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陀所謂的兩階段救拔

淨界法師  2021/11/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陀所謂的兩階段救拔

這一段是講到〈譬喻品〉,所謂的三界火宅。那麼三界火宅佛陀用兩段來說明,一個是長行,第二個是重頌。長行的意思主要是講到釋迦牟尼佛跟弟子之間相互的一個互動關係,說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兩套「房子」:

一套是真如之宅,我們眾生本具的真如佛性。因地叫做一念心性,果地叫做清淨法身。這個房子不但高大,而且具足功德莊嚴,這是我們原來的家。

另外一套房子就是三界之宅。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會在三界得一個五蘊的色受想行識的果報體,這個是我們現在的家。這個家的特色是,它有快樂,但也有痛苦。我們為了追求快樂,必須受到老病死的折磨。

所以我們基本上就兩個「家」:一個是我們真正的家,一個是我們暫時住的房子。

我們凡夫的心態是這樣,我們喜歡在三界之宅待著。為什麼呢?雖然有老病死,但是它有種種的快樂,有種種的遊戲。所以我們雖然受了老病死的折磨,但是我們不怕。這是我們凡夫的心態,只看眼前,不看未來。所以佛陀慈悲就來到了我們三界之宅,陪著我們成長,陪著我們,告訴我們說,這個房子你別待了,你還是回家吧,家裡面有功德莊嚴。

但對我們凡夫來說,功德莊嚴是比較遙遠的,追求快樂對我們來說是比較貼近的。這是根機的問題。所以佛陀說,好,你享受快樂也沒事,那你就邊享受快樂邊學佛。所以佛陀就施設種種的法門來教導我們如何回家。佛陀生生世世,一而再、再而三地來到三界,示現八相成道。而我們就在三界裡面,一方面享受世間的快樂,一方面修學佛法。

直到有一天,佛陀離開我們一段時間以後再回到三界,突然間產生了變化,佛陀看到這個三界起火了,這個時候「生大驚怖」。也就是說,佛陀一開始都是鼓勵我們直接回家,但是當佛陀看到火以後,他深入地思惟一件事情,說是「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也就是說,當我們的三界果報體從壽命八萬四千歲一直遞減到兩萬歲以內,乃至於到八十歲的時候,這個三惡道的危機出現了。

諸位!佛陀可以陪我們成長,但是佛陀畫一條底限,就是你不准給我墮三惡道。這是佛陀的底限。所以佛陀看到三惡道的危機出現的時候,就生起大驚怖,然後改變了他的教育策略。佛陀暫時不要我們回家了,佛陀就跟我們說,你不就是要快樂嗎?我的佛法裡面多的是快樂,比方說涅槃寂靜樂。

你要是喜歡修小乘法,我們也有,你安住在寂靜當中,身心世界也出現無量的快樂讓你享受;你要是發了菩提心,走大乘佛法,我們也有菩提覺法樂,大乘的法樂讓你修學。所以佛陀不再講「功德莊嚴」這四個字了,開始用快樂來攝受我們。為什麼?因為時間緊迫,大火已經生起,三惡道危機出現了。

諸位弟子們知道我們不用追求功德莊嚴,可以追求快樂,那剛好滿足我們的心願。所以這個法一旦投機,他就會主動地去追求。所以大家就爭相走出三界之宅,來到了空地。從三界的火宅到真如本性,佛陀設立了一個中間的休息站,就是「我空」的真理。這個地方沒有火,但是也沒有功德莊嚴。所以佛陀的意思怎麼樣?先免除災難,保住不墮三惡道,保住你的善根。

三乘的弟子來到了空地以後,就坐在空地休息,至少沒有火了!他們就跟佛陀說,您當初答應我們的羊車、鹿車、牛車呢?佛陀這個時候從倉庫裡面開出了又高又大的大白牛車。他說你上去坐,我當初答應你的快樂也是有,另外還有功德莊嚴。佛陀意思就是說,其實享受快樂跟成就功德莊嚴是不衝突的。所以三乘的諸子搭上了大白牛車,就快樂地回家了。

這個就是佛陀所謂的兩階段的救拔:第一階段先免除災難,離開三界;第二階段就是等賜大車,直趨佛道。前面的長行文就是在講這個觀念,佛陀為什麼要「為實施權」,又如何「開權顯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日日熏修淨土法門,正身端坐而往生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夢見寶塔,而湛生。幼試...

露地安然坐白牛

三車已息馳求念,露地安然坐白牛 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不能忽略權法的重要

我們看第三個,辛三的說法教化。看經文。 華光如來,亦...

為什麼偏空涅槃只是個化城

然此三人,修行證果,雖則不同,而同斷見思,同出三界...

怎麼才稱得上「真佛子」

舍利弗尊者本來是認為三乘法門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

延一念為無量劫,促無量劫為一念

說這一部《法華經》,日月燈明佛說了多少時間呢?六十...

為什麼專誦《法華經》,還能往生極樂呢

如蓮法師,法名澄志(俗名張煥臣),吉林通陽縣人。光...

老和尚手術前誦此經,效果強大

我過去在佛學院做教務主任的時候,有一天,性公長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卷第一 楞嚴經卷第二 楞嚴經卷第三 楞嚴經卷第...

障礙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

其實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有無量的可能性,障礙是我們自己...

念佛經常頭疼,是過於用力的原因嗎

問: 弟子幾年來一直用十念計數法念佛。最近把計數放下...

宏海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一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同修們,請大家...

我們為什麼喜歡習慣性評判別人

當你的心去接觸境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是感受,第二個...

了幻法師《超越情愛好修行》

自筆者的《佛法與婚姻》一書2005年流通以來,收到不少...

彌勒菩薩的事蹟

彌勒,全譯梅達麗(maitreya),又譯為慈。彌勒是姓,名...

官民關係、上下級關係怎麼處理較好

民眾就是老百姓,官員常常被稱為父母、父母官,這個稱...

工作生活忙碌,怎樣達到念佛三昧

問: 如果工作生活忙碌,怎樣達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師...

生氣是對自己施酷刑

這世上,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從來沒生過氣的人,卻能很容...

苦行大師 端坐化去

今彩大師:俗姓方,江西雩都縣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殺...

你執著什麼,就對治什麼

咱們經常講無我。無我它有兩種,一種是人無我,一種是...

佛陀勸孝的偈語

一天早晨,正當佛陀著衣持缽進入舍衛城乞食時,有一位...

為什麼你用功沒用功,老修行一看就知道

以前我住禪堂的時候,有些老師父,他走一個圈子,你哪...

信願不是很足,這樣念佛可以往生嗎

問: 因為生活在物質世界裡,對極樂世界實在是看不到、...

【推薦】聽經聞法對我們極為重要

我們要經常觀察自心,對自己的心作開示。因為我們的心...

知足第一富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遺教...

【佛教詞典】頓悟菩薩

(術語)又曰直往菩薩。漸悟菩薩之對。無始以來,於第...

【佛教詞典】希運(約八、九世紀間)

希運,福州人,幼年在本州黃檗山出家,後來因人啟發,...

【視頻】《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女聲讀誦

《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女聲讀誦

【視頻】河源松山寺(蓮花佛光 禪淨並弘)

河源松山寺(蓮花佛光 禪淨並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