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通過茶去領悟禪的義理

2015/11/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通過茶去領悟禪的義理

禪和茶在佛教當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喝茶講禪,茶道又與禪相結合,所謂禪茶一味,就是要通過茶去領悟禪的定義。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並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為了滿足僧眾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在古代也只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併發展制茶技術和茶文化。我國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唐代《國史補》記載,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產於寺廟。僧人對茶的需要從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為茶道提供了物質基礎。

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制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迴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鑒、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睏,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 此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

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閑,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願大家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成佛就在今天

禪師沉默許久回答:成佛就在今天。 小和尚當時聽了不以...

聖嚴法師:找不到心

禪宗說:「參禪不在腿。」這是說,參禪不一定要靠打坐...

淨土法門是否可以即淨即密

問: 我是專修蓮師心咒得大利益,不知淨土法門是否即淨...

真切工夫才有悟處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幾句話,是...

參禪的方法究竟是怎樣的

禪宗一門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語文字可...

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馬祖一日謂眾曰: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

飛來佛

南京棲霞山的棲霞山寺,被譽為是六朝聖地,千佛名藍的...

任何境界都不能住,一住就是生死

欲界、色界、無色界都在當下一念。任何境界都不能住,...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三觀:雜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

本煥老和尚:這個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我現在今年103歲,出家81年。我本來出家的時候呢,是為...

每一次的付出,都為心中砌一條大道

有三個工人在工地上砌牆磚,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 第一...

真正的大福德資糧是靠繼承得來的

淨土法門是大乘終極之門,確實大乘小乘不可同日而語。...

自利與利他的關係

1、然欲利他,先須自利 須知此四宏誓願,乃三世一切諸...

彼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

在家居士修什麼法門最契機

問: 在家居士修什麼法門最契機?能夠盡快了生死? 慧...

【推薦】皈依後還能喝酒吃肉嗎

問: 皈依的真正含義是什麼?皈依了以後,還能不能夠...

日常修行的七法

自古以來,百姓將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鹽醬醋茶稱作開門...

蓮池大師為什麼一生崇尚念佛,又勤勤懇懇勸人看教

看蓮池大師的一個說法。他說予就是蓮池大師自稱,他說...

為什麼有些學佛人越學越不順

問: 為什麼同樣都是在學佛,有的人越學越不順心,有...

蕅益大師: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序 如來聖教,雖則法門無量,隨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

「圓通」的解脫境界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什麼叫做...

助念以佛為本,佛來比人來容易

我們現在助念團功德無量,成就了多少往生的因緣,這個...

那個總擔心你吃不好飯的人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位朋友在幾年前講的,我卻一...

「空、假、中」三觀的具體操作

一心三觀,它第一個,回歸到一念心性,這是第一個思想...

【佛教詞典】布施攝事

【布施攝事】 p0532 集異門論九卷一頁云:云何布施攝事...

【佛教詞典】弊欲

(術語)世間弊惡之五欲也。法華經信解品曰:我等心著...

【視頻】楞嚴咒(南華禪寺早課)

楞嚴咒(南華禪寺早課)

【視頻】聖嚴法師《六祖壇經(精選集)》

聖嚴法師《六祖壇經(精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