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遠離般若波羅蜜,如恆河沙劫壽,財施、法施及禪定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汝意云何?是人得福多不?」
這個地方,和前面的相貌有一點不同;但是,原則上還是一樣,還是用有所得心修功德。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他不學習大乘的無相法門,「如恆河沙劫壽」做什麼呢?財的佈施、法的佈施,去饒益一切眾生去。「及禪定、福德」,他不但是財施、法施去饒益、利益眾生,而他自己還學習禪定,學習這個四禪八定。學習禪定的時候,這個禪定是大福德境界,「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沒有禪定,沒有禪定做功德,都是散亂的善法;得了禪定,那就是叫做定善。
所以善有二種:散善和定善。那麼這個定善── 有了禪定,就容易有神通,所以對於度化眾生是很有效,的確是有效!但是,若是有所得心,沒有般若的智慧,沒有入聖道,禪定還靠不住、神通也是靠不住的。是「禪定、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人財施也好、法施也好、禪定的福德也好,他都迴向無上菩提的,這樣子。
這個「迴向」,這兩個字怎麼樣解釋?應該解釋一下也好。這個「回」是回轉,「向」是對向,是個方向,或者說是志向,這個「向」就是人的志願,叫做向。就是你在學校讀書,你目的將來要做什麼呢?就是那個目的就是你的一個方向。那麼回轉,就是轉變你的方向,轉變你的志願,就是這樣意思。這樣意思,說是在這裡怎麼樣解釋呢?就是我們不是佛教徒的時候,一般非佛教徒的人,他們也都有向,有方向的,他們方向什麼呢?就是希求世間的榮華富貴,或者是願意生天國去享福去,就是這麼一個方向,非佛教徒都是這樣子。現在轉變成為佛教徒的時候,這個希求世間的榮華富貴,或者希望生天國,這個都是不究竟的,這都是苦惱的事情,榮華富貴實在是個騙人的局面,並不真實是榮華富貴,是苦惱境界。佛不說世間的國王大臣是榮華富貴,佛不這麼說,因為那些人很苦惱。只有你若是學習成就聖道,把煩惱賊殺死了以後,你才是榮華富貴,你真實是自在安樂的,不然都是不安樂。
我這裡,我想出一個故事。就是隋文帝,隋煬帝的父親:隋文帝。隋文帝還應該說是一個好皇帝,原來是南北朝的對峙的局面,他是統一了,把中國搞的還是很富強,這話不提。他的宮裡面,當然是有一個姓陳的夫人── 陳夫人,是他的年輕的時候結婚的夫人,當然,做了皇帝了,就是皇后了。但是,他又在皇宮裡很多女人,又有一個心愛的一個年輕的女人。
這一天,他辦完了國家大事,就回到家裡去了。回到家裡,就去找那個年輕的女人。一找呢,說這個人被人殺死了,被人殺死。他立刻這精神就不正常,說:「我做了皇帝還不自在,還有人搞我這件事,搞我這些事情。」他立刻就騎著馬,就不在正常的道路上跑,就是亂跑,跑到野外去,各處跑。後來和他親近的這些大臣,有兩個人也就騎著馬,就把他找回來、請回來了,請回來了。回來以後,這個大夫人就向他磕頭,拜一拜,這個時候就正常了,精神就恢復過來了。
那麼這看出來,隋文帝有這種事情,就是他做了皇帝,一切都是隨心滿意的?也不是!他歡喜的事情,還有人來給他破壞,其實就是陳夫人,把他那個親愛的人殺死了,殺死了。當然,這樣說,這還算是輕微的,其實那就是一種苦惱!
我們看那個劉邦。劉邦到做了皇帝以後,他很早……,他的夫人就是呂后;但是,那是從小的時候的太太。做了皇帝以後,很多的太太,其中有一個是戚夫人,他好像是都歡喜這個戚夫人。戚夫人生一個兒,就封之為趙王,那麼他歡喜趙王這個兒,他認為這個兒像他。他有心把呂后生的兒── 呂后生的兒已經封之為太子了,有心把他廢了,然後封這個戚夫人的兒子如意── 趙王,封他為太子;但是辦不到。雖然是漢高祖劉邦不得了!但是也是辦不到。辦不到怎麼辦呢?天天就是抱著這個戚夫人哭,天天是這樣哭。後來也是安排了一下,沒有用。結果是被這個呂后,這個誰呀?漢高祖死掉了以後,死掉以後,這個呂后的兒子是孝惠帝吧?就做了皇帝了。做了皇帝,這個呂后就把趙王如意調來了。調來的時候,但是惠帝還歡喜這個弟弟,保護他。那麼那呂后就想要殺他,殺這個趙王;但是這個惠帝保護他。但是有一天,她把皇帝調到別的地方,就剩下一個小孩子在那裡,她就用毒藥就把他藥死了。後來,又把戚夫人調來了。調來以後,怎麼辦呢?就把她鼻子割去了、兩個耳朵也割、把眼睛也挖出來,然後把兩個胳臂、兩個腿都砍掉,放在鹽缸裡腌起來。腌起來,然後叫她的兒子來看。惠帝一看,就嚇得不得了!「哎呀!這人怎麼這樣子?」後來就有病了。有病了,惠帝就死掉了。死掉以後,這個呂后就是垂簾,就等於是做了皇帝了。
所以,我感覺這個富貴的人家裡面,就是這種事情,就是這些皇帝表面上看是很威風,很大的權力;但是,家裡的事情,就是完全都是煩惱。所以,你說我們一般人都願意做董事長、願意做總經理、願意做皇帝,等你做上去,你就知道那個味道是苦的,並不是快樂。
所以,佛不讚嘆世間上的榮華富貴,這就是唯有佛法能夠殺掉了煩惱賊,才是安樂的。人內心裡面有貪瞋癡煩惱,那就是苦惱事,無論你有幾大的富貴,那都是假的。只有是斷了煩惱,斷惑證真,得入聖道以後,才是自在安樂的,只有這一樣。所以,我們相信了佛法以後,我們多做功德,能夠財施、能夠法施,利益眾生,將來我們福報、智慧也能大一點;能修了禪定,沒有欲了,能夠生到色界天去,也非常的安樂,但是終究有一天也要死,還是不能了脫生死。
這樣說,所以這個迴向就是需要了。所以,佛教徒要回轉你原來的那種方向。你原來希望得到榮華富貴:「我能夠生到天上去,享天福。」這樣的思想是錯誤的,要回轉你原來的方向,改變成佛法的思想、佛法的方向。佛法的方向是什麼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我們一切佛教徒的最後的一個方向,我們要到這個地方來,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我們的方向,是這樣意思,這叫做迴向。當然,我們日常做功課,我們也迴向。迴向,那又有其他的種種迴向,也是很好,要利益眾生也是好:「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個迴向也是很好的。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汝意云何?是人得福多不?」這個人得福多不多?須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深般若波羅蜜如說修行,乃至一日財施、法施、禪定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福多。
你同樣是財施、法施、禪定福德;但是,你用般若波羅蜜來迴向的時候,用般若波羅蜜來觀察的時候,你的福德就大過沒有般若智慧的功德了。
何以故?什麼原因呢?
是第一迴向,所謂般若波羅蜜迴向;若遠離般若波羅蜜迴向,是不名迴向。須菩提!以是故,若菩薩摩訶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方便學般若波羅蜜迴向。
那麼這是說出這個原因。什麼原因呢?是第一迴向,就是所謂的般若波羅蜜的迴向。加上了般若波羅蜜,就是觀察這些功德:我修的財施也好、法施也好、修的禪定福德也好,都是畢竟空的;它是因緣生法,也是畢竟空的。我迴向無上菩提,無上菩提也是因緣生法,也是畢竟空的。說是能修財施、法施、禪定福德的,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人,這個人的色受想行識也是畢竟空的,迴向者不可得,這就是般若波羅蜜的迴向了。這個迴向是最殊勝的!所以叫「第一迴向」。
「若遠離般若波羅蜜迴向」,你若不能這樣迴向,「喔!我做的功德很多很多,你不如我!」這樣子,「是不名迴向」。
「須菩提!以是故,若菩薩摩訶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方便學般若波羅蜜迴向」,你應該「方便」── 就是善巧方便的智慧,或者是採取這個行動,你要學習這個般若波羅蜜的迴向,你要進行這個迴向。這樣迴向的時候,就沒有毛病,沒有毛病,你就能夠心裡很安閑、很自在的,就與諸法如能夠相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