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虛雲老和尚  2018/10/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善知識!講到「佛法」兩字,實與世間一切善法,等無差別。豪傑之士,由於學問修養的成就,識見超常,先知先覺,出其所學,安定世間。諸佛祖師,由於歷劫修行的成就,正知正覺,發大慈悲,普度三界。世出世間賢聖,因行果位,一道齊平。

善知識!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總要步步立穩腳根,遠離妄想執著,便是無上菩提,古德所謂「平常心是道」。只如孔子之道,不外「中庸」。約理邊說,不偏是謂中,不易之謂庸;約事邊說,中者中道,凡事無過無不及,庸者庸常,遠離怪力亂神,循分做人,別無奇特。佛法也是一樣,吾人須是從平實處見得親切,從平實處行得親切,才有少分相應,才不至徒託空言。

平實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貪、戒嗔、戒癡、戒殺、戒盜、戒淫、戒綺語、戒妄語、戒兩舌、戒惡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談,可是果能真實踐履,卻是成佛作祖的礎石,亦為世界太平、建立人間淨土之機樞。

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是為最上根人說,上根利智,一聞道法,行解相應,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善相且無,何有於惡!若是中下根人,常被境風所轉,「心平」二字,談何容易!境風有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名為八風。行人遇著利風,便生貪著;遇著衰風,便生愁懊;遇著毀風,便生瞋恚;遇著譽風,便生歡喜;遇著稱風,居之不疑;遇著譏風,因羞成怒;遇著苦風,喪其所守;遇著樂風,流連忘返。如是八風飄鼓,心逐境遷,生死到來,如何抵敵?曷若恆時步步為營,從事相體認,舉心動念,當修十善。事相雖末,攝末歸本,疾得菩提。

復次佛門略開十宗,四十餘派,而以禪、淨、律、密四宗,攝機較廣。善知識!佛境如王都,各宗如通都大路,任何一路,皆能覲王。眾生散處四方,由於出發之點各個不同,然而到達王所,卻是一樣有效。《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但吾人若今日向這路一逛,明日又向那路一逛,流離浪蕩,則終無到達之期。

六祖云:「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垂誡深矣!所以吾人要一門深入,不可分心,不可退轉,如鼠齕棺材,但從一處用力,久自得出。若欲旁通餘宗,自須識其主伴。禪宗的行人,便應以禪宗法門為主,餘宗教理為伴;淨土宗的行人,便應以淨土法門為主,餘宗教理為伴;律宗、密宗亦復如是,方免韓盧逐塊之弊。

佛門戒律,各宗皆須嚴持,識主伴如行路知方向,持戒律如行路有資糧。宗趣雖然不同,到頭還是一樣。所謂「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也。今日座中皆上善人,與佛有分,虛雲嘮叨移時,亦不過為虛空著楔而已。珍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虛雲老和尚文章列表

佛法的藏、通、別、圓四教

天台宗的智者大師把佛法的內容分成藏、通、別、圓四教...

出家有些什麼樣的條件

關於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認為是了此殘生...

聖嚴法師《工作不只是保住飯碗》

什麼是現代人應該有的正確、健康的職業道德觀念呢?時...

初心念佛,誰能無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

女眾進入寺院應遵守的禮儀

我們每次過堂都做一點學習,今天學習關於女眾入寺的內...

學佛之簡明標準

然於佛法,各人當有理解與行為之簡明標準,庶可無所歧...

有些人念《地藏經》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你說業能轉不能轉?一念善心起,百萬障門都消失;一念...

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

十信位 所謂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時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是最後一段結示...

【推薦】為什麼我們平時要念佛

有的人一聽到別人跟他說 阿彌陀佛,他就說:不好意思啦...

轉變知見離開痛苦

(一)正知見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實,目的是要我們遠離諸...

少說與多說

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抱怨帶來記恨,寬容乃是...

信、進、念、定、慧

修行的法門很多,八正道是其總綱,擴展開來就是三十七...

面有菜色者五穀雜糧幫你補

常宜清輕甜淡之物,大小麥面粳米等為佳。唐孫思邈《千...

【推薦】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認為身心世界是真實的

每一個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一日,女兒要畫畫,問我畫什麼。其時正在看書的我抬頭...

業力帶著你去旅行

佛法裡面講,我們的生命由於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會...

都攝六根,下手在聽

現在修念佛法門,應當依照大勢至菩薩講的,用如子憶母...

副經中的正經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講到淨土的部類門。此前講過...

誦經的重要意義

讀誦大乘經典,這是我們淨業三福的一個重要的科目。正...

如何看待福德與功德對生活和修行的意義

問: 如何看待福德與功德對現實生活和修行的意義?修...

省庵大師涅槃會發願文

仰白十方三寶、釋迦本師、彌陀慈父、觀音、勢至、涅槃...

惡業要使它消除,善業要使它增長

善業力深難造惡 大家要勉力多修善業,善業深了,往昔惡...

沒有人可以傷害你的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諸如此類的話語:你說...

【佛教詞典】己證

又叫做自證,即自己證悟的意思。...

【佛教詞典】攝末歸本識

【攝末歸本識】 唯識宗依三性觀的觀行法門,立此五重唯...

【視頻】慧律法師《天人的五衰現象》

慧律法師《天人的五衰現象》

【視頻】太虛大師(金色蓮花表演坊)

太虛大師(金色蓮花表演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