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禪宗的無味之味

明海法師  2019/03/17  大字體  護眼色

禪宗的無味之味

參禪這個修行方法我個人認為是佛教諸多法門中最奇特的一種方法。說它奇特乃是因為所有其他的方法都要運用我們的思想、意識、分別,通過思想意識、通過對一定的知識概念的了解,進一步落實到操作上、落實到實踐中,只有參禪這個方法很奇特,它把我們的意識,我們一直以來習慣的各種見解、推理、判斷堵死,把這條路堵住: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和尚說「無」!怪哉!釋迦牟尼佛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為什麼趙州禪師說狗子「無」佛性呢?他為什麼說「無」呢?為什麼?這個「無」把我們所有的注意力、所有的念頭都收攝起來;

把這個「無」揣在心裡,七上八下,或許你也會思前想後,可是師父講了,你想出來的都不對,這個「無」既不是「有無」的「無」,也不是虛無的「無」,你怎麼想?你沒辦法想!

全身的注意力都貫注在這個「無」上,貫注在「為什麼狗子‘無’佛性」這個疑團上,這個疑團就像一個鐵球,我們把這個鐵球嚥下去,心裡揣著,它會把我們一直以來習慣的各種想法、見解、妄想掃蕩一空,把我們紛繁複雜的頭緒、繁多的心念集中起來——只要一提「無」,萬念歸一啊!我們的心水一下就澄清了。

但是為什麼趙州禪師說狗子「無」佛性呢?在思維上確實找不到出路,要全神貫注在這個「無」上,沒有出路,又悶得慌,找不到答案,這個滋味是什麼滋味呢?是沒滋味的滋味。這個很多人都適應不了。為什麼呢?

我們一向習慣於有滋味,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舌頭、大腦,身體這六根就像是六個貪婪的大嘴巴,時時刻刻都不停地要料、要食物。眼睛總想看點什麼,耳朵總想聽點什麼,嘴總想講點什麼、吃點什麼,最重要的是腦子裡意識這總要想點啥。所以我們觀察眾生的生活,也可以用一個字來總結:吃!

佛教把眾生所吃的食物分成四種:

第一種是段食,分段的食物或分段吃,如早飯、中飯、晚飯。

第二種是觸食,接觸的食物或接觸。觸食包括的範圍很廣,包括我們的六根接觸六塵都是吃:眼睛一看就是在吃,耳朵一聽就是在吃,手一摸就是在吃……

第三種是思食,思考的食物或思考。像白日做夢就是思食,大白天淨想好事,天上掉餡餅發財了!有一種病態的人不僅自己每天想,還跟人家講,講得頭頭是道,連他自己都相信了,說他手裡有十幾個億美元沒地兒用,想找個地方投資。這樣的人我遇到過。當然還包括思念別人,思考東西。

第四種識食,分別的食物或分別,總是要不停地分別。眾生依這四種食物或四種吃的方式維繫生命。

有一種人管不住嘴巴,總想往嘴裡送點什麼,瓜子啊,糖果啊,他不停嘴;有一種人總想看點什麼,聽點什麼。我們看看世間的人,幾乎看不到一個人週末放假時不跟人閑聊天,不看電影,也不看電視,乃至也不看書,一個人坐在那很充實地把週末坐過去。找不到!他總是要弄點什麼餵自己,有高雅的,有粗俗的。高雅的像聽聽音樂,看看書啦,粗俗的呢?現在的名堂多了,就不必說了。

那麼說「無」,狗子無佛性,在用這個功夫的時候,我們可是什麼味道都嘗不到啊!一直以來我們的思路、我們認識事物的方式都不是這樣。我們都是:師父,您要跟我說點啥,您要跟我說說為什麼。師父於是就跟你講了,講得天花亂墜,那時你也點頭稱是、是,是這個意思,是這個意思,所謂飽餐法味嘛!

偏偏在參禪、參這個「無」的時候,師父您要跟我講為什麼,沒的講!你自己去弄明白。你自己想要推理?判斷?起念頭去想?沒門!不對!放下!所以這個方法是要把我們的意識逼到絕路上。

這裡我們又有問題了。逼到絕路,前面還有路嗎?我可以告訴大家,前面有路!這裡就要信。你信不信得過,過了這一關還有路。通常我們會想,這樣我們不是沒活路了嗎?你說對了。又不能思想,又不能推理,叫我們怎麼弄?

把所有的思想、見解、情緒全部放下!所有從書本上學到的,從經文上學到的都要放下,都不是你的。現在是要把你心裡的真東西逼出來。要逼出這個真東西,你得把你原來學到的知識、結論統統拋開。參禪的「大死一番」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如果我們打坐的時候覺得悶得慌,無處下口,那麼我要說,正好!這就對了。最好是悶得慌,無處下口,想不通,可是想丟又丟不下,又想參究竟是為什麼?反覆地在心裡: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無!把所有的注意力、所有的精力、心力都貫注在這個字上。坐是這樣,走是這樣,吃飯是這樣,躺下是這樣,乃至跟人說話心裡還是這樣,那這個功夫就成片了。

這個法是一個最奇妙的法,需要一點信心。信什麼?信自己!一切答案我們心裡都有,我們自己會!那我們現在為什麼不會了?就是因為把別人的東西當成自己的了,就是因為有很多知識、前提、見解、情緒,把自己的心地遮住了。所以參禪這個法奇妙之一就在此,需要信心!要有一股拚命的勇氣。

想明心見性嗎?來參禪吧!想一超直入嗎?來參禪!想增加自己的靈性、靈感,來參禪!也許有人說我也不想明心見性,我也不想出離生死,我想變得聰明一點,那也可以參禪。如果你想使自己的氣質更美化一點,也可以參禪。如果想使自己多一點自信心,也可以參禪。如果想使自己有一種傲視一切的勇氣,參禪最好。

本來禪宗參禪的法在中國是非常普遍、非常流行的,只是到了近代人們好像沒有信心了。沒有信心,漢傳佛教就缺乏生氣了,國民的素質好像也不行了。剛才是就個體來談。想要提高國民素質,使國民增加一點靈性,增加自信心,提高創造力和活力,特別是提高一種陽剛之氣,勇猛無畏、視死如歸,這些氣質和心態,也可以參禪。

現在日本和韓國的佛教徒裡學禪的很多。甚至一個老太太都可能會參一個話頭。我接待過這樣一位。問我,你們參什麼話頭?他們在參他們的,會和我交流。所以希望大家在用這個方法的時候,要有一種豁出去的勇氣,就跟這個「無」拼了,這一輩子就賣給它了,拼到底,什麼時候明白什麼時候算完!什麼時候明白,什麼時候算出頭!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無!大家好好參一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明海法師文章列表

調伏妄想的方法

原文: 若夫妄念滿腔,憧憧往來,朋從爾思。由未真提正...

聖嚴法師《禪是什麼》

有人認為禪與淨土截然不同,其實,二者並無衝突。此在...

關於開悟的三種錯誤觀念

一些禪修多年並有所體驗的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證得...

參禪,究竟是坐還是臥

參禪,究竟是坐呢?還是臥呢?還是站呢?六祖大師說,...

把心找回來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心,究...

虛雲老和尚禪語三十句

1、人命無常,朝存夕亡,如石火電光。 2、善用心者,心...

功夫來時有兩個岔路

生死大事,古往今來,諸位大德為了這件事也不容易得到...

聖嚴法師:在忙中起了煩惱時的禪修

現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頭的流浪漢,以及好逸惡勞...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面對痛苦的正確態度

苦是由前生身語意三業作惡的因,今生所招來的果報。因...

臨終一念在淨土,則必定往生淨土

【原文】 淨土傳云: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乘大願...

「燒頭香」與「撞頭鐘」的宗教內涵

在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春節的年味。每到農曆正月初一,...

念佛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我們以下...

我執和法執帶來的障礙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無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勸人念佛,是第一了不起的功德

一心念阿彌陀佛,修學念佛三昧,是改正惡習,修學善法...

聖一老和尚《地藏經略說》

前言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善知識: 今日地藏經法...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人生在世,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慾望得到滿足與失落的不...

「今天」是我們擁有的唯一財富

一個青年去尋找深山裡的智者,向他請教一些人生問題。...

持戒是怎麼定義

《廣論》云:從損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厭舍,此能斷心,...

佛陀為何主動宣說淨土法門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

誠哉在我,不關業障事

參禪人,第一要守清規,方能參禪。 清規者,公正清嚴為...

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對自己、對他人有一個準確的定...

處理雜務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禪師在月船禪慧禪師處得到印可,月船就對他說...

至心到這種程度,就能獲得善相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所說至...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時間,佛陀居止在毘舍離城外林中。當時世尊向比...

【佛教詞典】眼界等相

【眼界等相】 p0999 集論一卷二頁云:眼界何相?謂眼、...

【佛教詞典】寶雲

(人名)西涼州人,以晉隆安初,遠遊西域,與法顯智嚴...

【視頻】慧律法師《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慧律法師《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視頻】大安法師《念佛如何應對妄念》

大安法師《念佛如何應對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