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做了一點點好事,就想把一切災難都免了

夢參老和尚  2018/05/22  大字體  護眼色

做了一點點好事,就想把一切災難都免了

【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令他恐怖,不要懈怠,令彼勇猛故。經中,契經裡面,大乘經沒指著哪部經,大乘裡面也有這樣說,初住的菩薩是不是還退墮惡趣呢?論上說不是實在退的,非其實退。

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給他警惕。那個初學的菩薩,還沒有到住位的時候,他就懈怠了,令他生恐怖,說:你別懈怠,懈怠了你就退墮了。令他勇猛精進。

經中說初住的菩薩有退墮惡道者,舉個例子吧!舍利弗要發菩提心,大菩薩來度他的時候,來考驗他的時候,就示現一個婆羅門,就來跟他要眼睛。這個故事很長,我們大概說這麼一下就是了。

舍利弗就退心了,這是過去生中。為什麼?

他遇見一個貧女,他剛要發起大乘心,度一切眾生,行菩薩道。行菩薩道,難捨的能捨。他就碰見一個婆羅門,示現的,來考驗他。大菩薩考驗他,示現婆羅門女,就在路邊哭。舍利弗問她:哭什麼?

她說:我媽媽生病了,醫生給抓的藥要找副藥引子,找不到。我苦腦就哭,要救我媽媽。舍利弗說:你要什麼?這還不容易,我可以布施給你。她說:要生人的眼睛。舍利弗說:我剛發菩提心,剛發大心,就遇到這麼個因緣。

好了,就挖一個眼睛給他。那個婆羅門拿起來,說:你挖錯了,我要的左眼睛,你挖的右眼睛,不對。舍利弗說:你怎麼不早說?你先說要左眼。舍利弗想怎麼辦,要救她?反正我有天眼。好了,左眼也挖給他了。

挖給他,那個婆羅門拿著一聞,說:這個噴腥臭,還入什麼藥?丟到地下去了。舍利弗就退心了,菩薩道難行。這個故事很長,一段因緣。

我舉這麼個例子,我看慈老法師引證一段說舍利弗遇乞眼的婆羅門退失大乘心。

我們不是你發大願就沒有障礙,當你發大願、行大行。就是現在也如是,你一發大願,現在障礙更多了,考驗考驗你,好多事得經過考驗。

你行菩薩道的時候,障礙來了,你衝得過去不?或是一樣衝過去了,兩樣衝過去了,無窮無盡的障礙。所以大心難發,易退。發大心難發,很容易退,挫折很多。

我現在有個道友,他經常的放生。他現在害了病了,到上海住院去了,先說是善性的,後來說是惡性的。他學沒有什麼學好,後來他有一個行門,專門的去放生。

放生,感了很多福德,他也做了和尚了。現在害了惡病了,在上海一開刀,先說是善性的,後來又說是惡性的,現在還在上海住院。他就產生抱怨了,

他跟照顧他的人說:我這麼樣的做好事放生,放這麼多生,怎麼讓我還害這個惡病呢?

照顧的人告訴我,給我打了電話,我就另外的找我一個跟他同學的道友去責備責備他。你那點做的什麼事情,就想把一切災難都免了,怎麼可能嘛!

你只花一文錢,想得到一百文錢的報應,能辦得到嗎?這個業報是無始劫來的。成了佛,還示現病苦。

我們一個凡夫,你做了一點點的好事,就想把一切災難都免了,怎麼辦得到?要會想,要會觀。想就是觀,去想想諸佛的教導。為什麼不想想你那個業像山似的,你所做的善事像一顆米粒似的,想拿一粒米跟山來比?

每位道友都如是,你入了三寶,做了比丘、比丘尼,是僧寶了,就想把一切七災八難都免了,哪有那麼容易的事!

那都成佛了,還有眾生嗎?要發大心,要勇猛。咱們做的極少分的,不夠的。

菩薩發心之後有很多考驗的,自己業障的考驗是最要緊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念佛人為何還會遭遇車禍

近日,有位初學佛的賈居士講述了一件事。最初帶領賈居...

大安法師:帶業往生的本質特點

你說一個凡夫念佛人一點錯誤都不犯,這也是不可能的,...

【推薦】懺悔---再重的罪業也能消除

一位朋友談他學佛的感受時,說他本以為學佛就是多做善...

宣化上人:改惡遷善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

善人則親近,惡人則遠避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

消業滅罪的種種徵兆和夢驗

經常會看到有些人持誦某部經或某個咒後,夢中出現很恐...

念佛號時很快就打瞌睡,這是業障嗎

問: 師父您好!弟子在打佛七期間,念佛號時如果心裡不...

但行善事,莫問前程

《涅槃經》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

人身難得,存在著尊貴與痛苦

在我們這個肉體,現在當前的肉體是隨緣的,大家知道它...

持誦楞嚴咒能滅一切罪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未得戒者,令其得戒;...

念一天地藏菩薩的聖號,功德有多大呢

【一日稱地藏,功德大名閣,勝俱胝劫中,稱餘智者德。...

念了好幾十年的佛,臨終動了一念懷疑就去不了

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不要想得很遙遠了,不要生很多妄想...

「怨恨惱怒煩」是疾病來源

清末明初的一個老先生認為,一個人如果你在心性裡面若...

捉賊啊

寺院裡剛來了一批小沙彌。有天夜裡,當新來的小沙彌們...

七佛譯經師--鳩摩羅什大師

鳩摩羅什(西元 344-413年),龜茲國人(新疆疏勒),自幼...

修行人應該怎麼面對是非

問: 我們在僧團當中,經常會看到很多的是非。請問我們...

佛像如何開光才靈

你要禮佛前,一定先要發願。第一個願發菩提心,要成佛...

布施一杓飯汁,果報不可思議

芥子般的種子,能長出庇蔭眾人的大樹。布施得福,因果...

為何不能「侵損常住」

十方常住:從十方來的僧人,都可以在這兒住,這叫十方...

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間利益

我們看第二個,出世間的利益。 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

每天早上盥洗後就做這兩件事

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閑暇,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

如何專一念佛

印光大師為什麼強調十念記數?這種十念記數法就是針對...

【佛教詞典】無相好佛

(人名)優婆鞠多身雖不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然其功德...

【佛教詞典】稗沙門

謂僧之無行者。譬如麥田中生稗,其形似麥而非麥,田夫...

【視頻】千年古剎褒禪寺

千年古剎褒禪寺

【視頻】佛寺巡禮-香港湛山寺

佛寺巡禮-香港湛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