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念雖難控制,但並非不能控制

2016/07/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心念雖難控制,但並非不能控制

寺廟裡常有專門組織的茶湯會,用來招待施主和香客,這種活動被稱為「普茶」,就是讓大家都來喝茶的意思。當然了,大家專程來寺廟裡飲茶,不是因為寺廟的茶特別好喝,而是為了借廟裡邊的清靜環境,借飲茶一事,讓自己清心、靜心,領會禪的真意。

歸根結底,喫茶是啟發我們參悟禪境的一種機緣。宋代的圓悟克勤禪師曾經提出一個概念,叫「茶禪一味」。品茶與參禪這兩件事,滋味、意味很接近哪。你們看,一個「茶」字,上面是「草」,中間是「人」,下面是「木」,既包含了大自然的「草木」之靈氣,也包含了「人」對它的認識和品鑒。從色、形、味到觀、聞、品,從用消失講究到茶具的選擇,從茶藝到茶禮,再到茶道、茶文化,「茶」可謂包羅萬象,涵蓋了所有,就像禪的境界一樣。

在2000年正月初一的一次的普茶會上,和尚曾借喫茶一事向眾人開示參禪之道:「我們今天以這種機緣在這裡喫茶、吃餅,會得這意思不呢?會得就好!會不得,就得參這喫茶的是誰?吃餅的是誰?就這樣參下去。」

喫茶時參禪,就是去品味、領悟茶裡的乾坤,在喝茶的當下去品,啟發自己念念在心地上用功夫,時時刻刻用心參究。我們平日裡修行就是這樣,不只是在念佛的時候參念佛的是誰,走路時也可以參走路的是誰,吃餅時可以參吃餅的是誰,喫茶時可以參喫茶的是誰等等。念念在道上,時時刻刻處處都是話頭,都可以參,這就是舉辦普茶會的本意。

和尚講的這些話大家可能沒辦法立刻理解。其實參禪是什麼呢,不妨把它想得簡單一點,只要這一剎那靜下來了,心定了,那麼在這一剎那,就已經無限接近了禪道。

平時在廣濟寺,每有居士來訪,急匆匆地要向我傾訴煩惱或請求開示,我都請他們先坐下喝茶。常常是,坐下來端起茶杯以後,大家的言談語氣就會和緩許多,原本在他們心裡像天一樣大的煩惱,這個時候再講出來,也不會顯得那樣嚴重。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去深山老林裡尋找自我,追求安寧,佛告訴你一切在心,心定了就是禪。

2007年正月初二,和尚在洗心禪寺方丈室,有一個長沙居士來問:「念佛有妄想怎麼辦?」和尚就反問他:「妄想從哪裡來?」居士回答:「念頭中來。」和尚又問:「念頭從哪裡來?」居士答:「從心裡來。」和尚繼續問:「心在哪裡?」居士頓時不知所措。

心在哪裡,你當下去觀照,心就存在於觀照的這一刻;當下制服了心念,心就能夠安定。昔日禪宗二祖慧可為了表示自己求佛的誠心,揮刀斷臂,拜達摩為師。他對過摩祖師說道:「請老師為我安心。」達摩當即說:「把心拿來。」慧可說:「弟子無法找到。」達摩說:「如能找到了,那就不是你的心了!我已經幫你安好心了,你看到了嗎?慧可這才恍然大悟。

「心」並非拿在手上的實物,無法「拿來」、「找到」。「安心」也並非是安住胸中的這顆「心」,而是安住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念頭。我說的「心定」,其實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形式,大家可以借任何事情、在任何時機下獲得身心的安定,只要能夠把時刻向外追求的眼光真正收回來,用心去創造、感受內在的和平。

具體來講,心如何安定?

首先,不輕易動心起念。心念雖難受控制,但並非不能控制,只要大家收束住這顆急功近利的心,在任何事情面前,退一步,放緩思考,少欲少求,念頭就不至於滿天飛。

然後,是觀想。所謂觀想,就是找一個物體,比方說一個小小的佛像,將它放在眼前觀看,然後將腦中的想法集中在眼前的佛像上,控制自己不去想其他的事。經常訓練觀想,讓心靈入定,就能有效驅除雜念。

還有一點,要學會平衡情緒。過分的快樂喜悅,過分的痛苦煩惱,這都會影響心靈的安定,所以說要平衡好,無論快樂還是痛苦,都別太過頭。

內在的狀態調理好了,生活自然能夠進入一種良性的循環當中。要是心是亂的,那麼很多事情就做不好,因為你沒有把握好自己,不能夠明確自己在世間所處的位置,而且你也沒有處理好身心內外的關係,這樣一來,越是努力向外追求,失敗就越多。而一個時時心安氣閑的人,他一定能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下游刃有餘,環境和遭遇的變化不能動搖他,自身的得失成敗也無法左右他,因為他的內在有安定的力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苦樂是假象,價值才是真相

人生有一個很重要的追求,就是我們必須要從苦難中解脫...

短短的六個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訴我們

二佛神咒裡面有勤轉念,證菩提這兩句話。雖然只是短短...

智者除心不除境

許多人喜歡在寂靜的環境中,讀書修道。如果沒有這樣的...

貪念惡念感召生死輪迴苦

佛住在波羅奈國鹿野苑時,一日早晨到城裡托缽,看見一...

一人與萬人敵,在今人則不行

用功的人,謂一人與萬人敵。這一句話,在古人最好,在...

【推薦】善念不但救了生命,還救了人的心念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來我們醫院,醫院發現他...

影響自己最大的就是「反應」

人的一生,影響自己最大的就是反應,你讚美我,我高興...

證嚴法師:時時心存善念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一份很清淨的本性,這也...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持名念佛穩當在什麼地方呢

問: 持名念佛一個最大的好處是至穩當,修其它的念佛...

隨順你的業力而變現

從唯識的角度,妄想它是唯識所現跟唯識所住。首先我們...

度眾生現出家相最好

文中說到【以聲聞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聲聞。割愛辭...

正如法師《放逸能使生命墮落》

經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

妙湛老和尚慈心法語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不弘法不到俗家去。 3、為人要...

不要以為修行就是閉眼打坐

不要以為修行就是閉眼打坐。若你那麼想,改變它!穩定...

誰偷了摩尼寶珠

一位威儀庠序的比丘沿路托缽,來到穿珠師的家門口,技...

人欠你的,天會還你

剛剛一開始的時候我們講到學佛要先學吃虧,世間絕對沒...

何謂「中陰身」

人死之後,到哪裡去呢?人死之後,在還沒有投胎轉世之...

事業的成功與否跟因果有關聯性嗎

問: 我是一名本科應屆畢業生,最近一年來,看到身邊很...

引發人性中的貪婪

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當時只是抱著姑且看看的心態,但...

三種念佛方法可對治妄想

這裡有幾種念佛方法,都可以對治亂想,防止思業。我今...

相信佛的壽命無量

那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來早成正覺?這個理念是出自...

臨終正念不失,顯得尤為重要

末法時期的眾生,接觸的多是念佛法門,比較方便、穩妥...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為樂,以禍為福

原文: 然苦樂禍福,本無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為樂...

懺悔的心力要強過你造業的勢力

懺悔是什麼意思,就是這個業已經造下去了,但是還沒得...

【佛教詞典】饒益

(術語)豐足利人也。法華經譬喻品曰:饒益諸子等與大...

【佛教詞典】界善巧

【界善巧】 p0865   瑜伽二十七卷十五頁云:若復於彼...

【視頻】仁清法師《如何敬佛》

仁清法師《如何敬佛》

【視頻】妙境法師《怕子女去出家的故事》

妙境法師《怕子女去出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