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朝三暮四」成語的由來

如瑞法師  2015/06/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朝三暮四」成語的由來

給大家講個「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有個宋國人,養了一群猴子。猴子們特別聰明,可以幫他幹一些活。但遇上饑荒年了,沒那麼多東西給猴子吃。養猴子的人就對猴子們說:現在鬧饑荒,只有榛子給你們吃,每天七顆,早晨四粒,晚上三粒,這樣就可以度過饑謹年了。於是來給猴子們分配食物,但猴子們躁動不安,表示抗拒。這個人就想:這樣交代不了,但也沒更多的東西給它們吃啊。他特別聰明,想了一個辦法,說:「這樣吧。早晨四粒,晚上三粒滿足不了你們,那就早上三粒,晚上四粒。」他這樣去分,猴子們就都滿意了。

這就是「朝三暮四」這個成語的由來。

從這個寓言當中,我們能體會到:眾生都是喜歡加法的,今天有了還不夠,明天還希望再增加,一天要比一天增加。但修行人,恰恰相反,我們都是希望減少的。東西越少越好,煩惱越少越好……我們剛出家的時候,老法師就諄諄教誨我們說:「我們修行人,就是要學減法。天天要減少習氣毛病的。」所以說到修行,說難也不難,因為我們無非是要去除自己不合理的習氣毛病,學會不要被物所轉,被境所惑。我們比較鈍根一點的,最好立個目標:今年一年,要改掉幾條毛病,這一個月要試著對治哪些習氣。

佛在《法句經》裡說:

不觀他人過,不觀作不作。

但觀自身行,作也與未作。

在《四分比丘尼戒本》七佛略教誡中,拘留孫佛的教誡偈也有說,雖說法略有不同,但意義相同:

譬如蜂採花,不壞色與香。

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

不違逆他事,不觀作不作。

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

所以,我經常鼓勵那些初學者說:當你勇敢的剃髮染衣,搭上袈裟,準備要走這條修道之路的時候,就要給自己確定一個目標:我一定要做一個好佛子,做一個好出家人。不斷的糾正自己的習氣毛病,讓我的身行,要安住於佛法的正道上。讓這顆心慢慢得到淨化。

我們翻開佛的經典,看看每尊佛的教誡,無非都是告訴我們,修行一定要落實在實處,用佛的法,不斷地改變自己。如果只是知道了,不認真的去修是沒用的。

就如拘留孫佛的這兩首偈,如果我們去認真地思惟,認真地修。慢慢就能讓自己的行為和心地純真。得到修道的利益。

希望各位,好好地檢點一番自己,看看我是不是把所學所聞的佛法都落實在修行當中了。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修行與世俗的較量

修行與世俗的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動念都源於我們對外...

聖嚴法師《用慚愧和謙虛來消融自我》

自我成長的最終目的,在於自我消融,如此才能達到智能...

待人處世的「三好四給五和」

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 四給:給人信心、給...

淨業行人的專修與雜修

善導大師談到,一個淨業行人,要有五種專修。專修裡面...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這一條同樣是告訴我們:...

依四聖諦來發心

首先來看 依苦諦發心 。這是要用圓教的智慧來觀照三界...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這八個字很重要

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此之謂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

懈怠修行的梵志

佛陀在世時,也有許多精進的修行者,他們有人當生證果...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如果你是我(圖)

株洲市石峰公園內的動物園,獼猴用力地咬著柵欄,雙手...

如野馬一樣的妄想心怎樣調伏

祖師們確確實實了不起,想了很多辦法,寫了很多文章,...

財富從付出中來

我們追求的事很多,想得到的東西很多,希望擁有更多,...

出現重大惡報的初期徵兆

人生的命運取決於自己的善惡因果,最可怕的因果報應是...

虛雲老和尚法語

○修行要在動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來閉起眼睛才算修行...

看破五濁惡世,生髮厭離心

進一步談五濁惡世這種是為甚難。而且,特別談到五種決...

好姻緣如何求

我學佛的因緣是源於算命,在我學算命的幾年裡,我漸漸...

打妄想就會把過去的業給牽動起來

當業力跟妄想結合的時候,人生無解,真的無解!其實人...

歸命大慈父,早出娑婆關

至誠求佛,堅持堅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來到東林祖庭...

割耳救雉

智舜禪師,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腳參禪。有一天,在山上...

相信因果懺悔罪業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規律。有一個農民在春天的時候...

冤害他人得鯨魚報

一時,佛在舍衛城。大阿羅漢目犍連以其神通力常去地獄...

明海法師《八大人覺經》

我們來看這部經,題目叫《佛說八大人覺經》,東漢安世...

如果總擔心自己不能往生,是否會真的往生不了

問: 《印祖文鈔》說往生全仗信願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

應該鼓勵受菩薩戒嗎

問: 應該鼓勵受菩薩戒嗎? 大安法師答: 本人鼓勵受...

愚婦詐死

從前有一位青年,娶了一位很美貌的妻子。這位青年對妻...

【佛教詞典】內外三教

於我國,指儒教、道教、佛教。於日本,則指神教、儒教...

【佛教詞典】十夢

(故事)訖栗枳王之十夢與不梨先泥(波斯匿)王之十夢...

【視頻】悟明長老道範行誼

悟明長老道範行誼

【視頻】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6-一心四種淨土》

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6-一心四種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