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管生命中發生什麼,你觀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淨界法師  2016/04/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不管生命中發生什麼,你觀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們講到庚六識大圓通,識大圓通它的重點就是,不管我們生命當中發生什麼事情,你就觀察你的心就可以了,因為心是根本。從唯識的角度,唯識所現的關鍵在唯識所住。在唯識學的思想,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盡量不要住在事相,而是住在道理。我們從事相思考,你是障礙重重,永遠跳不出去的;你從道理上思考,你會發覺每一個法,都是順逆皆方便,對你都會有幫助。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情,在你的生命成長過程中,都扮演一種不可缺少的增上力量,就是從道理來思考。

從經文上來看,彌勒菩薩出家的時候,煩惱不輕,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啊!但是偉大的日月燈佛並沒有去訶責他,因為訶責也沒有用,他也不是故意的,這是他的習氣。佛法重視的是方法,你掌握了一個正確的方法,你就會出現真實的功德,諸法因緣生嘛!你上了正確的高速公路,他就會被帶到一個正確的目標去。所以日月燈佛就告訴彌勒菩薩說:「沒關係,你煩惱重不怕,佛法多的是法門啊。」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嘛。佛教裡面不怕你煩惱重,就怕你不修學。所以他就不斷地告訴他:「你現在老是遇到這些名利啊、權貴啊…你不要住在外境,你就觀察你這一念心,只要把心安住在真理就可以了。」那麼他這樣子做,會有什麼樣結果?

我們看經文:【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歷劫以來,他就是不斷地觀察這一念心,經常把心安住在真理,而不是住在事相上。以這個真理為住,歷劫以來,以此「唯心三昧」來侍奉恆沙諸佛。這時候,他這種追求世俗名利的這種習氣、這個顛倒想,消滅無餘啊!因為一個人他會產生煩惱,他肯定向外攀緣,一定住在事相。所以《楞嚴經》它是從根本對治,把你那種有所得心除掉以後,這些枝葉花果自然消失掉了。

不過蕅益大師說,這裡的歇滅無有是指他遠離粗的煩惱,就是遠離遍計執,但是沒有離開依他起。他知道外境是內心所變現的,所以沒有什麼好執著的,都是虛妄的。但是他對於能變現的那一念心——依他起的心,還是有所住,他遠離外境的住,但是他沒有遠離對內心的住。

他在什麼時候才有真實的成就呢?等到燃燈佛出現於世的時候,他把那個能變現的、明瞭的心——依他起,也把它放掉,這時候遠離外境的執取,也遠離內心的執取,成就無上妙圓識心三昧。這個以唯識學來說,是證得圓成實性,遠離遍計執也遠離依他起。「遍計執」指的是外境的執取,「依他起」是內心的執取。這時候他所覺悟的真理是什麼呢?所有的聖道,一定是對真理的覺悟。我們看他是怎麼覺悟的。

他能夠看到無窮盡的虛空,在虛空當中十方的國土,這個國土當中有淨穢有無。這個「淨」是清淨的四聖法界,這個「穢」是染污的六凡法界,那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呢?有——從依他起的角度、從因緣果報,有它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叫做因緣有。從本性來觀它是自性空,叫「無」。所以說,這個世界到底有還是沒有?那得從什麼角度來看。從因緣來看,它的確有它的假相;但是從它的真實義來看,它的確是本來無一物的。那麼這些淨穢有無,都是怎麼回事呢?都是我當下一念心之所變現。所以我了如是唯心識現的緣故,我現在能夠一念心識流出無量的功德莊嚴。

佛陀在《楞嚴經》的前文,有一段講到:凡夫的一念心啊,流出種種的障礙,你「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為什麼你起心動念就煩惱重重?為什麼佛陀心一動,那是無量的功德自在呢?這個地方佛陀說:「你應該去好好反省你出了什麼問題。」我們的心跟佛陀的心,本質是沒有差別,但是我們的心,怎麼就被我們操作得這麼的複雜障礙呢?這是因為我們的心有所住,不是我們本質有問題,是我們的作用出了差錯。

如果我們能夠把心帶回家,你看:一念心識流出無量的功德莊嚴,而蒙佛陀授記,次補佛位,是賢劫未來的第五尊佛。釋迦牟尼佛第四尊,他是第五尊。「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我整個下手處就是觀察一切法都是我一念心所變現的,而成就識心圓明。從一念的心識當中,成就圓滿的智慧,而悟入了圓成實性。圓成實性就是二空真如,就是我們回歸到一念心性叫圓成實性。

遠離依他跟遍計執,我們前面說過,先遠離遍計執,再遠離依他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斯為第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自己的一座佛堂

在路上遇到一位陌生人, 自稱是我的讀者, 他說: 聽說林...

人心就像一個容器

裝的快樂多了,鬱悶自然就少; 裝的簡單多了,糾結自...

女人比漂亮更重要的東西

1、善良 對於女人來說善良就是她的底線,自私自利心狠...

是你自己的心,把你自己創造出來

首先我們要知道:其實你的生命是由你自己的心所變現的...

以善念去降伏心魔

佛陀未成道之前(人稱為悉達多太子)曾想過:為什麼人...

從第八識而起,又匯聚到第八識裡

【眾生者。色受想行識五陰。眾法相集而生也】。由色、...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越固執的人越容易受傷

別讓心太固執 佛在菩提樹下開悟的時候說:一切眾生皆有...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欲全孝道,當修淨業

印光大師(1861~1940),陝西郃陽人,從小即跟兄長讀...

永遠都是自己的錯

我們的生命中,可能還是有很多眾生、有很多緣並不是投...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

問: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心燥由萬事起,情卻為一人...

淨界法師:三皈五戒開示

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簡單講幾句話,因為待會不能過...

漢地寺院常見的佛事與疑問

供齋 第一個,供齋。所謂供齋,通俗地說就是你們拿錢請...

佛教的生死輪迴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輪迴現像在到處詮釋。例如風起雲...

禪修時的內省觀照

禪修不是為了追求什麼事物,而是去發覺我們個性和行為...

丟掉的是自己的福報

買點茶葉送遠方的朋友。外面套著個極為大而精美的包裝...

東林寺出家需具備什麼資格條件

問: 來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東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備什...

夢參老和尚在香港西方寺三壇大戒開示

2009年春(4月20日),夢參老和尚結束台灣弘法之行,...

沙曷比丘飲酒醉臥樹下,為何世尊還讚歎他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千二百五...

身陷絕境,學會珍惜和理解

人生就像一次旅程,時而是寬闊的大道,時而是崎嶇的山...

果卿居士:感謝輕賤辱罵你的人

《金剛經》中告訴我們,有的人現在雖然持戒念經,也已...

不從小事來學忍辱,沒法來成就大事的

忍耐是說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說成安忍。我們在生活當中...

阿彌陀佛攝受眾生的最低標準

《華嚴經》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一種大根器修行淨...

求子女的方法

佛教它的終極關懷是了生脫死,圓成佛道;對世間的這些...

【佛教詞典】無記

(術語)三性之一。事物之性體中容,不可記為善,亦不...

【佛教詞典】薩埵剌闍答摩

(術語)Sattva Rajas Tamas,數論二十五諦中自性諦...

【視頻】慧律法師《佛陀的格言》五

慧律法師《佛陀的格言》五

【視頻】成都文殊院之宸經寶樓

成都文殊院之宸經寶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