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淨土十疑論

宏海法師  2018/11/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七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阿彌陀佛。

各位同修,大家下午吉祥,那麼今天又是我們來聞法的日子,繼續講《淨土十疑論》第五疑的內容。在上一次的時候我們大概把前半部分,第五疑的前半部分做了一個貫通,今天我們把後面一段跟大家作個分享。

那我們回顧一下,這一疑它的核心點就是說,凡夫一切的惡業厚重,煩惱沒有斷。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而極樂世界是三界之外的實報莊嚴道場,那憑藉凡夫一個具足了所有的煩惱纏縛,沒有了道,這樣的一個凡夫,怎麼能夠生呢?他要從此到彼,他必須有一個媒介,有一個通關,那依照我們在佛法的修證通途上來講的話,一定是自己從哪一步到哪一步,一步一步地走,點點滴滴地行,功德到位,覺行圓滿了以後,才可以說能夠現證實報莊嚴淨土,這是常途方法。可是這裡講到的說,能夠往生、往生就是說資格,具備了資格的這一方,他的資格沒有完善,可是所達到的這個功德果地上而言,他就可以直接到達。這從我們常情來講的話,具有一個不可跨越的一個代溝。所以智者大師在這裡回答的時候,答到力量有兩種,一個是自力,一個是他力,那麼這裡他列舉了從自力初發心開始,乃至甚至到一萬劫到這個種性位了,憑藉這樣的,自己還沒有資格能夠生到西方極樂淨土。

那麼我想從這點而言,諸位能夠有因緣來聽聞淨土法門,大家一定要把這個橫超法的這個橫超的味道一定要品足了,因為我們有時候聽法呢,也是覺得說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好像佛也是這麼說的,那麼他不在自己的本命元辰上面來撼動與自我的關係,有時候我們在回過頭來,進行自己的這個道業上去了卻的時候,很可能覺得有點麻木,沒什麼感覺,所以大家一定要品味什麼叫橫超,就是一個凡夫,就憑藉這個願力,佛的願力,就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實報莊嚴淨土,這是沒錯的。

下面一直講下來,那麼內容講到什麼點上呢,就是說,依照自力,在這個世界修行有多麼的難,在前面的有一疑裡面也講到說,我們這個世界是什麼,環境是惡劣,這個眾生的煩惱強盛,就是從內在自己的自我而言,也是比較難以達到,那麼從外界的環境而言,它是處處成就我們的輪迴下墮之業。那麼在這種惡因、惡緣的一拍即合,這個相投之下呢,我們能夠自己去修行,走得是極其的艱辛和跋涉,大家一定要有一個明瞭的認知。所以我們也常說到說真正只有說你修行到甚深之時,你才知道極樂世界淨土法門的功德所在。

好,那麼我們今天就繼續往下看,看到這個上次說到:故《十住婆沙論》云:求阿鞞跋致,甚難可得。那麼今天我們再往下貫一段,這裡講到說:「此難無數塵沙說不可盡,略述三五。」就是略微的說幾條吧,這裡呢,列了一共有五條,大家來明瞭一下:

「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三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四者,聲聞自利,障於大慈。五者,唯有自力,無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極大辛苦,謂自力也。」

你看,那麼這段話是這裡講到上一次我們已經讀到這個,故《十住毗婆沙論》,是佛門裡面有一位著名的菩薩,龍樹菩薩的論典。那麼在這裡邊,他首次對於釋迦牟尼佛的講法做了一個總括的判教。我們常聽到判教這個詞,什麼意思呢,判教就是說,對於整個釋迦牟尼佛說的一代教法,他進行一個粗線條,或者分子因式的一個整合組織說明,讓這個條理清晰的,讓後來者或者說心力不能夠到達者,借助這個判教的這個形式而一目瞭然,心裡有一個數。那麼在佛法的流傳,佛教史上這種判教的這種思想非常之多,但是總歸不外乎都是什麼呢,憑藉自己力量佔了絕大版塊。這是在彼之時。那麼後來一直到龍樹菩薩的毗婆沙論裡面提出來,這樣的一個認知方法,就是一個難行道,一個易行道。從這個角度來,把一代佛法分做兩大版塊。你看,他這樣一提倡,就把這個易行道通過難行道兩個併駕的說明,說明整個一代教法裡面,有難行,有易行,才屬於圓融到位之法。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是自力,一個是他力。是以這樣一種認知層面來進行的判教,那麼就使淨土法門脫穎而出,立足於什麼呢,併駕到通途佛法上面格外說了有淨土門。後來又有聖道門、淨土門之說,有這個通途佛法,有門餘大道,還有淨土大道,就是說按這樣的一種判別,來進行了一個講解。

下面我們就也設身處地地說說,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修行如此之難?你看我們首先第一條就是外道相善,亂菩薩法,當然我們對於外道我們常說你這個天魔外道,邪魔外道,往往容易有這樣的一個指陳。其實呢,從佛法的根本的,就是說剛剛開始出現初期呢,外道並不是一個貶義詞,我們現在就覺得外道好像是魔裡魔氣的,或者是妖裡妖氣的,外道是心游道外。吉藏大師當時說,這個有修行人心游道外至妙虛空,就是他是追求真理的,他也想了解人生的真實實相,但是他的這個視野,他的這個格局老是打不開,視野提升不上來,就始終在另外一個。比如說三界之內,凡夫層面,或者世間禪定裡面,不斷地在這上面打轉,出不來,突破不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法有局限性,沒有究竟圓滿。而且跟佛法可能開始的時候是步調一致,比如說提倡向善,這是我們講的勸善、行善。但是越往深裡走,越往高裡走,他的這個高度就夠不著了,所以稱之為心游道外。就是他的修行方法是把人帶上另外的一種,一個層面的一個修法。

所以在佛法的有一面,有一個論典叫《三論玄義》裡面,就講到說真正要最後達到這個圓滿菩提,究其源,盡其理的狀態的話,第一個就是摧外道,後面還有折毗曇、排成實、呵大執,這都是內道,內道裡面學習佛法,學走偏了的人,都要破斥。那麼為什麼這裡講到說,這裡外道相善呢,這就是我們淺知、淺見、初機的人,特別容易在這個關口就被迷惑了,你比如說我們現在也有其他的宗教,甚至也有其他的包括慈善機構也罷,包括這個救濟中心也罷,等等這些,它都是立足點是一個什麼呢?是大愛,是這個包容,是這個慈悲,就是慈善嘛,這個還不能用慈悲來完全概括,那麼以至於說比如說我們佛弟子也是說,要開始的時候行這個五戒十善業開始,總歸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可是大家不要忘了,還有一個什麼呢,這個仰止唯佛陀,就是佛陀完成在人格說的是人間佛教,可是還不但要人成,還要佛成。那麼從這點來講的話,我們現在說為什麼只有佛法是清白解脫之法?你如果說,在世間行善沒錯,可是你的善法它是一個,一個階段,一個鋪墊,一個資糧,如果你把整個你的人生核心,或者說你的學修的這個核心價值體現在一個做善法,特別是世間的善業的話,那就局限性太大了,太把你給局限住了。

一定要明白那個佛法的,站在大乘不共法的話,它就是般若性空,這個菩提涅槃,它是以了生死,得佛的這個無上正等正覺為究竟目標,為根本宗趣的。如果你沒有立足於這樣的大背景下,那麼我們來學修,不管你學修什麼法,肯定是有局限的,沒辦法突破。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看,比如說,其他的宗教也做慈善,也做收養啊,孤兒啊,這個救濟啊,救災啊,乃至跟醫院,這個公益事業啊,等等都會聯合起來,這個情況當然我們不是說從這裡明確地反對。可是如果你在這個菩薩法,就是解脫究竟之法的這個見地你沒有。那麼你就容易被這個給,把它框住了,止步不前,沒辦法突破。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佛法的法是在哪裡,它的落腳點在哪裡。

我們說俗了,它的賣點在哪?還不單純說世間的善法,然而你看我們從人世間,就我們現實世界來講,大家提倡做善事,提倡做的多了,乃至包括我們自己內部的放生,這個佈施等等這些,這都是資糧。大家要知道,就好比說六度萬行的六度一樣,一定要有般若空性作為根本,那麼你的這個前五度才能夠把它支撐,作為解脫的資糧,否則還是輪迴中的資糧。

所以這裡講到的「外道相善,亂菩薩法」,就是說如果你完全把眼光投向,所有的目光都鎖定這個水平的時候,那你就會忘卻我們大乘菩薩法,成佛的究竟本懷,它不受干擾。而且會本末倒置。我也不知道你們,咱們在北京,基本上還是有一個很好的修學環境,一般在這裡雖然廟比較少,可是這幾大道場裡面,特別是中國佛學院,也有頻頻現在出來來弘法的。我去某一些地方講經,那個確確實實,我們現在已經不管是外道相善,內道也同樣如此,修著修著走偏了。你說本來,比如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說念佛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這輩子想要了卻,這是對的,那麼學著學著就開始封執成迷了,說就是一句佛號就可以了,什麼也不幹,經也不來聽,道場也不來親近,也不來維護,就一句佛號,當然可以。

可是問題是你確信一句佛號,你能不能守得住,把得定,這不一定了。就跟我們吃飯一樣,那麼當然說飽,你只吃一碗一碗白米飯,一碗又一碗,絕對能飽。如果我們從飽的角度來講可以,這個理論是成立的。可是現象上,大家你們家裡都會吃飯,就光吃白飯,不炒菜嗎?我們每次吃飯的時候,總歸說吃點鹹菜就覺得太單調了,還得炒幾個菜,就著下這個飯來講而言,這是人之常情。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就是如此。如果你真的能守得住,這就是百千萬億人裡面可能少有一二的,可是你守得住可以,不是不可以。但是大家要記住,我們還是沒到那個水平,就是要來以聞法,來道場共修相滋,這樣才能提起正念相續不斷,那我到某一個道場去講法的時候就是這樣。

不來聽法,說夾雜,說來聽法就是好像障他們的道,就是本來還修得好好的,一句佛號,你這麼一聽法,又亂了心了,後來我帶著他們念四字、六字,不是有差別嗎?我說咱們還是念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帶有這個皈依的這個功德在,畢竟我們現在的信心還不足。嫌不行,改了他們原來道場的規矩了,我們就是四字,念南無加起來,這就是夾雜,又多餘了。結果等我再去講法的時候,看到這道場裡面嫌加了兩個南無就嫌夾雜。結果呢,後來開始流行什麼原始點按摩你們聽過嗎?有的聽過,原始點按摩就是,就是養生嘛。最後這個道場就弄得烏煙瘴氣,說是借著念佛的,就弄那個去了,後來有居士不是問我說,按原始點行嗎?這個,我說當然可以,你養生你想活得痛快點,那可以啊,舒服點,養生是可以的。

但是一定要記住養生不能障礙往生。我們現在也是有時候口稱往生,一提到養生趕緊眼睛一亮蹦著就去了。說這有時候本質上這些道理是很淺顯的。好,原始點按摩就當作一個群起而追隨,就當作一個宗教的一個法門一樣,就這麼去每天就這麼共修去了,大家都奔著那個去了,就把它弄成一股宗教習氣了,特別不好。後來還做那個,就是用水果皮呀,水果呀弄在一起讓它發酵,那個東西叫什麼,酵素,就是弄那個,也是上上下下,樓梯口都是這個,哎呀,弄得整個就跟地球馬上要毀滅了,就是出來一個救世主一樣。等等就弄這些去了,所以你看,你說這些事,你說它有沒有過失,沒有呀,按摩一下,身體稍微鬆快一點,這無可厚非、人之常情。

可是你在本末倒置上,有本有末,什麼是根本,什麼是枝末,要弄清楚。如果你把枝末弄做根本,那麼定位錯了,這就叫亂菩薩法。所以你看說,我加了兩個字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改了他們的規矩,就覺得夾雜了。結果弄原始點按摩,弄這個酵素,他就不覺得夾雜了,而且就熱火朝天弄得。這就是一盲引眾盲,就是亂菩薩法啊。大家知道現在整個社會上好多現象都是這樣,不斷地稀釋佛法,可是佛法解脫的本懷一旦不提倡的時候,至少你要跟進上來,哪怕我做不到,有的只講慈善這一塊,光做好事遍天下的去做好事,不知道做了多大,可是一旦你把解脫的本懷給忘了,佛法的意義何在?那釋迦牟尼佛當時就,那他當這個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就好了嘛。那他還出什麼家呢?做太子又有錢,又有位,到處隨便可以做慈善,為什麼要六年苦行,為什麼要在菩提樹下去打坐,為什麼呢?所以從這點來講,我們說外道相善,亂菩薩法。這是其一。

特別是不但說剛才講到的,外道、內道也是如此,甚至深度的修行人,如果這輩子不能了卻,都會亂這個法,沒成功嘛,沒成功你就頭出頭沒,你就空中柳絮,你不知道把這個福德將來往哪走向。所以說,印祖也說過,說這個教理行果是佛法的綱宗,那麼憶佛念佛是解脫的極徑,最快的,他力。憑自力難呀,他老人家說,在昔之時,在那個年代,高人林立的正法、像法年代,隨修一法,就是你學著教,自然觀就跟上了,自然就有修有證,就是在這個道理、理論上明瞭了,自然這個現量就能夠證這個果,證這個理所表的境界。我們現在不行呀,學教就是學教,理就顧不了了。解理就是理,行就跟不上啊,他就是根器不夠。大家知道,所以說,後來說「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法皆備。當今之世,若捨淨土,果證全無」呀。

除了他力,修證證果就是沒辦法,跟證果這個殊勝功德沒緣了,這是我們現在的情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希望正當適合之時,就是以淨土門來立大乘解脫究竟之法。特別是現在我們因為隨著法運,大家知道每一個法就是整個佛法而言,也有起落,也有興衰。那麼佛法裡面每一個宗派,也有起落,也有興衰。那我們這個年代慢慢地就是以後小乘法會越來越盛的,它一定會有這麼一個時間段。那麼就是淨土這一門捷徑呢,慢慢地就被這個塵土和樹葉子蓋住了,大家都經過此地而不入其門了,不知道,面對的就是這樣的情形。所以呢,希望說,我們能夠把這個菩薩的真正橫超之法,大家要明瞭,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無賴惡人,破他勝德」。我們隨便生活中周邊去觀察一下,是不是一個嫉賢謗善的時代,你看做好事也不能做了,你做了好事還感惡果,哎呀,現代人你說這個因果不知道怎麼來的,這是什麼樣的因緣,這做了好事馬上還把你給訛上了,還訛好多錢,你說他怎麼辦呀,這就是嫉賢謗善。在這個年代,不管我們是世間法,世間裡面也是惡人吃的開,稱之為有本事,有能力呀,他要是能算計,有手腕,整個在這個社會上他就如魚得水,他能夠把這個心術能用在這上面,那麼你比較善的一個人,比較正直的一個人,剛正的一個人,不阿他的性格,在這種情況下他就鬥不過他呀。那麼這樣的情況下,無賴惡人,破他勝德啊,就給你修行設置障礙,見不得你行善法,見不得你做善事。

甚至包括你解脫修行法門的時候,我要了生死還解脫說,你學佛學得你都什麼事都不管不顧了,你活著也不好好活著了,此起彼伏全是這種。修行人的耳旁是不是都是這種聲音。甚至說你家裡的這個六親眷屬,都是過去世很可能是發願一起來,要麼是同修道友,反之就是來障你的道的。所以說,這個修道人,這是善惡來講,真正從修道人來講呢,更是如此了,甚至有時候末法的時期,你看有一個果報是什麼呢,就是說,講到呢,這個末法時期,寺院裡面住的比丘,有善性比丘,有惡性比丘。那麼如果說,有一些人窺到這個廟裡面有商機,覺得廟裡面你看現在這個旅遊開發啊,土地開發啊,什麼會所啊,休閑啊,禪茶會等等這些,就是不斷地去往廟跟前湊,覺得這天下名山僧佔多。那風景好,開發的價值大,那麼久而久之他甚至就是以前的這個廟呀,有幾個住錫的僧人,他想把他弄走,把廟就當作了旅遊場所了,就他的會所了。那麼在佛的經典上說了,末法時期有這樣的人,他先到廟裡面去找這個比丘,是正法比丘,就是有正知正見的比丘,那麼就說一些非常優美的話,咱們合作怎麼怎麼樣。

那麼這個正法比丘,不搭理他,讓他快走快走,我們不是弄這事兒,這個時候呢,他想方設法,又在這廟裡面偶爾有幾個害群之馬的惡比丘,他就會找這個惡比丘兩個人一拍即合,裡外相應,就把這些善法比丘都給趕走,最後把道場作為經營盈利的目標。那麼如果說,不管你這輩子盈了多少利,乃至你是兩個人分了,或者你一個人拿走,那麼這樣的果報就是說,絕對等不到來生。這是在佛的經典裡面講到的,等不到來生,這輩子就是要,要麼是突然間少一塊,身上,要麼就是突然間說不了話,偏風失語等等這些果報,來生就在無間地獄。為什麼呢?你看,我們是講到這個因緣果報,佛說的,可是這個果報裡面就講到說,如果有惡的這種,他肆無忌憚,他就能夠得心應手啊,整個的外在環境就是這樣的。

無賴惡人,破他勝德呀。所以為什麼在佛授記說,末法時期,真正想修行的,想了生死的,最後沒辦法都跑到山裡面去了。就是說你在這個上面你想弘法利益眾生,大家不需要你利益,反過來,反攻你,反咬你,那就沒辦法,就是這麼一個時代。所以這就是我們現在嫉賢謗善,大家修行難。你做個惡事的話,到處都是成就惡事的道場啊,隨便出去吃喝玩樂,哪裡不是呀,成就你的殺盜淫妄。那你想做個善事,你得怎麼號召,用心地去勸導,那都一不留神馬上就給你裡面就弄不成了。確實如此,也的確慚愧,我們共業所感,同生到如此的時代,被人欺的就是善人。

當然諸位同修,你會修行你就說,人善被人欺,那就可能你比較善良,你的心性比較純厚,你也不那麼陰險狡詐,很可能吃點虧,但是這個人欺天不欺的。真正的修行人在臨終的時候看你的本事,你這輩子沒有造惡業,沒有給自己設障礙。惡事做久了,你走的時候不痛快呀,那個惡業現前的時候,那可不是開玩笑的,那是動真格的。所以第二點就是無賴惡人,破他勝德。

第三點是「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什麼叫做梵行,有時候我們也叫梵行(hèng),就是修這個清淨,解脫之行。是這個意思,一味的,你看我們說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一個修行人就是奔著解脫,了生死去的,這就是梵行,清淨行,這個脫生死輪迴行,是這麼一個意思。那為什麼說能壞呢?我們聽過一個三世冤吧,這個詞聽過啊,就是說,我們也不是不修行,也不是這輩子沒有發心,甚至修的還很好,不錯,問題是,只要你沒有到頂,他就隨時一不小心就滑落。你看我記得印象中有些這個電視節目裡有那種,就是跟爬山一樣是一個台階,上面不斷的往下衝水,然後人就不斷的往上爬爬爬,眼看就要拽到最上面的時候,禿嚕一下子沒拽好,又全部滑下來,還得從頭開始。

我們在修行路上也是這樣,三世冤就是說你這輩子,你的因地發心怎麼樣?《楞嚴經》裡面說,偷心不死,那麼這個發心不正的話,果招迂曲。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的發心,如果沒有徹徹底底地要萬緣放下,這輩子要了道,那麼修一些善法,甚至修一些禪定法,修一些六度萬行這些培福慧資糧,那麼他一定會夾雜了一些東西,帶著這一念很可能這輩子沒修行成功,那麼下輩子呢,那就不知道轉成什麼了,也許你的因緣好,般若緣深,還在這個無為法上往前走,這是好的了。但是絕大多數都帶著夾雜一念,下輩子轉成世間福報了,一旦轉成世間福報,那福報大了,不是官高位顯,就是有財呀,財力雄厚嘛!那你隨便動一個念,推動一個事情,這個驅動一個項目,那就整個多少人、多少事、多少環境隨著你轉啊,這造的業就大啊。

業造的大了,那麼罪因果就大了,第三世就保準就順順當當地又下墮了,還不如頭一世不修,還可能保個人身,這就叫做顛倒善果,顛倒的嘛。為什麼大家看到蘇東坡,甚至是這個一個蘇東坡,還有一個這個,蘇東坡是五祖戒禪師轉世,還有一個魯公,魯公是這個,是誰來著,乃至包括歷史上最有名的秦檜,這個宋朝的大奸相,都是雁蕩山僧,過去世是雁蕩山裡面一個住山的僧人,要不他沒有這麼大的福報。這個蘇東坡前世五祖戒禪師,那所謂的已經有悟境了呀,門庭高峻,一般人去了問話,答的就接不上他的法,已經到了這地步了,就由於他的煩惱生死還沒有斷乾淨,就帶著這個,可能是我慢吧,那麼在來生的時候,一投,投成一個蓋世,福報轉成什麼了,一輩子出世的禪法轉成世間的這個蓋世才情福報。

一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你看這個詞一出,其他詠月嘆月的詞都廢掉了,這需要多大的福報啊。那就是過去修出世法的智慧,因地不真,夾雜了有一念貪婪、羨慕、世間才情之心。肯定是跟世間的這些文人呀,有才華的人,溝通交往的時候,可能寫個禪詩,說個信口吟詩作對一下,動了一念心,就會有這樣的果報。那一輩子把宿世修行的福報揮發完了,還到哪去呢?為了做官,流離失所,又被流放,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等等這些,顛倒善果,何如說這輩子咬定真信切願,一句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一了百了,還有這些說法嗎?還用得著佛門中人,讓人家你看,咱們在這不是把他還點評一下,說三道四嘛。所以這就叫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第四個就是「聲聞自利,障大慈悲。」為什麼說聲聞,我們佛法裡面大家都知道,我們通常說,小乘和大乘,乘就是運載嘛,小乘它就只管自己,大乘的話,它可以造,用這個大慈悲心,大智慧,悲智雙運,造一所大船,不但自利利他,大家同往這個解脫彼岸。了生脫死。可是,在這個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惡世界啊,我們在講自利的難嘛,難是什麼呢,你這個大菩提心發不起來啊,一開始有可能還發一個相似的凡夫的菩提心,在那念一念,眾生無邊誓願度,可是有一個眾生擾亂你,你就馬上對他生嗔恨,怎麼度啊,就反被他度了。無邊都不要說了,就一個我們都過不了關呀。為什麼舍利弗,發了心說,從這個聲聞阿羅漢,轉個迴心向大,他要發心,要行菩薩道,結果呢,被這個另外的一個菩薩,還是天子來著,化現來試驗了一下他嘛,要左眼挖左眼,要右眼挖右眼。

挖下來說他母親生病了,要藥引子,結果先挖了一隻眼,說你挖錯了,我要的是右眼,你把左眼給挖下來了,好吧,為了度你母親,發心佈施吧,把右眼再挖下來,扔在地上踩了一腳說,這麼臭,你這修行不好,不清淨,一下子什麼呢,就動了念了,說眾生太難度了,馬上就退到九十劫都是定性聲聞,就修不上去這個菩薩道了。所以聲聞自利,就是只能夠自利,我們現在有利人之心,沒有利人之行,沒有利人之力啊,這就是這個年代,發不起大菩提心來。那麼這樣的話,就是看這個三界就像冤家一樣,自己趕緊得解脫,越髮根深蒂固,就想著我解脫,那麼這種我執也是伴隨著生長,取這個有餘依,三百里的化城,就涅槃住到裡面不出來,那麼就形成定性聲聞,佛就是呵斥這成為什麼呀,焦芽敗種,永遠都成不了佛啊,只管著自己嘛。

所以你看這也不是說佛法有問題,都是修出來的弊病。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知道說障大慈悲,真正的大慈悲就是趕緊,我們先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幫著諸佛菩薩一塊來做清淨海眾,遍法界的去度。這也是大慈悲啊,這才是真菩提心,所以我們現在說,發菩提心其實就是一個求往生的心,就是一個菩提心。這是第四。

第五點就是只有自力,沒有他力。剛才講到的自力就是上次我們講,就是跟螞蟻上山一樣,他力就是順水颺帆之功德,大家想一想,哪個輕哪個重?我們現在就是如果說,不去依附他力法門,憑藉自力的話,不要說解脫了,得人身有幾分把握呢?大家捫心一下,得人身有幾分把握,所以徹底對於這個自力、他力啊,我希望諸位同修,能夠真的有一個,你一定要做深度的入進去,到底自力的難點在哪裡?上一次我們講了,到底他力,他力的殊勝之處有什麼內容?那我們上次,待會兒我們再讀經,讀經的時候就跟大家講了,只有你把四十八願的內容都明瞭了以後,你才知道原來他力有如此的殊勝,如此的勝義方便,如此的強作巨大的增上因緣。

大家要對這個自力、他力啊,有時候我們,人啊,很難放下我慢、我執,而且在這種具足了我執的常態思維下,去接洽,去對接他力法門,那就特別的難。大家想一想,我們說現在你看我們說這個自力、他力,確確實實不可同日而語,我們對於他力不能夠全身心地靠倒,就是全身心地靠給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我這個法門的成就功德主力,主導的力量,主動力在哪裡,就願力。那麼我的力量要往哪使呢,不是說去懷疑說這個願力到底有沒有夠大,能不能接引我去,我還是趕緊自己。就跟我們說的,不相信這個共產主義,人民公社,那麼就趕緊自己私藏點糧食,或者怎麼樣,還是覺得說,我應該自己再弄點東西出來,萬一不夠呢?怎麼辦呢?可是恰恰對於他力的全盤接受的最大的障礙,就是你覺得自己應該還弄點兒,那他力就發揮不出來了。所以在這個上面還是我執、偷心在,老實不下來,覺得自己還能來點動作,這個不至於一點本事都沒有,僥倖地覺得說,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行就行,不行了我還有點兒私房錢。這是最障道,這一念隔開,淨土法門的真髓你就得不到,所以第一個我們的過患就是說不能夠自我意識重,自我意識重,就不能夠跟他力建立起來這種無礙的依靠感。

大家想,這種無礙的依靠感,你的自力往哪兒體現啊?往這個靠的力上體現。就是徹底放下自己,這需要很大的力量,大家知道嗎?徹底地放下自己,就相信阿彌陀佛、西方三聖、四十八大願、清淨海眾,所有一切經典裡面的描繪絕對將來得以實現。全盤地靠給他,不要自己杜譔主意。這個力量呀,我們都以為說,哎呦,完全靠著他力,你自己就一勞永逸,你就偷懶。你想想能夠把自己的心調到這個調頻力度,要多大的力量啊。所以我們對於自力、他力,大家不要以為說,自力就是截然的自力,他力就是完全的他力。他要兩個相結合,只是體現點不同,要合作。你一個是左,那你另外一個就站在右邊,兩個才能合作呀。

你也跑到左邊這樣替他去擔心去了,那右邊誰來接?所以說我們現在說,只有自力,沒有他力,就是我們首先第一個自我意識重,對他力不善於投靠和依附,這是第一點。再一個就是往往用常情來操作他力的安心方法。也就是有點兒,我們還是說的,這個把他力法門做自力解,也就是說跟橫超法做豎出解是一樣的弊病。本來我們這個他力的這個安心方法,是已經設定在這裡,但是我們現在如果依照常情,就是自己操作的時候,就是還是不信佛力。就好比說我們現在坐一個車,那麼我們總是在,我給大家講過,關車門的時候因為一般的車都得說你把車門開了,再坐進去,下意識的手伸進去,把車門關起來。可是這個車是自動門,大家知道嗎?這個他力法門是自動門,這個自動門你乖乖地上去,你相信,它自己會開。

你就在那四平八穩地往上一坐、一靠,你就等著它關。司機按鈕一按,他嘩嘩嘩就關死了。前提條件是你絕對相信這個門是自動的,它會關。你如果不能夠相信,不能夠靠倒,有的人一上去就不曉得,趕緊在這上邊擺弄,說怎樣搞的把這個按鈕或者手柄拿起來,半天就給弄壞了,門反而關不上了,一樣的道理啊,所以我們在他力在上邊,就不能把自力的勁兒往這上邊使,自力勁兒往什麼上邊使呢?使你說我就安然坐在這裡,門絕對會關。這也需要力量,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我們對自力、他力搞不清楚呢,就是事理不夠圓融。大家知道,我們常說平等法界,平等法界。也要從事從理的來進行分析,那個雖然有自力、有他力沒錯,一切的萬法,都有自力、他力。我們坐個椅子,我往下來坐,是自力,對不對,這個椅子往起來承載我坐在這裡,椅子有他力。我把這個講義往這兒一放,這是自力,這個桌子可以把講義擺在上邊是不是他力呀?我往這個話筒上面說,這是自力,這個話筒是因電有這麼一個功能給大家傳,是不是他力呀。包括我跟大家說話溝通,我在說你們在聽,才能把這個法義才能夠知道,弘傳開來了。光我能行嗎?光你可以完成嗎?不可以。一切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力、他力,自事、他事,無量無邊都有這個自力、他力,自和他。

那麼如果我們的認知不到位,我們就會用這個有礙的識,妄想的第六意識去破這個無礙的法。就覺得老在自力、他力上來進行說事,不相信他力,還是覺得我應該自力。我問大家,從根本上來講,真如實相,一真法界之中,不二法門之內,有一個自,有一個他的分別嗎?有嗎?哪裡來的自,哪裡來的他呀?可是無分別中全自就是他,全他就是自呀,全體就攝在我們現前一念的真如心體之中不動的,這是沒問題的,整個融入現前的這個遍法界的心量,何來說我是自,你是他呢?對你們來講你又是自,我成了他了,哪裡有個定性的自他,對不對?

但是,一旦落到具體修證的事項上,我們就要從本位出發了。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三界之內,輪迴裡邊,染土。那麼在這個本位的話,就我們的感知功能,我們的分別較量上,會有難,會有易,會有自,會有他。那就必須來強調這個來進行什麼呢,方便說法。那麼在這樣的一種無分別中,隨緣而出分別之相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把外相歸真心,他就難呀。攝外境歸自心,就特別難呀。為什麼,因為力量使在自己上面很難呀。把這個心順著他勁,隨順因緣,諸佛教誨,四十八願的這個加持力量,順勢揚到極樂世界,他就易啊。就著凡夫的本位,這個難易,確確實實就是有難有易,有自有他呀。那麼最高妙的就是不期而然,四兩撥千斤,就是說以自去感他,以他來帶自。

而在自他無分別中,盡力的去強調他力的功德,因為只有強調他力,那麼才能把自力的功德默默地顯現出來,完美結合,這就是淨土法門,在這樣的一種自難差別中,我們要強調它的易,強調他力。這是這個法門的範式和特色所在,它的定位就是如此的。我們現在做項目,你要定位定好呀,你針對什麼人,主要的消費群體是什麼,你定位不好了,你這買賣做不了了呀。那世間法還如此,何況佛菩薩要度眾生,他要盡量把這個功德發揮到全面極致啊。所以我們對於自力、他力,大家要知道,本來是非難非易,極難極易,全易即難,全難即易。是這樣來認知,非自非他,極自極他,全自為他,全他為自。在這種無分別中,不妨礙說自、說他、說難、說易。說自他就是難,說他,他就是易。以這樣的一種正和我意之方便之意,而入平等一味究竟之沒有一個難易之分別,這就是圓滿的他力易行。大家一定要在這上邊好好的去參去悟,這是最好的辦法,什麼叫做自力他力。根本理中何來自他,操作手法必須立他,因為自力不夠。所以說信就是信一切的善惡得往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阿彌陀佛發的這四十八大願,也是一個業力啊。他的業力功能就是設計出我們以托佛願作為增上強緣,強大的增上緣。這是講到說,此難無數塵沙說不可盡。就是在這個世界修,這種難度太難了,略微舉了這五樣,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那麼我們設身處地的,確確實實如果說掰開了揉碎了講的話,點點滴滴、一樁樁、一件件,我們仔細地看看,現在的修行太難太難。甚至說不要說真修實行了,你知道什麼是修行都很難,你知道為什麼要修行都很難,你甚至一聽修行這兩個字,你能不能生起歡喜心都很難。大家都是學佛,都是不知道要幹什麼。以解脫之法,甚至把佛法當來所謂的學以致用,他把這個立到反的方向杆,說把這個解脫之法,拿來作這個輪迴之用,增進輪迴。那就把上味醍醐,翻成毒藥了。

再往下看:「易行道者,謂信佛語。」大家看,易行道首先你信佛語,佛說的話。「教念佛三昧,願生淨土。乘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不疑也。」這是易行道他力。「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須臾即至千里,謂他力也。」你看,順水颺帆,上的就是四十八願這艘大船。「譬如劣夫從轉輪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轉輪王力也。」你看打到的這個比方是什麼呢,大家知道我們現在因為這個世界已經大家的福報不夠,感得轉輪聖王出世。我們現在基本上你看地球上有好多國家,那麼這叫做人王、國王。轉輪聖王出世的時候他是整個這個一四天下,他都能夠遊遍,一日一夜就能遊遍,他可以在這個有寶嘛寶,整個這個輪轉寶,具足了這個福德。所以轉輪聖王一出世,這個世界的福報是非常具足的。甚至輪王,你看他乘這個法器就可以飛行,一日一夜就可以周行四天下。那麼他的隨從呢,本來沒這個福報,可是坐到他這個車乘裡面,他就隨著轉輪王的福報,自然而然一日一夜也可以達到這樣的功德。那麼說明他是乘轉輪王的力,不是自己的力,以此來說明他力之殊勝功德。列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可以讓我們一個絲毫煩惱沒有斷的惡業厚重的凡夫,橫超三界,到實報莊嚴淨土,就是說的這個意思。

下面啊,最後一段,我們把它貫完。這是智者大師,又進一步說明了說,關於說為什麼一個罪惡厚業凡夫,都可以生到如此的與自己從常途因果上來講,完全不搭界,沒資格的一個淨土,他進行了一個列舉說明。大家來看:

「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淨土者,亦可有漏凡夫應不得見佛身。然念佛三昧,並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隨分得見佛身相也,菩薩見微細相。」這裡上面印的少了一個字,大家看得到嗎,微細相,「淨土亦爾,雖是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發無上菩提心,求生淨土。常念佛故,伏滅煩惱,得生淨土。隨分得見粗相,菩薩見微妙相,此何所疑。故華嚴經說:一切諸佛剎,平等普嚴淨,眾生業行異,所見各不同。即其義也。」

這一段就比較好理解了,大概反過來智者大師就是自己解說到,講到這個法義呢,就是說什麼都不可以產生定執,那麼依著常情說這樣的有漏凡夫他根本就到不了這樣的國土,這是一種定見,因為什麼事都有方便,有善巧。如果你說這樣的有漏凡夫肯定到不了佛國淨土的話,那麼同樣說有漏凡夫,無明具足的凡夫,也不可以見到佛身呀。那為什麼我們這個地球上,兩千多年前的有的凡夫一點兒煩惱都沒有斷,他也可以見到釋迦牟尼佛呢,他也能見到佛身啊,只不過是佛生國土,隨著這個眾生的煩惱業,所伏所斷給予相應的呈現的這個殊勝和粗淺不同而已。智者大師這裡講到的是這個意思,所以你看他這裡說的念佛三昧並無漏善根所起就是說,解釋到我們之所以能夠到極樂世界,這是由於見這個清淨海眾、諸上善人,就是由於我們念佛三昧的無漏善根,就是以深信切願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讓我們將來所籌的國土,念念隨著心淨,國土來淨。

是可以生到極樂世界的,就好比說有漏凡夫隨分,隨自己的能夠伏住多少煩惱,或者斷多少,隨分見到佛菩薩莊嚴色身之相。那麼凡夫見的是佛的可能是一個粗劣相,比如說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那他就叫劣應身,身體跟我們一樣高,丈六的佛身。可是如果是法身大士在實報莊嚴土見釋迦牟尼佛,就是毗盧遮那相好莊嚴,那我們根本見到的話,我想一個凡夫見到可能會發瘋的,為什麼?因為你的功德不夠呀,實報莊嚴土這個毗盧遮那佛的話,那完全是資糧功德圓滿了以後,顯現的最極清淨莊嚴的色身。那種莊嚴,那種妙相,我們現在凡夫有漏是描繪都沒辦法描繪,你想超情地去描繪肯定就會神經會錯亂,因為你的功德夠不著呀。整個這個報身莊嚴千葉蓮台,你看上面說,坐千葉蓮台,一葉一釋迦,化光百千萬億,一個光裡面又有無量億這個千葉蓮台,又化無量億釋迦牟尼佛,到他方國土去說法。你想想一個蓮台,須彌蓮台都這麼莊嚴,何況佛的報身。

大家到五台山的時候,那個顯通寺的無量殿,就是那個七處九會殿裡面,不是供就是毗盧遮那佛,戴一個天官帽,非常高大,渾身都是貼金的。那見到以後都覺得,哎呀,非常的殊勝妙相莊嚴。那是依照凡夫的心力在那裡塑了這麼一尊,真正的盧舍那佛現前的時候,那了不得啦。法身大士才能見的,那麼凡夫見的也可以見佛的劣應身,像釋迦牟尼佛我們就可以見,並不是說斷了煩惱才可以見,是隨分見的。這是智者大師在這裡有一個說明,特別他講到說淨土亦爾,雖是無漏善根所起,但是有漏凡夫發了無上菩提心,由於他有信願求生淨土,而且常盡形壽念佛能夠伏滅煩惱,那麼他一定能夠得生極樂世界,隨分見這個粗相,那麼往生的菩薩,隨分見微妙相,這是同樣都可以見,有什麼疑呢?特別是這個我們講到說十方三世的剎土,它都是實相、空性、願力所顯的法性土,佛土。它有這種無盡的莊嚴,釋迦牟尼佛他也有淨土,我們現在看不見嘛,業行有差嘛。

那個這個極樂世界雖然是九法界眾生,都往去往生,但是呢,等覺菩薩他所見到的,實報莊嚴淨土跟帶業往生、凡夫往生的眾生就不同了。我們見的是凡聖同居淨土,等覺菩薩見的是實報莊嚴淨土,這是有差別的,個人見個人的。同在一個極樂世界,但是他在不同中又有平等,為什麼呢,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啊,就是雖然你是等覺菩薩往生了,那麼你見的是實報莊嚴淨土,無非還是看見什麼啊,七寶池八功德水,無非還是清淨海眾,無非還是觀音勢至。那麼我們一個具足了煩惱往生的凡夫,到了極樂世界我往生的是凡聖同居的淨土,可是我同樣也可以現見清淨海眾、七寶池八功德水,觀音菩薩你可以見,我也可以見,又是平等的。所以極樂世界不可思議淨土,一切皆是,一切具非。雖然往生了凡聖同居的一個淨土,可是已經橫具上三途,所有的殊勝功德,你說怎麼說呢這個法門,不可思議。

所以後面你看引《華嚴經》來教正說「一切諸佛剎,平等普嚴淨」,但是呢「眾生業行異,所見各不同」。就是雖然所見各不同,可是去極樂世界最後總結是肯定沒問題的。這是第五疑關於這個具足惡業厚重的凡夫,能不能夠在一絲煩惱沒有斷的情況下,到這個出過三界的西方淨土,那麼智者大師回答說完全可以。而且剖析了自力他力的種種的這個差別相,應當如何取捨抉擇。

這就是我們自己的事兒,希望大家能夠,今天到這裡講到這第五疑了,有可能我們就是說這個學期的這個學習內容,就是主要以這五疑為主,那麼今天呢,最後要講到這裡再給大家說一下,我們一直在講淨土法門,跟大家共勉一下,咱們修淨土行人,一定要綁死,一定要綁死,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呀,再帶有我們對於淨土根本經典論著的熟悉,那麼漸漸地就把這個見地會越來越熟,越來越強。

你知道不要說真信切願發出來的時候,那股勁兒那就是說一旦真信切願到位,再隨著你的共修的道場,或者你在這個修學途中的時候這種強烈的出離心修出來了,這種對西方淨土的這種真切信心生起來的時候,那真的就覺得往生就是太簡單了,順勢的事。可是問題是你的心一定要調製到位,這個是真的這樣。我們講道理嘛,無非是這麼講,但是如果你有一念聽進去動了心,大家一定要動心。真正到忘我地說,確確實實,比如說吧,煩惱、逆境界來的時候呢,一定要Hold住。就是越發逆境界來了,越發策發說你,哎呀,你看確確實實佛經說的沒錯,就是這個樣子,那麼我就不要被它轉,在這個時候如果我轉了,萬一這個時候就是我往生的時候呢,那我就太冤枉了,白白為這個虛幻情景裡面的一念就把我敗壞了所有的道業。

你看,一個是破了聖德了,壞了梵行了,顛倒了善果,等等這些難行道裡面的具體情狀就出來了。所以就要常調,常調的時候最死的辦法,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念佛。你就南無阿彌陀佛念著,你就老想著反正我一天就真的跟個滾刀肉一樣,我一定要把這個信願行我給滾起來,誰都沒辦法,天天如此地這種練的話,它不會不出成果的。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哪怕你機械性地念久了,你試試,機械性地念久了,自然而然這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感覺也會出來,它是連帶的,他不是說你修了這個法,那個法就生了,你修到一定的程度,它絕對會其他的都會跟進上來。你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久了以後,就自然而然根塵脫落,那麼人世間這種,比如說你原來比較貪著的一個習氣,比較容易犯的一個業障等等,到那會兒至少它會淡,甚至有的人和事你沒辦法面對,一面對這個人和事你馬上就起急,其他的還好,就這個不行,那麼這個時候呢你就可以穩得住了,在這個人,在這個事中,你就可以穩得住了。最貪著的人,最難過的事你就可以穩得住了,穩得住了以後你慢慢就清楚了,這將來我們往生的時候,他不是說你放得下的那些事來害你,拽著你了,最放不下的那些業,它負責主動出擊,它來阻擋,其他的他不管的,所以說平常就是多練嘛。

確實我跟大家說,我不是刻意在這裡這個過度的謙虛吧,我真的做的也不好。這兩年呢,到處講法,就是把我的淨土弄得不純粹了,我在這裡也懺悔。可是近段時間我也通過咱們這兒的淨土之路,不斷地講經,我覺得這條線沒斷。然後我自己也反思,那麼平常我就每天,我都總歸盡管我可能佛號也沒有時時刻刻能提起來,反正你讓我說完全把他拋之腦後,我就不行,我就做著什麼,我也要在這上面,我自己也刻意地也要在信願行上,我要想一下,我要這個貼近一下,我要住到裡面一下,我就不能讓它完全拋之腦後。一拋之腦後,我們就忘情地就在紅塵裡面就打滾去了,這就是練,對境練。

所以說到這麼多的十疑,我們已經講了五疑了,完全就是為了斷疑生信。希望大家能夠在祖師們也講到能夠在四個心方面,你比如呢,第一個,就是我們無始以來造業到這裡,我們要生慚愧心,還沒有解脫出去嘛。第二個能夠聞到這樣的法門,一定要生慶幸心。佛經裡面講到人身難得,得了人身以後,能聞淨土法門比得人身還要難,大家不要以為,你們因為有這個意,你的因緣在這兒了、福報在這兒了、現前坐在這兒了。他方國土裡邊有的已經現證菩薩,就因為聽不到淨土法門,而退了大乘道心的都比比皆是。到那個時候你就知道,當生欣慶心,特別歡喜的心。再一個呢,無始來的業障,那麼這個法難遭遇我們生悲痛心。這是另一個調心的方法,生悲痛心,因為你一不悲痛了你就容易得意忘形呀,一得意忘形,人就又自在地去放開,瀟灑地去活著去了,咱們不能再好好活著,一定要常攪和自己好好活著的感覺,知道嗎?就要自己攪和,你不攪和你就被他給降伏了。沒辦法了,夜深人靜之際,晨起驀然之時,你都要想一下,我這是幹什麼呀,活著一天,一不小心就活了半輩子,快老了呀。

那麼再一個,佛這樣慈悲講,我們生感激心。慚愧心、欣慶心、悲痛心、感激心,就這種四心裡面,你隨便用,挑出來一樣,久而久之念佛能夠長久就不要間斷,也要不間斷,不疲怠了,就可以說是勇猛了。如果你長久不勇猛的話,就會有退,像一根散線子一樣,就這麼散開了,偶爾就念一下,想起了弄一下,那就會有退,其實會退的。如果勇猛了不長久就是這幾天我突然間那個什麼了,那就沒有進,不進就退。有的人就是這幾天一下子又信誓旦旦地起來了,涕淚悲憐佛前怎麼發誓,那過幾天又是恢復原樣了,所以這滾刀肉法門其實挺好的。

大致如此吧。今天就到這裡,下來我們一起來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用佛號來壓煩惱,臨終時恐怕壓不住

惡獸毒蟲 藏竄孔穴 毘舍闍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經文,那...

生不起慚愧心和懺悔心該怎麼辦

問: 弟子生不起來慚愧心和懺悔心,請法師開示。 宏海...

淨土法門不談風險很大的轉世

通途佛法談到菩薩道慈悲心的問題,可能有人會發願要生...

三界從來是牢獄,勸君及早出娑婆

世間唯有苦人多,自造新殃可奈何?滿地蓬蒿春不到,一...

但見過年忙似箭,有誰離苦急如仇

2012年的除夕,原本計劃像往年一樣參加龍泉寺華嚴法會...

大安法師:如何淡化過重的情執

問: 過重的情執(主要指親情),目前已是弟子修行的...

穿越大千猛火求此法門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間阿修羅等,今此法門,付囑...

從極樂歸來的菩薩是非同小可的

極樂世界的解脫功德,我們簡單提出三點: 第一、隨願聞...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為何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吵架

我們有時候宣傳佛法,也會盡己所能去跟周圍的人去講佛...

談「苦」

許多人不了解佛教,認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說得苦不...

心裡放不下是自己沒有智慧

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們應該隨時隨...

世界四大乾果之核桃

核桃,在國際市場上與扁桃、腰果、榛子一起,併列為世...

怎樣去圓滿落實菩提心

發了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之心,怎樣去圓滿,去落實...

初發心菩薩應先求生淨土

初發心的菩薩,大菩提心雖然發起來了,但是他還是業力...

當下是我們唯一擁有的一刻

如果我們花許多的時間擔憂昨日發生過的事,以及明天將...

天耳通

從前,有一個叫耆婆的老先生,他會一種很特別的功夫,...

生氣對身體的傷害

每個人,幾乎都知道心情不好,對身體是巨大的威脅!就...

劫難之中當如何來修持

原文: 今之時,是何時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敵。三四年...

什麼是真正的平靜呢

為了找到平靜,我們已下定決心成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彌...

把QQ頭像換成佛菩薩的頭像

近來看到很多佛友的QQ頭像,各種各樣的都有。有男人的...

三十六計教出好兒女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長、老師常...

為什麼要懺悔業障

問: 什麼是懺悔?為什麼要懺悔業障? 大安法師答:...

德的光輝跟世間的相貌完全不一樣

當你念阿彌陀佛心咒的時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

在家學佛應當注意的五點

隨著時代的進步,佛法作為一種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經得...

【佛教詞典】羅睺羅

(一)梵名 Rāhula。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系佛陀出家前之...

【佛教詞典】前際後際及前後際

【前際後際及前後際】 p0887   瑜伽五十六卷十九頁雲...

【視頻】慧律法師《對不起你的人是在成就你》

慧律法師《對不起你的人是在成就你》

【視頻】藥師佛修持儀軌

藥師佛修持儀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