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生活不會永遠虧待好人

心律法師  2012/07/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人們在面對壞人得勢卻一直得不到懲罰的時候,會無可奈何地發出發出「好人不長命,禍害一千年」的慨嘆。其實,不妨想想那句「不是不報,時候不到」的老話,世間凡事皆有因果,只要用心,生活中處處都可以修行。

下面這個故事中,一位父親,就用一碗普普通通的荷包蛋面條,讓孩子明白了很多。你,不妨也看看。

一天早上,父親做了兩碗荷包蛋面條。

一碗蛋臥上邊,一碗上邊無蛋。

端上桌。父親問兒子吃哪碗?

「有蛋的那碗。」兒子指著碗說。

父親說:「讓我吧!孔融七歲能讓梨!你都十歲了!」

兒子說:「他是他!我是我!不讓!」

父親試探的問:「真不讓?」

「真不讓!」兒子回答堅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蛋咬了一半,表示給這碗面註冊了商標。

「不後悔?」父親對兒子的動作和驚人的速度十分驚訝,但忍不住又問了最後一遍。

「不後悔!」為了表示堅不可摧的決心,兒子把最後剩的也吃了。

父親默默的看著兒子吃完,自己端過無蛋的那碗,開始埋頭苦吃。父親碗裡藏了兩個蛋,兒子看得分明。

父親指著碗裡的兩個蛋告誡兒子:「記住!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兒子一臉無奈...

在一個週日的上午,父親又做了兩碗荷包蛋面條。情景再現,一碗蛋臥上邊,一碗上邊無蛋。

父親若無其事的問:「吃哪碗?」

「我十歲了,讓蛋!」兒子說著,拿過了沒蛋的那碗。

「不後悔?」父親問。

「不後悔!」兒子回答堅決。兒子吃的很快,面見底也沒看見蛋。父親端過剩下的有蛋面,吃起來,兒子看見上面有一個蛋,更沒想到的是下面還有一個蛋。

父親指著蛋說記住:「想佔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虧!

第三次,已過數月。道具還是跟原來一樣。父親問:「吃哪碗?」

「孔融讓梨,兒子讓面。爸爸是長輩!您先吃!」

「那我不客氣了。」父親果真不客氣的端起有蛋的面。

兒子平靜的端起無蛋的面,一碗面很快見底。

兒子意外發現自己碗裡也藏著蛋。

父親意味深長的對兒子說:「不想佔便宜的人!生活不會讓你吃虧。」

心律法師開示:人生的道理在一碗面中也可以體現,就看你能否理解領悟。修行,就在生活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法性本來空寂,但是因果絲毫不爽

你的眼根去接觸佛像的時候,產生一個識,一個明瞭性。...

祈求功德不如尋求斷惡之道

現在,人們四處求功德,似乎總是會於往返的路程間在巴...

【推薦】人為什麼會發脾氣,原因在哪裡?

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發脾氣,但是我們還是發脾氣,控制...

善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為戒

善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為戒 這句話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

現代真實因果報應的故事(有圖有真相)

老人用事實證明不可以殺害生命 周老先生,是青島市夏莊...

負心人終被人負

三十多年前,這個男人是一家省級三甲醫院的業務副院長...

地藏菩薩轉你的業,那因果還要還嗎

人的壽命是無常的。人有病,病是死的因,有病不一定是...

無知和愚癡的殺生者

殺生者總以為被殺者是無知的、可欺的。誠不知,是自己...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在輪迴裡,我們只是一個過於投入的演員

一個年輕的戲子跟著師傅學藝,並到處演出,也參與演了...

毒心的惡報

過去有一個人,夫婦結婚好幾年,他們一直渴望著有一個...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有一個老嫗,兒子幼時出家,現在她很老了,連討飯都走...

餓鬼問前世因緣

佛住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的時候,有一天傍晚時分,目連...

聖嚴法師《不要自己咒自己》

有位先生在事業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他問我怎...

蕅益大師法語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

虐待老人的現世報

大嫂的姥姥(以下簡稱姥姥)出生在河北省安國縣,家裡...

一定要修智慧

為什麼我們要自修,不是經上講阿彌陀佛加持?是,阿彌...

包容的尺度

包容別人可以減少自己的煩惱,增加智慧,但是包容應該...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淨土宗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淨土宗,修淨土宗跟念佛,沒有直...

念佛心是攀緣嗎

問:用攀緣心為自性,如煮沙成饌。今念佛心,是攀緣邪...

佛心是什麼

佛心是放下 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

當今學佛者應如何善用其心

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來不貪,其實是他貪不到,所以就表現...

這才是究竟的快樂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前面是修行...

五乘法門的修行目標及相互關係

我們先看第一個,總標五乘的要義,先作一個總標。 我們...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

【佛教詞典】已具資糧補特伽羅

已具未具資糧補特伽羅者,謂緣諦增上法為境,發起中品...

【佛教詞典】鼠

(動物)梵語母蔗迦Mū?ika,又作婦佉羅ākhu,見梵語...

【視頻】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心定法師唱誦)

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心定法師唱誦)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慈眼視眾生》

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慈眼視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