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求子女的方法

大安法師  2020/12/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求子女的方法

佛教它的終極關懷是了生脫死,圓成佛道;對世間的這些家親眷屬、功名利祿,都會從般若的層次作如夢如幻、如露如電之觀。然而佛法也不離世間法,諸佛菩薩在教化眾生的過程當中善巧方便,眾生有什麼需要,佛教也仍然不排斥。

那麼求子女,這是眾生一個很重要的需求,尤其在我們中國社會。儒家講的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子女後代就失去了傳宗接代、祭祀祖先、接續香火的這種可能、延續性,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總是把多子、多福擺在一起。一個家庭,也確實——如果沒有子女就顯得家庭都不完整了。現在即便不能生育的夫婦,如果沒有子女也得要領養一個,來完成一個家庭的完整、家庭的氣氛。

這裡,面對的是王定佑居士求子。求子,這是世間眾生的需要,覺明妙行菩薩也慈悲地開示,教給王定佑能夠滿足求子需求的方法。這方法,你看都是很切合實際的。對現在那些想求子的人,按這個做也一定會有效果。

首先,從這個戒律的角度來看:第一,從現在開始不要殺害生命——不殺生;

第二,不要去吃那些異物,異物就是五穀雜糧之外的那些動物、禽獸的肉——肉類;

第三,不要有過多的貪慾和忿怒的情緒。

那為什麼在行為層面要戒這三種呢?這直接跟有不有子女相關係的。如果殺生就會傷害天地之慈。那我們要理解天地是以什麼為本懷?天地以好生為德:好生——保護生命,為它德行。天賦予一切,地運載長育一切,都是這個慈悲的表現方式。如果你殺害了生命,就跟天地之道相違背,也違背了天地長養萬物之道。

你生子女這本身就跟天地生萬物的道理是一致的,你傷害了其他眾生的生命,也必然與自己的子女能不能有有直接的關係。這是第一,要戒殺。

第二呢,為什麼不要吃其他飛禽走獸的肉——食異物?為什麼不能這樣?就由於那些飛禽走獸它在畜生道裡面。本身就是由於貪慾、淫慾心很重,很污穢,才投到那一道去;如果你吃這些豬肉、狗肉什麼的,就必定會增長自己的淫慾之心。就是說:吃什麼像什麼。一般這個可以做個試驗,素食的人跟吃肉的人在淫慾心方面:食肉的人就會強很多。食肉多了,肉類裡面有種種毒素,還會導致身體很大的疾病。這是避免食異物的原因。

第三,就是為什麼不要多欲逞忿?多欲逞忿就會戕害、損傷自己的生命本源。一般求子的人,要保身節欲來培養自己先天之精氣。如果你身體很薄弱,就像現在南方那些人都已經說,未來的時候都生不出小孩了。

因為現在的男性是越來越緊張,身體越來越弱,精子的質量越來越差,所以他都很難去生育小孩。所以一個要求子的人,一定要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來自於:他的淫慾要節欲,來培養先天的元氣。如果你這個淫慾心很重,常常泄漏自己的精、氣、神,這就是損害生命,以及壽命都要受到折損,就是折損自己本有的元氣、和氣。

而且你多欲呢,又常常犯陰陽之忌。這「陰陽之忌」是什麼意思呢?因為男女的這種行為也屬於陰陽的範圍,外部自然界的陰陽在一種和諧的狀態當中,她容易受孕,容易得子女;如果你陰陽正好相悖,那就一方面很難得子女,另一方面可能還會導致很大負面的地方。

印光大師曾經有一篇疏文——就是《禮念觀世音菩薩求子疏》,也談到這個問題。《求子疏》談求子有三要:

第一要就是「保身節欲,以培先天」;

第二要就是「敦倫積德,以立福基」——建立福報的基礎;

第三要就是「胎幼善教,以免隨流」——要注意胎教,培養那種正人君子的氣概。所以這三件事一定要實現。

再以這樣的基礎上,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求觀世音菩薩賜自己一個福德、智慧的子女來光宗耀祖,來利益國家。如果能做到前三要,又能至誠禮請觀世音菩薩,那你求子的願望一定能夠成就。為什麼呢?由於觀世音菩薩就有這樣的願:眾生有這種求,「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要滿眾生的願,他有這樣一個慈悲恩德的加被在這裡。

那麼犯陰陽之忌呢?你要注意培養先天,節欲培先天之後,等雙方身體都很健康,選擇一個吉日良夜、天氣清明的時候,女方的生理正好乾淨的時候,這時候就容易受孕。如果大自然是大風大雨、雷電震閃,這個時候就切記不能同房。

這一點在中國的《禮記》裡面——有一篇叫《月令》。就是在春天打雷的前三天,都有一個官員——宣令之官,就叫遒人——遒人就是傳達指令的官,以木鐸——震那個木舌大銅鈴,巡於居民的道路上,就一邊震木鐸一邊說:「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凶災!」沿路就講這幾句話。就是這個春天來了,即將要冬眠醒來,到了春天就要震雷的時候,這時候不要犯陰陽。

「有不戒容止者」,就是如果有不戒備自己容止——容止就是房事,你在這裡不注意自己房事,這時候如果受孕的話,生子不備。「生子不備」,就是會生殘疾人或者會生一個怪物出來。

「必有凶災」,就是你在這個陰陽不好的時候夫婦之間同房,或者得大病,或者以至於死亡。所以你看古代的這些聖王,對這個老百姓真的像父母關念自己的子女一樣。愛憐自己的老百姓,特別派宣令官來宣布這個指令,並且又把這個事情放在經書裡面,這真是天地、父母之心!所以就不能犯這個陰陽之忌。

好,那麼覺明妙行菩薩就說:「你應該要永遠地戒上面的三點。」不要殺害生命——如果求子的人。不僅不殺生,而且要放生,培植一顆仁愛的精神。

那麼下面就提出三點正面的培養福基的方法。福德的基礎:首先你在家裡要一心一意地孝養老母,因為你的孝道能夠培養你最大的福德;第二是「推惠行慈」,要布施給他人,要行仁慈之心,要幫助那些貧窮的人,常常發要救大家苦的心;再就是要常常地積陰德——「行陰德」。你這樣去做,能夠堅持不懈地去積累福德,那麼上天就必定會恩賜你好的後代。

《西方確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修習禪定的一些方法

禪宗分五家:臨濟、曹洞、雲門、法眼、溈仰。臨濟宗是...

木碗的故事

有位老太太臥病在床,兒子每天都得送飯到房間給她吃。...

溫馨漫畫:母愛千千變

母愛是世上最無私的情感...

念佛必須認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念佛必須認真念,才能念出工夫來,才有證得一心不亂的...

母親往生記

末學母親楊澄志於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在浙江省徳清縣...

佛陀所說的孝道

世人所認為的孝,都以物質為主,以為在日常活中能供給...

彌勒淨土的莊嚴和往生彌勒淨土的方法

最近有人留言說,因為玄奘大師和虛雲老和尚等大德都發...

一定要報母恩

當你苦難的時候,你會喊媽媽,好多人:哎呀!我的媽啊...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這裡舉出個例子,這例子是《大莊嚴經論》裡面講的。就...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而諸凡用度...

把厭離婆娑,欣求極樂的心發起來

今天我們討論願門《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上次我們談...

念佛如何得定、開慧

問: 請問師父,念佛如何達到得定、開慧? 大安法師答...

破除大乘無相的邪知見

【原文】 問曰:或有人言,大乘無相,勿念彼此,若願生...

天乘四空定之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

第二個,識無邊處定。 二、識無邊處定,謂行者厭虛空之...

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心靜下來

信息越來越碎片化 我最近頻繁地被很多人問到一個問題。...

這段障礙一過,真正的福德智慧就現前了

你聽很多的經啊,你對事實上,你不能進入你的心,效果...

【推薦】人在憤怒時要有忍勁

和州的一個村莊,有一個居民養了一百隻鵝。有一天,這...

【推薦】前世雖有修持,現世又放逸,空留下無盡的遺憾

通常我們遇到一些逆境時都會說,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

佛門禮儀簡要問答

問:天還沒亮,寺院就打板了,必須這麼早起床嗎? 雲...

憨山大師開示持咒之方法

禪人以持明(持咒)為專行,從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發...

唯識學的下手是第六意識,成敗的關鍵看第七識

我們應該怎麼去處理我們顛倒妄想呢?在唯識學的一個方...

聖嚴法師《觀自在菩薩》

菩薩 菩薩是發了菩提心,以慈悲廣度眾生的人。菩薩不...

要獲取人心和敬仰需遵循以下法則

人要獲取人心,博得別人的敬仰,就要學會給予別人口德...

稍得世間智一點皮毛,便以為大徹大悟了

【原文】 智有二:有世間智,有出世間智。世智又二:一...

【佛教詞典】證智

(術語)菩薩於初地證悟中道真實之理之無漏正智也。仁...

【佛教詞典】所知依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論三曰:或名所知依,能...

【視頻】阿彌陀佛聖號(放下)

阿彌陀佛聖號(放下)

【視頻】天因法師《安心法門》

天因法師《安心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