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面:三、識能緣量。
我們《八識規矩頌》分成四大科,第一大科是說明作者略史,這一科已經說過了。第二大科是說明解釋標題,解釋標題分成兩科,第一科是總釋標題,第二科是別明八識。第二科當中分成五小段,就是別明八識分成五小段,這個是第三小段識能緣量。
那麼什麼是識能緣量呢?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這個心識,它有了別的功能,當這個心識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它有能所的差別,能跟所。那麼約著能分別的這方面來說,會得到一種認識,這個認識在唯識學就安立作量。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跟境界一接觸的時候,就會生起一個量,這個量就是認識。這個認識可能是正確的認識,也可能是不正確的認識,所以這當中就有三種的差別,就是:第一個現量,第二個比量,第三個非量。我們來說明這個識跟境界接觸的時候會有三種量出現,就三種的不同的認識。
先看第一個現量。什麼是現量呢?現就是現在、現有、顯現。這個量就是量度、楷定。這個現是有三個意思:
第一個是現在。就是說這個境界他是存在於現在,而不是過去已滅,也不是未來未曾,而是存在於現在的一個情況。
其次呢,現有。這個境界它必須是有真實的東西存在,而不是我們講這個龜毛或者是兔角,這個東西都是世間上是沒有的,這個簡別這種不真實的情況,它是現有的。
第三個,顯現。它不但是存在於現在,而且是現在存有的,第三個條件呢,他在空間上必須要顯現。
什麼叫顯現呢?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地底下在一百公尺的地方有黃金,這個黃金是存在,是存在於現在,是現在,而且是存在的。但是就著我們肉眼來說,這個地底下的黃金是不顯現,它並沒有顯現。但是有天眼的人,這一百公尺底下的黃金它是顯現的,他的天眼能夠照了分明。所以說它第三個條件,它必須這個境界要能夠顯現。
這三種條件叫做現。我們面對這三種條件,現在、現有、顯現的境界,加以量度,加以楷定,叫作現量。所以這個現,它是在形容這個所緣的境界,這個量是在形容能緣的心,它是一種量度跟楷定。這個合起來的意思,我們看下面解釋。
謂五俱意識之第一念,現前明瞭,不起分別,不帶名言,無酬度心,親得法體,如鏡現像,名為現量。
這個現量,它多數是發生在這個五俱意識的第一念。就是這個五俱意識,前五識跟這個第六識同時活動叫五俱意識,事實上等於第六意識夾帶前五識了。第一念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事實上這個五俱意識跟境界接觸,第一念事實上是前五識而已,第六意識是第二念才生起的。所以這一念的時候,它是有三種情況出現。
第一個,現前明瞭。現量的條件,它不能夠是屬於昏昧或者是癲狂的狀態,他的內心必須是一種現前明瞭的,不能有昏昧,也不能有癲狂、錯亂的情況。這是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條件:不起分別。這個時候的內心對境界要能夠不起分別。什麼叫不起分別呢?這以下解釋,不帶名言,無酬度心。這個時候內心當中取到了境界的相狀以後,它沒有名言的分別,也沒有酬度的心。沒有酬度心也等於是不帶名言的意思了。這第二個條件,它不能夠有名言的分別,只能夠有自性的分別。
第三個,親得法體。它能夠親證諸法的自體。
這三個條件:現前明瞭、不起分別、親得法體。我們的內心跟境界接觸,能夠保持這三種狀態,講一個譬喻:如鏡現像,就像這個鏡子把這個影像現出來。那麼鏡子把現像現出來,是個男人,是一個女人,是一個富貴的人,是一個貧窮人,它現出來的時候,鏡子它沒有名言的,它只是把這個像如實的現出來而已,這種情況安立作現量。
這個現量有兩種的情況。第一個是有為法的現量,第二個是無為法的現量。
這個有為法的現量是通於凡夫也通於聖人。不過當然,我們凡夫的現量的範圍很窄,比如說我們現在看到蓮華燈,我們這個第六意識夾帶了眼識來取得蓮華燈的相狀,我們知道這個蓮華燈是紅色的,是放出光明的,這個時候我們沒有名言,那我們也可以說我們對蓮華燈的認識是一個現量,因為這個蓮華燈是現在,它也是現有,而且它也顯現。我們的內心去取蓮華燈的時候,也是現前明瞭、不起分別、親得法體。那麼這樣子講,我們對蓮華燈的認識是現量。
不過我們凡夫的見聞覺知的現量很有限。我們看經論,佛陀對有為法的現量,那是無障礙的。佛陀的那一念清淨光明的心,對一切胎卵濕化的眾生,每一個眾生的起心動念,如來悉知、如來悉見。佛陀的現量能夠通達十法界的差別的因緣果報,這都是佛陀現量的境界,我們凡夫的現量很有限。這個是有為法的情況。
那麼如果無為法的話呢?無為法凡夫是不能夠有現量的,那個是聖人的境界,內心能夠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跟這個二空真如理相應。能夠得到空性的現量,那是聖人,當然佛陀是圓滿的,這些阿羅漢跟菩薩是分證,但是雖然是分證,他也都是現量的境界。無為法是唯獨是屬於聖人的現量。那麼我們凡夫在有為法能夠得到某一部分的現量,可以的,某一部分。
這是第一個,我們內心跟境界接觸的第一種狀態,這就是現量。
再看第二個,比量。什麼叫作比呢?比類、比擬。就是說,我們加以比,就是比較,類就是類推,把它比較類推一下。或者是比擬,這個擬就是測度,稍微推測、度量,測度一下。這個量跟前面的量一樣是量度,不過這個時候的量度跟前面的量度不一樣了。我們看這個解釋,這個時候的量度是:
謂於不現前境界,借相推度而知有故,名為比量。
前面的現量是屬於現前的境界,這個比量是不現前,可能是屬於過去的境界或者是未來的境界,總之這個境界不現在前。不現在前你怎麼知道呢?借相推度而知有故,就是我們假借已知的相狀來推度它的存在。
假借已知的相狀來推度這個未知的情況,舉一個例子:比方說我們講見煙知火。哦,在這個山的另外一邊,我們看到煙升起了,我們的眼睛沒有看到火,沒有看到火但是我們從理論上來推,有煙一定是已經起火了,一定有火才能夠升起煙的。所以我們知道在山的另外一頭,雖然被山遮住,但是我們判斷山的另外一邊一定是有火了,見煙知火,這個就是比量。
我們凡夫跟那個無為法是不能現量,但是我們也能夠借相推度而知其有故,也能夠思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們觀察我們這個生命體,色受想行識,都是假借過去的業力所創造的。這個業力的本身是有為法,所以這個所表現的果報也是剎那剎那生滅的有為法,所以它的本性是畢竟空的。從這個偈頌我們也能夠了解到這個空的道理,但是我們對這個空的道理不是現量。這種認識是比量,借相推度,假借佛陀的聖教量我們能夠知道空的理論。這個就是無為法的一種比量。我們對無為法能夠假借佛陀的這些清淨的法語,能夠得到一些比量。
比如有為法也可以有一些比量,比如說我們讀《阿彌陀經》,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我們的眼睛哪能夠看到十萬億佛土呢?這超過我們的現量,但是我們假借《阿彌陀經》的這個佛陀的開示,哦,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一個世界存在,那個世界是一個極樂世界,那個國土裡面有阿彌陀佛在說法,而且是今現在說法,是存在於現在的一個情況,不是阿彌陀佛已經滅度,或者這個阿彌陀佛還沒成佛,不是,現在。那麼我們對極樂世界的存在也可以說是比量,借相推度。
這個現量跟比量,它們兩個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相同點就是:它們兩個都是屬於正確的認識,對宇宙萬法都是正確的認識。不同點就是:一個是親得法體,一個是借相推度。一個是親自得到諸法的自體,一個是我們假借一切已知的相狀來推度未知的情況。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對於這個檸檬汁,我們這一念心對檸檬汁的認識有兩種情況:假設我們沒有喝過檸檬汁,但是我們從這個文字的記載,哦,檸檬汁的顏色是白,稍微類似透明的,它的味道是酸酸甜甜的。我們從這種文字的記載我們對它也能夠產生一種認識,但是這樣的認識叫比量。雖然比量,但是還是正確。
但是當我的舌頭跟檸檬汁一接觸的時候,那一剎那,真正你喝到檸檬汁了,你的舌頭根檸檬汁接觸的時候,這個時候還沒有生起名言,這個時候你對於它的酸酸甜甜的味道那個認識,是一個現量的境界。現量,你真實親得法體,跟你前面的語言文字的認識就不一樣了。但是前面的語言文字還是沒錯,不過那個境界有淺深的差別了,那個認識有淺有深的認識。這個就是現量跟比量的差別在這個地方。
第三個是非量。這個非量就是一個錯誤的認識了,我們凡夫多數都是在這個非量的境界。什麼叫非呢?似現似比。這個似現就是說,它好像是現量,但是又不是,似是而非,叫作似。似現量就是說他對於現前的境界,那是由於我們的虛妄分別產生不正確的認識。它的境界是現前,但是我們的虛妄分別產生不正確的認識。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在黑暗當中看到一個繩子,這個繩子是現前。但是因為光線不好,我們會以為它是蛇。那麼我們對這個繩子的認識是錯誤的。它是繩子,你把它看作是蛇,你對它的認識是蛇的認識,這個是叫似現,這叫非量。
以唯識學的思想說,我們這個第七意識它就是完全是非量。我們這個生命體,這個色受想行識是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畢竟空無我無我所,但是第七意識去觀察這個識,這個第八識的時候,它發覺第八識的明瞭性,那個微細的明瞭性是恆常住、不變異的,是一個我,這個就是非量。雖然第八識是如此明顯地顯現,但是它的真實況,是一種剎那生滅的一種明瞭性,而第七意識對它的認識,卻以為它是恆常住不變異的,這個就是非量,就是似現,對於現前的境界,但是由於我們的虛妄分別心,產生一種不正確的認識,叫似現。
這個似比跟前面不一樣,前面的似現是面對於現前的境界,這個似比是對於不現前的境界。不現前的境界我們加以推度,但是這個推度是錯誤的推度,那麼產生錯誤的認識。
比如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打妄想,我們想到這個五欲是種種的美妙,是常,是樂,是我,是清淨的,起這四種顛倒。這個五欲的境界沒有現前,但是我們鑒於推度的關係,借相推度,也是借相推度,但是是產生錯誤認識了,因為這個五欲的本質是不淨、苦、無常、無我的,而我們認為它是常樂我淨的,這個就是似比。對於不現前的境界一種推度,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這種似現、似比都是攝屬在非量的情況。我們看這個解釋:
心緣境時,於境錯謬,虛妄分別,不能正知,名為非量。
我們內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於境錯謬,對於這個境界產生錯謬的認識。為什麼會有錯謬的認識呢?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外境有問題,而是虛妄分別,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無始劫來這種虛妄的名言分別,主要是名言,使令我們不能夠正確了知這個境界的真實情況。這個時候的量叫作非量,這個是錯誤的。
這三種量,我們看經典,佛陀的開示的法語或者是祖師的開示,不管是佛陀,不管是祖師,對這個非量都是呵斥的。你看佛陀在經典上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說我們這一切的障礙,是從內心生起的。內心的什麼生起的:妄想。就是我們的名言分別,我們在無始劫來所串習的名言。我們把這個境界安立很多的名言,這是你,這個是我,最微細的名言就是你我的對待。本來是無我無我所的,但是我們安立這個是我,這個是你。那麼有這個我就有我所,這是我的,這是你的,人跟人之間就會對立了,對立以後貪、瞋、癡、慢、疑,嫉妒就生起來了,而這樣子就是障礙自己了,這個障礙是從心中的名言生起的。
所以在佛法是呵斥非量,是讚歎現量,也讚歎在佛法中的比量。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這個現量跟比量,我們看天台的止觀,智者大師的止觀分成兩大類,一個是圓頓止觀,一個是屬於漸修止觀。在圓頓止觀當中,我們看天台宗的圓教,一開始初心就觀不思議境,或者禪宗他的思想也是這樣的,他就是要你保持現量,不落名言分別。你看那個禪堂,禪堂傳戒,新戒來到禪堂的時候,先到知客寮,知客師先考試:你為什麼來受戒呢?是我師父叫我來的。「啪」,打香板。你師父叫你來的,你師父不叫你來你就不來受戒了?這麼被動?所以應該打香板。
第二個新戒就聰明瞭:哦,不能夠說我師父叫我來的。說你為什麼來受戒呢?我自己來的。「啪」,打香板。你師父沒叫你來你自己就來?能夠來?打香板,不尊師重道。
第三個想,哎呀,自己來的也不對,師父叫來的也不對,乾脆不回答。你為什麼來受戒呢?默然。默然也是「啪」打香板。我問你話,你為什麼不回答呢?
這種禪宗的教育,這種棒喝,我們可以發覺,他不在乎你回答什麼,就是,他在破你的名言分別。前面兩個是破虛妄分別,第三個你不回答,破你的落入空亡。他就是要你內心能夠無住,但是要生心,生心而無住。
在這個禪宗有一句話說:一念不生即如如佛。這就是說,這一念不生不是我們的明瞭性不生起,我們的明瞭性對一切的境界是了解的,但是心中沒有名言。
這個沒有名言在凡夫的階位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的我法二執要活動,一定要名言。你沒有名言,你的粗的分別我法二執是不能活動的,因為我執,分別的我法二執要生起,一定要依止名言。當然,有些人比較厚道,厚道一點的人他的名言,他安立的名言比較不會去傷人,比較圓融。有些人比較刻薄,他安立的名言會比較尖銳一點。但是以佛法說都是名言。這些名言,不必要的把這個境界安立的名言統統要洗掉,保持本來面目。所以在圓頓止觀當中他很強調你直下承當,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所以在禪宗的教育,你進入禪堂那你一定是挨打的。
我曾經問過一個老和尚,這個老和尚是學禪宗的,我說:什麼時候才不被挨打呢?他說:開悟的禪師他問你話的時候,他不在乎你回答什麼,但是他會注意你的表情。你能夠不落分別的時候,他能夠感覺得出來,就是以心印心,這個老和尚是這樣回答。
他說:他問你,什麼是佛法大意?其實禪宗的話,佛法哪是書本上的佛法呢?門前,前面的一棵松樹,你要什麼回答都可以,但是你回答的時候是堅定的,肯定而且他的表情是不落名言的。他會從你的眼神裡面感覺得出來你是不是在落入名言,你一落入名言,一定是挨打。所以他這個教育方式的確是善巧。
在這個天台的圓頓止觀和禪宗的教育,都是要你保持現量的境界。不過要是權教的法門,比如說唯識、天台,就比較強調從聞思修入無生法忍,就是要聞思修,這個就是要落入比量。不過這個比量不是世間的人我是非,它是要你如理思惟。如者,隨順也,要你隨順佛陀的聖教,這個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世間法的本質是畢竟空。畢竟空,這世間上怎麼有呢?是一個假借因緣安立的假名、假相、假用。我們對於畢竟空跟因緣有能夠保持一種平衡,那個平衡點就是亦名中道義,那就是中道。在空有的境界同時顯現的時候能夠平衡,這個就是中道,不落空,不著有。在權教法門很強調你要聞思修三種智慧。
我們看智者大師的《法華玄義》,他解釋這個《妙法蓮華經》,他解釋這個妙法分成兩種法妙,一個是實法妙,第二個是權法妙。智者大師讚歎圓頓的法、真實的法是妙,就是你直接依止清淨心而起修,跟境界一接觸的時候不落名言,這個法是妙。但是智者大師也讚歎權法,就是你從聞思修對治上的法門也是妙。其實這兩個法是相隨順的。
我們老實一點說,我們一個剛初學者,你說我們面對境界不落名言是不容易做到的,有一點強人所難,因為我們內心的名言已經是串習太久了。你可以試試看,你跟境界一接觸你只有第一剎那是現量,第一剎那,第二剎那你馬上產生一種對立,你我的對立,從你我的對立當中再產生愛憎取捨,那各式各樣的煩惱又活動,一定是這樣的次第。
所以一個初學者不可能一開始就入不思議境,不可能,一定要思議。這個時候在權教法門就是你要對治,就是你要思惟可以,你要思惟佛法,思惟不淨、苦、無常、無我來破我們的名言,以名言來破名言。但是當你在出家一段時間,你不斷地以對治法修了以後,你會發覺你在佛法中的思惟的名言,它能夠消除你其它的名言。就是你能夠從對治法中修一段時間,你發覺你平常的名言會減少很多,這件事情真是妙,佛法的名言實在是妙。
佛法這個名言,佛陀他雖然呵責虛妄的名言,但是佛陀他也說法,他也講出一個名言,但是這個名言來到我們心中的時候,他能夠消除我們其它的名言,你看佛法是這樣子的!你從佛法的名言裡面去思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樣的一種清淨名言,他能夠讓你一天一天把那個心中的名言給洗掉,所以這個權法它是隨順於實法的,這兩個是相隨順的。
總之,我們最後的目的是要得到在無為法的現量,這個是最主要的。先得到根本智,然後這個時候的第二個在得到有為法的現量,它觀察十法界的差別,後得智。但是我們剛開始還不能夠放棄在佛法中的比量,還不可以的。這些權教對治法門,聞思修還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知道目標是現量。
這個是講到我們這個識對境界的一種認識,有三種的認識,現量、比量、非量。
再看第四,識所緣境。
四、識所緣境
前面的量是約著能緣的心來說,這個地方是約著所緣的境界也安立了三種,第一個是性境,第二個是帶質境,第三個獨影境。先看性境。
謂實根塵四大,及實定果色等相分境,唯依實種生,不隨能緣見分種生,名為性境。
這個性,什麼叫性呢?這個性就是真實的意思,真實,真實的境界。什麼叫真實的境界呢?這以下說明,謂實根塵四大。這個實就是一種真實的作用,這種作用是由種子變現的,不是我們分別心所變現的。
比如說這是一個桌子,這個桌子是有真實的作用,它能夠放書本,能夠有很多的作用。那麼你說這個桌子很大,這個大、小這個法是分別心安立的,這是一種對待的,這個大跟小沒有真實作用。
所以這個地方這個性境是這樣,真實作用的五根——這個是講正報的色身,以及六塵——依報的六塵,這種根塵四大都是有真實作用的。
及實定果色,有真實作用的定果色,就是我們在禪定當中所現的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定果色,或者定自在所生色,這種相分境都是依止實種生,都是依止我們善惡的業種生,不是隨順能緣的見分——就是這個分別心所生起的,叫作性境。
這個性境就是說,這個境界的顯現,它是由業力所顯現的,因緣變的,不是我們的分別心把他現出來的。比如說我們在吃飯的時候,眼前真實有一碗飯,這晚飯是如實的現前在我們眼前,這個時候這個飯我們取到了,叫作性境。假設我們在打坐的時候,我們思惟,哦,現在放蒙山呢,這個地方有一碗飯,但是我們在內心當中也會現出一個飯的影像,但這個飯的影像不叫性境,它是由分別心所創造的,但是它也是一種影像,但是這個影像沒有真實作用,因為你觀想這碗飯你不能飽,它沒有真實作用。它也不是由實種生,它是由分別心所生。
所以這個性境就是它必須有真實作用,由實種——實種就是阿賴耶識的善惡種子所變現,不能夠由分別心所現,這個就是性境。
第二個,帶質境。什麼叫帶質境呢?
謂心緣境時,夾帶本質,變起影像,名帶質境。
我們八識的心王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它夾帶物體的本質,但是,這個本質是現前,但是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它自己又生起自己的影像,這個影像跟原來的本質已經不一樣了,這是帶質境。它夾帶物體的本質,變起影像,而這個影像跟原來的本質不一樣。
舉一個例子,我們還是取這個第七意識,第七意識這個心王,他的了別功能,它去攀緣第八識的明瞭性的見分的時候,它也夾帶第八識的本質,就是第八識的心王也現前。它夾帶第八識的心王本質現前的時候,它去接觸第八識的時候,第七意識的心王本身它在它的心中現出一個第八識的影像,而這個影像是個我的影像。而這個我的影像跟原來第八識的明瞭性已經不一樣了,第八識的明瞭性是剎那生滅的,但是第七識去觀察它的時候,內心生起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的相貌,這個就是帶質境。這個境界已經跟原來的境界不一樣了,但是它還夾帶原來的本質,有一點是本質的情況,但是已經不安全一樣了,這叫帶質境。
第三個,獨影境。
謂第六獨頭意識,不仗本質,自生影像,名獨影境。
前面的帶質境是本質現前,所以它現的影像雖然跟本質不一樣,但是跟本質有幾分的相似。但這個獨影境不是,它是獨頭意識,不仗本質,這個本質根本就沒有現前。沒有現前,你自己打妄想,把這個本質給現出來。
比如說我們放蒙山的時候,飯菜都沒現前,飯菜都沒現前怎麼能夠有飯菜的影像呢?自生影像,自己的分別心,自己的名言活動把這個飯菜給創造出來,而這個境界正是獨影境,不仗本質,自生影像。
這個是講到八識心王,約著所緣境來說有三種境界。
古德有一個偈頌在形容這三個境界,我們把這個偈講一下。古德說:
性境不隨心。
性境不隨順我們的分別心,性境不隨心,因為性境的出現完全是業力的顯現,他沒有個人的分別心,性境不隨心。
獨影唯從見。
這個獨影境唯獨是從見分,這個見分就是分別心。獨影境根本就不仗本質,所以獨影境怎麼出現呢?唯從見,從這個見分所生。
帶質通情本。
這個帶質境通於情跟本,這個本就是本質。帶質境的出現通於情,就是通於我們的分別的情見,但是它又有一部分是物體的本質,帶質通情本。
所以說這個古德講,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我們這八識當中,去取境界的時候會有三種境界出現,不過這三種境界它只是在說明它跟真實情況的一種比較,它不論好壞,不像前面的現量、比量、非量,它是有錯誤跟正確。這個性境、帶質境、獨影境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比如說我們這個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我們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有三種情況。
第一個是持名念佛,這個時候我們所緣的境界是名號,事實上名號就是聲音的意思,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這個時候我們內心所取到名號的境界是屬於性境,不帶名言。我們念佛的時候只知道有四個聲音:阿、彌、陀、佛,取到這四個聲音。這個時候我們內心當中真實在修行的時候,行起解絕,沒有名言,不過內心有皈依的心,知道他是萬德洪名。但知道是一回事,那個時候沒有萬德洪名這句話出現,沒有,這個時候是性境。
假設我們是觀像念佛——觀像念佛要有個佛像在前面。眼睛打開取這個佛像的相狀,然後取到你看清楚了,然後眼睛閉起來,閉起來以後你第六意識再現出影像,這個是帶質境了。因為你有本質現前,但是你心中的佛像跟原來的佛像一定有距離的,在沒有成就念佛三昧之前,你心中的佛像跟原來的佛像一定不一樣,夾帶本質,變起影像。所以這個觀像念佛叫帶質境,觀像念佛,他夾帶佛像的本質,但是心中所現的影像已經不完全一樣。
如果是觀想念佛,那是不仗本質了。我們思惟: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依報莊嚴。極樂世界還有阿彌陀佛,一些阿羅漢、菩薩,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在那個地方說法,神通自在,正報莊嚴。這種境界我們完全都沒有現前,但是我們誦 《阿彌陀經》,從語言文字裡面,不仗本質,自生影像,也可以把這個影像現出來,這就是獨影境。觀想,觀想念佛。
其實這三種境界,性境、帶質境、獨影境。所以我們看這個意思,持名念佛是比較不耗神,因為性境不隨心,性境它沒有動分別。這個觀想、觀像一定要帶你的名言,你不動名言是不可能有境界現前,不可能。你一動名言就表示有分別,有分別心就會耗神,而且有分別的時候,我們的分別,前一剎那的分別和後一剎那分別還不太一樣,就是所緣境會有變化。持名念佛,你前一念的佛號跟後一念的佛號應該是完全一樣的,因為前一念是性境,下一念也性境,這個時候不帶名言,所以持名念佛的確是比較不耗神。這個是講到八識所緣的境界。
再看第五,八識的轉依。
五,八識的轉依。
前五識——成所作智--化身。
第六識——妙觀察智--化身。
第七識——平等性智--報身。
第八識——大圓鏡智--法身。
這個轉,就是轉捨,轉捨八識。依就是依止,依止清淨的四智。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智。這兩個是成就化身,教化這些凡夫、菩薩,權教菩薩還有阿羅漢,沒有入法身的都叫應化身。
不過成所作智,它所成就的是屬於應化身的身土——正報的色身,依報的國土,這種身土的莊嚴屬於色法。這個妙觀察智所成就是屬於心法,他能夠攝持無量無邊法門,也能夠觀察眾生的根機而為眾生說法,是妙觀察智。這個成所作智所成就的是身相莊嚴、國土莊嚴。這兩個都是成就化身。
第七意識轉成平等性智。這個時候第七意識跟二空真如理相應,是平等法性相應,他所成就的是一個功德報身,無量光明、無量相好的報身。
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那是成就清淨法身,圓滿無缺,沒有缺欠的大圓鏡智。這個是成就法身。
轉八識成四智,由這個四智成就三身。所以我們講,由凡夫到聖人的轉變,是一種內心的轉變,就是從我們這個有我法二執的八識,轉成跟二空真如理相應的四智菩提。這時候我們講,怎麼能夠成就聖人呢?就是破我法二執,就是破除內心的我法二執,那這是成就聖人了,這主要的是一種內心的轉變。
好,我們有沒有問題?
回答問題:
自性分別我們待會兒,後面會講到,自性分別。你先知道自性分別是沒有名言的。這個地方等於是把整個八識它的一個概況先作一個介紹,到了正文的時候,玄奘大師會更詳細地把八識的一些活動的情況,會講得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