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我們為什麼喜歡習慣性評判別人

如孝法師  2015/11/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我們為什麼喜歡習慣性評判別人

當你的心去接觸「境」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是感受,第二個念頭就是評判。你感受到了就一定會評判。而評判最終結果會落在兩個方面:非好即壞。因為無明,我們看任何東西的知見都是非此即彼,非對即錯。所以,我們的評判標準一直被無始劫以來的習慣左右,它是有問題的。

我們的心會很快地完成評判這項工作,產生的結果就是想要擁有或者拒絕。在擁有和拒絕的背後是兩種心理:一種是貪心——想擁有;一種是嗔心——想拒絕。接下來就產生了行動——你的手會不自覺地伸出去拿,或者你的腳馬上就想脫離這個地方,趕緊走開。由此可見,我們的心和身可以在剎那之間就完成感受、評判、行動這些動作。

在這整個過程當中,一切都是無明在運作,而且因為無明,我們又種了一個業種子。這個種子帶有自我的角度,它促進了自我的發揮與造作,讓自我變得更加強大。我們由於這種心理或者性格因素,會變得越來越自我,慢慢就形成了一種固定的自我反應機製,就會不斷地對美或者好、人的對或者錯加以評判,性格也就潛移默化地形成了,很難改變。

人的思想,乃至於對待萬世萬物的看法,一旦形成固有的模式,我們就把它叫做「業識」,它是雜染的。打個比方,比如鬥牛,它有一種自動的模式,一看到紅布就會熱血上頭衝過去搶。你說那個布有什麼好搶的?但是它不知道,這就是無明,那是它生生世世的業報形成的一個自我反應,別的動物就不會像它那樣。業報不同造成了生命的差異。

作為人來講,我們看起來是人,但是內心與其他的眾生實際上是一樣的,都是充滿了貪瞋癡的。我們遇見外境的第一個反應都是顯現出自我的狀態。

所以,我們要訓練自己對所緣的境做到客觀的觀察,不起好壞的分別。為什麼呢?因為它很迅速,你還沒有看清楚它,它就已經退去,下一個目標已經顯現。就好像坐在飛馳的火車上,心如果停留在窗外遠去的樹上,就無法做到關注當下。對於外面的風景,一會兒覺得這個樹好看,一會兒認為那個花漂亮,我要把它送給什麼人……這就叫做評判、叫做自我。

我們要去鍛煉心對每一個當下境界的覺知。對於出現的每一個要觀察的目標,只能經歷,不可以介入其中。心就像水一樣,你要靜下心來,去照出外在不斷變化的境。同時心也需要跟隨著境的變化而變化,不斷地從一個目標轉移到下一個目標,並一直保持著客觀、正知。在當下的洞察當中慢慢地放棄評判,這就是用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外在的世界究竟從何而來

簡單地講就是我們一念心性的隨緣不變之體當中,個人的...

這三種人可以讓你人生少走彎路

按照佛法來講,高人即是有智慧的人,他有廣闊的視野,...

偶爾也要檢查一下你的夢境

我們在修行的時候,當然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但是有...

一念間,火宅或淨土

人實在離不開因緣,有人結的緣是劣緣、惡緣,有人結的...

【推薦】外境都是你自己變現,自己去攀緣它的

蕅益大師的《相宗八要》裡面提到:其實我們一念心性是...

不看他對我如何,而看他對別人如何

一次,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對老師說:東格拉底這人很...

如何知道是真心還是妄想

煩惱它是有根本的。什麼是根本呢?《楞嚴經》講生滅心...

念佛一定是有感應的

念佛一定是有感應的。感是我們信願持名為能感之機,應...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出家人的至孝之道

出家人以孝達道 佛教最初傳入中土,社會大眾便自中國傳...

放掉妄想,才有辦法對治它

為什麼有些人他煩惱很重,但是他很快能夠突破?為什麼...

念佛的心不能帶條件

諸位,我們要注意你帶條件,這個條件這個因緣就是外境...

培養說話的技巧

將我們的舌頭視為僕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是主宰舌頭...

阿育王善巧度弟

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個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

佛像是否要開光才會靈驗?

佛像落成後,擇日致禮而供奉之,謂之開光。亦曰開眼,...

人生到底是苦是樂

佛教認為,三界沒有究竟永恆的快樂,苦才是人生的主旋...

定業可免還是不可免

問: 師父,我見佛經上有說定業不可免,為何又要說滅...

在恭敬中求,從生活裡修

天龍寺的夢窗國師擔任七朝的帝師,久受朝廷恩典,更受...

婆羅門婦害母遭自滅

昔日,有一位婆羅門,他的妻子姿容美艷,但是婦德不佳...

【推薦】淨土宗歷代祖師傳記

淨土宗第一祖慧遠大師 大師法名慧遠,俗姓賈,是雁門郡...

有四種供養因緣,使僧眾心生貪愛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向比丘們開示...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各...

修行人大忌:說人長短是非

修行人大忌,說人長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幹己者,口...

如何讓佛號更加堅定呢

你的佛號跟你的心理的水平是有關係的。你心理的素質不...

欣求極樂的兩個修觀方法

怎麼欣求極樂呢? 思惟依正莊嚴,成就內心的安樂;思惟...

【佛教詞典】有漏界

【有漏界】 p0543   法蘊足論九卷二十四頁云:云何有...

【佛教詞典】聖眾

指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種得道的大眾。...

【視頻】如何往生到彌勒淨土

如何往生到彌勒淨土

【視頻】慧律法師-圓頓心要

慧律法師-圓頓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