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降伏其心」有二個方法

淨界法師  2021/11/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降伏其心」有二個方法

古人說:「你上路了沒有?」如果你沒有找到高速公路,一直在市區打轉,一輩子就在市區打轉。如果修行上路了,雖然我這個人比較懈怠,好歹我是正確地走在高速公路上,到達目標是遲早的問題。所以,一個人安住以後,他的心不管外面的風怎麼吹,該做什麼,他還做什麼,因為他的心已經不再被這些外相所轉。

其實我們學習「七處破妄,十番顯見」,從這當中了解「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要讓你安住。你是不是真實地安住了,這個很重要。一個初學者,彼此見面會問說:「哦!你今天拜幾拜佛?念幾聲佛號?」其實這些都是枝末事。

你看古代的禪師,「云何應住?」你心住在哪裡,這才是根本問題。那麼,當我們的心從一種攀緣心,慢慢回歸到不生不滅心,接下來要做什麼事呢?「云何降伏其心?」就開始有資格談修行了。

「降伏其心」有二個方法:第一、如果你是智慧比較高的人,先從理觀——「不迷」下手。

這地方「不迷」的觀照力,本經是講「空、假、中三觀」。

(一)以「空觀」來破除你心中的妄想。

(二)以「假觀」來建立你未來的理想目標。

大乘佛法,它是「即空、即假、即中」。「空觀」是空掉你的心中的想像、情緒。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時,第一個,產生「感受」;第二個,產生很多個人的「想像」。這些都要空掉。但是「名利不可爭,義務不可辭」,你要有目標啊!要去開創你的未來!

那麼靠什麼去創造呢?靠「假觀」,必須去憶念佛陀的功德,產生強烈的皈依,這些都是靠「假觀」。所以,「空觀」把心中這些亂七八糟的相貌消滅之後,「假觀」重新建立一種清淨相,「借假修真」。然後從這個相當中,去開創你未來安樂的果報。以空、假、中三觀不斷地來調整你自己。

大乘佛法是有所放下、有所提起——「空觀」是放下你的妄想,「假觀」做你該做的事。那麼從空假中三觀,你就知道自己該放下什麼、該追求什麼,就以這樣的智慧來引導整個身口意的修學,這就是利根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將心外求,捨父逃走

此句出自度門神秀禪師的示眾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先修空觀來破執著

在《楞嚴經》的思想模式,就是空假中三觀。你遇到任何...

禮拜自己心靈的莊嚴

在五台山曾經認識一位日本來的大學生遊客,他告訴我他...

為什麼叫覓心了不可得

蕅益大師說,一個利根人,七處破妄到第一關的時候就應...

達照法師:從意根下手

這個意根啊,不容易,講妄想我們大家知道,腦袋那個老...

露宿街頭的富翁

古時有一個富翁,廣廈千間,妻妾成群,富甲一方。 忽然...

觀心無常,調伏我見的顛倒

以下的觀心無常跟觀法無我,偏重在調伏我見的顛倒。就...

讓心定下來

現今社會,一般人都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提升,當六根接觸...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兩位諍友

【原文】 予初出家時,皋亭茶湯寺老僧,以誕日延予齋。...

可以有妄想,但是不能隨它而轉

諸位要知道,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如果你要進步快一點是...

隨遇而安,時時快樂

有位心理學家說,年薪兩百萬的人與年薪一百萬的人的最...

把「六和敬」精神落實到企業管理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學 據經典記載:兩千多年前,佛陀身旁...

地藏菩薩悲願特重,功德不可思議

由於地藏菩薩悲願特重,所以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議。《十...

聖嚴法師《對處事態度的開示》

我十幾歲在上海念佛學院的時候,除了上課,也做很多雜...

念佛愈癬疾

潘萬宗居士。吳江(江蘇)黎涇港人。中年喪子,因此發...

如何保住蔬菜中維生素

洗菜:先洗後切 洗菜時要先洗後切,因為許多維生素都...

大安法師《四心念佛決定往生》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

【推薦】一切輪迴的根本就是我們的業力

通過十二因緣流轉門,我們了解了生命輪迴的真相。那要...

人畜之間相輪迴

從前有戶人家,除了耕種維生,還養了一群羊。這家人認...

本煥老和尚:這個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我現在今年103歲,出家81年。我本來出家的時候呢,是為...

以佛法智慧含融世間法

佛法是從覺性、實相的立場,來觀察宇宙、處理人生的一...

淨化世界,需要從心做起

21世紀是科技文明高速發展的時代,在一味追求物質財富...

極樂的五塵境界,就是彌陀的三身四德

關於積集智慧的資糧,本經講到有二種因緣:第一個是有...

從心裡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當今許多人對佛教不甚了解,對僧人存在...

【佛教詞典】未曾習同行相應

【未曾習同行相應】 p0491 雜集論五卷十七頁云:又有未...

【佛教詞典】路迦

(雜語)Loka,又作嚧迦,譯曰世間。大日經疏十曰:嚧...

【視頻】普陀禪堂剋期取證的禪門家風

普陀禪堂剋期取證的禪門家風

【視頻】珍珠母貝的眼淚

珍珠母貝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