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判斷「生滅心」與「不生滅心」的方法

淨界法師  2023/12/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判斷「生滅心」與「不生滅心」的方法

這一段是講到我們凡夫的現前一念心識,這個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妄不二,是說我們這一念心跟三寶的境界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正念,這個時候的正念叫做真實的心;但是我們這一念的心跟五欲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也會產生一個心,這是一種妄想的心。真跟妄,其實它的本質是沒有差別的,只是從迷悟的角度安立而已。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真實的心是不生滅的,虛妄的心是生滅的,這個應該怎麼判斷呢?尤其是在很多的經論當中,講到我們的發心,發菩提心,它說:有些人的菩提心很容易退轉,有些人的菩提心不容易退轉,就是他當初發心的動機有不同。

比如說,有人發心是見佛相好而發心:誒,看到佛菩薩長得很莊嚴,我也想要成就這個莊嚴的果報。那這樣子就是生滅心,你這個發菩提心有問題。就是說,假設你在修行過程當中,你得不到這樣的相好,你就放棄了。有些人是見佛色相而發心,有些人是看到僧團的清淨而發心,那要是僧團不清淨了,你就退心了。

什麼叫生滅心?什麼叫不生滅心?這是我們很重要的判定的標準。在《楞嚴經》當中告訴我們一個判斷的方法,就是說,什麼叫做生滅心呢?就是「離塵無體」,當這個心離開了外境,它就沒有自體了,這叫生滅心。

比如說,有些人很喜歡吃榴槤。我們心跟榴槤接觸的時候,產生一種好樂的心,這個好樂的心是真實、是虛妄呢?你把榴槤的外境消滅以後,這個好樂心也沒有了,那這個好樂心是依外境而安立的,離開了塵境沒有自體,這叫做生滅心。

什麼叫做不生滅心呢?就是這個心「離塵有體」,這個心不管外境怎麼變化,你的心還是這個心,它不隨境而轉,離開了外境,它還有自體,這個叫做不生滅心,這樣的發心就不可破壞了。

這個道理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在佛前發了菩提心,許下我們的誓願:從今以後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那到底我們這樣的誓願在心中,它的力量是堅固、不堅固,怎麼判斷呢?假設你當初的發心是緣外境而發心,你看到眾生的苦、看到聖教的衰,當然這個發心不錯,但這個發心畢竟是緣外境而發心的,這樣的發心就比較脆弱;如果你的發心,是真實的從道理上的觀照,「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我們這一念心,事實上它是可以成就波羅蜜、成就萬德莊嚴,為什麼我要自甘墮落,去起惑造業受苦呢?

你透過教理來觀心,相信你有成佛的可能性,而你必須有這個責任義務,去開發你內心的功德,這樣發心而生起的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是不退轉的。就是全世界人都不學佛了,就你一個人,你照樣學佛。為什麼呢?你剛開始的發心,它是向內觀照的。

所以我們也可以迴光返照:我們當初發菩提心的動機,到底它是堅固、不堅固的?是生滅、不生滅的?寂靜、不寂靜?前面有很多的判斷方法,其實就是這個道理。當然你要是過去的發心有錯誤,可以趕快作個修正。

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的內心當中,有生滅心跟不生滅心。這當中一個是向外境去攀緣,產生一種影像而發心;一個是向內心去觀照,產生一個真理的了知而發心:這個地方是一個判定標準。這二個心,都是你的心創造出來的,所以叫不二。這個地方是把凡夫心的染淨相貌作一個說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禪宗的無味之味

參禪這個修行方法我個人認為是佛教諸多法門中最奇特的...

著相修行,皆是惡法,非菩提道

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無始已來,...

從點狀的佛號提升到片狀的佛號

我們怎麼把一個點狀的佛號提升到一種片狀的佛號,讓你...

一個人有所住,就被它所轉,就被它所繫縛

你看我們有住的時候,我們感到不安,為什麼不安?因為...

哪個地方有障礙,就從那個地方觀進去

在大乘的學習當中,我們觀照真如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

先把自性功德力現出來,再來處理問題

我們日常生活的空觀跟假觀,都是培養第二念。第一念落...

轉變嫉妒心的方法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一種自己很難發現的習氣嫉妒心。嫉妒...

禪者的心境

唐朝時,有位名叫懶殘的禪者,修行造詣極高,遐爾聞名...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煩惱不斷,無非就是沒有智慧

問: 阿彌陀佛!請問師父,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有病,總...

百丈懷海坐禪要義

夫學般若菩薩,起大悲心,發弘誓願。精修三昧,誓度眾...

人生在世誰最可靠

今晚我有機會在此與各位宣講佛理,真是高興。現在我要...

造善業時要培養堅定的信仰跟願力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天女,她是一個忉利天的天女,她有...

人生有無量的可能性

所以蕅益大師他講一個觀念很不錯,他說沒有實體,你要...

《財富寶要》--改變財運圓滿財富的原理與方法

《五福德經》云:說法之人因何大富,饒財多寶?因前世...

聽自己的念佛聲,還要同時返聞自性嗎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

燙香疤

每當在電影、電視劇目中出現和尚的形象時,總見那頭頂...

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

承問: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此則不難。若能念念了...

隨順世緣離糾纏

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喫茶去》,講了我們要安住當...

帝釋天王名字的因緣

過去,佛陀曾在毘舍離國彌猴池側的重閣講堂弘法。一天...

如何知道是真心還是妄想

煩惱它是有根本的。什麼是根本呢?《楞嚴經》講生滅心...

文珠法師《學佛必修的課程:四清淨明誨》

我們學佛,無論目的是想獨善其身,作個自了漢;抑或是...

面對無理的流言與誹謗應該如何應對

世間上的事,沒有一件是容易的。想成功一件事,不知經...

我們為什麼不能虐待動物

一,惻隱之心,是道德的底線,人性的天良 最近,反對...

破魔四個重點

破魔四個重點: 一、多聞法、研求、深入知解魔所行事以...

【佛教詞典】隨至施

【隨至施】 p1366 俱舍論十八卷十三頁云:隨至施者:宿...

【佛教詞典】佛陀耶舍

梵名 Buddhaya?as。又稱佛馱耶舍。意譯覺明、覺名、覺...

【視頻】妙境法師《一切施王的方便力》

妙境法師《一切施王的方便力》

【視頻】懺雲法師《維摩杜口─念佛三昧的意境》

懺雲法師《維摩杜口─念佛三昧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