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發起往生的願力

淨界法師  2014/05/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發起往生的願力

到了晚年,尤其五十歲以後,你最好都攝六根,不敢說做到淨念相繼,但是起碼這六根,不要再向外接收太多訊息,要做最後衝刺。印光大師講,好事不如沒事,開始要收攝六根。管閑事都是用六根,臨終的時候突然間要收,收不起來。

往生所有的力量,都是透過佛法修學。日常生活給你的訊息,對往生都沒有幫助,人我是非而已。

如果你有志於往生,到晚年一定要把六根慢慢關掉。不要再接觸外境的剌激,不要再跟外界業力接觸。因為業力給你的快樂讓你貪愛,業力給你痛苦,讓你心理不平衡,對你都沒有好處。

你把六根關掉,業力對你衝擊降到最低了,就從源頭下手。第二,調伏你的執著,思想問題不大,但是思想跟執著結合就糟糕了。小乘是完全斷滅,用無常觀、無我,把執著完全破壞掉了,破我執。

大乘佛法是疏導,我們把執著疏導成一種往生的願力。黃河氾濫成災,你加以疏導灌溉良田。大乘佛法是轉識成智,不墮斷滅,你把所有的執著都斷掉,把生死業力的力量斷掉,但是有一個嚴重的後果,叫做錯損菩提,你的菩提心也沒有了。

大乘佛法是追求無上的菩提,西方的淨土。透過你的思想去引導執著,叫欣求極樂。你透過思想向外調伏感受,透過如理的思惟,改變執著,從對娑婆世界的執著,改成對淨土的執著。

淨土宗的執著是好的執著,我們一般不叫執著,叫做發願。其實就是執著,體性完全一樣,但是我們不安立這個執著這個名稱,叫做發起菩提心,發起往生的願力,我一定要往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臨終助念遭親屬反對,應該如何應對

問: 作為佛弟子,父母去世應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念佛時夾雜著懷疑這樣有用嗎

問: 我對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有點懷疑,總覺得...

太虛大師《佛七開示錄》

第一日、大師開示云:念佛七以彌陀經中有:聞說阿彌陀...

無所障礙,是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說的

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

沙元炳念佛往生的公案

沙元炳。字健庵,江蘇如皋縣人。其品德、操守、文章、...

她曾四次見到虛雲長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淨土

人們都稱她是老菩薩 我第一次來東林寺時,在天王殿後面...

念佛人不要只重數目而不重質量

淨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問題點就是只重數目而不重...

淨土法門之超勝

在晚清及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從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身體不能自主的時候要靠誰

我們學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須心口如一。比如我...

佛教的特色與教育

(一)佛教的特色 普通的理解,佛教是一種宗教,有其...

不要認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

不要認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要知道,開悟後正好...

沒有人能帶著妄想往生

我們經歷過很多的生命,但是過去已經不能改變了,因為...

學佛之簡明標準

然於佛法,各人當有理解與行為之簡明標準,庶可無所歧...

「往生全仗信願真切」與「於自善根不能生信」是否衝突

問: 阿彌陀佛,頂禮法師!印祖在《復倪慧表居士書》說...

臭女淨心

舍衛國有一位清道婦,每天清晨就在城內各通衢要道掃地...

何謂五眼

在佛教的名詞裡,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

【推薦】念誦太過熟溜或不利於修行

不如法的念誦,就好像從前的留聲機(一種通過唱針在旋...

成就三法得道果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對比丘...

隱士須歸極樂國

處士逃名遠市闤,此身清隱翠微間。 平分嶺上半邊月,高...

何為見地?修淨土宗沒有見地能否往生

問: 何為見地?修淨土宗沒有見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個...

世間的一切成就都是無常的

我一生看過許許多多紛紛擾擾的事情。這麼多年輕人死了...

修廟不是和尚的事兒

北宋年間,大慧宗杲禪師提倡參念佛是誰,為什麼呢?念...

四季中的飲食養生

如果我們懂得正確地吃,能夠保持身體健康,人與大自然...

不原諒別人就是不原諒自己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遊。天漸漸黑下來了,艾子將船...

【佛教詞典】華嚴遊心法界記

全一卷。唐代法藏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本書系基...

【佛教詞典】作觀

謂僧侶臨齋食時,念五觀之偈。五觀偈,即僧侶於進食前...

【視頻】護生卡通:為之震撼永不殺戮

護生卡通:為之震撼永不殺戮

【視頻】淨界法師《貪求加持感應,厲鬼入心》

淨界法師《貪求加持感應,厲鬼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