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宗教不宜混濫論

宏海法師  2019/03/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三講)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群三的蓮友們,大家晚上吉祥。又是一個週三,為了策發我們的信願行三資糧,我們在群三講《宗教不宜混濫論》。

今天是第三講了,因為這個論文可以說是循序漸進,越來越難了,希望大家多用一點心吧。首先,佛法從恭敬虔誠中求,請大家萬緣放下,提起正念,合掌三稱請加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請大家放掌,阿彌陀佛。

各位同修,在講這篇論文,一直到今天是第三講了,我們回顧一下,大概前兩講的內容。除了經題,我們把宗和教的概念和混濫的狀態做了一個分析以後,主要是從序分開始,印光法師開始講到,講這篇文章在之前的最開頭,他先要交代一下。

首先交代的是什麼呢,就是宗和教本來是不分的,它是一個狀態,一個修,一個證。它是同步的難捨難分。後來是因為到了咱們國土以後,已經到了佛法的像法時期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說的多了,悟得少了,沒有辦法之辦法,達摩祖師來,開始演繹宗法,讓大家直指人心,見到本來面目。所以,由於說達摩祖師的這麼一場演繹,在我們所有後學的心中,呈現出來它的差別相,這是一個格外之法,大家同時共認,稱之為宗。大概我們的內容,就是講到這裡了。

今天開始我們接著往下講,上次講到說,達摩祖師來了以後,「令親見本來面目,後世名之曰宗。」那麼見到本來面目以後,教和宗之間他們有怎樣的匹配度?宗與教的意義在哪裡?教與宗的陳辭怎麼樣來辨別?等等這些我們都要了解的。

首先,我們把上一次講的這一段,再重複的給大家貼出來。大家來看啊,我們上一次講到的是說,「以故達磨大師特地而來,闡直指人心之法,令人親見本來面目,後世名之曰宗」,就講到這裡。

下面我們再看,「既見本來面目,然後看經修行,方知一大藏教,皆是自己家裡話。六度萬行,皆是自己家裡事。」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就是如果說依著宗,我們來參悟,這樣的有大根器或者根器熟的人,他悟了以後,既然悟了以後,我們通常稱之為「見到本來面目了」。上一次也講了,既然見到了本來面目,然後是怎樣的呢?還得修,還是跟悟前一樣的修,可是修的時候感覺就不一樣了。當然,感覺也是方便說。那個時候的感覺,跟咱們現在沒有開悟的人的感覺完全是一個狀態兩樣分別。

你看這裡講到說,「然後看經修行,方知一大藏教,皆是自己家裡話」。大家想想,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見到本來面目。我們也不要一聽到本來面目,趕緊就開始參悟,就開始起心動念,去追尋。大家在這上面一定要懂得訣竅也罷,裡路也罷,就是「本來」。大家知道本來是什麼呀?一定是原來的,原始的,往回的,不是往前的,往外的,向上的,它就是我們說的本來就是要熄滅我們這些不本來的分別,多餘的妄心,然後才能見到本來面目。

為什麼?你看好多偈子裡面我們常說,「六根清淨方為道,原來退步是向前」。像三祖裡面也講到,他的《信心銘》裡面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又說「但莫憎愛,洞然明白」。這些都是為我們見本來面目而服務的。是怎樣見本來面目。為什麼這麼說,一切眾生呀,上一次我們講到,本來面目怎麼拋到無明的狀態?就是因為有一念刻意追尋的心,妄心生起來,而就有了貪愛,就等於說,一念無明平地而起,就陷入了輪迴的境地,那麼就引發了貪愛。

大家仔細的反觀我們平常的這些念頭,無非就是一個貪愛的流淌。比如說殺生,殺生也是叫做貪愛,在《楞嚴經》裡面講,殺呢,叫殺貪,就是殺人家的身體,來滋養我們的色身,這不還是從貪愛而起。再比如說盜,《楞嚴經》裡面講叫盜貪,讓人家的東西,人家的物資,白白的為我所佔據,這也是一種貪。再一個淫貪,也是淫起的色身而擁有,一定要我擁有,我佔有等等這些,這都屬於無明引發的貪愛,一切都是我們貪愛的流淌。所以,有時候我們常會說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去除了貪愛了,勘破無明,就是本來面目了。這個說起來容易,照著祖師們的講講,相似的自己設想一下,好像有些的感覺,真正到事林子裡邊,去硬生生的不動,往回收,太難了。

所以說,如果能夠迎刃而上,知難而悟的這些大根器的人,能夠明白這個事,也就是明心見性了以後,他的狀態就跟我們不一樣了。

為什麼呢?「一大藏教」這裡就是指的釋迦牟尼佛說的三藏十二部教法。他老人家說了四十九年,講了三百多次。所有的這些,就如同家里人,說家裡話一樣的。「皆是自己家裡話」,那什麼意思。說來說去,總歸都明白,不會有代溝,就是你說這樣一個事,他說是那樣一個表達,但是過來過去,它就是一個東西。

打個比方,什麼叫做皆是自己家裡話。這個比方可能不一定恰當,我們就相似的理解一下。比如說,我們說吃的吧,都把那個圓乎乎的,灰不楞登的,像蘋果一樣的東西,叫做土豆。這人人都認得,可是我們一旦賦予它名字叫土豆的時候,它就有一個概念了,還有時候叫洋芋,有時候叫馬鈴薯,像我們老家陝北的話,煮餃子下了一鍋下山藥蛋,就是所有的這些名字不一樣,你這樣說,我那樣說,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這個東西,不會離開這個東西,而有土豆,洋芋,馬鈴薯,山藥蛋,各自不一樣形象或者實體。所以說,由於說來說去,知情者知道,它就是這個,這就叫做「皆是自己家裡話」。家裡嘮家常一樣呀,你怎麼說都行,反正知道說的是這個意境。

所以,這個家裡話說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本來面目的現前的一念心性,有時候叫佛性,如來藏,都是一個意思。這裡的本來面目,其實就是悟到這個以後,都是家裡話。反過來說明,所有的話都是為家裡的這個而做服務的。蕅益大師有個非常經典的總結,他說三藏十二部教典,包括禪宗的一千七百個這些公案呀,都是為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做現前註解的,這就是家裡話,都是往這說。

「六度萬行,皆是自己家裡事」。這個怎麼講。六度萬行大家都知道,六度就是我們常說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叫做六度。

那麼,修行這六個法門,因為它能夠自度度他,能夠圓成佛道。所以,我們所有的一切萬善、萬行都是依著六度而展開的,一切善法功德,所以它也是家裡事。一切的修持,一切的修行法門,一切的修證功夫,都是為這個而服務的,同時也不離開服務這個而有的。

再打個比方,就如同一家子裡面,家裡合夥,一大家子人起建一個宅子,一個莊園,那麼我們就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業,目標都是為了同心協力來建立這座宅子,都是為了成佛。但是事業各自有各自的事業。有的比如說,去做音樂,當音樂人,這樣去賺錢。有的可能做繪畫,去拍賣場上拍賣他的作品,也拿來收入,去建這個宅子。有的或者學金融投資,去找工作賺錢。總歸,所有的一切,都為自己建宅子這件家裡事而做的。

那麼反過來,所有的這些事,都沒有違背家裡的事,都是家裡的事促使我們這樣做,這樣做還沒有離開家裡事。就是這麼個意思,大概繞來繞去。

那麼,這裡印祖說到,見到本來面目的人,不管你去看經修行,六度萬行,都是知道自己家裡話,家裡事。家裡話,家裡事,甚至也是一個意思。事就是同一樁事,話就是表達這件事,事就是明白這個話。總之,話還是事的話,事還是話的事,就是這麼個,就是這個,一切都是為了本地風光,念念不離本地風光。這個時候修行,可以說,再也不會盲修瞎練了。徹底眼睛睜開了,道眼開了,明心見性了。

由此,我們對於宗和教,宗的見本來面目,教的次第,六度萬行的這種修行,就知道,原來他們兩個不是兩門。這裡講到,「是以宗之悟解為目,教之修持為足。非目則無由見道,非足則不能到家。是宗教之相需而不相悖,相合而不相離也。」

這一句開始,特別的可以說是正中下懷了,就是給宗和教的關係定位。定什麼位。就是他們兩個缺一不可的,不相違背的,是完美結合的,一個修學的必由之路。為什麼。由於宗的悟而明心見性以後,這個知見就開了,開了以後就圓滿了,就跟一個瞎子馬上能夠見到,前面一切世界的山河大地的情形,而且方向也徹底明瞭了,認知准了,家的方向已經正確無誤了。但是不要忘了,回家還不能光靠眼,還要靠腳去走,要靠足。那麼教的次第,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就是三十七道品,六度萬行等等。這是開始走了,就是往家裡走了。用眼睛看這個方向不會錯,用腳來走,一直依著這個方向走,這樣的話才叫做「悟解為目,修持為足」。以宗的開悟為自己的教眼,以教的修持為自己的雙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解行並進,真正意義上的解行並進。

所以說,如果我們沒有悟到心性的話,那你就有可能盲修瞎練,會走彎路,一旦悟到了以後,便不再認錯。悟到心性以後大家知道一旦悟到心性,開始起修的時候,這才是真正的頂事,不會礙事的修,一直往家走的修了。

所以才說,「非目則無由見道,非足則不能到家」。宗就是目,教就是足。要走,你還得走,不走不行的。教就是足,為什麼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但是呢,有一步不到,不明到家。就是你走的這個,你有一步走不到那兒,你還到不了家。雖然你明心見性了以後,大家知道,明心見性以後了呀,光視野,就是這個知見視野呢,對於整個宇宙萬法的視野,跟佛是完全一致的,再不會錯的。但是,為什麼我們開悟的人,還不能做佛。甚至還是凡夫,生死都沒有了,就是因為功勳不夠,足沒有走到。差一步,你都到不了家,差一步,你就只能做等覺菩薩。十地的菩薩,一步一步的往上修,有一步沒有走到,你就上不了一地。所以這才要說,六度萬行,動不動就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但是這種修,在我們本來面目的背景下,一定是不會瞎修的,念念心歡喜,念念向佛道,瞅準了,是這樣的一個關係。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包括我們明心見性,開悟了以後,還是要修。不是說,開悟了以後就啥也不幹,只不過是道眼開了,幹了一件就是一件,就能引領我們一直到成佛之家。所以說,對於宗和教的關係,大家知道,缺一不可。宗是眼,教是足,光看清楚,不走是不行的。光走,不知道往哪裡走,也是不行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剛才說到解行並進。其實好多時候,像我們現在每個修行人的狀態,解行並進是怎樣的呢,就是我們並沒有開悟,那麼,我們就要乖乖依著教走,佛的這種教法,老老實實依著走,讓怎麼走,就怎麼走,一點都不能錯。因為這是佛開悟的視野,給我們說的次第。在我們尚未開悟的這種情況下,我們依著開悟的人走,其實也是一樣的。而且走著走著,可能我們的視野也就開了,就不一樣了,就形成了一個逐步趨向於佛的視野的這樣的一個狀態。

但是,你依著教走,慢慢的會開。你不走,你光說開,說明心見性這些話,有時候是一種錯覺。比如說,妄談這種空性,他有可能是自以為見,如果你不去修,就不能到達,就是這樣的。所以說,如果我們現在沒有開悟的情況下,還是要老老實實的依教而修,才能開悟。那麼一旦開悟了以後,還是老老實實的依教而修,只不過是修得暢快淋漓。所以說,這兩樣都得具備。不修不能到達,但是呢,有的是一種盲目精進,著相而修,越修越固執自我,這就是沒有宗眼的指引。所以說確實是這兩個不相違背,是相即不相離的,我們要依教來悟宗,依宗來應教。

再另外一個,修學的必由之路。從宗教而言,修學的必由之路一定是從宗來講,是理上的頓悟,從道理上頓開圓解。但是,從教來講,一定要有事相上的漸漸的修。也就是,你再怎麼悟的透徹,如果你不去有板有眼的,一步一步的行,那你就是悟了,很可能也是很麻煩。

這條路呀,你看這裡傳印長老也講到,說「這是千聖成佛的通途,必由之路」。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大成就者,都是這麼過來的,沒有一個能夠違背這個線索,先從宗悟到以後,再從教上慢慢的漸修。這就是一個成佛之路,步步向佛道的一個過程。

這是這一段,那好我們再往下看,「至於南嶽天台,其究竟指歸,大略皆同。故傳燈指月二錄,皆列二師於應化聖賢科中。而高僧傳不列於義解,而列於習禪。是古之具眼知識,以宗教為一貫矣」。這裡邊的這幾句話,信息量非常的大。

首先,這裡列舉了,證明說宗教是一貫的。那麼一貫的,你一定要有份量的,代表性的,權威來進行證明,所以這裡講到,宗教沒有分割,不需要分,也沒有合。所以他就說,用法脈的具體事件和學人來產生的公共認知,說為宗,說為教,但是它是一貫的,這裡就舉了兩位天台宗的大祖師。

南嶽和天台,是代表兩個山,南嶽衡山,還有浙江的天台山。因為這兩位祖師當時就住錫在這山裡面,他們道盛德隆。一位是慧思禪師,常稱之為南嶽慧思。一位是智者大師,通常叫為天台智者。所以就用山頭來代他們的上下。

那為什麼要選擇這兩位?因為一方面,他們是天台宗的鼻祖,那我們知道,在我們中國的佛教,也就是八大宗派裡邊,天台宗是佛法教理的代表,它的教法是非常的豐滿,次第也是極其的嚴謹,以講教法而獨特於宗派之林,所以這裡偏偏就把他們講教的代表人物,智者大師給選出來。

慧思禪師是智者大師的師父,他在那會兒,因為天台宗還沒有集大成的形成,宗派都是後來隋唐時期由於他們的獨特的教法,光屬於宗派性的一個系列的修學體系。形成這樣以後,有了特色,後人賦予他們這叫天台宗。祖師們那會兒,我就是修學佛法,依佛而修,只不過我走的是這個路子而已,他們沒有想到要成宗立派。

所以說,當時慧思禪師的師父,也就是智者大師的師公,叫做慧文禪師。慧文禪師也是一個非常有名的開山祖師。他當時學佛法的時候覺得說佛法如大海,也不知道自己從何入門,為了祈求佛來加持他,讓他找到源頭,他就背著雙手,在大藏經裡去抽,結果當時抽的是,在印度當時的大祖師,也就是龍樹菩薩造的《中觀論》,我們常說的《中論》。《中論》裡邊有一段話,他聽了以後馬上就契悟到本來面目,契悟到禪的境界了。所以說,後來他就把龍樹菩薩稱為初祖,他自己是二祖,慧思禪師是三祖,智者大師是四祖,是這麼樣一個法脈。

慧思禪師,就是智者大師的師父,他也是非常了不得的,從小就出家,很年輕就受戒,戒律非常清淨。那會兒他們天台宗,基本上都受持《法華經》,以法華為最盛。後來他也是在悟境中,慢慢悟到法華三昧,得了宿命通了。他最有名的是什麼,就是帶著他旗下的這些弟子,來南嶽山這住,來這山居。有一天,走到一個地方,有樹林有泉水的一個地方,他跟他的弟子們說,這裡原來有一個古寺院,是我前生在這修行住過的,結果他的弟子們一挖掘,果不其然,就有寺院的寺基。再往前面走又說到,有一個山岩下面,他說我過去世,有一世,在這坐禪的時候呀,當時亂世盜賊特別多,那麼我就被一個賊,把頭給砍了,結果果然挖出來,有一具沒有頭的枯骨,就是人骨,沒有頭,後來又找到頭,還把他起立躺下,報恩供養,這就是慧思大師當時的神跡。

所以慧思大師的悟境,是非常高的。他最有名的事就是收了一個更加有名的徒弟,就是智者大師。智者大師是真正實際上開宗立教,天台宗的祖師。要知道,當時的隋煬帝楊廣,給他封的,而且拜他做師父,從他那裡求受的菩薩戒,大家想他的威望有多高。那麼祖師與祖師,師徒的緣法呀,他們都是結伴而來,又各自演各自的,各自去弘化各自的。

像智者大師,當時去見到慧思大師的時候,慧思大師一看他就說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也。就是咱們原來在靈鷲山,釋迦牟尼佛法會裡邊,咱們倆在那一塊聽《法華經》了,宿世因緣所追溯著,現在你又來找我來了。後來慧思禪師就教智者大師學修,有一次,智者大師還是讀誦法華經的時候,突然間也是入到三昧定境中,就親眼見到當時的靈山法會還沒有散,還見到靈山法會還在那,沒有散,突然間大悟。突然間大悟以後,他就向他的師父慧思禪師稟明去了,說我的悟境怎樣怎樣的,慧思禪師就給他印證。印證的時候特別還給他講了幾句話,說你的這個境界呀,不是你證不到,不是我認不得,也就是說,你證得的這個境界,也就是你的根器,但是也必須由我來給你印證,其他的人是認不得的,並且告訴說,你這雖然是法華三昧前方便,我們常叫做初旋陀羅尼。

大家知道,有時候會得百萬億陀羅尼,陀羅尼就是總持的意思,一切法門盡在掌握之中,隨意之間。所以他盡管當時只不過證的是前方便的初旋陀羅尼,到了什麼地步。慧思大師就說了,從此以後,咬文嚼字的這些法師們,沒有在心地上開悟,就是這些文字師們,就是一千一萬個,也不能辯得過你了,從此以後,你可以去弘法利生,傳佛心燈,不要做最後斷佛種的人,這是他師父給他的交代。給他交代以後,慧思禪師還跟他說了「吾解不謝汝,緣當相揖」。就是說,我對於佛法的修證,我可不比你差,必然我是你師父,但是,咱倆的緣法來講,你的法緣之廣之盛,我是沒辦法比的,連我都得給你作個揖一樣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你看,智者大師呀,後來被稱之為真正的天台宗的實際創立者。

那這兩位又是禪又是教,兼於一身的這種祖師典範,在當時的背景下,後世的人去著書立傳的時候,就可以從給他們的定位中,看到古人對於宗和教的定位,是非常正確的。

這裡印祖說到,說「大略皆同」,說「至於南嶽天台,其究竟指歸,大略皆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傳燈指月二錄,皆列二師於應化聖賢科中」。這就涉及到兩本書了,一個叫做燈錄,一個叫做《指月錄》。我們做個知識性的介紹,燈錄就是指的《傳燈錄》,燈就跟佛法的光明一樣,傳承佛法明燈的這些禪宗的這些祖師們的事蹟、記錄就叫燈錄。

如果說沒有歷代祖師們的搜集這些高僧們的傳記,我們現在是不得而知他們的殊勝事蹟的。這可以也是說,活生生的他們對於用自己的一生,為法忘軀,求法不懈,這種事蹟給我們做了一個以身示教的引領。所以說,我們現在有時候可以去讀一讀這些燈錄呀,或者《高僧傳》呀,等等這些,從宗教情懷上都會有很大的啟發。

這裡他講到說,「故傳燈指月二錄」,燈錄一共有五部,基本上都在宋朝完成的。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第一部就是北宋時期叫《景德傳燈錄》,景德年間,《景德傳燈錄》是道原法師當時編譔的。後面還有幾部像《天聖廣燈錄》,《聯燈會要》呀,《嘉泰普燈錄》呀,還有一個《建宗靖國續燈錄》,就是一共四部,連這個一共五部,我們現在講的燈錄呢,最主要的就是指的第一部《景德傳燈錄》。但是後來,這些燈錄差不多都有三十卷的內容,後來因為他們之間有重複嘛,你寫了,我再寫,我寫了,你還寫,後來有臨濟宗的一個叫普濟禪師,他就把這個太繁的刪了以後就簡。把這五部合稱為一部,也就是我們現在有時候還能看到的一本叫做《五燈會元》。這是一個知識,大家了解一下。那這裡邊的燈錄,就是指的《景德傳燈錄》。

那什麼叫做《指月錄》呢,《指月錄》也是禪宗的專著,但是它的內容又另外有一特色。它是一直從過去的七佛,一直到我們中國宋朝有一個最著名的禪師叫大慧宗杲禪師,一共有六百五十個這樣的事蹟言行,把他們傳記而成,結集了這麼一本書就叫做《指月錄》。它的名字很有意思,就極具禪宗的特色。

為什麼,如果我們了解點《楞嚴經》就知道,佛教的教法就如同指月之指,讓人依指見月的,宗就是月,教就是指。你看這多巧妙的比喻。就是天上的月亮是我們真正要到達的本來面目,佛智猶如淨滿月。那麼,你怎麼樣看見這個月亮,到這個月亮呢,你得循著一個知道月亮在哪,在天上的人,手指著給你看。你循著這個手指能夠看見月亮,這就對了。但是有的人,他不依著手指看,他看不到月亮。有的人,依著手指看,他不看月亮,光咬著手指不放。所以說,就是讓人依指而見月,得月而忘指,不能夠直指而不見月,是這樣的一個禪宗的公案的一個說法。

直至後來慧能大師也引用過這個,慧能大師那會有一個無盡藏比丘尼跟他對話,這無盡藏比丘尼就覺得他不識字,怎麼能夠講經,明白經義。結果慧能大師就給她說了,真理跟文字是沒有關係的,真理就如同天上的月,文字就如同指月的指一樣。所以指月的指,它不是天上的月,沒有關係。你不要覺得我不識字就好像講不了經。所以由於這個公案,禪宗裡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書,叫做《指月錄》。

這裡印祖要說什麼,印祖說的意思,是南嶽的慧思禪師和天台的智者大師他們都是教下的人,教下很出名的人,也在宗法上有悟,所以說這些傳燈和《指月錄》這兩個錄裡邊,就是都把他們給列到第二卷。第二卷是應化聖賢科宗了,也就是說大聖人乘願再來應現,示現的來度化眾生的這種聖賢僧,所以就把他列到這裡邊了,這是一個事實的引證。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還有一個引證是什麼呢。「而高僧傳不列於義解,而列於習禪。是古之具眼知識,以宗教為一貫矣」。你看又另外引證一個《高僧傳》,這都是佛教史上記錄佛教史的權威呀,非常權威。

再給大家做一個知識的介紹,《高僧傳》有四部傳,最有名的就是《梁高僧傳》和《唐高僧傳》。梁朝有一個慧禪師,他把佛法從印度傳來。東漢永平年間一直到梁朝的天鑒年間,一直到宋齊梁陳的梁,一直到那個之間的所有的禪宗。這個要有別與前面了,前面的《指月錄》和《傳燈錄》只局限於禪宗五家的宗師們。但是《高僧傳》就是所有佛教史上的歷代高僧,任何他顯現度化眾生也罷,他在哪個方面的貢獻最大也罷,就是各式各樣的都把他列為高僧。所以,《高僧傳》裡邊,梁代的《高僧傳》,差不多從東漢到梁朝,那麼後來從《唐高僧傳》,就是道宣律師也把它稱為《續高僧傳》道宣律師寫的。就是接著梁朝開始,一直到他出生的那個年代。再後面還有《宋高僧傳》和《明高僧傳》,這就不說了,一共有四部《高僧傳》。

在《高僧傳》裡邊就不一樣了,為什麼。因為前面是以禪宗而列的,都把他列入到應化聖賢科中,就說明他們都是禪師,雖然是教下的大法師,但是也是以禪師為根本,意思是宗教是不分的。更進一步引用說,《高僧傳》裡邊的話,因為《高僧傳》裡面,把歷代這些高僧們它分為十個類別,也就你屬於哪個類別,它把你劃分到哪個列別裡邊進行組合。那麼,他們恰恰把南嶽和天台大師組合在哪裡呢。那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高僧傳它裡邊有十個類別,什麼類別。

這十個類別,第一個比如說,譯經的高僧,就是翻譯經典的,只把印度的梵文翻譯成漢語,這是這一類的高僧。

還有一個解義的高僧,就是理解法義,講解法義,就是給這些經書注說註釋等等,他自己的學修心得乃至他修學的領悟,對這部經典或者論點註釋,屬於自己的認知。

再一個就是習禪的,就是修學禪法的,學習的習,禪宗的禪。

還有第四個叫明律的,主要是研究弘揚戒律的。

第五個是護法的。有的一些高僧們來了,他就是護教的,專門在佛教非常危機的時候,他能挺身而出,把這些可能當時能夠撼動或者保護佛教的這些有能力的人,他能夠攝受住,這叫護法的。

再一個,還有感通的,大概就是顯神通,感通就是他有神跡,讓你有感應,顯一顯神通。別有因緣的人以這種方式來度化。

還有一個遺身的,遺留的遺,身是身體的身,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肉身不壞。你看星期一的時候,講《地藏經》的時候,就講到九華山這個地方的遺風就是肉身不壞,遺身就是把身體遺留下來給後人以起信,六祖慧能大師就可以說有這樣的功德。

第七個叫做讀誦。第八個叫興福,讀誦就是指的完全以讀誦經典,讀誦大乘了義方等經典為他的學修,在讀誦上面非常著名。興福就是自利利他,讓大家多種福田,比如說住持到場,倡議建寺院等等這些興福的。

最後一個是雜科,這就可能是各式各樣的。

那麼這裡邊,像智者大師和南嶽慧思大師,他們也可以說是有感通的,也可以說是護法的,更不要說解義的,那就沒有問題了,那麼讀誦,興福他們都有這種功德。但是宋代的《高僧傳》,也就是道宣律師寫的《宋高僧傳》裡面就把他們列在習禪,也就是主要從宗門上悟本來面目的這個科的高僧中,把他們列進去。這樣來講,教下的這些最著名的得道高僧,也是以習禪而得大圓滿的,位列在習禪大師裡邊,正好說明,就是印祖前面說的,宗教本來是一貫的。

所以這裡才說到「而高僧傳不列於義解」義解的話,就是說講經說法,註釋立說。而列於習禪,就是印祖說,「是古之具眼知識,以宗教為一貫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一定是古時候,具眼呀,具有正法眼藏的,明眼人。我們常說明眼人是什麼。就是可以把整體的來龍去脈弄清楚,心裡有數還會善於操作,這樣的人才叫做明眼人。明眼人最基本的就是有修有證,至少你要開悟。後來一直傳到宗門,禪宗傳到後來,越來越衰敗了,所以能開悟的已經就是說大了不起了。那麼那個時候的話,基本上你都得開悟,你不開悟,你都根本拿不出手的,那根本不算眾生的善知識。

所以這裡印祖讚到說「是古之具眼」,就是古來的時候呢,由正法眼藏的人,把宗和教,列為一貫,就是他在這裡引用《傳燈錄》、《指月錄》和《高僧傳》,三部權威著作,兩個權威人物,作為證明,說宗和教,本來是不分的,之所以分,就是因為我們後人給分了,分開了以後,就有麻煩,就有弊病。怎麼樣一個麻煩,弊病呢。

大家來看啊,我們今天呢既算一個講解又算一個預習。預習的是什麼。來看這一段,既然宗教開始分了以後,那就在人的分別心中,開始就有了,也就是說,很難再合得住了。特色就出來了,這個特色從什麼時候出來。一直到以唐朝慧能大師為革命性的人物,開宣了一個劃時代的佛教中國化的一個獨特法門,就叫東山法門,專門以宗為唯一的手段和方法來弘揚。

所以這裡就,「及至曹溪以後,禪道大行。不立文字之文字,廣播寰區」。是什麼意思呢,不知道大家聽過這麼一句話沒有,叫做「自從識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也就是說慧能大師的悟境,慧能大師是中國佛教史上最為重要的人物了。那麼,由於他的出現就使得佛的教法,在中國呈現出另外一個非常輕快明晰,引人入勝的這樣的一個狀態,就是把禪宗給演繹發展了,一直以宗門來作為一個獨特的手段,那似乎就跟教開始分了。

為什麼這麼說。你看「曹溪以後,禪道大行」,只管去弘揚宗了,那麼在弘揚宗的時候,一定會對教有排斥,有排斥,有衝擊了,也就是說可能本來是悟的東西,他開始講了,一旦把悟的東西開始講了,那麼本來去講的那個東西,就認為是多餘的了,就對於教法有了衝擊了。所以你看,這裡講到,「不立文字之文字,廣播寰區」。

那首先我們大家都知道,為什麼說不立文字之文字呢。就是釋迦牟尼佛當時在靈山會上,有一次也講過,佛在《金剛經》裡也有講過,「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就是我根本沒有說過法。他有一次在靈山法會上也說,四十九年來,三百餘會,沒有說過一個字,沒有說過法。這是一種對宗的一種演繹。所以在宗門的一開始的緣起,就是這樣的。當時迦葉尊者,接釋迦佛的法呢,就是因為有人給釋迦牟尼佛供養了一個大蓮花。釋迦牟尼佛就拿起這朵花,他啥也不說,那當時的大法會有幾百萬的人天法會,所有的大眾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只有迦葉尊者會心的笑了一下。在我們開始也講過了,結果就從此以後,開始說有正法眼藏,教外別傳,不立文字,見性成佛。

這就是禪宗的特色,大家一聽,不立文字了,好了。從此以後就開始光立不立文字的文字了。就你也說不立文字,他也說不立文字,就不斷的立文字了。所以「不立文字之文字,廣播寰區」。就是都開始說宗了,不是悟宗了。

那為什麼會形成這麼一個趨勢。就是因為禪法太流行了,宗門太廣大了。當時所有的人,幾乎咱們現在能夠找得到的地方都是禪寺禪寺,都屬於禪宗的寺院,那這個功德就是歸源於我們六祖慧能大師。曹溪以後,曹溪就代表慧能大師,因為當時他所住的地方叫曹溪,禪法有時候把它稱之為曹溪水嘛。慧能大師我們都知道,他是唐朝貞觀年間的人了,而且一字不識,窮的要命,長大了以後,養母是靠砍柴的,後來因為在鬧市的時候,聽到人家誦《金剛經》的時候「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悟了,就這麼個人。

開悟了以後,眾所周知,一直以旅行者的身份來到當時的黃梅五祖弘忍大師的座下。弘忍大師當時啥也不讓他幹,就讓他天天在那搗米,當時寺院裡面有七百人,就他一個人去培這個福報,後來因為他的體力不夠,還在腰上綁了一塊石頭,就這樣好多個月以後,後來就是由於五祖弘忍大師要傳法了,說所有的弟子們,我要傳衣缽了,誰能夠做一首偈子來,能夠像個樣子的話,我就把衣缽傳給他。結果當時最有名的,人心所向的,順理成章的就是他的上首弟子,神秀大師。結果這個神秀大師,還很扭扭捏捏,矜持的,百般的說,我不寫又害怕師父說我,我寫了,大家又覺得我出風頭,就是在這種分別心中,扭扭捏捏的,最後還是寫了一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大家都知道,結果一下子,五祖看了說,「美則美了,了則未了」。但是他也說了,雖然不透徹,後世如果依此修行,也能證得聖果,勸大家持誦。

那麼慧能大師,一去了以後,他看到,讓別人給他說一下,別人給他一念,說這不行,又提了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都是眾所周知的。一卯扣一環,一個是時時勤拂拭,一個是本來無一物,這就頓見分曉。在性空上,般若上面,頓見分曉。一個是世間法,還是著相修行,一個是暢快淋漓,就是直指人心。

但是我要跟大家這裡要講一下,很多時候,我們一聽這個,也就相繼傚彷,就開始說不著相,大家要學習這兩首偈子的時候,正好要悟一下,為什麼歷史上有神秀大師,那當時也是一流的祖師,他能夠寫一個「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為什麼又需要慧能大師再反轉演繹一把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離開「勿使惹塵埃」,就不能夠有「何處惹塵埃」,沒有「何處惹塵埃」,你就永遠「勿使惹塵埃」,所以它也是宗和教一樣,相輔相成的。

大家在這個上面,正好理解,為什麼要宗教一貫。你看嘛,本來無一物,就是宗,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就是教嘛,就是次第的去修,這是一樣的。

那麼由於慧能大師,可以說一下子一鳴驚人以後,得到五祖弘忍大師把衣缽傳給他。傳給他以後,讓他趕緊往南跑,因為那會兒還有沒開悟的人,還會有分別心,覺得可能會害他。因為他是以在家的身份去接的法。後來一直南逃到廣州的法興寺,聽到有個法師講《涅槃經》的時候,見有兩個僧人在法堂前面,看到幡被風吹的飄嘛,一個僧說風在動,一個僧說幡在動,爭論不休。結果慧能祖師說「既非風動,亦非幡動,乃仁者心動」,這個口號一倡,從此以後,一發不可收拾,就可以說東山法門,廣宣人間了。這就是說六祖慧能大師可以說傾城靈山一法脈,不立文字的教法,就是讓他給開始廣傳的。所以你看他老人家,示現都示現成不識字的人,有些事情非常的不可思議,他示現就示現一個不識字的。

我們要知道,這裡講到及至曹溪以後,就是指的慧能大師以後,由於他一花開五葉,慧能大師下面一共有五家呀,後面開了五家全部是禪宗,所有的法,都是不立文字的。可是為了不立這個文字,大家都說這個禪宗不立文字,然後不斷的去分析公案,不斷的去記錄公案,反而它禪宗的文字最多了。

大家不知道有沒有了解,中國宗派裡邊,雖然其他的是教下,這個是宗門,宗門來講的話,就是不立文字的,可是禪宗的註釋,禪宗的典故,禪宗的這些研習的書是最多的,最龐大的,譜系也大,人物也多,法脈也盛,等等這些,反正他們的文字是最多的。從此以後,「廣播寰區了」。也就是說在慧能大師的弘揚下,禪宗就一發不可收拾。那麼,一發不可收拾了以後它會有弊病,不是說你就依著我們清清淨淨的,原汁原味就一直這樣。為什麼呢,它就慢慢開始,本來是讓悟的東西,大家都開始解了。就是本來用心靈的腳步達到頂點的這樣的一個方法,結果大家都用口頭的表達來不斷的陳述了。所以就導致「解路日開,悟門將塞」。

一旦是一個本來是讓你契悟的法,可是大家都去講解,那麼這樣的話,一個弊病就出來了,就是講解的風氣一天比一天盛,結果真修實悟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定會有祖師出來進行糾偏。怎麼糾偏呢,具體有手段的,就是用機鋒轉語。禪宗的另外一個引人入勝的魅力,就是它的機鋒轉語。

「故南嶽青原諸祖,皆用機語接人。使佛祖現成語言,無從酬其所問。非真了當,莫測其說。以此勘驗,則金鈺立辨,玉石永分。無從假充,用閑法道。此機鋒轉語之所由來也」。

好,請大家下一次我們講的時候,要把這一段讀熟了,因為這一段的內容也可以說是要講一節課的。今天時間關係就到這裡。希望大家還是要用心的去複習一下,特別是可以把從達摩祖師來到東土,一直到一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他們的傳法,接法的公案,這個過程,大家去了解一下。

好,今天我們的課就講到這裡。下面請大家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的修法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師《復高邵麟書四》,是指至於念佛...

【推薦】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大得多

印祖一生非常強調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

錯失西方的「高僧」

悟開法師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勝心切,志在參禪,藐視...

不能往生西方,則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間福報

既不能生西方,則汝一生守節念佛,及所作種種有益之事...

凡諸經籍,應如法供養

凡諸經籍,應如法供養 這個經書或這個論藏啊等等,都是...

民國四大高僧之印光大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我們如果上點歲數,在農村生活過...

斷疑生信—印祖講故事

( 第一講) 好,各位有緣,南無阿彌陀佛。 斷疑生信,...

淨土經論擷要

彌陀因地 《無量壽經》云:過去久遠劫前,有佛出世,名...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應病與藥

人之病,有肉體之病,亦有心靈之病; 治病之藥,有物...

如何克服瞌睡的習氣

問: 我整天瞌睡多,上早課都起不來,一天到晚看到床...

請理解出家人的不易

古德說: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將軍宰相所能做得到的...

如何當好一個佛教徒醫生

近年來我與中醫師頗有緣分,先後認識十幾位中醫師,大...

殺食巨蟒靈龜引發怪事連連

本文是我同事親口所講,全是他當年在安哥拉時的真實經...

報父母養育恩德,是一切眾生本有的天性

孝道在我們中國固有文化中,是極為重視的一種德行,所...

修行的功德來自於「我願意」,自然而然引發歡喜踴躍心

我們在長時間地修,無量劫來累劫地修,最容易的就是生...

名字會對人有很大影響嗎

名字,是陪伴人一生的稱號。作為一個人的標誌,每個人...

不拔眼中釘

我們在生活中如果碰了釘子,所謂「眼中釘」,要不要恨...

不要用情緒來解決事情

不能控制自己情緒,便會被情緒控制自己。情商不高的人...

煩惱與道用,全在一念之間

《淨土》2019年第1期 文/明光 人到中年,身體上的各種...

如何面對中年失業

最近幾年來,失業率逐年上升,很多人都說與經濟不景氣...

眾生的罪業會跑到我們心中嗎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考考你們的因緣觀,你認為眾生的罪...

我們如何消滅心中的顛倒

前文我們講到智慧的觀照。生命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生...

修淨土的人如何靜坐

問: 專修淨土的人靜坐時,吸阿彌,呼陀佛,還是不管...

讚美是暗室中的一隻蠟燭

一、無聲的教育:老禪師的育人技巧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

【佛教詞典】初禪天

(界名)四禪天之第一。...

【佛教詞典】金剛針論

梵名 Vajrasūcī。法稱(梵 Dharmakīrti)造,宋代法...

【視頻】宏海法師《永明延壽大師》

宏海法師《永明延壽大師》

【視頻】淨慧法師《一生之計在於勤》

淨慧法師《一生之計在於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