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朝三暮四」成語的由來

如瑞法師  2015/06/05  大字體  護眼色

「朝三暮四」成語的由來

給大家講個「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有個宋國人,養了一群猴子。猴子們特別聰明,可以幫他幹一些活。但遇上饑荒年了,沒那麼多東西給猴子吃。養猴子的人就對猴子們說:現在鬧饑荒,只有榛子給你們吃,每天七顆,早晨四粒,晚上三粒,這樣就可以度過饑謹年了。於是來給猴子們分配食物,但猴子們躁動不安,表示抗拒。這個人就想:這樣交代不了,但也沒更多的東西給它們吃啊。他特別聰明,想了一個辦法,說:「這樣吧。早晨四粒,晚上三粒滿足不了你們,那就早上三粒,晚上四粒。」他這樣去分,猴子們就都滿意了。

這就是「朝三暮四」這個成語的由來。

從這個寓言當中,我們能體會到:眾生都是喜歡加法的,今天有了還不夠,明天還希望再增加,一天要比一天增加。但修行人,恰恰相反,我們都是希望減少的。東西越少越好,煩惱越少越好……我們剛出家的時候,老法師就諄諄教誨我們說:「我們修行人,就是要學減法。天天要減少習氣毛病的。」所以說到修行,說難也不難,因為我們無非是要去除自己不合理的習氣毛病,學會不要被物所轉,被境所惑。我們比較鈍根一點的,最好立個目標:今年一年,要改掉幾條毛病,這一個月要試著對治哪些習氣。

佛在《法句經》裡說:

不觀他人過,不觀作不作。

但觀自身行,作也與未作。

在《四分比丘尼戒本》七佛略教誡中,拘留孫佛的教誡偈也有說,雖說法略有不同,但意義相同:

譬如蜂採花,不壞色與香。

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

不違逆他事,不觀作不作。

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

所以,我經常鼓勵那些初學者說:當你勇敢的剃髮染衣,搭上袈裟,準備要走這條修道之路的時候,就要給自己確定一個目標:我一定要做一個好佛子,做一個好出家人。不斷的糾正自己的習氣毛病,讓我的身行,要安住於佛法的正道上。讓這顆心慢慢得到淨化。

我們翻開佛的經典,看看每尊佛的教誡,無非都是告訴我們,修行一定要落實在實處,用佛的法,不斷地改變自己。如果只是知道了,不認真的去修是沒用的。

就如拘留孫佛的這兩首偈,如果我們去認真地思惟,認真地修。慢慢就能讓自己的行為和心地純真。得到修道的利益。

希望各位,好好地檢點一番自己,看看我是不是把所學所聞的佛法都落實在修行當中了。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傳喜法師:要常常依止善知識

往往一個好的念頭出來的時候,壞的念頭也會出來跟你談...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更適合個人修行對嗎

問: 大家都覺得六祖慧能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

聖嚴法師《在不斷的錯誤中學習》

我們常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可見修行必須要有修...

二十四種入魔之因

魔分四種: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第一種魔稱為...

行住坐臥二六時中,一切無心不被物轉

佛所說法,千經萬論,總是要眾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識得...

防止著魔

不修行,有著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著魔的時...

怎樣念佛才算真正修淨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務虛名,不修實行。口雖念佛,心...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煉心志

在一座寺中有一個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擔水、掃地...

【推薦】行住坐臥中如何積累淨土資糧

淨土法門有理有跡。理是內在的妙理,了知一切事相不出...

學佛人的十八項過失

(一) 為了成就世間法而息隱住山,乃學佛人之過失。 ...

而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 這個就很重要了!我們想要...

【推薦】念佛的確是一劑無上的良藥

作為一名醫生,我遇到過罹患各種各樣疾病的患者,從醫...

口腹之慾,為何要以生命來買單

每次夢醒,在凌晨三點半到四點醒來的時候,都會聽到遠...

幾塊磚的啟示讓殘疾乞丐變成富翁

一個乞丐來到一個庭院,向女主人乞討。這個乞丐很可憐...

你的人生很多時候是浪費在閑扯淡上

有時候,我們可能心血來潮想要修行,不僅僅是閱讀而已...

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處實堪悲

徹悟大師曾經寫過一個偈子,這個偈子前面兩句是:說著...

靜波法師:修心訣

靜波法師講《修心訣》語錄筆記 1.業障是什麼?習慣。...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方,梵語 dasa disah,巴利語 dasa disā。為四方、...

祭祖時可以燒紙錢元寶嗎

問: 法師,我們佛弟子在祭祖的時候,還可以燒紙錢元...

大安法師:換個蓮華化生的身體

我們確實要厭離這個身體啊,沒有一點值得留戀的。我們...

血肉施蟻的烏龜

一時,佛在舍衛城,有憍陳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羅漢果,八...

一個人沒學佛時,他就是要依靠某種東西來過日子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變滅],就...

【佛教詞典】眼觸所生想身

【眼觸所生想身】 p1000 集異門論十五卷三頁云:云何眼...

【佛教詞典】增戒學

行事鈔·序:「世尊何故制增戒學?為調三毒故。云何為...

【視頻】《八大人覺經》彭立演唱

《八大人覺經》彭立演唱

【視頻】《大智度論》聆志居士讀誦

《大智度論》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