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學淨土難相應的原因何在

智圓法師  2018/01/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修學淨土難相應的原因何在

我們想求生極樂世界,前行也是數數聞思淨土經論。比如,對西方淨土的因、果、事、理,依報、正報的功德莊嚴,往生淨土的殊勝利益,往生的正因和違緣,西方淨土的不共優點,修持淨土的方法,阿彌陀佛的大願海,彌陀名號的功德等等,都要由多聞才能了解。多聞之後,又要多思惟憶念。如果由思惟聖教和正理引發了定解,那就能引生往生淨土堅定的信念和切願。在真信切願推動下,身心投入修持,修一分就是一分淨土正因,步步切實,決定成功,可以說「往生淨土,萬牛莫挽」。以這個原因,蕅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

所以先由聞思引生定解,這是最初的關鍵。在定解的攝持下,所有的修行下至一點一滴都能成為淨土資糧,而且是純乎其純的資糧,由此開始踏上了往生淨土的真實之道。而且,修的效果非常好,因為整個心和阿彌陀佛相應,功德不可思議。按這樣發展,雖然還身處娑婆世界,其實已成為極樂國的人。

相反,若沒有聞思淨土的經論,對淨土沒有生起真信切願,則修持淨土容易淪為影子之道。(當然並不排除宿世已種過深厚善根,一聽就能深信不移,這並非此處所指的對像。可以反觀自己,如果只是模糊的信心,往生的願望甚至比去美國還微弱,那一定要聞思淨土的經論教言。各人都有自知之明,反觀自心就知道信願的真切程度。

不聞思是怎樣造成修持的不得力和不相應的呢?(此處,「聞」不只是聽聞,十法行中的書寫、閱讀、諷誦、開演等都歸屬在內。)比如,沒有聽聞思惟過阿彌陀佛的功德和恩德,就不會去憶念,也就無從生起對佛的信心和感恩心。或者,聞思得不夠,觀察和憶念未到量,則信心和感恩心就很難猛利、恆常。如是即便修一點,與法相應的程度也很差,效果也不明顯。

或者沒有聞思,就不會了知阿彌陀佛的智悲力不可思議、四十八願宏深廣大,也就不能由衷地發起對佛的皈依心,這樣即便形象上向阿彌陀佛合掌、禮拜,但和以猛利皈依心禮拜相比,功德相去甚遠。

或者,不知道依仗佛力超越生死遠比單憑自力容易,就不能死心依止佛力,決志求生淨土。

或者,沒有聞思,就不能真正觀察到娑婆世界純粹是苦性,遇到世間的順逆境,仍會耽著不捨,無法投注心力修持淨土。比如,一個人對苦諦思維得深徹,出離心堅固,他就能放下世間,一心修淨土。而另一人不知輪迴是苦,根本沒有出離心,雖然口中念佛,心中追求世間的念頭不斷。兩人念佛的效果肯定相差懸殊。

或者,不聞思,就不知道淨土不可思議的利益,不會緣此觀察串習,也就難以生起欣求極樂的心,更不能讓欣求心達到強烈,以及持續到行住坐臥的一切威儀中。無法深刻了解《阿彌陀經》所說的「無有諸苦,但受諸樂」極樂世界「樂」的內涵,也就發不起求生的心力。

再比如,若沒有對因果深入聞思,就無法引生對因果的信心,這樣正知正念不容易堅固,平常起心動念,惡念多善念少,念佛的功效也差。印光大師說:「心地上了不起惡,全體是善,其念佛也,功德勝於常人百千萬倍。」所以,有沒有深信因果的正見,在念佛的效果上相差甚遠。當然,此處聞思業果是指如理如量的聞思,而且能以法為鏡反省自己。走馬觀花般的聞思或者不得要領的聞思,起不到大的效果。

或者,沒有聞思過菩提心的教法,就不會深刻認識到菩提心的重要性,不知道發菩提心是往生淨土極關鍵的正因。事實上,有沒有菩提心攝持念佛,功德相差懸殊。或者,對於菩提心是大乘入門、菩提心的利益、菩提心的德相、修菩提心的方法等,沒有深入聞思引發定解並實修,即使發菩提心,心力也很微弱,或者只是相似的發心,這樣念佛效果也就很差。

印光大師說:「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心若與四弘誓願合,則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無量無邊。」又說:「鬚髮菩提心,誓願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迴向,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

或者,不系統聞思第二轉法輪的空性和第三轉法輪的如來藏,對於淨土的理解就很膚淺,證入的品位也不高。《觀無量壽經》中所講上品上生的條件,其中一條是「讀誦大乘,方等經典」,目的也是提高對大乘的見解,增上大乘的福慧資糧,從而提高往生品位。

或者,如果沒有聞思最基礎的暇滿、無常、惡趣苦等涵義,就不知道怎麼珍惜時間修習淨土,怎麼讓心專一。相反,對此等若獲得了定解,則一提正念,就能很快讓心轉入修行。如《徹悟語錄》中說:「世之最可珍重者,莫過精神。世之最可愛惜者,莫過光陰。一念淨,即佛界緣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動一念,即十界種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寸時光,即一寸命光,可不愛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則不浪用,則念念執持佛名。光陰不虛度,則刻刻熏修淨業。」這段開示就是將暇滿和無常的教法直接和淨土的修行結合,顯示為實修的教授。開示中所說的「知」,也只有通過聞思才能強有力地引發。如果經過串習讓珍惜人生的心強烈、持續,單以這個善心,就有力量改正浪費時間的惡習。

印光大師開示:「至謂欲心不貪外事,專念佛。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一個死字,貼到額上,掛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從無始來,直至今生,所作惡業,無量無邊。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聞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氣不來,定向地獄鑊湯、爐炭、劍樹、刀山裡受苦,不知經幾多劫;縱出地獄,復墮餓鬼,腹大如海,咽細如針,長劫饑虛,喉中火然,不聞漿水之名,難得暫時之飽;從餓鬼出,復為畜生,或供人騎乘,或充人庖廚;縱得為人,愚癡無知,以造業為德能,以修善為桎梏,不數十年,又復墮落,經塵點劫,輪迴六道。雖欲出離,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當下成辦。」這是將無常和惡趣苦顯示為實修教授。若想強有力地生起這一正念,基礎仍是聞思無常和惡趣苦。如果聞思獲得定解又數數串習,那就能讓怖畏心越來越強,由此一提正念,就有力量讓心轉入念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知道他心中的願望,才能夠應機說法

經文: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

阿彌陀佛的因地|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經文】 法藏比丘,於其佛所,諸天魔梵龍神八部①大眾...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亂

大家畢竟是具縛凡夫,雖發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推薦】念佛行人病重時不能有的念想

若氣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

六種往生淨土發願文

歷代祖師大德依據淨宗精要,針對行人根機,曾撰述諸多...

如是相續念佛在心,能辦一切淨因功德

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及憶淨...

到臨命終時,就是憑本事了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堅定的,到臨終的時候,你的冤親...

我想學佛,但佛號念不下去怎麼辦

問: 我在電腦上聽講經,聽懂了些道理,引起了我學佛的...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四種養生補血的乾果

桑葚幹 四種乾果讓你養生補血,桑葚幹是目前水果及其...

穿千佛衣如法嗎

蓮池大師談千佛衣 近世袈裟上遍繡諸佛,雲千佛衣,此訛...

放掉妄想,才有辦法對治它

為什麼有些人他煩惱很重,但是他很快能夠突破?為什麼...

淺談忍辱

每一個佛教徒都知道忍辱是菩薩修行六波羅密多即六度萬...

持戒是怎麼定義

《廣論》云:從損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厭捨,此能斷心,...

聖一老和尚《地藏經略說》

前言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善知識: 今日地藏經法...

誠哉在我,不關業障事

參禪人,第一要守清規,方能參禪。 清規者,公正清嚴為...

「今天」是我們擁有的唯一財富

一個青年去尋找深山裡的智者,向他請教一些人生問題。...

至心到這種程度,就能獲得善相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所說至...

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對自己、對他人有一個準確的定...

處理雜務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禪師在月船禪慧禪師處得到印可,月船就對他說...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時間,佛陀居止在毘舍離城外林中。當時世尊向比...

人生到底是苦是樂

佛教認為,三界沒有究竟永恆的快樂,苦才是人生的主旋...

慾望永遠都不能滿足

有一位禁慾苦行的修道者,準備離開他所住的村莊,到無...

大佛與大罄的對話

有一間大佛寺裡面,供養了一尊很大尊的銅製佛像,在大...

淨土法門特點是不經過中陰身的,往生在即時

那麼在信願執持名號當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們就...

【佛教詞典】修因

修行成佛的因。修了成佛的因,才能結成佛的果。...

【佛教詞典】香界

(雜語)謂佛寺也。見丹鉛錄。高適詩曰:香界泯群有。...

【視頻】淨界法師《孝子為母親求超度》

淨界法師《孝子為母親求超度》

【視頻】大安法師《念佛如何應對妄念》

大安法師《念佛如何應對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