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以後,修行的三個重點

淨界法師  2019/05/03  大字體  護眼色

學佛以後,修行的三個重點

我們學佛以後,有三個重點可以修學:第一個是因緣,第二個是空性,第三個就是真如,這三個重點。

我們初學佛法,每一個人都是從因緣上去修證的,基本上沒什麼例外。我們剛開始修學,就是面對這些的因緣所生法,修學的重點只有一個,叫做「深信業果,斷惡修善」。

所以,剛開始在因緣裡面修的時候,我們的思考就是業力的思考,「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我們不喜歡痛苦,我們喜歡快樂,所以我們就怎麼樣?想辦法減少我們生命的罪業,想辦法增加我們的善業。這樣的一個修學過程,沒有什麼問題,過程沒什麼問題。

但是,深信業果,斷惡修善,等到結果出現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你看一個人在斷惡修善的時候,他的心是慚愧的、謙卑的,但是等他來生快樂出現的時候,他就忘了他自己是誰了。人一快樂的時候就開始放逸了,他的慚愧心就消失了,他已經忘失他前生那種謙卑、慚愧的心態。

這個時候,一個人慚愧心消失以後,取而代之的就是,他想要去主宰這個快樂。因為人生的快樂沒有一個人會滿足,它是一個無底洞。

他不是追求快樂而已,他要主宰這個快樂,讓它永恆存在,讓它能夠滿足他的心願。不幸的是,這剛好跟因緣法是違背的。因為因緣所生法,它不是你說了算。

首先你要知道這個快樂是怎麼來的。如果這個快樂是你創造出來的,那當然它就聽你的。但是,這個快樂是由業力創造出來的,所以這個快樂存不存在、往哪裡走,是業力說了算,可不是你說了算。

但是,我們一個人有快樂的時候,你看一個人福報現前的時候,他覺得他可以主宰:我要去買一個電視,我就可以買電視;我要買一個房子,就可以買房子。他在某種因緣是得到自在力了,所以他會產生錯覺,以為他能夠主宰人生。

其實,那是因為你福報還在。福報享盡的時候,你試試看!你善業力花完的時候,連一杯水你都喝不下去。

當然,一般人在福報現前的時候,他哪知道那麼多呢?我們就在這種因緣所生法裡面一次又一次地謙卑地、慚愧地造善,然後放逸地享受快樂。所以人生就是活在這種輪迴:你福報享盡的時候,你又回到你過去的謙卑了;你開始造善的時候、得到快樂的時候,你又忘了你是誰。

所以,這就是我們輪迴為什麼在天上、三惡道裡面不斷地變化。享受快樂的思想是沒錯,但關鍵是我們想要去主宰快樂,這個地方出了問題。

佛陀看我們這樣子不是辦法,老是講這個人天乘法也不是辦法——他要麼享受快樂,要麼受用刀山油鍋。

佛陀說,那這樣子好了,我告訴你一個更好的法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乾脆,你把快樂放棄好了!看這個意思,你沒有資格享受快樂,因為享受快樂的時候你會放逸。聖人受用快樂的時候他是自在,凡夫追求快樂是有問題的。

快樂本身沒有錯,因為它本來是善業所招感的,它哪有錯呢?它就是一個因緣所生法,哪有錯呢?但是我們承受不起,我們會想要去主宰它。

所以佛陀說,好了!你既然有這種攀緣心,那你先把快樂放棄吧。先怎麼樣呢?先修無常觀,這個快樂的本質是會變化的。這件事情對我們打擊就很大了。

我們對所有快樂的基本要求就是它必須要穩定。我想沒有一個人得到快樂願意失去的。你要麼就不要給我,給我以後你就不要搶走,不要破壞它。

但是,不幸的是,所有的快樂都是可破壞的。對這種得失的衝擊,既然我們的心態沒有準備好,那乾脆,佛陀要我們:那你先放棄快樂、追求寂靜!

佛陀說,那我告訴你一個更好的法門,觀察它無常無我而趨向於涅槃寂靜。哦,這個就更美妙了!我們從一種離苦得樂的心態而提升到追求寂靜。恭喜你!你已經超越三界的輪迴了。「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當我們不再追求三界的快樂,那你就可以跟三界說再見了,因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牽動你了。

也就是說,我們會從一種安樂的概念而提升到一種追求寂靜的概念,就是從有相的因緣修學而提升到無相的空性的安住。

所以我們凡夫修學,沒有遇到《法華經》之前,大概只有兩種修學重點:要麼在因緣上追求快樂,要麼在空性上追求寂靜。這兩個都不是佛陀的本意。

佛陀的功德哪是追求快樂、哪是追求寂靜這種小境界而已?

那佛陀你為什麼告訴我這些呢?因為佛陀是「逗會他意」。你就喜歡這種,你就好這一口,所以佛陀就先滿足你的需求。

其實追求快樂、追求寂靜,都不是佛陀內心的世界,佛陀是恆順眾生說的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來果禪師悟道因緣

來果禪師,法名妙樹,號淨如,俗姓劉,湖北黃岡人。來...

聖嚴法師《居士的社會生活》

從佛教的立場說,一個在家的居士所活動的範圍,可比一...

一切時一切處,洪名聖號不離心口

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

發心和正見是所有修證的基礎

我們把整個佛法分成四個主題: 發心,正見,修行,證果...

如何快速對阿彌陀佛產生堅定不移的信心

問: 如何快速地對阿彌陀佛產生堅固的信心,內心深處...

星雲大師:欲作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先從做人起 在佛經裡有這樣的兩句話:欲成最佳龍象,...

宣化上人:修行要先能忍辱

我們學佛法的人,應該向大德高僧學習,知道過去的高僧...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淨界法師:三皈五戒開示

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簡單講幾句話,因為待會不能過...

如何判斷犯邪淫戒的輕重

第三個,犯戒輕重。 非己妻入道,什麼叫入道呢?就是...

【推薦】不要倒霉了才來學佛修道

像你們又修道又念佛又學密宗,其實我當年也一樣,反正...

受戒容易守戒難

我們常常說,「受戒容易守戒難」,對一般人而言,確是...

【推薦】賺錢與修行--對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會認為:我沒有時間修行。因為我要去掙錢,等...

誰偷了摩尼寶珠

一位威儀庠序的比丘沿路托缽,來到穿珠師的家門口,技...

引發人性中的貪婪

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當時只是抱著姑且看看的心態,但...

東林寺出家需具備什麼資格條件

問: 來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東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備什...

見月律師的克苦精神

明末清初時,有見月律師,傳三昧老人衣缽,繼主千華(...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

《阿彌陀經》與《維摩詰經》的會通

《淨名》《法華》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國,即隨其...

【推薦】古人的修身箴言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負教育子女責任,今我寄旅京華,...

聖嚴法師《溝通的方法》

人是群體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除非你想成為與世界...

習慣綁住了大象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

東來傳法的高僧:求那跋陀羅

為了追隨正法,求那跋陀羅棄家潛逃,到遠方求師訪友。...

合理地舍棄,才能得到更珍貴的

有一隻狐狸,看到圍牆裡有一株葡萄樹,枝上結滿了誘人...

【佛教詞典】二種偈

謂通偈、別偈二者。(一)通偈者,即首盧偈。不論經之長...

【佛教詞典】同別二業

同別二業者:一、同業,二、別業。   一、同業 眾生...

【視頻】《玄奘大師傳》有聲書

《玄奘大師傳》有聲書

【視頻】淨界法師《在家與出家的差別》

淨界法師《在家與出家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