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行相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指心(心王)及心所所具有之認識作用或所映現之影像狀態。心、心所以各自之性能,遊行於境相之上,又行於所對境之相狀,故稱為行相。最常見者,如散見於原始佛典中之「四諦十六行相」,即是小乘佛教用以觀悟四諦之理之修習內容。於此觀悟過程中,修行者對苦、集、滅、道四諦各自浮現四種影像於心而分別解了、觀念之。然對「行相」一詞之解釋,俱舍與唯識二家說法不同,稱為二種行相。在俱舍宗,係指映現於心之影像;在唯識宗,則指心與心所之認識作用。

(一)俱舍宗認可直緣心外之境,故以心、心所為能緣,以心外之境為所緣,其時,心與心所所浮現之影像即為行相。俱舍論記卷一末(大四一·二六下):「言行相者,謂心、心所,其體清淨,但對前境,不由作意,法爾任運,影像顯現,如清池明鏡,眾像皆現。」同書卷四又進一步闡論其義,並謂「行」為行解之意,如了別之作用;「相」為相貌之意,如影像等,故以行解事物之相貌為行相。另據俱舍寶疏卷四載,能緣之心法於所緣之境,以品類不同,故行解於心上,亦生起品類互異之相,如鏡照物類,於鏡面上有種種像差別之相。俱舍論頌疏卷三亦舉例說明之(大四一·八四三下):「如緣青境,心及心所皆帶青上影像,此識上相,名為行相。行謂行解,即能緣心也;相謂影像,即行上相也。行解之相,名為行相,依主釋也。」

(二)唯識宗不認可直緣心外之境,而主張一切影像必於心內顯現,以之為所緣,更生起能緣之相,即心內有能緣、所緣之二相,所緣之相稱為相分,能緣之相稱為見分,此見分即所謂之行相,是為見分行相,屬於心識之認識作用,而非影像等物。故由唯識宗之觀點而言,俱舍宗所說之行相實為相分行相,而迥異於唯識之見分行相。成唯識論述記卷三(大四三·三一八下):「小乘人心外有境,即以為所緣,大乘說無故,以彼小乘行相為大乘相分,大乘心得自緣,別立自體分,即以為事,故以見分名行相。」[成唯識論卷二、入阿毗達磨論卷下、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卷下、俱舍論要解卷一] p2556

上篇:行疫神 下篇:行苦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缽羅塞建提

(神名)Praskandha,神名。譯曰勝蘊。俱舍光記二十七...

法無礙解

法無礙解者,謂依止靜慮於一切法名差別無礙具足中,若...

神童寺

屬日本真言宗智山派寺院,位於京都相樂郡。相傳為聖德...

遠劫

指歷劫久遠。劫,乃劫波(梵 kalpa)之略稱,為計世界...

見清淨及善清淨差別

【見清淨及善清淨差別】 p0645   瑜伽八十七卷八頁雲...

六欲天

六欲天者,福德與諸天為一趣。而飲食、男女、睡眠三事...

諦處

【諦處】 p1376 集異門論七卷二頁云:諦處云何?答:如...

五支念誦法

(名數)一三昧耶印明,二不動尊印明,三如來鉤印明,...

異解

(術語)差異之見解。八十華嚴經十七曰:但入真如,絕...

唅鍐

指 (hāj)與 (maj),為不動明王之種子。通常在口誦...

四種變易

(名數)於變易生死中,因果相移易,修一分之因,感一...

有體施設假

為二假之一。即於無名之法體上,施設假名之義。據宗鏡...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佛說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

【大藏經】佛說法滅盡經

佛說法滅盡經 僧祐錄中失譯經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大藏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真實辦道方能獲得法益

往昔古人參訪善知識,動輒需跋山涉水數月,艱辛之至。...

最殊勝、最有效果的供養

一直以來有善士發短信、郵件和打電話表示願意供養我,...

魔障出現的原因及對治

昨天我們講了修行中會出現的魔障。所謂的魔就是障礙,...

每一次的付出,都為心中砌一條大道

有三個工人在工地上砌牆磚,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 第一...

念佛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明瞭阿彌陀佛名號的緣起與德用後,我們宜義無返顧地持...

【推薦】佛經格言集萃

▲ 若人壽百歲,邪學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代序 蕅益大師說:佛道以見性明心為指歸,以信行、法行...

如何看前途是好是壞

問: 師父,你好,能不能給看看我的前途是好是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