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什麼楞嚴咒一定要用心去持

淨界法師  2025/03/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為什麼楞嚴咒一定要用心去持

佛陀在講楞嚴咒之前,他把楞嚴咒的一個持誦的方法,跟它的一個受持的功德,用一個簡單的瑞相把它表達出來,顯現各式各樣的化佛,來表達楞嚴神咒這個法門的一個殊勝功德,叫現化表法。

佛頂放光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湧百寶光。光中現佛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化佛放光頂放十道百寶光明。光現金剛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恆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大眾欽仰,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

這一段經文,有五小段,一般我們在誦楞嚴咒之前,都要誦這段文,這五小段把整個楞嚴咒的內涵,作一個總相的說明。當你把這個表法看懂了,你就知道要怎樣去受持楞嚴咒了。

第一:佛頂放光─這個佛是指誰呢?是指釋迦牟尼佛,就是應化身的佛─陪著我們在三界裡面,示現生老病死;陪著我們流轉的、這個應化身的佛。經文爾時世尊,爾時是指阿難尊者請法之後。那麼阿難尊者請法之後,其實佛陀並沒有馬上宣說神咒,他先現瑞表法。從他的肉髻,這個肉髻就是無見頂相─佛陀的頭頂,是黑色的頭髮,但是他頭髮中間有一個紅色凸出的地方,這就是我們說的肉髻。

從這個地方湧出百寶所成的光明,這個光明,我們要了解它有兩個重點:

(一)這個光明是從何而出?

佛陀的光明─高度越高的光明,是越殊勝、越加尊貴。

比方說:佛陀降伏外道,那麼多分都是用手上放光;佛陀要宣說大乘法門,有時候是胸前放光,有時候是白毫放光,但是頭頂放光的,非常的少,只有在開顯這種─真如實相的不二法門的時候,才會從頭頂放光。因為頭頂是一種無上的意思,有尊貴的意思,所以也表示了這個法門的無上尊貴,它是從肉髻中而湧出的。

(二)這個光明到底是產生一個什麼樣的相狀?

這個光明我們看它是百寶所成的光明。一百這個數目─表示十法界當中有理具跟事造兩重的十法界:

理具─我們叫作性德,性德就是你的清淨心,清淨心不是修來的。說:我這個人要把清淨心修得更清淨。清淨沒有所謂更清淨這回事;清淨心只有說你是恢復你的清淨心,清淨心不是修來的!這個性德就是理具的,它是本具的。修德─就是菩提心,是要修來的,菩提心你沒有修是沒有的。我們理具十法界跟事造十法界,兩個合起來就創造了百寶光明。

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楞嚴咒的主要的一個目的是密詮心性。秘密當中,它開顯我們一念心性。既然是講心性,當然就是有性德、修德兩個內涵在裡面。不過從蕅益大師的解釋,釋迦牟尼佛放的光明─百寶光明,是偏重在修德這一部分。因為釋迦牟尼佛應化身,當然是修來的,所以這裡是偏重在修德的光明。

第二: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這個光明指的是誰呢?是指釋迦牟尼佛肉髻所放出的光明,在光明當中,出現一朵千葉寶蓮(蓮華是清淨的意思,它能夠出污泥而不染。)它有一個清淨的化佛,這個化佛是一個無為心佛─就是指的我們的性德,這個化佛是無為的,不是修來的,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清淨心,坐在一個清淨的蓮花當中。

第三:頂放十道百寶光明。這個化佛本身又放光,放光又產生一個百寶的光明。這百寶光明當然也是理具事造,不過這地方的光明,偏重在性德的光明,就是清淨心的光明。蕅益大師說:我們看到這個表法,要注意這整個過程是兩尊佛放光──一尊是釋迦牟尼佛放的光明─是修德的光明;一個是無為心佛─所謂的性德的光明。

所以佛陀宣講楞嚴咒之前,有兩道光明同時出現。這兩道光明之後發生什麼事呢?

第四: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恆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這個一一光明,第一個一是指釋迦牟尼佛的光明,就是我們說的修德的光明;第二個一是無為心佛的光明,就是我們說的性德的光明;一個是菩提心,一個是清淨心。

那麼這兩個光明,相互的作用─這時候,兩個光明一接觸,出現了十恆河沙數這麼多的金剛密跡─是指金剛藏王菩薩。金剛密跡有破障的效果,是現出什麼相狀呢?他是擎山持杵,他左手擎山、右手執持著金剛杵;擎山偏重在對治外在的魔境,這持杵是對治內在的魔境。這金剛藏王菩薩的數量有多少呢?是遍虛空界。

修德的光明去跟性德的光明,兩個一接觸……就出現了十恆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這時候,大眾抬頭仰觀,看到虛空中這麼多的金剛藏王菩薩,內心當中是又畏又愛,祈求佛陀,哀憐護祐,收起了心中的妄想,一心一意要聽佛陀從無見頂相放光所宣說的神咒。

這裡要說明的就是──楞嚴咒它的破障功德,來自於一一光明缺一不可。你看楞嚴咒,你把它放在錄音機播放,對錄音機沒什麼效果,錄音機它沒有明瞭性嘛!為什麼楞嚴咒一定要用我們的心去持它呢?因為我們的心才有這個修德。你要發了菩提心,用菩提心去受持楞嚴咒,你才能夠從修德的光明,去啟動楞嚴咒裡面性德的光明。你用錄音機播放的話,有什麼功德呢?少了光明,錄音機沒有明瞭性;除非你播放錄音機,聽到的人,他能夠產生憶念,那這個就有效果了。

意思是說:你那個修德的心念,跟咒語接觸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本身要放出一道光明,《楞嚴咒》本身又是一道光明,兩個光明一接觸,心力跟咒力結合的時候,就皆遍示現十恆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產生一個滅惡生善的效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壇經》說,有一個法達法師,他去參訪六祖大師...

人人都有佛性,為何還要學佛

問: 人人都本具與佛同等的佛性,為何還要學佛? 證嚴...

第六意識是怎麼去創造法塵的

我們看第六段,明意與法即藏性。 這個意是內處,意根;...

離塵無體,你的心跟誰借來的

在楞嚴經中,提到離塵無體的概念。佛陀對阿難說:若以...

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禪在當下,大體上是要回答這樣的兩個問題。 一個是...

把真如本性的家建立起來

我們經過無量的生死輪迴,內心累積很多問題,要在一生...

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馬祖一日謂眾曰: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

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蓄聞成過誤。將...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佛源老和尚禪七開示

禪七第一天 不知不覺又一天,你在這裡打坐,打了多少...

報答父母恩

各位善知識:《孝經》: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

於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

由於現前現住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

修無常觀能使自己精進修學

警世非常,覺諸幻化。 這是透過無常觀,策發我們的出離...

做了一點點好事,就想把一切災難都免了

【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

淨土法門如何理解「色不異空」和「色即是空」

信眾:請問師父,色不異空和色即是空的區別是什麼?在...

如何在佈施中達到三輪體空

修佈施,最重要的是了解三輪體空的道理。三輪乃指:布...

節儉讓孩子健康成長

這是一個真實的發人深省的故事:北京市一對年輕的父母...

病、死現前時,有何五欲可貪

前段時間,學習蕅益大師的一段開示感觸頗深。蕅祖云:...

形式

到鐘錶店去買表,看了半天感覺所有的表形式都很普通,...

豈有天生彌勒,自然釋迦

原文: 佛祖聖賢,未有不以逆境為大爐鞲者。佛四聖諦,...

老中醫詳解米飯的功效

米飯是中國人的主食,很多人不知道,米飯除了能夠充飢...

什麼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

你是月光族嗎?你是否認為錢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

出家看著簡單,實際上不簡單

(有一個姑娘失戀以後到廟裡來要出家,師父和她說出家...

臨終十念往生,在心,在緣,在決定

智者大師說為什麼以十念為重,五逆十惡的重罪為輕呢?...

淨宗道場能否做佛事

經懺佛事是本末顛倒 凡是發揚佛德,在佛前舉行之儀式統...

【佛教詞典】七識十名

第七識末那識有十種不同之名稱,即:七識、轉識、妄相...

【佛教詞典】假名有

三種有之一。多種因緣集合為一物,乃假之存在,稱為假...

【視頻】走向莊嚴·授沙彌戒

走向莊嚴·授沙彌戒

【視頻】慧律法師《身體的五濁是怎麼來的》

慧律法師《身體的五濁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