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何謂「禪門破三關」

明賢法師  2015/04/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何謂「禪門破三關」
   來果老和尚

江蘇揚州高旻堂上來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長具超方之眼,眉毛拖地,苦乘大願之舟,參禪行腳十餘年,輔導金山,住持高旻,三十餘年,破衲粗糲,克己厚人,刀耕火種,篳路藍縷,啟建叢林,事必躬親,不容翻忽,所至皆理,為道忘身,素厭聲華,不事造述,德厚流光,終不可掩。

今引述老和尚所示宗門下豁破三關之關隘,以利學人,契證宗門:

其一、破本參(過祖師關):知無量劫作善造惡、生死輪迴皆一場迷夢,今醒過來,滿面羞顏,大生慚愧,悲喜交集者有之,痛哭流涕者亦有之。自此改頭換面,專做培福生活,於身三種惡習一時淨盡。有過重之根本習氣兼修兼了,要倒樹定拔種,種子者何?我人之心是也。今日進了祖師設的這個「念佛是誰」一道關口,不但進關,在這關外歇歇,也得無窮受用。何以?身業不淨,口業不淨,意業不淨,何能達到祖師關邊際?

其二、破重關:進祖師關之人,見到祖師門下事,識得祖師度世心,雖在門裡,依舊徘徊殿角,未入堂奧者有之。祖師肺腑,關內幽微,尚未窺見者更有之。所以悟後重疑,即此意也。古人云:「未悟以前,如喪考妣。」此皆破本參後,重起疑情,猛求上進。悟後用功,有兩條路:一條路到此,還依初路前進,即最初用功之路,此是大人工夫。若悟後修行,只是修而無修、無修而修,可稱保任工夫,此為不住而住之見地。若求真住,必須真行,至更進一重門戶。然大悟以後之大疑者,更如初學,還加猛烈,不求悟,不成佛,不度生,心參意亦參識亦參,此名悟後大參,大參即重疑也。有重疑工夫,定必將開重關,為重悟行人,深入堂奧。根大者斯非我事,雖然生死可了、輪迴可停,不肯自棄,自棄則善住矣。當要奮勇猛進,到不疑之地,可到重關,誠不在遠。直待深工精密,人法雙忘,聖凡迥別,緩緩直透重關。宗門三關,隻言行處,不言見處。

其三、透牢關:參禪人到此重關後,萬不可離初步工夫,千萬要緊。類如最初用腳行路,非輪船、非火車,用腳行到鎮江地頭,喻破本參也。力小者,住下盤桓幾日,或就此住下,此是過祖師關人行處。力大者,此處諒非到家消息,即捨前行,途中無荊棘瓦石,平坦大路,喻破本參後毫無阻滯、放手大行,又至南京,範圍較廣,眼界寬闊,在此想住之人多數,思維至再,前途有路,盡量進行,此行更勝如前。咦!佛本一乘法,方便而說三,宗本一法悟,方便說三關,因根器優劣故也。

然此三關,初參「念佛是誰」,奮勇猛追,直破牢關。有由初參「念佛是誰」直達重關,後久苦修,亦破牢關,復初參禪,行不精銳,力不更奮,加力勉強過祖師關。大力者,如像過河,一腳到底;中力者,如鹿過河,半在水下,半在水上;小力者,如兔過河,全浮水上。假若盡是上根參禪,一起擁到末後牢關,一時打破,出牢關去。出牢關生涯,直任諸佛一切經教、祖師章典、菩薩度生事業,最上無比之法界、虛空界、實際界、真如界、涅槃界、任何一切佛聖境界,一超直上,過無不及。類如一切諸佛眾生,未出虛空一步,牢關正在虛空外,出虛空即出牢關。足可以虛空為關,誰個能出此關?只有參禪人不勞寸步能出此關無疑。閱者問曰:「正義未見說明。」非也!一關未言正義,況三關乎?

以上三關,是來果老和尚對於中下根人的開示,大根器人一悟即徹,並無三關兩關;中小根者,則非三關不可。否則籠統真如,顢頇佛性,修行越次,便解脫無期了,豈可不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心地一明萬法明

禪是總持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我們...

聖嚴法師《如何用禪解決問題》

生活在現代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比過去更頻繁...

濟群法師《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禪宗自四祖後,《金剛經》逐漸取代了《楞伽經》的地位...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必須了解理事不二,修行有事相上的生滅及理體上的不生...

聖嚴法師:不貪著禪定之樂

修習禪定的人,他們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於...

禪是離不開生活的

禪是離不開生活的,柴米油鹽是禪,穿衣吃飯也是禪。能...

百丈懷海坐禪要義

夫學般若菩薩,起大悲心,發弘誓願。精修三昧,誓度眾...

開悟之後為何還要求生淨土

問:諸佛出現於世間,原是為了度化眾生。學佛的人只擔...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庵」一定是女眾所住的地方嗎

阿彌陀佛。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這個地方呢...

遇到逆緣的時候,要這樣來思維

我們內心很多負面的情緒,很多的盜賊要偷走我們已經成...

抄寫佛經也是殊勝的修行法門

人世間的一切身、口、意諸般行止,都可以用來作修煉的...

心無形故,力最無上

《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

信仰的虔誠與否與貧富無關

( 導語: 不論世俗之中還是在佛門裡,人們通常都會看...

學佛後為何還會發生不順的事

問: 我有一個同修,學佛以後,說信佛這也好,那也好...

生活不會永遠虧待好人

人們在面對壞人得勢卻一直得不到懲罰的時候,會無可奈...

佛說宿殃擲石出血之因緣

世尊於阿耨大泉說法時,在場的五百位比丘除卻阿難尊者...

非時行淫的危害

為什麼把在家人非時行淫說為邪淫呢?因為在經期、懷孕...

五戒之戒相釋

1、殺生戒 不殺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殺是用各種器具,...

印光大師講《金剛經》感應故事

唐貞觀五年,有隆州巴西縣,令狐元軌者,敬信佛法。欲...

聖嚴法師《我正在學習》

當你在做義工時,得到的不一定都是讚美,很可能也會聽...

計較,是貧窮的開始

假設你在40多歲時失業了,你會怎麼辦? 下面我們來看...

如果我不種菜,就寫不出那樣的詩了

大約十五年前,當我在美國時,有位美國佛教學者來訪。...

向佛陀丟擲泥沙的人

佛陀在舍衛國時,有一次與弟子們外出托缽。在途中,遇...

愛慾於人猶如執炬,必有燒手之患

我們今天繼續來講四十二章經的第二十五章:慾火燒身,...

【佛教詞典】鬼趣

(界名)又曰鬼道。鬼神所趣之境土也。五趣之一。俱舍...

【佛教詞典】四大譯經家

中國佛教史上譯經最多、影響最大之四位譯經家。有二說...

【視頻】海濤法師《慈悲甘露施食儀軌》

海濤法師《慈悲甘露施食儀軌》

【視頻】為什麼以前的快樂都發生不了作用

為什麼以前的快樂都發生不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