四依,二法四依,三人四依,四說...

心自在地

指菩薩十地中之第九地。已達此階位之菩薩,於他心得自...

一因二緣令後有芽當得生長

【一因二緣令後有芽當得生長】 p0019   瑜伽八十八卷...

為他

謂有一類親族知友。行於劫盜。王等為證。執問彼言。汝...

擬寶珠

(雜名)本為佛塔相輪上之寶珠,象其形置於欄杆之柱頭...

(術語)梵語摩怛刺多Mātratā,一簡別之義,簡別於他...

死後非斷

【死後非斷】 p0619   大毗婆沙論二百卷十八頁云:問...

輕安心所

【輕安心所】 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身心安適輕...

坐牌

(物名)於僧堂各記自己之名,張於其席次者。...

隱覆說

(術語)隱實理而說也。方便說。大法鼓經上曰:隱覆說...

苦行林

梵名 Tapovana,巴利名同。佛陀修苦行六年之地。昔稱優...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

【推薦】方海權《日行一善》

一、行善積德篇 問:我們用什麼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

胃病患者飲食上要注意的11條原則

胃病患者飲食治療是關鍵,應該注意少吃油炸,腌製,生...

在日常生活中,要隨時觀照我們的念頭

學佛的人,就是學我們自己的心。我們這個心,成就的部...

自性原來清淨住,三界縱惡亦無懼

藥師法門是特別特別注重你一定要能實踐,光說理論沒用...

念佛的現世感應

極樂世界雖去此百萬世界,論其跡則不勝其遠,然佛之慧...

比丘頂上的寶珠緣

昔日,佛在迦毗羅衛國的尼拘陀樹下教化眾生。當時城中...

受苦能消業的前提是什麼

問: 《文鈔》中說,受苦時作消業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聖嚴法師《如何認清自己》

問:想請教一個說來簡單,卻很難做到的問題,那就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