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的特色與教育

惟賢長老  2012/02/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佛教的特色

普通的理解,佛教是一種宗教,有其教史、教義、教規、教團,但它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宗教。它的最大特色是:似宗教而又非宗教,類哲學而又非哲學,通科學而又非科學。為什麼這樣講呢?

一般宗教講神權;佛家講因果,能自己做主,自己創造。哲學講內心思辨;佛家講實踐,心物一體,又有不同。科學是傾向於物質以及在物質上的研究,佛法講心物總和,講心就有物,講物就有心,講中道實相,所以與科學也有所不同。

上個世紀初曾經有個爭辯,一派認為「佛教非宗教、非科學、非哲學」,另一派認為「佛教亦宗教、亦科學、亦哲學」,這兩派都有理由。

「佛教非宗教、非科學、非哲學」。為何非宗教?宗教講神權,不管是上帝也好,梵天也好,神我也好,都是歸於神權,而佛教不是!為何非科學?科學崇尚物質,以人為本;佛法是總和觀點,人與自然、社會是連成一體的,故非科學。為何非哲學?哲學是什麼事情都憑想像,很空洞,欠實踐;而佛法講究實際,注重實踐,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佛教亦宗教、亦科學、亦哲學」。從信仰方面來講,佛教有歷史,既然信,就要崇拜三寶,這一點上佛教與宗教相類似。佛教亦科學,因為佛法講邏輯,講因明,講實證,與科學的求證方式接近。佛教亦哲學,佛學在思維方面很強調,注重思維的形式,講現量、比量等等,就與哲學相類似。

(二)佛教是一種教育

佛教就是佛的教法,佛所說的言教。用佛教固有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增壹阿含經》序品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簡單講,佛教就是佛讓人們止惡揚善、自淨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佛陀教育內涵包括了無盡無邊的事理,比現代大學裡面的課程內容還要多。時間上,它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它將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學、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孔子的教育,是講一世(一生)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講過去、現在、未來。

佛教真的是教育嗎?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個疑問就會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學才有師生的稱呼,而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根本的老師(本師),就是表示這個教育是他創始的,他是第一位創辦人;學佛人自稱為「弟子」,弟子是中國古時候學生的自稱。由這些稱呼,我們知道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

就其它宗教而言,被信仰的神與信徒不是師生關係。佛門則是清清楚楚說明:佛與我們是師生關係;我們與菩薩是同學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稱呼出家人為「和尚」,其實在一個寺院裡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話,翻作「親教師」。就是親自教導我的老師,就像現在學校裡的指導教授,他是直接指導我的,關係非常親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導我,就稱他為「法師」,這如同學校裡的老師很多,但他沒有給我講過課,沒有指導過我。「和尚」與「法師」的差別就在這裡。這些稱呼在教育體系裡才有,其它宗教裡面沒有這種稱呼。

再從佛教道場的組織(中國佛教寺院)來看,寺院是佛教教學與佛教藝術相結合的一個教育機構,就像現在的學校與博物館結合在一起。這種形式,就是現代所講的藝術教學。現代人處處講藝術,佛教在二、三千年前就實行藝術教學了。從寺院的組織也能看出它與現代的學校大致相同。和尚相當於學校校長,是主持教學政策的人,課程是他製定的,教師是他聘請的,這是和尚的職責。

和尚下面有三位幫助他的人,佛家稱為綱領執事,分掌三個部門:掌管教務的稱「首座」;掌管訓導的稱「維那」;掌管總務的稱「監院」。名稱與學校不相同,實際上他們管的事務跟現代學校裡面的教務、督導、總務沒有兩樣,可見寺院機構的組織確實是一所學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學校。

中國過去稱之為「叢林」,「叢林」就是佛教大學。我們從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國佛教的建立來看,它的確是一個教學的體系。這一事實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這樣才能正確認識佛教!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不可當哲學研究

觀汝書言學生話,不禁令人好笑。今說一喻,譬如太醫院...

佛教徒進寺廟要注意的九個問題

佛教寺院是清淨的聖地,所以,非佛教徒進入寺廟一定要...

聖嚴法師《佛教對於命相、風水的看法》

命相、星相以及風水地理,起源很早,以星相家的傳說,...

星雲大師《青年的毛病》

我們時下的佛教青年是否也有毛病?今天就和大家談一談...

拜佛的兩大誤區

我每天住在普濟寺,這是普陀山的首剎。那我們自古以來...

念地藏觀音聖號和念彌陀名號有什麼區別

問: 念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名號有什麼區別...

殺掉嗔恨

有一個婆羅門生養了一個瞋心很重的女兒,經常觸怒婆羅...

母親的一切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在中國大多數家庭由母親承當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的模式...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別把佛法當成一門學問

若我們自稱佛子,聽了佛法,卻不守戒,你學佛,但卻把...

培養臨終的第二念

淨土宗要培養臨終的正念是什麼意思?臨終第二念的正念...

宏海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第一講) 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同修們,大家請合掌...

正報身心世界的虛妄相是怎麼來的

我們再看第二段的明眾生相續。 這個眾生指的是我們五陰...

真正會用錢也是個大學問

說到賺錢,誰不會賺錢?人人都想賺錢也會賺錢,但有幾...

持律弘教的慈舟法師

慈舟律師行解精進,弘傳華嚴而希心蓮宗,與弘一律師同...

八地菩薩所破所悟的是什麼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減義。前面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這...

擺渡自己的心靈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長途擺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們只...

古代高僧的德行典範

《緇門崇行錄》這一部書專門記載古時候修行人品德的風...

【推薦】100道簡單易學的素菜(圖片版)

100道簡單易學的素菜...

受戒沒學戒,犯了戒算「真犯戒」嗎

問: 在多年前我受過菩薩戒,可戒場對戒條隻字不提,從...

榮華富貴不是爭來的,是積德來的

中國古代傳說每年過小年的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

臘八粥的做法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

律宗大德廣化法師

在台灣的佛教中,專弘律學的比丘,除了濟濤律師外,再...

與泥對話

一切美好都要付出代價。你的夢想越美麗,你需要承擔和...

「善念」和「善根」的差別

菩提心它是一種善根,我們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

【佛教詞典】華嚴經刊定記

凡十五卷(或十六卷)。唐代慧苑撰。全稱續華嚴經略疏...

【佛教詞典】三性與六法相攝

【三性與六法相攝】 p0211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頁云:三性...

【視頻】楞嚴菁句摘錄

楞嚴菁句摘錄

【視頻】妙境法師《立化菩提樹東的朱公》

妙境法師《立化菩提樹東的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