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怎樣才能夠修行不退轉呢

大願法師  2017/06/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怎樣才能夠修行不退轉呢

怎樣才能夠「得不退法,心無障礙」呢?怎樣才能夠修行不退轉呢?這個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我們很多佛弟子學佛很久了,但是漸漸地他的心就退轉了,懈怠了。因為從一開始他就沒有真正地了解,什麼是真正的佛法,什麼是真正的修行方法,他不知道。他以為誦誦經、拜拜佛,這個才是修行,我平時的生活就不是修行。這是錯誤的,這樣子就產生對立了。

如果要「得不退法,心無障礙」,就要實踐一個方法,就是「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

在生活之中修行,將生活的每一件事情轉變為修行,將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善巧方便地待人接物,也就在這個中間修行,轉變為佛法。所以佛陀開示我們說,「如果你認為在生活之外還有佛法,就是‘頭上安頭’——你提著頭去找自己的頭。」

如果不在生活之中提升品質,讓自己的身語意三業清淨,你對佛法的修持是容易退轉的。因為你沒有了解到真正的佛法,只是學會了在形式上、儀軌上、表面上去做功夫。而且這個形式和表面功夫就把你捆住,就讓你生煩惱了,所以就有對立,就有衝突,就容易退轉。

所以一定要明白,我們拜佛、誦經、念觀世音菩薩,這些不是目標,而是方法。我們透過這些方法使我們的心性更柔軟,心量更廣大,開發我們內在本具的慈悲與智慧。然後用這個充滿慈悲與智慧的心,更好、更歡喜自在地生活在人間,行於世間,無有障礙,這個就是修行。

內心能夠保持覺醒、靈明、純淨、心無罣礙,那麼我們所遇到的任何順境和逆境,所遇到的一切境緣(境是指物質環境,緣是指人事環境)都能更深刻地激發我們內在的慈悲與智慧,這個就是與生活融為一體的修持。

佛經上面說過一個故事。

一位大德對徒弟說:「你去外面找一找,找一些藥草過來。」這個弟子很有智慧,回來的時候他兩手空空。師父問他:「為什麼你沒拿回來?」他說:「在我看來沒有不是藥草的植物,都是藥草。」

同樣的,我們能夠善用其心,生活之中的一切都是佛法,沒有不是佛法的事情。我們認為那個不是佛法,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善用其心,所以我們就產生障礙了。所以一定要以修持指導生活,以生活體現修持;以智慧來指導生活,以生活來體現我們內在的慈悲與智慧。這樣子就能融為一體了,這樣子就能夠「得不退法,心無障礙」了。

我們的修持如果獨立於生活之外,修持與生活就會產生對立,就被人為地打成兩截,就會充滿矛盾。並且也可能成為一種折磨,最後使我們修法失去活力,使我們生活失去法喜,就容易退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願法師文章列表

成佛路上的難行道與易行道

我們修習成佛之道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完全仰仗內心的...

為什麼有些人越用功煩惱越重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說: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

末法修行魔障多

末法時期修行對我們來說,具有著種種的魔障,如果在修...

妙蓮老和尚自述閉關苦修的傳奇20年

環境愈苦道愈堅 俗語說多難興邦,如果生活安適,人心就...

功課必須定量定時,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我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

有十種行持,可遠離魔業的障礙和困擾

《八十華嚴》中說: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捨離魔業。也就是...

【推薦】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

一日,舍利弗與維摩詰辯論不二法門,辯論到最精彩處,...

這麼多人用功辦道,怎麼沒有開悟的呢

我們這麼多人用功辦道,怎麼沒有開悟的呢? 第一,我們...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病後方知身是苦,壯時多為他人忙

祖師立的規矩,都是提醒我們趕快用工啊!說什麼病後方...

修行要抓住這三個要點

第一點,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為...

獲得富貴果報的四種修法

可以讓我們獲得富貴的四種修法: 一、應時行施 是指應...

修學淨土難相應的原因何在

我們想求生極樂世界,前行也是數數聞思淨土經論。比如...

才華一不小心就會害死修行人

有時候前途的有無,牽涉到個人才華的高低。因此才華一...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是印度的語言,中文的意義就是「我」的意...

六識其實是一念心性當下具足的

我們看第七科,明藏性即識大性。這個藏性就是我們現前...

云何心能得明淨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淨?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務實地去面對人生果報

佛法認為過去發生的事情是不能改變的,但是你未來有無...

何謂「無生法忍」

這個無生法忍我們也解釋一下。在古德的註解當中也提到...

事持和理持的差別在哪裡

所謂的事持和理持的差別在哪裡呢?並不是在念與不念,...

如本法師:三界輪迴淫為本

圓覺經云: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諸位同...

人生的方向該往哪個地方走

完整人生的五個層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

念佛人為何還會遭遇車禍

近日,有位初學佛的賈居士講述了一件事。最初帶領賈居...

修行的真諦

心猶如相續的河流,假如你無法運用你的修持來把握它的...

惜福從惜食惜衣做起

禮拜天,父親看著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兒子,心想:今天...

【佛教詞典】因六義

全稱緣起因門六義法。略稱因門六義。謂於諸法緣起上,...

【佛教詞典】無熱惱池

【無熱惱池】 p1061 俱舍論十一卷五頁云:雪北香南,有...

【視頻】慧天法師《心作心是彌陀現》(二)

慧天法師《心作心是彌陀現》(二)

【視頻】向阿彌陀佛祈願文(星雲大師念誦)

向阿彌陀佛祈願文(星雲大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