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靜坐的利益與方法

徐恆志  2014/03/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靜坐的利益與方法

靜坐的利益

靜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對於身心健康,確為有益。以世法說:「年老者靜坐,可以減少頭痛腰痛、眼花心亂、血壓高、麻痹症等疾病;年輕者靜坐,可以減少慾念,靜定有智,遇事不太衝動,避免與人爭鬥。所謂‘血氣未充、戒之在色,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實可從靜坐體得其好處。

以佛法說,佛教有經律論三藏,旨在戒定慧三學,而三學尤以定學為中心,定水不波,妄浪平息,智體澄清,見理分明,則是非明辨,邪正判然,由正思而趣向於正行。儒書有「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與靜坐之理亦近。

以個人經驗說,年少體病,隨侍虛公,常囑靜坐,惜為經書文字所累,甚少習禪;間或習之,又無恆心,得益不多。近十年來,常有靜坐,反覺精神較佳,體重亦比前增重加肥,是亦證明習禪之好處。

佛法為一可以實驗之學問,雖誦經念佛等皆為實驗方法之一,而莫如禪定為重要,如今日之歐美國人之學佛,一以佛法提倡慈悲和平,為厭戰爭者所追慕,一以佛法之道理可從禪定中實驗到。尤以美國人好奇,趨之者更多。如今美國各高等學府多有佛學研究會,多數是重於修禪定的。

習禪的方法

一、調飲食:人身需飲食生命始得活動,猶如機器需加油加煤才能轉動。飲食咀嚼,和津液混入胃中消化成糜,轉入小腸化為乳狀的滋養,人於血液,以供全身利用,故飲食與生命極有關係。但食物不可過多,過多則胃腸消化不盡,不能吸收精華,反而排泄於體外,叫胃腸加倍工作,結果必氣急身滿,靜坐不得安寧;若食太少,營養不夠,體弱力衰,靜坐亦難致果。此於古語「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可省之。

二、調睡眠:人之工作,不論勞心勞力,皆須適當休息時間,始能恢復精神,睡眠即最長時間之休息。常入睡眠以八小時為合度:睡過多則精神困昧,不宜靜坐;睡過少則體力未復,精神恍惚,亦不宜靜坐。故須睡眠有節制,神志保持清明,靜坐方易生效。又睡前醒後,皆可起坐,起坐如覺得不夠精神,中夜坐後仍可再睡一下。

三、調身:一於坐前,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常保持寧靜安詳,不可有粗暴舉動,境粗氣粗,心意輕浮,必難人定。二人坐時在床在凳,須寬衣解帶,(坐墊須後高一二寸)從容人坐,腿或雙盤、或單盤,或把兩小腿向後交叉於兩股之下、或雙腿下垂足貼於地(後二者為年老無法盤腿而設);次要安置兩手,把右掌的背疊在左掌上面,貼近丹田,輕放腿上;然後把腿左右搖動四五次,端正其身,脊骨勿挺勿曲、頸正、鼻與臍如垂直線始對,不低不昂;開口吐腹中積氣三口,把舌頭抵上額,由口鼻徐徐吸人清氣三次至七次,唇齒相著,輕閉兩眼,坐久或覺身有俯仰斜曲,隨時矯正之(坐之時間先半小時漸次增至一二小時)。

坐後,應用口吐氣十數次,令身熱外散,然後慢搖身體肩頸,徐舒手腳;再以兩大拇指背擦熱來擦兩眼皮,開眼再擦鼻兩側,再以雙掌相搓令熱,擦兩耳輪以至偏撫頭部及胸腹手腿至足心而止。又坐時血脈流通,身熱發汗,應待汗幹,然後隨意動作,此為坐後調身之方法。

四、調息:鼻中氣體出入名呼吸,一呼一吸為息。靜坐人手最要工夫在調息。呼吸有四種:A、喉頭呼吸:通常人不知衛生,呼吸淺短,僅在喉頭出入,不能盡肺葉張縮的力量,因此達不到吸氧吐碳功用,血液循環不能優良。B、胸式呼吸:此較前稍好,氣體能達胸部,充滿肺部,通常學生體操的呼吸運動,能做到此地步,但仍不算調息。C、腹式呼吸:一呼一吸,氣體能達到小腹,在吸氣時空氣人肺充滿週遍,肺底舒張,把膈肌壓下,這時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又呼氣時腹部緊縮,膈肌被推而上,緊抵肺部,使肺中濁氣盡量外散,這方算是靜坐的調息。但學者須注意呼吸絲毫不可用力,鼻息輕細深長,自然達到腹部,連自己的耳朵也不聞出入息聲,方是調相。D、全體呼吸:此為年久靜坐功深,呼吸細,出入不知,如無呼吸,雖有器官,若無所用,而氣息彷彿從全身毛孔出入,至此乃達調息之極功,可人深定,如鳥巢禪師之類。

五、調心:心有真心與妄心,真心是心的本體,妄心是心的虛妄作用。吾人自有生以來,迷昧真心,都在妄心用事,念念不停,猶如意馬心猿,難調難伏。中國小說西遊記,寫出一個馬騮精孫悟空,橫行無忌,大鬧天宮,難以調伏。唯唐僧能伏而使用,其主題實寫唐僧之修養功深,能束心猿意馬,實無孫悟空其人也。

吾人靜坐,可有兩種心象:一是心中散亂,支持不定;二是心中昏深,容易瞌睡。治散亂病,要把心中一切放下,看透身體也是外物,置之不睬,專心一念於小腹間,徐可人定。治昏沉病,要把心提起,注意鼻端,使精神振作;或起而徑行再坐;或修數息觀,從一到十,數到不亂,心息相依,綿綿密密,昏散兩魔,皆難得人,則如修般若空者不見其身,或如觀「當知此處,即為是塔」,莫不獲得定功。

所說調身調息調心三法實可併用,不為文字所泥而意會之也可。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怎樣處理好學佛和學習生活的關係

問: 我有個同學,他是學生。在考試之前忽然生起了出家...

「把全體果覺授與薄地凡夫」是什麼含義

問: 法師,阿彌陀佛把全體的果覺授與薄地凡夫,這句話...

只要話頭得力,不拘動靜,自然不被他轉

問:古人云:參究,在搬柴運水行腳處參。今之學者,要...

云何心能得明淨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淨?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藏頭白、海頭黑

問: 有位出家人問馬祖禪師一個佛法上的問題,馬祖說...

修淨土的人如何靜坐

問: 專修淨土的人靜坐時,吸阿彌,呼陀佛,還是不管...

念佛與參禪

念佛可往生西方,參禪能明心見性,一般以為這兩種法門...

禪修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通常凡是有心或有興趣於禪修的人,比較不容易有宗教層...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12個最內涵的漢字,道盡人生真諦

漢字除了是語言外,還蘊含著我們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

化解冤親債主的方法

要知道我們累劫的冤親債主在惡道裡沒有能力解脫,完全...

自己所念的佛到底是不是佛

為什麼我們要特別強調,念佛所念的到底是不是佛,因為...

五戒十善是學佛的第一班車

凡夫眾生在整個十法界的緣起定位是什麼呢?我們的定位...

素食可以讓人活得更健康

時至今日,人們逐漸認識到,素食可以讓人活得更健康。...

淨宗二祖-善導大師

1.生平 善導大師(公元613---681年)誕生於隋大業九年...

耐煩有什麼好處

學學問,要耐煩一點。 耐煩有什麼好處?將來修定有辦法...

惟賢法師《信解行證》

佛教講修行的道路,離不開信解行證,什麼是信解行證呢...

求福報的因與緣

求福報的因與緣 其實我們怎樣求福報,大家要知道。 有...

界詮法師三十多年的出家心路

我本來是1978年農曆七月初五來到平興寺,準備出家,師...

自己不相信自己,怎麼了生死

現在講念佛的方便。念佛就是方便。我念阿彌陀佛,在這...

放生的意義所在

一切眾生,佛性相同。放生是要我們在生活中以慈悲心去...

這個功夫不要把它看簡單了

我們是一個普通的清眾,住在常住裡,沒有懺室、靜室,...

吾道一以貫之

一般慈善家在做善業的時候,第一個他沒有我空、法空的...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業疏》云: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

惟賢長老:如何做人

2005年6月16日至6月22日,惟賢長老應邀到北京進行為期...

【佛教詞典】巡更鈴

(物名)火鈴,又稱巡更鈴。...

【佛教詞典】業果

由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

【視頻】大安法師《稱佛名號 相應為要》

大安法師《稱佛名號 相應為要》

【視頻】心經(男聲演唱)

心經(男聲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