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心與眾生心都是一個心體

大安法師  2023/02/22  大字體  護眼色

佛心與眾生心都是一個心體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

這個重重結示,就是在經文當中,這是第三次講「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那麼強調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是讓我們深信西方極樂世界一切依報莊嚴,這個依報莊嚴包括前面講的從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四土的莊嚴,都是阿彌陀佛因中所發的四十八大願,皆導師,導師就指阿彌陀佛,願就是四十八大願,行就是發願之後,由願導行的六度萬行之所成就的。這是他的因地。

阿彌陀佛因地發願起行,在果上他就成佛了,就得一切種智了。那麼種智所現,就是四十八大願的圓滿成就,就令這位法藏菩薩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阿彌陀佛。佛就具有一切種智,這三種智慧,聲聞的一切智,佛的一切種智。那麼,由一切種智所顯現出來的莊嚴。這是從阿彌陀佛那邊去說。同時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四土的莊嚴,也是我們這些淨業行人,淨業所感。淨業所感就是,什麼叫我們的淨業?就是深信切願持名為能感。為能感呢,那麼,西方極樂世界四土的莊嚴就是所感。能感和所感的感應互動,就能夠令我們往生淨土。那麼淨土,四土也是我們往生者唯識所變現出來的相分莊嚴,作為我們往生者的受用的境界,所以這是從佛的這邊說。

我們常常有一個討論,今天也有一位比丘師父在這討論,說:「有的人說西方極樂世界,你是十八願往生的就是報土,其他的往生的就是化土。」那麼這種說法,一定要站在從哪個方面去說。在阿彌陀佛的那邊說,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實報莊嚴土,它是平等的,它是清淨的。但是站在眾生這邊說,他往生之後,也是由他唯識所變的相分莊嚴,由於他斷惑的程度不一樣,善根福德不一樣,四土就依往生者所變現的相分莊嚴來分的。所以這兩者是不一樣的。在佛那裡,娑婆世界都是常寂光土,那眾生這一面,由於他的業惑還沒有斷,所以他唯識所變的有不同。所以雖然到西方極樂世界,他所唯識所現的凡聖同居淨土。

那麼這樣阿彌陀佛的心和我們眾生的心他是相滲互即的。在法相宗裡面講本質境和影像境的關係。這個本質境和影像境的關係是怎麼去理解?我們說本質境就好像這塊石頭的印子,把它有印泥印下去,就有一個東西出來,有一個它的印章出來。那麼這個章子就是它的本質境,按下去的那個印子就是影像境。就是印的模和所印的那個印,影印,是這樣的關係。那這樣的關係是眾生和佛是互相可以做本質境和影像境的。

當以阿彌陀佛作本質境的時候,我們凡夫眾生的影像境就印在了阿彌陀佛的內心,所以我們眾生就是阿彌陀佛心內的眾生,所以他一定要救度我們,自性眾生誓願度嘛。當以我們凡夫作本質境的時候,阿彌陀佛作影像境印在了我們眾生這裡邊,所以阿彌陀佛也是我們自性的佛嘛,自性佛道誓願成。所以這就常常《華嚴》會談因陀羅網的珠子,阿彌陀佛的心是一個珠子,我們眾生的心也是一個珠子,我們眾生的心印到了那個珠子裡面,那個珠子的信息也印到我們這裡,可以互相輝映的。

所以這裡就講阿彌陀佛的心和我們眾生的心是互相可以作本質境和影像境的,不僅僅只是阿彌陀佛作本質境,我們作影像境,可以互相作。那進一步用這個佛心和眾生心來比喻,就像屋子裡面有很多的燈,它有燈管,一定能放出光明,光有它的瀰散性,一盞燈的光能夠遍滿整個屋子裡面,十盞燈的光也是遍滿在一個屋子裡面。每盞光都遍,就好像是一個整體。光和光,它一定在這光裡面你很難辨別,這是左邊的燈光還是右邊的燈光,它融在一起。那為什麼這是一,為什麼叫似一呢?雖然它融在了一個屋子裡面,但是它裡面又有它的不同。它不同是什麼?你熄一盞燈,就暗一點,再熄一盞燈,再暗一點,他也有他的差別性。每一盞燈光在那裡融成一個整體,但是這個整體裡面的光,也是各有各的光。就是各遍似一。

好,我們從這個佛心和眾生心各遍,相互遍過去,那就阿彌陀佛的心光可以遍到我們這裡,我們眾生的心光也能遍到阿彌陀佛那邊去,遍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為什麼深信切願持名,西方淨土就有一朵蓮花出來?這就是我們在娑婆穢土這個心也遍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在我們此土念佛,得念佛三昧,或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現在其前,那就是阿彌陀佛的心光也遍到了我們這裡。

所以從這個一定要理解,這個佛心和我們眾生的心都是一個心體,他具有不可思議的交滲互即的功能。那麼這樣從佛的那邊說,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莊嚴都是阿彌陀佛的心,那麼從我們這些凡夫眾生的這一面來說,那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依正莊嚴也是我們的心。那麼我們的全體的心性,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妙境,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妙境,就是我們介爾一念的心性。那麼這個如眾燈明,各遍似一,也就是比喻佛心所現的莊嚴和我們一切眾生所遍的莊嚴,它就像很多盞燈,燈光遍在一起一樣的。雖然是像一個整體,似一,不能分別,但同時又各束光,各種不同的光,他又各個遍滿。這裡面又不會參雜,不會壞失,又互不妨礙,互不妨礙又各有他的個性。這就表明阿彌陀佛的心所變現的四土莊嚴和凡夫眾生變現的四土莊嚴,它似一不分,就像這個燈光一樣。這些道理都是比較深嘍。那麼似一不分,又各個莊嚴,無壞無雜,互不相礙,這就是唯心淨土的莊嚴,事事無礙的境界,就在這裡展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讓你靜心的34條法語

1、心外無物,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

【推薦】什麼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縱生人中,愛樂殺生等事。 前面的領受是約外...

學道惟貴痛切,一刻不可放過

學道惟貴痛切,一刻不可放過。蓋從無始劫以來,迷而不...

為什麼古來有些祖師能把腿一盤,要走就走要來就來

我們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脫死。那麼何謂生死?生...

跨越心靈的柵欄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從戰俘營逃出來的人,戰後去拜...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本自豎窮橫遍,故廣...

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

什麼是依他起性? 我們一個念頭起來具足三性,你要正確...

念佛的十種心

「念佛之人,雖觀如來相好,而不生愛著之心;於無念中...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蓮池大師對「歸命」的詳明詮釋

歸命,如波羅蜜例,倒語法也。歸義有二:一者歸投義,...

未成佛前先結人緣

【後復載一僧,博通經論,所至無所遇。乃諮嗟嘆息。傍...

衣食之中無道心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

念阿彌陀佛能得到十方諸佛護念加持

念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經介紹了很多,比如橫超...

要去淨土,何必帶死老鼠

氣味相投 有一種鳥,在這天地間什麼甜蜜的水果、芬芳的...

聖嚴法師《禪是什麼》

有人認為禪與淨土截然不同,其實,二者並無衝突。此在...

【推薦】菩提心是一切諸佛成佛之種子

發菩提心是佛教常用術語,全稱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無門慧開禪師有一首偈,開頭兩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

快樂如果是真的,那它就不應該消失

一位年青的西方僧侶剛到阿姜查的森林寺院中的一家分院...

世有諸天鬼神其數甚多,何唯供養此十二天

在不空大師譯《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中有這樣一段...

千錘百煉,身心皆益

橫逆困窮,是鍛煉豪傑的一副爐錘。能受其鍛煉,則心身...

臨終助念應以何心態來念佛

問: 在為臨終人助念過程中,應當持什麼樣的心態念佛...

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成功

一個人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成...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說一切法門,雖高深玄妙,圓頓直捷,皆須斷盡煩惑...

佛菩薩聖誕的紀念日

諸佛菩薩聖誕紀念日(農曆) 彌勒菩薩聖誕 正月初一日...

為亡者做功德,比燒紙錢更有用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

【佛教詞典】三寶物互用通塞

子題:招提常住、招提僧物、別房施、施十方僧、僧鬘物...

【佛教詞典】毗紐天

毗紐,梵名 Visnu。又作毗瑟笯天、毗濕笯天、毗搜紐天...

【視頻】妙境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

妙境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

【視頻】慧律法師《所有的玩,都是在玩你的心》

慧律法師《所有的玩,都是在玩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