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仗佛慈力即生了脫

印光大師  2016/08/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仗佛慈力即生了脫

淨土法門,實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通規,亦為末法時代一切眾生,仗佛慈力,即生了脫之要道。良以如來所說一切法門,無非令眾生出生死,成佛道耳。但以上根者少,中下者多,故能於即生了脫者,雖在正像,尚不多見,況末法人根陋劣,壽命短促,知識希少,邪外縱橫之時乎。由是如來預鑒機宜,特開淨土一門,俾一切若聖若凡,上中下根,同事修持,同於現生往生淨土。上根則速成佛道,下根則亦預聖流,較彼一代所說仗自力法門,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以佛力法力不可思議,加以眾生信願行力,則無論功夫淺深,罪業輕重,皆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以故如來於諸大乘經,咸皆帶說,如《華嚴》《法華》《楞嚴》等。其專說者,則有《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此三經中,凡彌陀之誓願,淨土之莊嚴,三輩九品之生因,十方諸佛之讚歎,悉皆顯示無遺。而《阿彌陀經》,言簡義周,最易受持,由是古人列為日課,無論若宗若教若律,皆於暮時讀誦,是舉天下之若僧若俗,無不以淨土為歸者。然雖如是行持,若不諦審佛祖立法之所以然者,猶然不以求生西方為事,殆所謂日用不知,習矣不察者乎。即通宗通教之高人,尚多崇尚自力法門,不肯仰仗佛力,其志固高,其事實難即生做到。

倘惑業未能淨盡,再一受生,多半迷失,不但所期皆成畫餅,且有因福造業,後生墮落之虞,由是言之,誠堪畏懼。須知淨土法門,乃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不可以與通途法門並論,若不明此義,以仗自力通途法門之義,疑仗佛力特別法門之益,而不肯信受,則其失大矣。佛說難信,蓋即指此,若無此執,則誰不信受奉行焉。

近來世道人心,陷溺已極,無可救藥。凡有具正知見之偉人傑士,莫不以提倡因果報應,生死輪迴,為挽回狂瀾之據,精修淨業,求生西方,為究竟安隱之法。一倡百和,無不率從,由是吃素念佛,改惡修善者,日見其多。所可惜者,普通善信,未嘗學問,雖日讀《彌陀經》,究不知所說者為何義。縱有《疏鈔》,《要解》等注,亦非彼所能閱。黃智海居士,利人心切,取《疏鈔》,《要解》之義,以白話解釋之,俾彼稍識字者,亦得了知經義。由是更加精進,竭誠修持,並以轉化有緣,則現生身心清淨,優入聖賢之域,臨終感應道交,直登極樂之邦,其為利益,莫能名焉。爰書大義,以貢閱者。

印光大師:「《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這種善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我們剛開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從善念要提升到一...

大安法師:一定要天天作淨土得生想

【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縱生到至極尊貴之非非想天,天福...

印光大師歸心淨土的因緣

身為苦本 印光大師在出生六個月的時候,就有眼睛的毛病...

【推薦】這麼簡易的法門,為何你卻不修

龍樹菩薩對我們一代時教的判教,判為難行道和易行道。...

不注重福慧資糧的積集可否往生

問: 有些人也深信切願念佛,但不注重福慧二資糧的積...

當念佛間斷之時,有三種痛加鞭策的方法

問:修念佛法門,貴在念念相續不間斷,我也很想能達到...

極樂世界要修到什麼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麼相狀?我們那...

生死關頭,切切不可被恩愛綁住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學,不能窮究佛經,暢...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善用心者,困苦艱難皆為解脫之本

人生世間,禍福互相倚伏。唯視當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

印光大師談《心經》

(一) 《心經》,發揮三世諸佛所證之菩提涅槃,一切眾...

發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花

原文: 夫眾生之心,與阿彌陀佛之心,覿體相同,若以信...

印光大師的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

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學習高僧大德是重要法門之一。近...

現在雖很強健,但要做死了想

現在雖很強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個意思是,雖然咱...

「蓮華化生」的具體情形

在阿彌陀佛的光明當中,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沒有空間的...

狗子為何沒有佛性

過去趙州老人,有人來問他說:狗子有沒有佛性呢? 趙州...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我們從今天起跟大...

短時間的修行就能把無量劫的輪迴解決

淨土法門下手的方法又極為容易,你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用情執的心攀緣阿彌陀佛對嗎

問: 頂禮法師!輪迴中的眾生,都有一顆多情的心。我們...

不抱怨也是一種修行

我們學習佛法,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智慧,就要從不抱怨...

聖嚴法師《話夢人生》

古代中國曾有一則做夢的故事,描述一位年輕人,在赴京...

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在古德的開示上說:修習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不因預設成見而輕信

不因預設成見而輕信:不要因某事與個人預設的觀念或理...

臨終由於病痛不願念佛求往生,該怎麼辦呢

問: 師父!親人平時也念佛,但臨終時由於病痛完全不願...

印光大師開示持戒與念佛

一、持戒與念佛的關係 1、三學為學佛修淨之根本 戒、定...

【佛教詞典】第二靜慮有四支

【第二靜慮有四支】 p0969 瑜伽六十三卷四頁云:問:第...

【佛教詞典】勸發諸王要偈

(書名)一卷,龍樹撰,劉宋僧伽跋摩譯。與龍樹菩薩為...

【視頻】《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道證法師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道證法師

【視頻】大安法師《印祖開示二則》

大安法師《印祖開示二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