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六大根本煩惱牽引著我們輪迴

本源法師  2018/06/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六大根本煩惱牽引著我們輪迴

我們講業障通常包括了三大類,哪三大類?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我們經常在做佛事的時候,到延生位去迴向的時候,經常會唱到:「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這個「三障」是什麼呢?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我們佛法現在為什麼不興盛?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現在只是注重於形式,只知道唱,根本就不知道唱的是什麼意思,更何況去領納於心?所以學習佛法,不單單要注重形式,更要去注重它的內涵。

我們講「願消三障諸煩惱」,這個「三障」是煩惱障、業障、報障。既然有三障,為什麼我們單單說業障呢?我們要知道,煩惱障是業障的因,報障是業障的果。實實在在地說,我們講到因果報應這件事情,它是互為因果的。煩惱障是因,業障是果。從煩惱,您就會去造業。業障是因,報障就是果了。你造了惡業,惡業必然感招惡果。我們因為有煩惱的根源,你才會去造業。你要是沒有煩惱,怎麼會去造業呢?那煩惱是什麼呢?我們經常講到六大根本煩惱,這六大根本煩惱就牽引著我們在六道裡面輪迴。

所以我們要想出離六道, 出離三界,那就要把六大根本煩惱根除。六大根本煩惱是哪六大呢?「貪、瞋、癡、慢、疑」,加「邪見」。那這六大根本煩惱也分成兩大類,哪兩大類呢?這個我們要搞清楚。第一大類就是邪見,在佛教裡面,我們通常稱為是見惑,知見上有迷惑。第二大類就是貪、瞋、癡、慢、疑,在教義裡面,我們把它稱為思惑,思想上面出現了迷惑,所以叫思惑。

如果用現代人的話來講,「見惑」的「見」就是認知,「見惑」就是錯誤的認知。「思惑」的「思」就是思想、內心的想法,「思惑」就是錯誤的想法。當一個人對宇宙人生萬物產生錯誤的認知,因為有了錯誤的認知後,他必然有錯誤的想法;有了錯誤的想法,必然就有錯誤的做法;錯誤的做法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惡業」,惡業就會給我們人生造成障礙,這個就是業障;有了這樣一個錯誤的做法,必然就得到不好的果報,不好的果報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報障。

所以我們在六道裡面,不好的果報就是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這個就是惡業所感招這樣一個三惡道。如果你這個人善業多,五戒十善,你就會得到人天的善果。所以我們講六道輪迴屬於果報,六道輪迴從哪裡來呢?就是因為我們起惑造業這樣才變現出來的。所以我們講「業必有因,業必招果」。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通常把煩惱障概括了業障、煩惱障和報障這三障,通通包含在業障之中。我們通常講「我要消業障」,「消業障」,其實這個「業障」就包括了煩惱障、業障跟報障,因為他們互為因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本源法師文章列表

讓青少年超越煩惱

青少年朋友們,經常聽到你們吶喊著:一大堆的煩心事,...

輪迴是看不見的,應如何理解呢

問: 輪迴是看不見的,應如何理解呢? 濟群法師答:...

一念清淨心為何會墮入到三界輪迴

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火宅。 這個是根本無明。我們...

【推薦】前世雖有修持,現世又放逸,空留下無盡的遺憾

通常我們遇到一些逆境時都會說,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

沒有煩惱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

我們的功課是什麼?我們的功課是放下。做了就放下。不...

自己就是苦難的眾生

「心裡若是煩惱糾纏,自己就是苦難眾生。」上人表示,...

我們的業障消除了嗎

很多人似乎比較喜歡形式,比如誦經要講數目,佛號也講...

出世法是身後事,何不等晚年再修習

問:淫慾固是生死之根,不可不斷。但出世之法,乃身後...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金錢是手段不是目的

金錢這個東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價值,手段的價值,...

出家人必須能節儉,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雪竇寺寺訓:儉勤誠公 今夜召集諸位職事茶話,特拈四字...

淨土行人晚年要做三件事

又見菩薩 離諸戲笑 及癡眷屬 親近智者 一心除亂 攝念山...

在佛法裡面能夠修行,要有兩個條件

世間上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加阿修羅就是六道...

少了這兩塊基石,一切道德理論都流於空談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

除念此六字外,了無一念當情

【原文】 倘肯至誠念佛,決定冥冥之中,蒙佛加被,令不...

教育子女應當從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當於根本上著手。所謂根本者,即孝親濟眾...

如何處理做義工與念佛修行的關係

問: 學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無暇參...

印光大師歸心淨土的因緣

身為苦本 印光大師在出生六個月的時候,就有眼睛的毛病...

華嚴經的十種佛

《華嚴經》都講十,以十種佛來攝持。什麼叫十種佛?我...

什麼是皈依

問: 什麼叫做皈依? 慧律法師答: 皈依分兩個角度:...

苦從何來

有一次,有人問隆波田禪師,怎麼解釋苦。隆波田禪師拿...

極樂世界為什麼不在東邊

有人問,阿彌陀佛的國土為什麼在西邊?這樣的問題回答...

萬病的根源來自殺生

在人類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同時,放眼望去,人類的物質享...

出家之後的事更多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來出家,你若沒有個主宰,還是會入邪...

修淨土的人如何靜坐

問: 專修淨土的人靜坐時,吸阿彌,呼陀佛,還是不管...

【佛教詞典】玄朗

(人名)唐婺州烏傷懸(浙江義烏縣治)人。一作東陽(...

【佛教詞典】四證淨

梵語 catvāro ''''vetya-prasādāh,巴利語 cattār...

【視頻】大安法師《薩陀波侖的供養》

大安法師《薩陀波侖的供養》

【視頻】演肅法師《風水先生的陰謀》

演肅法師《風水先生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