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拔提釋王作比丘緣

2011/01/04  大字體  護眼色

釋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後於菩提樹下成就無上佛道。成道後,遊歷諸國,弘法利生。不知不覺,離開家已十餘載。

一日,佛陀觀察因緣已熟,於是帶領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回到本國──迦毗羅衛國,度化釋迦族人。由於釋迦族本是高貴大姓,族人一向養尊處優,憍慢成習,不易度化。因此佛陀教令弟子,各各現出神通變化,隨佛返國,以便折服族人的憍慢,令其信服。於是,佛陀身放光明,眾比丘亦各顯神力,隨佛乘空飛行來到迦毗羅衛國。

佛陀的父親──淨飯王,聽聞佛陀歸國,即令全國上下清掃街道,灑香水、散妙花,持幢幡、寶蓋及作歌舞伎樂,夾道奉迎佛陀入宮供養。其時,淨飯王見佛陀的隨從弟子雖各有大神力,但相貌、家世與佛陀的尊貴相比,不甚匹配。於是自釋迦族中遴選了五百位形貌莊嚴的王孫貴戚,令其隨佛出家,作佛侍從。

佛陀令弟子優波離為大眾剃除鬚髮,剃髮畢,眾人來到僧中,欲受具戒,依法次第頂禮眾僧。五百人中地位最尊、最貴的拔提釋王也一一頂禮眾僧,但來至優波離面前卻遲遲不作禮。佛陀見此景,便問道:‘為何你獨獨不向優波離頂禮?’拔提釋王回答:‘我是尊貴的剎帝利王種,優波離是出身低賤的首陀羅種,且未出家時還是我的奴僕,所以我不向他作禮。’佛陀即為拔提釋王開示:‘人無貴賤之分,世間這些貧富貴賤都是幻化之境,無有真實;無論是貧富或貴賤,一旦面臨人生的生離死別,其痛苦又有何差別呢?’當下,拔提釋王煩惱銷落,心生慚愧,便向優波離至誠禮拜。一時,大地為之震動,空中有聲傳來:‘拔提釋王為求佛道,能放下高貴的身份,折服憍慢心,屈躬禮拜出身較自己低的優波離,真是值得讚歎啊!’

受完戒的拔提釋王,退坐一旁,專注聆聽佛陀的教誨,立刻心開意解,證得阿羅漢果。

證得阿羅漢果的拔提釋王,常於墓間、樹下居止,暢然快意,無有怖畏,並說道:‘以前在王宮時,雖有強健威猛的勇士執持武器,常護左右,我還是會感到恐懼不安;如今出家學道,一人獨居於墓間,卻沒有絲毫的畏懼,真是自在!’阿難尊者經過時,聽聞此語,心中深感訝異,‘為何拔提釋王生於豪族,出家不久,即能證得阿羅漢果?’於是啟請佛陀開示。

佛陀慈愍地說道:‘久遠以前,有一辟支佛聖者出外托缽,路途中,一位貧窮的路人正準備用手中僅有的大餅充飢,見到迎面而來的辟支佛,威儀庠序,心生歡喜,於是將大餅供養了辟支佛。辟支佛接受供養後,立即用神力躍入空中,展現空中行、空中臥、身上出水……種種神變。路人見了更心生敬仰,對佛法生起無比的信心。當時施餅的路人,即是現在的拔提釋王。由於供養辟支佛的功德,生生世世常受人天快樂,尊榮豪貴。今世又得值遇佛法,出家修行,證得聖果。’

拔提釋王過去生殊勝的因緣,令阿難尊者及眾比丘直嘆布施功德不可思議,於法更加深信無疑,精勤修道。

典故摘自《譔集百緣經·卷九》

省思

錦衣玉食,是為貴嗎?布衣粗食,可謂貧嗎?

論云:‘如來四部眾皆同為釋種,喻若四恆水各別有五百支,皆合入大海以等一味。’一切眾生佛性本具,平等不二,不因富貴、貧賤……而有高下。只要一念覺悟,迷途知返,最後終當成佛。了達此理,就不會因世間財富而自恃輕他,亦能建構人生真正的價值定位,尋得安身立命之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善導大師的三不問

善導大師有三不問。我們念佛人經常問這樣那樣的問題,...

觀機說法

有一次,目犍連尊者收了兩個弟子,他們都跟目犍連尊者...

錫杖的表法含義

諸位吉祥。我們今天道場白華庵,跟大家說的法器,叫做...

憂波毱多尊者的前世因緣

禪宗二祖阿難尊者將入涅槃之際,付法予商那和修尊者,...

如何行走出家路

一、酸甜苦辣榮辱毀譽 要能苦、能樂,修道人要有苦時不...

白衣上座講經,出家人應該慚愧

這裡有位法師提出二個問題: 問一、末法時代白衣在上座...

至誠懇切的慈悲心與六和合

一、和合 和合,就是團結。我們能將散沙般的佛教徒團結...

傳喜法師談出家因緣及弘法歷程

慧日寺方丈傳喜法師在他自覺覺他的修行歷程中,長達三...

康熙與普陀山結緣的故事

據《普陀山誌》記載:中國歷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

禪的態度

假如面前有兩張相片,一張是少女照,風姿綽約、美艷驚...

寓言故事:人的一生

有一天,神創造了一頭牛。 神對牛說:你要整天在田裡...

7美元買走了一整天的快樂

一位女士開車來到小城加油站,本應到自助加油泵那邊加...

薦亡之法,唯念佛最為第一

薦亡之法,唯念佛最為第一。(文鈔續編復崔德振居士書...

【推薦】佛法初識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打坐中險些投胎成豬的故事

在他年輕的時候,在成都五擔山有個文殊院大叢林,後面...

不守戒就是末法的表現

受戒後要本著止惡防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去做,那就...

人生彈指有何歡

前段時間,和幾個好友相約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

放下我執偏愛 永離苦惱束縛

佛住世弘法時,有一位住在彌絺羅國中的婆羅門婦女名叫...

怎樣發菩提心呢

昨天我們簡單了解了發菩提心的原因和廣大功德。那麼,...

心不過是一堆念頭罷了

人一生中所面臨的俗事,就像永無止境的海浪,一波接著...

【推薦】主導我們的見聞覺知,其實是那一念心性

在我們生命當中,主導我們見聞覺知的,不是你的眼根,...

善識其心,善用其心

一個人去鄰居家借斧頭,邊走邊想:會借給我麼?難說!...

【佛教詞典】敕命

(術語)因如來為無上法王,故稱其教命雲敕命。...

【佛教詞典】索菩薩

乃金剛索菩薩(梵 Vajra-pā?ah)之略稱。為密教金剛...

【視頻】孕期做功課的意義

孕期做功課的意義

【視頻】佛教智慧故事

佛教智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