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這個心一動,身體也就會隨著而動

淨界法師  2025/03/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這個心一動,身體也就會隨著而動

何等是浮相?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相。爾時宜安心向下,係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即安住,此則心易安靜。

前面是內心太過於沉,太低了,這個是內心太高,太浮動。

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內心當中不能夠在你的所緣境專一安住,它或者是飄,或者是動;這個心一動,身體也跟著動。當然這個身體會動,主要是心動——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所以你看這個人他坐在那個地方,他東扣扣西摸摸,這個人心一定靜不下來,這個心動,就會身動。

他為什麼會心動呢?因為念外異緣,憶念其它的所緣境。他本來心中的所緣境,應該是安住在佛號的境界,在佛號的境界中專一相續地安住,但是他現在離開了佛號的所緣境,跑到了另外的境界活動,可能是五欲的境界裡面活動,或者是其它的境界裡面活動,念外異緣。那怎麼辦呢?

爾時宜安心向下,係緣臍中,制諸亂念。智者大師告訴我們,把這個心安住在丹田。集中在丹田,它能夠制諸亂念,對治妄想,心即安住,此則心易安靜。

舉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調相。昏沉跟掉舉是我們修習禪定經常會出現的毛病,智者大師他這個地方的對治,主要是事相上的對治。

這個昏沉,當然就是眼睛打開,取光明相,或者拜拜佛。但是這個掉舉,係緣丹田,有時候還不夠。這個掉舉的生起主要跟貪嗔的煩惱有關係,如果這個貪嗔煩惱的勢力非常的猛利,你完全用止的力量,就是心繫丹田是不夠的,得用前面的訶五欲。

就是說你現在放棄了你的所緣境,跑到了五欲的境界活動,但是肯定有貪煩惱在那個地方支持你,這個時候你要訶責,智者大師說要思維它的過患,思維貪煩惱的相貌:譬如大火,它會使令我們熱惱不安;譬如毒蛇,毒害我們的法身慧命;譬如怨賊,偷取我們的功德。而這個時候你應該用種種的過患,來訶責你這種攀緣的煩惱,是這個意思。這個是在對治掉舉的時候,你可以用訶五欲的方法來對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頓悟與漸悟

頓漸的問題,許多人都要誤解,總以為頓教的法門與漸教...

十住位的菩薩有什麼特點

十住位的菩薩有什麼特點呢?因為他有禪定跟智慧的加持...

愚鈍之人如何開智慧

我們想背四十八大願都很困難。有的人出家多年,背個《...

淺講《信心銘》

第一句話:【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就是你要悟入佛...

《心經》與生活禪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心經》與生活禪。既然是講...

如何參究「念佛是誰」這個話頭

念佛審實公案者,單提一聲阿彌陀佛作話頭!就於提處,...

禪對生命的重要性

禪對於我們的生活、生存、生命極為重要。佛經上講,眾...

不能分心太多

一個皈依佛門不久的小沙彌,近日有些心神不寧,他不僅...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貪瞋癡是一切惡果的罪魁禍首

佛教認為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貪瞋癡是人...

臉皮薄的人要如何擺脫這種煩惱

問: 我是個臉皮薄的人,社交圈子很小,不敢當眾講話...

佛陀不能主動地救拔我們

那麼在十方如來一念的清淨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

為何日日鬚髮今日必死之心

一 總說: 論云:第二思惟死無定期者,謂今日已後,百...

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由來

我們看辛五,耳根圓通。這個是在本經當中最重要的一個...

【推薦】念佛能否往生,但問自心,不必他求

一心可現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從心所現。一心可現十法界...

有一天善根發動,不得不學佛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很有名的大護法,叫做須達長者,...

聖嚴法師《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較》

如果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和別人較量的話,會是很痛苦的...

【推薦】邪淫縱欲導致中風的現世報

中風的原因有很多,用現在醫學的眼光看來,中風無非就...

大安法師:如何讀誦佛經

讀誦佛經,一定得至誠恭敬,如是方可消業障、開智慧。...

放生功德無量無邊

一個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壽,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

戒體有防非止惡的力量

我們南普陀學院,有個沙彌剛出家時,我告訴他:沙彌十...

財色招苦,擁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我們經常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我們人生...

為何要先修佈施才能夠持戒

佛陀是什麼因緣,一定要我們先佈施、然後再持戒、然後...

愚夫愚婦沒做利他之事,為何也能往生

問: 《淨土聖賢錄》中的許多事例,愚夫愚婦等念佛,並...

鸚鵡吞珠

從前,有一個貧窮的沙門。他窮得一無所有,終日以乞討...

【佛教詞典】旦望

(雜語)月初朔日曰旦,十五日曰望。...

【佛教詞典】熱惱

(術語)逼於劇苦而身熱心惱也。法華經信解品曰:以三...

【視頻】佛慧法師《淺談內卷或躺平》

佛慧法師《淺談內卷或躺平》

【視頻】2014千人迎觀音宏願普陀行

2014千人迎觀音宏願普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