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做好臨命終時的準備

淨界法師  2014/07/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如何做好臨命終時的準備

從唯識的角度來觀察人生,我們知道唯識的整個生命的因緣,是建立在阿賴耶識的緣起。唯識認為說阿賴耶識它蘊藏著很強大的一種力量,那麼這個力量當它成熟的時候,它就會變現果報,讓我們來受用。那麼這種力量,在經論裡面解釋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它說這阿賴耶識的力量,它不是今生造成的,它是無始劫來,你每一生都會儲存一種力量。那麼這個力量它有兩種可能:第一個它是一種生死的力量,它可能會由此有諸趣,這種力量可能會推動你到六道輪迴去,這種力量也可能會把你推動到涅槃的因緣去。所以阿賴耶識,如果說把它比喻作一個機器的話,它有兩種開關:第一種開關,是打開來是通往生死的力量;另外一個開關,是通往涅槃的力量。

那麼現在的關鍵來了,我們怎麼樣能夠在臨終的時候,讓阿賴耶識現前的時候,它是一種往生的力量,它的關鍵在哪裡?

在《楞嚴經》裡面說,它說第八識本身,它沒有決定權。它雖然是一個強大的力量,但是它不能夠決定說:哦,我要到生死輪迴去、我要到涅槃去、我要到淨土去,第八識的力量,它本身沒有決定權,關鍵在你第六意識,也就是說: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你的人生的相狀。

在《楞嚴經》裡面說,假設我們今天面對人生的時候,是一種背覺合塵,我們對人生的態度是一種攀緣性的、主宰性的,我們想要去受用人生的快樂,那麼這樣子當然你就把阿賴耶識的力量,就往生死輪迴那邊跑過去了。如果我們的心態是一種,我剛剛是講背覺合塵,現在我們相反就是背塵合覺。假設你的心態是把人生的因緣放下而開始內觀,你遇到事情的時候,你是用道理來解釋這件事情,你開始起觀照了,而不是動感情了,那麼這個時候你是把第八識產生一種涅槃的力量。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阿賴耶識一定會現前,但是它會產生不同的力量,它可能會產生生死的力量,把你的佛號帶往娑婆世界得果報;它也可能你在臨終念佛的時候,阿賴耶識現前,它把你的佛號力量把你帶到淨土去。所以諸位,你最好檢討一下,你阿賴耶識現在它到底是累積了一個什麼力量?

原則上,如果你對今生看得很重要,你對娑婆世界的攀緣很重,你阿賴耶識的力量,一定是一個強大的生死業力,你臨終你很難挽轉的;如果你現在對娑婆世界的心態是完全放下,你遇到事情是用內觀的,用理智來觀照因緣法,那麼這個時候,阿賴耶識,你現在儲存的力量是往淨土的力量。

所以佛法的角度,佛法對人生的價值,它不再看待你生命是變現什麼相狀,你這個相狀是快樂的相狀、或者痛苦的相狀,在佛教裡面看這是沒有價值的。因為它是生滅法,這個東西很快就過去了,就像你做一場夢,你今生活得快樂,也是一場夢;你今生很痛苦,也是一場夢,它很快會過去的。佛法很重視你將往哪裡而去!佛教不重視你的過去,但是它非常重視你的未來,它也不再重視現在,因為現在是一時的。所以你的心態就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了,到底我們就對娑婆世界,是用攀緣的心還是觀照的心,就決定你未來的來去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阿賴耶識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賴耶識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

臨終時是否必須有正念才可往生

臨終時是否必須有正念才可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提法本身...

一生的罪業和臨終時幾句佛號,誰輕誰重

問: 《安士全書》中有一個故事,說唐代的張善和一生...

【推薦】父親臨終的慘狀讓我深信因果

我叫李小英,今年27歲,父親李明裕,祖父李根陽。家住...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臨終時,地獄形相已現,能至心...

心念是吉凶禍福的根源

為什麼會有吉凶禍福的現象呢?原來只要我們一動念,我...

為什麼想要修行的時候業障就來了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這...

唯識學怎樣判定造業的輕重

這個罪業的輕重,我們也可以從唯識學作一個總結。唯識...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丑陋也好、美也好,都是假的

如鏡中見其面像,菩薩觀眾生為若此,鏡中見其面像,就...

弘一大師《授三皈依大意》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義 三皈者,皈依於佛法...

學佛從受戒開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說了生死的話;除了求生淨土...

一世精勤,功超累劫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並諸眷屬,於佛法中,...

寶貴的時間不是用來生氣的

小寶氣呼呼地放學回來了,和爸爸媽媽講述學校裡發生的...

起心動念一舉一動,全部都是佛法

我們往往搞錯了,以為所謂修行就是說我每天抽一個小時...

淨土諸祖師對「信」的闡述

淨土法門以仰仗彌陀願力往生安養為本質內涵,所以深信...

極樂也是夢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剛經》裡面講一切法如夢幻泡影。理上的確是這麼個...

虛雲老和尚睡覺打呼嚕,但外邊的境界都瞞不過他

一般我們只能看到經書上所記述的,五陰淨了是何等何等...

若疾病纏綿者,當力修淨業誓求往生

相晤已來,忽滿六年。不但星霜屢更,即國曆已非其舊。...

持戒懺悔使現生帶來好運吉祥

不管多偉大的人,業力來臨,都抵擋不住,至此才知道人...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樂乃至十念」有衝突嗎

問: 《佛說阿彌陀經》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

圓滿人身的修養

一、做正信的學佛人 既然我們大家學佛,我們要明白,...

任在一切處辦道十年,不如叢林辦道一日

參禪人,要知以禪為道,辦道即參禪是也。此一大法,塵...

這種善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我們剛開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從善念要提升到一...

怡山發願文

爐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

【佛教詞典】畢缽羅樹

梵語 pippala,巴利語 assattha。意譯吉祥。略稱畢缽樹...

【佛教詞典】吉利羅

(佛名)具名髻離吉羅。金剛界一尊之名。...

【視頻】威儀三千

威儀三千

【視頻】佛教動畫:已婚婦

佛教動畫:已婚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