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宗教不宜混濫論

宏海法師  2019/03/28  大字體  護眼色

宏海法師:宗教不宜混濫論

(第一講)

各位聞思講堂蓮池海會的同修們,大家晚上吉祥。因緣非常殊勝,今天又跟大家一起來學修,特別是今天的緣起是我們要講一部,內容與淨土貌似沒有多少關係,可是最後導歸淨土的這種發心非常的急切,這樣的一部由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法師的代表經典作,叫做《宗教不宜混濫論》。所以今天是非常好的殊勝的緣起。那麼也請大家發圓滿心,自始自終能夠把它聽聞下來,了解法義。

好,請大家先一起來端身、正念、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大家在各自念一下皈依,三皈依,以匡正我們的皈依心。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各位同修,在此之前我們把淨土宗傳燈大師的一部法語叫《淨土法語》,跟大家做了一個學習。因為我們蓮池海會群,隨著大家的佛學造詣不斷攀升,我們引入的論典,或者說將來有機會講經的話,可以說是不管從文上或者義上,會逐漸的更加的深邃,也是我們提高自己的見解也罷,對於領悟能力的一種長養也罷,都是一種很好的增進。

所以,今天我們帶著這樣一種心情再掀開另外一部論典,就是印光法師的《宗教不宜混濫論》。這部論典呢,首先還是要和大家強調一下,從內容裡邊的信息量,乃至文言的嚴謹度,足以讓我們要全情的投入,或者再三的複習,才有可能慢慢能掌握一些祖師們所稱性發揮出來的法義脈絡。所以希望大家能更加的用心,從今天開始走進這部論典。

在學習這部論典之前,我們本來應該介紹一下印光法師的,鑒於我們此前已經把十三代祖師做過一個交代了,就不細講了。今天首先我們想跟大家分享幾點,在學這部論典之前,先談一談就是學習這部論典要有幾個契入點,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把這幾個契入點稍微能夠梳理的有所清楚的話,對這部論典的學習可能相對會有一些補助吧。所以在此我們從四個方面,首先做一個論前的一個漫談,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點就是我們學習這部論典,要對祖師生起決定的信心,這是第一點。

(原文)給大家貼出來,可以總結的時候條理稍微清楚一點。為什麼這樣講,大家知道,印祖是公認的西方三聖,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一位十地菩薩,也就是等覺菩薩這樣一個資歷的示現。所以他的一生的行履,跟他在《圓通章》裡邊向釋迦牟尼佛報告,他從凡夫修到一生補處的經歷的時候,有一句話就是說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就等於說在娑婆世界讓所有的念佛人導歸極樂世界。他一輩子的弘法主線從始自終,別無他論,就是專弘淨土。

所以像這樣的一位有精通教理,又有非常高的證量,還對於出家僧人的這種清苦生活有絕對的堅守,才讓他具足了祖師的這種風範。我們就可以把這樣的大師稱之為精英中的專家吧。精英就是指他教理的精通,專家就是指他在無為法上的修證。也可以說是專家中的精英,也就是他是在修證專家中也可以是一線的祖師,是證量非常高的,可以說是圓滿的見解。跟佛一樣來度化眾生,這樣的一種信心生起來。

大家知道,印光法師他從陝西出家以後,因為對儒家的思想也極其的精通,到了二十一歲的時候,剃度受了具足戒以後,由於一次偶然的就是我們民間六月六時候會曬經,他在曬寺院道場裡的經書的時候,發現宋朝的王日休居士的著作有叫《龍舒淨土文》的。可能我們大家都看過。看到這篇小文章以後就覺得非常的相應,從此以後就情歸淨土一發不可收拾,再就沒有疑過他的這種信仰。我說的這種信仰就是專修的,完全以極樂世界為根本法門,為根本所依的這種深度的信仰,沒有疑過,沒有變過。當時他在現在北京的紅螺寺,在那個地方,在廟裡當一些執事的時候,普陀山有一位和尚來北京請《乾隆大正藏》。這時候需要有幫手,大家都把印光法師推薦給他一起幫忙把藏經請回了普陀山了,他一起護送藏經的時候,索性就在那常住,從此法雨寺閉關。可以說將近三十年間默默無聞,一心一意地解行並進。到五十多歲的時候,才在上海,一篇自己寫的文章在《佛學叢報》上刊登了,以後弘法因緣成熟,從此以書信利益眾生,一發不可收拾。

今天講的這部《宗教不宜混濫論》,可以說就是他在那個時候寫的。就是初開始弘法的時候,把它給推出來的。這篇論文就是把老人家所有的內證境界,做了稱性發揮。而且由於他有儒家的儒學的深厚功底,再加上佛學的稱性流露,包括其中有一些禪宗公案的信手拈來,所以我們對他老人家要生起決定的信心,也要對他這部論文,也就是這部言教生起決定的信心。如果依著傳印長老講《宗教不宜混濫論》講過幾遍,後來也有出版講記,他裡邊讚歎到說這篇論文結構嚴謹,邏輯性強,而且節節相扣,句句互應的。絕不是一般的平凡的庸俗的這些人能吐露的,這就是這樣的一篇文章,所以咱們在學之前,首先把這種信心調製好,就是對他老人家的行持,和他這篇從行持中流露出來的言教,生起決定的信心,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這一點來講比較重要,就是為什麼這樣說呢,要了解說法背景,以自受用。印光法師一生雖然以這個,大家都知道《文鈔》都是以書信的形式接引眾生,大多都是回信的方式,也就是有問而答。在他有感而發,就是自己主動的來寫一篇論文,這在他的著作裡邊還是比較少見的。另外比較有名的一篇是《淨土決疑論》,而這篇《宗教不宜混濫論》是他自己發心寫的論文裡面的經典代表。

所以從這一點來講的話,我們都知道,佛講法十二部法藏,其中有一部就是無問自說部,比如像淨土法門這樣高深的法門,一般人問不出來,佛只有無問而自說,就是有這一類的經典太殊勝。我們把這部《教不宜混濫論》也可以把它列為印光法師的無問自說部,也就是說對於這部論典在寫的時候,一定是有他的緊迫性的,要不然為什麼他無問而自己寫呢。它的一個最重要的功用,就是對當時的教內外弘揚佛法者的主流,這種宣揚中,有一很大的弊病,為切中這種時弊,才寫的這個無問而說的這篇《宗教不宜混濫論》。

因為當時的背景,就是印光法師他已經大事已辦了,也就是他的修證已經大開圓解,明心見性了。一直以持佛名號為自己的行履。這麼多年的修行等到他當時已經有能力來糾偏返正拔亂的時候,就不忍當時佛教界大家共同無法阻擋的這種誤區。其實如果大家有了解,就是稍微對於教理,或者對一些宗派有了解的人就知道,直到現在,這種誤區我們依然還是存在的,也就是把宗和教,相互成為障礙,條理不清。這個關係到整個住持法道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也就是關係到眾生的法身慧命的,化導眾生的重大問題。所以,可以說印祖慈悲不舍,才大筆一揮寫出來,進行糾偏。從此我們就知道,這篇論文的出處它是有怎樣的背景,帶著背景再去相對應自己的學修過程中,看看有沒有這樣的弊病,有沒有這樣偏頗的知見等等,在我們自己的身心中受用起來。

所以第二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要知道其實自從釋迦牟尼佛講法流傳開來以後,祖師們出世都是為了糾偏。為什麼這麼說,大家知道,在我們這個世間,因為它是有漏的染土,所以你有一個軌則的起建,一種思潮的出現,一旦它在這個世間流傳的話,它就是決定不可能保持原汁原味的狀態,所以它就一定會走形,為什麼我們常說,一有一個法則出來了,就會生一百種弊病。所以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匡正,往直了走,往正了走。

大家可能聽過,比如說佛講法也是常說到,我們世間的眾生就是說有,他就執著有,講空他又執著空。沒辦法了再說一個中道,他又認為有個實在的中道。就是說什麼他執著什麼,放不下,這就是一個偏。有時候我們還會常說,你發心如初的話,成佛都有餘。那就說明我們的第一念發心保持不住,會無常會變。有時候又講到,有些東西需要固守,不能夠妄加的弘通,因為你妄加弘通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妥協,有稀釋,久久就會變味了。所以有時候我們常說目可更而綱不改,就是綱是不能改的,這是不會發展的。一旦有所把它從根上去動的時候,那就一定會走入誤區。所以當時印祖就是由於宗和教這兩門界定問題,在當時佛法主流的弘揚過程中出現這種狀況。什麼狀況,就是弄不清楚,這裡講的叫做混濫。

你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宗和教的問題,待會兒我們下面講的時候就知道,宗,它是所針對的是上上根器的人。教,針對的是上中下根器的人,所以說宗門從達摩祖師來說要起大利呀,中國的佛法後來全盤把佛教天撐下來的就是禪宗呀。整個把佛教的地鋪滿了那就是淨土呀。所以禪宗可以說是在我們通常的凡夫分別心中,它是最高的最上的。這樣的一種大利益來了以後,到我們東土有大乘氣象的人,受用以後都是直指人心,教外別傳,明心見性就成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等等這些暢快淋漓的語句,這都讓所有這些根機熟了的大祖師們得到了大利益。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一般的軌則,但凡都是成正比的,你有大利益,一定會有大誤區,也就是大受其害。而宗門來講,在古人的時候是上上根器的人到處都是,所以得了大利益。到我們現在,如今已經到了末法時期,就是連個上中根器的人都沒有了,都是下下根器的人。一旦上上根器的藥被下下根器的人吃了,就只有大害而沒大利了。 這就是為什麼在《宗教不宜混濫論》的開篇開始就講到了,他講原因背景是為什麼,「因講經者每喜談宗而發」,就是我寫這篇《宗教不宜混濫論》就是說講經的人每次在上面就把宗門的這些公案,本來是讓你悟的這種語言,他開始用分別思維意識去講了,這就徹底把他的功用給淹沒了。所以我們學習這篇論文一定要隨時隨地跟進上它的說法背景,然後對自己受用。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希望大家在學這篇論文的時候,希望我們不要走偏,一定要圓滿的受用法義。為什麼這麼講呢,大家可能聽過,印光法師他的最有名的一個崇拜者就是弘一大師。弘一大師讚歎說近三百年就這麼一個人,弘一大師在讚歎印祖的功德中,最有名的一句話,他的評價八個字,是什麼呢,叫做明弘淨土,暗護諸宗。暗護諸宗,為什麼這麼說,就是說看上去老人家是以淨土宗的大祖師出現的,他的正念來講只弘淨土。一般我們都說是專修專弘,孰不知人家是開了圓滿見解的人。所以圓人去弘法,弘的一定是圓法,圓滿的法。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很巧妙的正面來弘揚淨土,反面來弘揚禪宗和各個教派,這非常巧妙的。所以弘一大師給了這麼一個評價,明弘淨土,暗護諸宗。

這個功德在這篇論文中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的。雖然這篇論文前面講的篇幅,每每的是糾禪宗的偏,最後呢濃墨重彩的點睛之筆是導歸淨土,這是沒錯的。但是在前面絕大部分的內容中講到宗和教的定位,相得益彰的關係,乃至如果定位不明確以後呢相混濫以後形成的流弊,包括這個流弊所產生的危害,對整個宗與教的危害,對整個佛法的危害。他從中特別的就是明晰的給點出來。

所以說學習宗的人,為什麼得不到宗的實益,真實的利益。學習教的人呢,他又不知道教的次第,就更不知道兩者的關係。由於恰恰他在這樣的鋪墊過程中,講解過程中,由於教門和宗門的的確確去深入去悟去證是如此之難,反而更加突出了淨土易行道的勝義方便。但是雖然他看上去表面是先說宗和教的這種難,再把淨土闡揚出來。可是問題是他在說宗和教的過程中,如果有學教有參禪的這些行人,都可以從他的言教中得到真實的利益,受到啟發,這就是巧妙之處。

所以這篇論文不論是參禪的,學教的,修淨土的都能從中受到法益。這就是我們說的圓滿的受用法益,可以讓我們確實頓開這種高超的見地,也可以對宗、教,對淨,可以說從宗教方面對淨土是一個補助。從淨土又看出來對宗教的這種含攝的功德,都在其中顯現,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要知道,不要真的就以為我們又隨著祖師說宗這樣也不對,那就不能學宗了。那又看教這樣麻煩,那就不學教了。又說淨土如此之好,怎麼個好法,也不知道。不知道,你自然就不會珍惜,你也不知道淨土到底好在哪裡。這些我們都可以從這篇論文中得到滋養。

上面可以說是,一個是對祖師的信心,再一個比較重要,要了解到他說的背景,第三個也很重要,就是要我們要學會圓滿的去在一這篇醍醐味中去吸取營養,不要有非我方就是敵方。不要有這樣的見解,千萬不要以為祖師們的根本情懷是這樣的。

第四點來講對我們的外圍利益,就是這篇論文的信息量可以說是具有了超級規模。特別是其中對禪宗祖師的行履,開悟的因緣,接引眾生的手段,一花開五葉的這種美揚,乃至包括其中有一些特別是經典的這些譬喻打比方,往往就是讓我們一下子茅塞頓開。包括其中還有一些千百年來,佛門也許是僅此一例的代表公案,在這篇論文中是應有盡有。

也可以告訴大家,印祖還可以領略他老人傢什麼呢?獨特的文筆。一篇論文,其中三千五百五十七個字,可以說是一氣呵成的,沒有一點的多餘話。所以這裡也要先給大家說說就是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呢你得用心跟著,因為他的邏輯性非常嚴謹,我們講的時候也不可以太泛泛了。所以大家心跟上來了,在這個法義上可能貫得下去,不在這個法義上你就進不來了。所以希望以此咱們能夠今日有見聞者,有見者,有聞者,不但能夠得到印祖號稱文字三昧的加持,也可以就如同讓我們身臨其境,自然而然的,從始自終的學修,功不唐捐。希望大家都有一個圓滿的功德,到時候我們迴向同生西方淨土中,這是首先跟大家說四點,我們學習這部論典的契入處,大家稍微梳理一下。這是論前的一個小漫談。阿彌陀佛。

下面我們來把這個論的題目再做一個介紹吧,那首先我要要求大家在學習這部論典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堅持熟讀這篇論文,就是要常學習,仔細地認真地翻來覆去的看,看過看來的有些話不懂的,光讀論文呢,你是肯定讀不懂的,還可以網上輔佐打出來,最好有傳印長老的一篇講記,我們先做參考也可以。如果沒有時間的就把論文讀熟,然後按時來聽我們講解,這樣呢只要你全神貫注,也可以學的比較不錯。

所以我們先來看一下論文的論題,首先,一個字就是說了半天了,宗教的問題,一定要給大家提醒的是什麼呢,這裡的宗教啊,不要搞錯了,絕不是我們廣義的信仰宗教的那個宗教,而是指的學、修、悟、證的條理的這種表述點和方法論。

我們首先把定位精準了以後,再回過頭來看一下宗教的背景。怎麼講呢,我們從廣義上來看一下,為什麼說宗教不能混濫。你看從廣義上來講,我們現在也知道各個宗教,教派這麼多,你像咱們在國內現在合法的大宗教,除了佛教,還有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都有,包括我們說的儒家思想,有時候也叫儒教。首先一點是沒錯,就是各個宗教起步都是勸人為善的,都可以是跟我們的佛教的五戒十善有一些並行不悖的內容,但是大家做為佛弟子,這個自信一定要有,就是對於宇宙萬法的盡情解釋,任何宗派決定沒有佛教圓滿到位。

特別是這種是最究竟的,我們佛教的核心精神是什麼,就是緣起性空。我不知道大家沒有聽過這個詞,總歸我這樣簡短的粗淺的表白一下,一切都是臨時的組合,然後不斷地重組一切萬法,其中的變化,不斷地變化,這就叫做緣起。不斷地變化,其中也沒有主宰的物,也沒有主宰的神,都是自己的因果相續緣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的成住壞空等等這些就是一個無常地變化,這是整個宇宙萬法的律動節奏。其中這麼多的變化之中,只有變是不變的,一切都是臨時的,都將會導致離散再組合,就是這個法式是永遠軌則不變的。只有變是不變的,這叫做性空。我們通常泛泛地說一下,就光對宇宙萬法的真實解釋,任何宗教都沒達到這個頂點。

所以大家知道,你看那個時候有一個馬勝比丘說了嘛「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我是大沙門,常作如是說。」就是說只有我釋迦牟尼本師才能夠知道,萬法都是緣起緣滅的,光這個就把當時是舍利弗吧,馬上就折服了,就出家了,這是當時有名的大外道。

所以我們現在首先第一個不混濫,就是廣義上的宗教不要混濫,這是一個前提給大家鋪開了說一下。為什麼呢,因為通常我們有一種和稀泥,就是說世間不是常說有三教合一,天下大同等等,印祖就明確提出來,光說天下大同的這些人,屬於魔說,不可以這樣說,就不能混濫。儒釋道,他就是儒釋道,你不可以完全就是說都一樣,最後都覺得沒什麼區別,那是可能你學的太初步了,你都摸不著佛學的博大精深,然後就輕易的自己在那裡臆斷,看上去差不多。為什麼你看那些外道後來發展成三教合一,包括什麼混元教,等等這些,都理數不清呢。

所以我們要知道,各個宗教學習是學習,皈依是皈依,不一樣的。你了解是了解,信仰是信仰,不可以混濫。現在來講的話,不管是佛教,道教,基督教,那都在第幾層就是第幾層,從整個佛法究竟圓滿的大背景下,你一下就是知道,把它們嵌進去在第幾層,絕不可以和稀泥,擅自去聯營啊,要不為什麼要去皈依佛法僧,不皈依天魔外道,不皈依外道典籍,不皈依外道邪眾。所以首先從廣義上不能混濫,廣義的宗教概念。

第二個,就再進一步說,就佛教的內部而言,宗派法門之間也是絕不可以混濫的。雖然我們常說一句話叫「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好像最後都是平等的,確實如此。但是你在方便中可是有多門的呀,有多門的話,就是說你只能擇一門而進。所以在這個上面我們就要知道,比如說我們去學習各部經典,乃至一個宗派門派,或者都知道都是依著佛法總精神。但是某一個宗派,某一個法門,它都是一條道。這個道,從橫向上來講,我們可以從理論上去橫著理解,橫著相望,融匯貫通,這是可以的。但是從縱向上來講,也就是我們的從事相上這種行門起,身口意的操作中,那一定要依附著整體的一個整合出來的一個成功體系,也就是依照每一個特色而行,這就是所謂的宗派。他每個宗派都有自己一套修學體系,你必須依著這個才能夠做為其中的一個方便門而入,你不可能門門都入。門門都入到歸元無二處了,才可以回過頭來時候,門門入,門門出。你現在從修行路途中你是不可以的,所以就這點而言,不要說廣義的宗教,就佛教內部來講,你修什麼你就主修什麼,你一定要注重傳承法脈。你是哪個宗派,你就要殷重這個宗派的祖師,你才能夠得到這個傳承,在一個道上,你就在這個道,就在這個梁,不能混濫的。讀經也罷,受持法門,一系列的經典也罷,一定要把心念往一處匯,不要散了。

所以說恰恰這種盲目的把宗派往一塊編排,恰恰會由於這種混亂度,把心給學散了,最後沒有落腳點,沒有根本的背景靠山了。不知道自己,越修越盲目,不知道我這修行幹什麼,這就是因為你沒有體系,沒有專修。所以這第二點是佛教內部宗派法門的,也是同樣不能混濫的。我們由外而內的這樣不斷圈圈圈理解來,再來匯到本文裡邊,為什麼講到《宗教不宜混濫論》是這麼一個文章。

首先跟大家講一下宗和教,從知識上來講,一切的教法就是說教,我們都知道,如果說就著宗派佛法,大乘的宗派佛法,有華嚴宗、天台宗、中觀宗、唯識宗都屬於教法。其實包括律宗和淨土宗也屬於教,就是說教、勸化,讓你行的意思,這七個都稱之為教,嚴格的分。只有禪宗稱之為宗,這是一個一目瞭然的界定區別,就是對於宗教的定義,我們首先把這個地方要匡死,什麼叫做教,什麼叫做宗。

這篇論文講的下面所有的內容,始終圍繞著說明宗和教是不可混濫而談的。這是對於宗教,我們由外,大的收縮到小的理解,乃至這篇論文的具體內容,我們有這樣一個背景知識,我們大家了解一下。

其次我們還得明白,你不要以為說混濫是個漢詞,這就是弄亂了嘛,大家要明白什麼叫混濫。首先一點我們可以說,混濫就是我們自我的一種迷糊的狀態,不清靈,自己以為我自己知道,自以為是的臆斷的結果。所以混濫的狀態,首先我們知道它既不是依法的,它是依人的。也不是依智的,它是依識的。也就是說自己在臆斷、匯通佛法,瞎攪合。似乎在講了一套理論,其實整個把原來本具的、現成的給搞混了,就這麼個意思。我們在理解這個混濫,大家要知道,混濫並非是不可以匯通的。

什麼叫匯通和混濫的區別,我們首先明確一下。就是如果我們不是在混濫的基礎上,在匯通的基礎上,在非常清晰的條理下,有序的對每一個門,每一個道進行組織說明,然後這樣完美的互補,相得益彰,就叫做匯通,不叫混濫。大家要學習這篇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就知道《宗教不宜混濫論》,其實反而正好把宗和教做了完美的匯通,也就是以教悟宗,以宗應教。就是以次第的說教,依照這個方便,來悟到宗的境界,再回過頭來,以圓滿的宗的境界來印證教的次第的正確性,它是非常互補的,這叫匯通。

可是,當我們去亂匯通,沒有條理清晰的,前期的分別組織,你還沒有能力的時候,你就往一塊和,往一塊變,往一塊捏,那這就叫混濫了。就是說每一條道,每一條道,你還沒有搞清楚這條道在哪,你就把所有的道想弄成一條道,這就慘了,這才叫混濫,而不叫匯通。而那個有序的組織說明,就是匯通,而不叫混濫。

所以說《宗教不宜混濫論》就是做了完美的匯通,我們先明確一下。

所以,當我們常會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等等。那大家一定要知道,這一定是當我們探到法的這種本懷的最深處的時候,完全瞭然於心性的悟境以後,知道它是一味之法了,然後再做一些可以說是同時具備防禦性的科學引導,施設出一條一條的脈絡,各種背景。這我們是不能夠推翻和抹平的,就是這種帶有防禦性的科學引導,每個宗派,每個法門。為什麼它有排他性呢,就是防禦性,害怕你混濫,你就依著這個宗派學。為什麼叫科學引導呢,它給你設置了一套程序,非常正確的一個步驟,讓你依之而行。因為佛法太廣了,所以一門而入,你不能把它推翻了,抹平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知道,其實越是條理清楚,才能顯現出它的統一度是最高的。也就是我們越分的清楚,才能夠匯的越清楚。而不是說,你還沒到最深處,還沒學會轉身的時候,在初入門的時候,就把它繞成一團亂麻,就根本進不去了。這就是這篇論文為什麼不要混濫。

具體打個實例吧,真實的例子,釋迦牟尼佛當時說法的時候,運用了一個訣竅,怎麼個訣竅呢。當時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講法一共四十九年,這四十九年中他各有時間段,比如一開始他講《華嚴經》,然後又講《阿含經》,再講《方等經》,再講《般若經》,再講《法華經》,他是有五個時間段的,叫五時。

我們在學習這五時的時候,通常意義上我們都知道,講《華嚴經》的時候,太深奧了,都聽不懂。慢慢就講《阿含經》,就講的小乘佛法,起步。那再慢慢地講小乘向大乘邁步,講的方等經典。講完方等經典以後,大家很多執著,就只能講《般若經》,講畢竟空來破執著,什麼都是虛妄。最後總結陳詞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講的法華。這就分了五個時間段,我們一般都知道這叫五時。這五時其實就是一種條理,如果你說為什麼非要這麼條理呢,講《華嚴經》的時候,也能講《阿含經》,講《阿含經》也講《般若經》,他不是這樣的,他確實,佛講一輩子經就是這樣的,這就叫做不混濫。

不混濫的時候,可是為什麼又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就是五時,我們一定要把它定性的割裂開來的時候,這叫別五時。還有通五時,是什麼意思,通的匯通的,通五時是什麼意思,就是如果佛講《華嚴經》的時候,有一些小乘根性的人,他就聽不到華嚴的究竟道理,他在《華嚴經》裡聽出了阿含的道理。就是說這個功課有一百分,但是由於只有考五十分的能力,他就只聽到五十分的水平。所以一百分的課程裡邊並不妨礙五十分的去聽,他是可以匯通的。也就是講《般若經》的時候,聽阿含的人,也可聽出阿含的道理,聽《阿含經》的時候,雖然我們是小乘根性,但是如果有的人是大乘根性,他聽小乘法能聽出大乘的究竟義趣,這就叫匯通,通五時了。

這就是一個混濫和匯通的問題,如果你強行把它打亂,說既然平等一味,不要分五時,這就叫混濫。你這五個時間段分得清清楚楚,然後再知道說,如果有的根性在聽小乘的時候,他具足大乘法的根性,那他可以聽出大乘法,如果聽大乘法的時候,他只是小乘法的根性,他只聽出小乘法,是並行不悖的,這就叫做匯通。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為了宗和教,其實是並行不悖的。但是我們沒有把它條理清晰之前就把它給混濫了,就是這麼一個背景,所以我們理解什麼叫做混濫。這個題目上的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宗教,一個是混濫。由於講宗和教,不適合這樣去混濫認知的一篇論文就叫做《宗教不宜混濫論》。對於這個題目,我們做這樣的了解,就到此為止。

下面呢,我們就開始走入正文,先看一小段,大家來看,這一段來讀:

「如來說經,諸祖造論,宗教二門,原是一法。從無可分,亦無可合。隨機得益,隨益立名。上根一聞,頓了自心,圓修道品,即名為宗。此約後世說,當初但只圓頓教耳」

這個就開始深了,大家要慢慢開始匯透,首先就一定給大家交代這篇論文的義理是很深的。

我們首先來看這兩句話叫「如來說經」和「諸祖造論」。如來佛祖,一開口都會說這句話,什麼是如來呢,我們也知道釋迦佛有十種稱號,其中第一個就叫如來,那什麼是如來?咱們今天就不去依教而解了,說俗了,直白的來講,如來就是把如如不動的真理,本來就是這樣的一個真理,用做世俗的呈現,就叫如來。真理是永恆不變的,如果我們隨著像它一樣就是「如」,如果它領引我們,能隨著到我們來這度化眾生,就是「來」。所以如果是把佛做為一個真理的體現,就是從來如此,如此再來。如果把它做為一個人性的發揮,就是稱如是道,來成正覺,這就叫如來。

我不知道大家聽明白沒有,也可以這麼說,就是佛這樣的一位覺悟者,他的視野可以說是已經圓滿不動了,在圓滿充滿不動的本性範圍中,他其中的一些虛幻面,就是都有此起彼伏的因緣,是從來不曾停歇的。就在他不動的視野中,裡邊是因緣法,可以類似的理解,就是暗濤洶湧不曾停歇。為了讓不曾停歇苦海中的眾生們,可以攀升到他充滿不動的盡情圓滿視野中,他會善巧的,非常巧妙的潛入到這種因緣中去,左右逢緣,八面玲瓏來度化,這就叫佛的功德,就稱之為如來。所以我們說眾生無邊正在度,就叫如來。

在這樣的一種波濤洶湧的三界苦海中,這種因緣中,他用什麼形式來進行呢,用什麼形式呀?每個世界都有每個世界的特色,每個世界都有每個世界的情態。那我們這的特色,一個功能就叫「說」,你看「說」嘛,一個言字邊上面一個倒著的人對下面的一個兒,這樣的一個,那就說明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用口來進行溝通,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用耳朵來進行了解,這就是「說」的內涵。說就是暢所胸懷嘛,所以從藍毗尼釋迦牟尼佛降生到三十歲出家成道,一直到圓寂,八十歲的時候呢,他這一生,他老人家的功德就是在說經,就是用口的功德,利用眾生耳朵的聞性來講解真理,只能依附在口和耳朵的相互作用的層面平台上來講解真理。真理的匯總合成我們的文字、語言、書本,最後它的概念有一個命名就叫做經。聖者說的叫經,賢者造的叫論。所以這裡叫如來說經。

什麼叫諸祖造論呢,祖師爺呀,我們常聽說有一些門外漢說如來佛祖,如來佛祖。祖師啊,我們常在初一、十五的時候都會說,頂禮西天東土歷代祖師,他是隨佛學修成功的佼佼者。他是有解有行的大德,有解就是準確無誤的理解佛的法義。有行就是老老實實依著佛教而行。所以在這樣一個學佛隊伍中,成功的精英人士稱之為祖師吧。

所以如來佛和祖師不一樣的,不要混談了。特別是我們現在稱為祖師的話,如果第一代的祖師,那就是迦葉尊者。當時佛在靈山會上,大梵天王供養他一枝大金色蓮花,結果他就一聲不吭的把這朵蓮花拿在手裡示眾,在場的百萬人天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只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這就是祖師和佛之間承接法脈的第一公案,教外別傳,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所以所謂的祖師,就是對於佛傳下來的心法,佛祖心法他能夠正確的承接過來,再傳下去。而且他一定會讓在同時代的人,具足了根性的人,也能夠發明心性。並且可以在不妨礙真理變味的同時,帶領出一條當時的人能夠接受的操作方法和方式,就是法門。體現在他的著作中,就叫做論,論典。所以三藏,就是佛說的經典,還有律典,還有祖師們造的論典。

這裡講到的「如來說經,諸祖造論」。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呢?你看這裡講到的「宗教二門原是一法」,大家要知道不論佛和祖,他們都有一個原則,講法一定要契機契理的。宗和教這兩門為什麼講到「原是一法」呢,就是其實是一個境界的兩種視野。宗的表達方式,視野在境界上的體現就是究竟到了至高的境界,所以就叫契理了,把真理已經悟入進來了。教的表達方式,就是通往至高境界的路途中,也就是契機,契機是什麼呢,就是讓大家都能夠得著。你光在最高的至高點,中間沒有一個橋樑,怎麼去夠得著呢,這就是教的功德。所以也就是立足於最高的平台境界吧,這就是宗。從境界最高處鋪至起點的次第上面的台階,就是教法的內容。

如要大家能夠了解了這個的話,我們再來說「宗教二門,原是一法」這句話的內涵。為什麼說宗和教是「相即不相離」的呢。你看這裡有一句話是「原是一法」,「原是一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原來根本點上,你看後面還有一句話是「從無可分,亦無可合」的,就是從根本源頭上,它是不二法門,沒有所謂的我們現在一定要冠一個概念,宗和教的分別。既然沒有分別了,相對就不需要合了。它本來就是如如不動的真理,它就是這樣子的,你去分了就是切割了,你去合了就是頭上按頭了,它本來就是一塊,你為什麼要去合呢。所以這裡宗教的出現,是從哪裡入手有了分別呢,就是從我們起分別的時候,對於沒有悟到真如境界實相的人而言,為了引發出他的弘化的功能作用,所以這裡叫做宗和教。

你看印祖這裡講到了「隨機得益,隨益立名」。什麼意思,就是隨著根性的不一樣,有了利益的深淺。這裡講到「上根一聞,頓了自心,圓修道品,即名為宗。」就是如果是上上根器的人,他特別善於悟印心地,一下就瞭然開悟了,明心見性,然後又在開悟的境界中依照著次第來修行,這就稱之為宗。有一些中根或者下根一類的人,他雖然沒有開悟,但是他同樣依著次第而修行,慢慢的逐漸的悟到這個真理,到了宗的境界,這個過程就稱之為教。

打個比方,比如我們說上根人叫做宗,就等於走台階,比如從開始修行到最後圓滿是一百個台階,每一個台階,如果上根的人就像在白天走台階一樣,在光明中,他每一個台階都看得清清楚楚,始終知道就在這條路上,所以他每個台階都走的心知肚明,一目瞭然的情況下走。雖然走還是那樣走。但是每走一步都有光明的這種照射,這就稱之為圓修道品,已經開啟了光明了,我在光明中去走這條一目瞭然的路,就叫做宗。這就叫圓修道品,道品就是次第的意思。

這裡講到的「此約後世說,當初但只圓頓教耳」就是這個分別怎麼來的,約後來的人給他冠名的,在一開始只有宗,只有教,宗和教就沒有一個宗教分別,宗就是教,教就是宗,都是為了言下就大悟,圓頓法門,直接就悟了。從教也能悟,從宗也能悟,所以教和宗的功德是一樣的。

但是慢慢的怎麼樣呢,大家來看「中下聞之」,我們再給大家貼出來(原文)。中下根的人,他是「進修道品,漸悟真理,即名為教。」

這什麼意思,就是中下根的人呢,他也在這一百個台階上走,這是不會亂的,教就是這一百個台階。可是,他跟上根人所不同的是在哪,上根人在白天光明中走,他在黑夜伸手不見五指中走,摸黑走。雖然是摸黑走,他也是這樣走,依著有人指引的道路而行,就是教法的道路。終究也會慢慢走到上面,天也亮了,見到光明了。所以走的過程就叫做教。所以走的路是一樣的,上根人是在自己心裡明白的光明中走,中下根人在黑夜中隨著明白人指導的這條路,不偏不倚的走,一模一樣的走。這裡我們才可以講到宗與教的差別,就是從這個層面進行的分離。上根機的人頓入到心性的利益就叫做宗,中下根器人只能夠漸入佳境有個過程就叫做教。

所以大家看到,為什麼我們剛才再回過頭來說,宗與教「原是一法,從無可分,亦無可合。」

再一個比喻,宗就是立體的全面的真實境界,教就是為了進入到立體境界中而設的平面指引。但是我們同時要知道,平面指引並非不在立體境界的範疇,立體境界必須用平面來進行指引,所以這兩個其實是一體的,本來是一法。曾經的人直接就從這兩個方面都可以進入立體,慢慢後來的人有了上根和中下根了,上根的人直接進入立體就叫宗,中下根的人必須依照平面走一段時間最後才進入立體這就是教。

所以,其實宗和教的分別,本來從無分別中而有分別,一個是頓一個是漸,從遲緩上見了分曉。這個分曉為了讓我們後人學者能夠懂得,所以才隨義立名,隨機得益。隨義立名,就是隨所受利益有了宗和教的差別,讓我們去理解認知。大概大家領悟一下,就好比《地藏經》中說有一部分人是聞即信受,有一部分人勤勸才能成就,差別就是有些類似,這就是宗和教。什麼是宗,什麼是教,一開始要總體把握這樣認知,好吧,今天不敢再多講了。

我們大家要知道今天的學習脈絡,再給大家理一下,首先要了解到,學習這篇論文有幾個契入點,其次大家要知道就是宗教要搞清楚,混濫是什麼狀態,這是第二點。第三個就是這篇論文的開篇,我們已經給大家說了,從如來說經,諸祖造論,宗和教的合的時候是個怎麼樣的合法,分的時候是由於什麼而分。既然分了以後,他們相互之間的狀態是怎麼樣的一個差別,大家要好好地領悟一下。你看這篇論文一開始上來就比較難適應,希望大家能夠多多的參悟,多多的複習,不斷的複習,思維法義。今天的法義就到這裡。現在我們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

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是把慈雲尊者的十聲念佛,就是呼...

念佛的修法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師《復高邵麟書四》,是指至於念佛...

【推薦】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大得多

印祖一生非常強調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

宏海法師:印祖文鈔——一函遍復

(第一講) 我們尊敬的化通長老慈悲,真常法師慈悲,各...

淨土經論擷要

彌陀因地 《無量壽經》云:過去久遠劫前,有佛出世,名...

【推薦】《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文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 [封一題詞] 宣講因...

印光法師法語一百零八則

本篇從《印光法師文鈔》中,精選了大師的法語共一百零...

印祖念佛經驗之談

印祖在《一函遍復》中提出了念佛的一個總的原則:不管...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大藏經】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富貴人生的八個特徵

人人皆求富貴,什麼才是真正的富貴?網絡上有句流傳甚...

珍珠母貝的無言血淚

編者按:晶瑩溢彩的珍珠得到愛美人士的追逐,可是,人...

今欲脫離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說三界唯心,一切唯識。 以真心隨緣,而成妄識,妄識...

幸福家庭必備的五個基本要素

一、溝通 獅子和老虎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到了...

佛為比丘破前世情愛

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時,一位比丘出外托缽乞食,...

向鬼神祈禱就是邪見

世間人生病或者有危險災難等等不幸,不知道念佛修積善...

因《楞嚴經》開悟的六位大禪師

1、唐玄沙師備禪師 《景德傳燈錄》卷十八記載,玄沙備...

化干戈為玉帛

當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還是一位上校的時候,他率領著...

如果有功夫的話,哪還有個情色動

這用功,昏沉大的人,話頭不得力,是沒有用力參,沒有...

佛法真利益多被極庸愚人得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於在家人,更為要緊。以在家人,...

如何才算初具信願

問: 我是初學者,與淨土有緣,聽了您的開示後知道了如...

普賢菩薩名字的由來

普賢菩薩,梵音名號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

你為什麼不快樂

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說過,幸福不...

阿彌陀佛是在自心之內,還是在自心之外

問: 《阿彌陀經》有言: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

五濁惡世的煎熬

首先看劫濁。劫濁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濁法都...

助念最好是在斷氣前還是斷氣後

問: 臨終助念是斷氣前進行邊護理、邊助念,並加以佛...

【佛教詞典】修諸念住各有三種

【修諸念住各有三種】 p0906   顯揚十九卷十九頁云:...

【佛教詞典】境界依處

【境界依處】 p1289 成唯識論八卷一頁云:境界依處,謂...

【視頻】妙境法師《阿育王與小沙彌》

妙境法師《阿育王與小沙彌》

【視頻】竹禪畫觀音

竹禪畫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