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心與眾生心都是一個心體

大安法師  2023/02/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心與眾生心都是一個心體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

這個重重結示,就是在經文當中,這是第三次講「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那麼強調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是讓我們深信西方極樂世界一切依報莊嚴,這個依報莊嚴包括前面講的從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四土的莊嚴,都是阿彌陀佛因中所發的四十八大願,皆導師,導師就指阿彌陀佛,願就是四十八大願,行就是發願之後,由願導行的六度萬行之所成就的。這是他的因地。

阿彌陀佛因地發願起行,在果上他就成佛了,就得一切種智了。那麼種智所現,就是四十八大願的圓滿成就,就令這位法藏菩薩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阿彌陀佛。佛就具有一切種智,這三種智慧,聲聞的一切智,佛的一切種智。那麼,由一切種智所顯現出來的莊嚴。這是從阿彌陀佛那邊去說。同時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四土的莊嚴,也是我們這些淨業行人,淨業所感。淨業所感就是,什麼叫我們的淨業?就是深信切願持名為能感。為能感呢,那麼,西方極樂世界四土的莊嚴就是所感。能感和所感的感應互動,就能夠令我們往生淨土。那麼淨土,四土也是我們往生者唯識所變現出來的相分莊嚴,作為我們往生者的受用的境界,所以這是從佛的這邊說。

我們常常有一個討論,今天也有一位比丘師父在這討論,說:「有的人說西方極樂世界,你是十八願往生的就是報土,其他的往生的就是化土。」那麼這種說法,一定要站在從哪個方面去說。在阿彌陀佛的那邊說,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實報莊嚴土,它是平等的,它是清淨的。但是站在眾生這邊說,他往生之後,也是由他唯識所變的相分莊嚴,由於他斷惑的程度不一樣,善根福德不一樣,四土就依往生者所變現的相分莊嚴來分的。所以這兩者是不一樣的。在佛那裡,娑婆世界都是常寂光土,那眾生這一面,由於他的業惑還沒有斷,所以他唯識所變的有不同。所以雖然到西方極樂世界,他所唯識所現的凡聖同居淨土。

那麼這樣阿彌陀佛的心和我們眾生的心他是相滲互即的。在法相宗裡面講本質境和影像境的關係。這個本質境和影像境的關係是怎麼去理解?我們說本質境就好像這塊石頭的印子,把它有印泥印下去,就有一個東西出來,有一個它的印章出來。那麼這個章子就是它的本質境,按下去的那個印子就是影像境。就是印的模和所印的那個印,影印,是這樣的關係。那這樣的關係是眾生和佛是互相可以做本質境和影像境的。

當以阿彌陀佛作本質境的時候,我們凡夫眾生的影像境就印在了阿彌陀佛的內心,所以我們眾生就是阿彌陀佛心內的眾生,所以他一定要救度我們,自性眾生誓願度嘛。當以我們凡夫作本質境的時候,阿彌陀佛作影像境印在了我們眾生這裡邊,所以阿彌陀佛也是我們自性的佛嘛,自性佛道誓願成。所以這就常常《華嚴》會談因陀羅網的珠子,阿彌陀佛的心是一個珠子,我們眾生的心也是一個珠子,我們眾生的心印到了那個珠子裡面,那個珠子的信息也印到我們這裡,可以互相輝映的。

所以這裡就講阿彌陀佛的心和我們眾生的心是互相可以作本質境和影像境的,不僅僅只是阿彌陀佛作本質境,我們作影像境,可以互相作。那進一步用這個佛心和眾生心來比喻,就像屋子裡面有很多的燈,它有燈管,一定能放出光明,光有它的瀰散性,一盞燈的光能夠遍滿整個屋子裡面,十盞燈的光也是遍滿在一個屋子裡面。每盞光都遍,就好像是一個整體。光和光,它一定在這光裡面你很難辨別,這是左邊的燈光還是右邊的燈光,它融在一起。那為什麼這是一,為什麼叫似一呢?雖然它融在了一個屋子裡面,但是它裡面又有它的不同。它不同是什麼?你熄一盞燈,就暗一點,再熄一盞燈,再暗一點,他也有他的差別性。每一盞燈光在那裡融成一個整體,但是這個整體裡面的光,也是各有各的光。就是各遍似一。

好,我們從這個佛心和眾生心各遍,相互遍過去,那就阿彌陀佛的心光可以遍到我們這裡,我們眾生的心光也能遍到阿彌陀佛那邊去,遍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為什麼深信切願持名,西方淨土就有一朵蓮花出來?這就是我們在娑婆穢土這個心也遍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在我們此土念佛,得念佛三昧,或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現在其前,那就是阿彌陀佛的心光也遍到了我們這裡。

所以從這個一定要理解,這個佛心和我們眾生的心都是一個心體,他具有不可思議的交滲互即的功能。那麼這樣從佛的那邊說,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莊嚴都是阿彌陀佛的心,那麼從我們這些凡夫眾生的這一面來說,那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依正莊嚴也是我們的心。那麼我們的全體的心性,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妙境,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妙境,就是我們介爾一念的心性。那麼這個如眾燈明,各遍似一,也就是比喻佛心所現的莊嚴和我們一切眾生所遍的莊嚴,它就像很多盞燈,燈光遍在一起一樣的。雖然是像一個整體,似一,不能分別,但同時又各束光,各種不同的光,他又各個遍滿。這裡面又不會參雜,不會壞失,又互不妨礙,互不妨礙又各有他的個性。這就表明阿彌陀佛的心所變現的四土莊嚴和凡夫眾生變現的四土莊嚴,它似一不分,就像這個燈光一樣。這些道理都是比較深嘍。那麼似一不分,又各個莊嚴,無壞無雜,互不相礙,這就是唯心淨土的莊嚴,事事無礙的境界,就在這裡展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怎樣才能讓心變清淨

凡夫的心總是心猿意馬,漂浮不定,好比躁動的猿猴一樣...

如實知自心

坐禪的過程和我們人生的經歷一樣,二者具有共性。剛開...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見性了解真妄

古德說:不識本心,修法無益。我們的法門有很多選擇,...

人生的兩個大包袱

我看到許多人每天都背著兩個大包袱一個是珍寶包袱,一...

淨界法師:唯識學對於妄想的兩種分類

第六意識在受用外境時,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以什麼心來做事,最終就會成就什麼

心是非常微妙的,因而,多數人對自己的心行並不了解。...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確內涵

問: 什麼叫自性?該如何把握自性一詞的正確的內涵?...

10種心理暗示 找回最簡單的快樂

忙碌的生活中,幸福往往和我們擦肩而過。轉換一下思維...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離開地獄的唯一生路

這個淨土法門的特點就往生這一點,是全靠佛力。這是淨...

肉身之軀,扼縛癰瘡

要常常觀照自己這個身體,這是五欲享受的主人。這個身...

淨土法門不談風險很大的轉世

通途佛法談到菩薩道慈悲心的問題,可能有人會發願要生...

臨終念幾句佛就能解脫是否太簡單

問: 有些未聞佛法的人臨終念幾句阿彌陀佛也能成功解脫...

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擁有強大的內心,可以更坦然地...

聖嚴法師《眾生成佛》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六十華嚴...

臨命終時最好別在醫院

命終的過程人人都要經過的,誰也免不了。我們經常說出...

心態決定獨木橋的走法

弗洛姆是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一天,幾個學生向他...

我所鳥的故事

這個在佛經裡,有一個叫本生經的故事裡面記載。在無量...

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光孝寺位於廣東省廣州光孝路北端。據《光孝寺誌》載,...

放下包袱,生命可以不必如此沉重

一個青年背著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

佛像開光的表法意義

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

寺院由誰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佈施所成,三寶所依,本來就是出家師...

食素與食肉之辯

中國漢地佛教徒茹素的傳統 當佛教從漢代開始傳入中國...

家庭教育為天下太平之根本發隱講記

這篇重要的開示我們分成三個段落來學習:一、家庭母教...

遇到事情不隨妄轉,斷相續心

阿賴耶識就是我們生命無量劫來善惡的業力、無量劫來所...

【佛教詞典】疑結者

疑結者,謂於諦猶豫,疑結所繫故,於佛法僧寶妄生疑惑...

【佛教詞典】替僧

明代,凡皇太子、諸王等出生,皆以幼童一人剃髮為僧,...

【視頻】慧律法師《念佛就算沒大徹大悟也有往生把握》

慧律法師《念佛就算沒大徹大悟也有往生把握》

【視頻】淨界法師《貪求神通,精魅惑亂》

淨界法師《貪求神通,精魅惑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