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淨土宗學人如何對待器官捐贈

淨界法師  2011/09/21  大字體  護眼色

站在淨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勵大家器官捐贈,因為臨終的正念非常重要。你今天不是要求增上生,當然你有善業,來生會依止善業去得增上生。但是你淨土宗的人很強調你一定要在臨終生起對彌陀皈依的正念,因為淨土法門是感應道交,你完全靠善業的力量不可能往生的,那是他力的攝受。既然講他力攝受,就不是單方面的。阿彌陀佛把手伸出來,你也得把手伸出來,你的正念,彌陀的本願,兩個合在一起。那麼一個正常的人,你臨終的器官的切除,諸位要知道,臨終的器官的切除不是死亡以後,而是生命波動還在的時候,因為那死掉了的器官就沒有用了。你看《印光大師文鈔》,連搬動都不可以了,何況是用刀子去割呢?

所以淨土宗認為,我們今天利益眾生不在一時,就是我到淨土去,我回入娑婆,那個時候你是法身菩薩,到時候不用說臨命終,我現在都可以把身體給你。當然這是個人的思考問題,你對來生的規劃,如果要到淨土去,那麼器官的捐贈可能要慎重,因為可能會遇到很多的障礙。當然你不求生淨土,那器官捐贈就是你的選擇了,也是一個方法。如果一個人,我在想這個問題,這個人一生造了很多罪業,也沒什麼善業,他平常沒起過什麼好的念頭,讓他生起正念也很難,這個人鼓勵他器官捐贈很重要,因為器官捐贈是布施嘛!他臨終的時候,誒,我把這個器官布施,意念這個「捨」、施捨,他還會意念這個布施生到善處去。

但是如果你有志於求生淨土,這件事情你要慎重,因為你切下去以後,你沒有講話的餘地,你話講不出來,可能會壞事,所以這件事情大家應該要慎重考慮。就是你的成佛之道應該怎麼走,什麼事該先做,再做第二件什麼事,你自己要有規劃。我先完成第一階段的工作,然後再怎麼怎麼。佛法都一定先發願,不是橫衝直撞,佛法的善法都是以般若的智慧為主導,沒有一件事情是橫衝直撞能夠成就的,都是先智慧的抉擇,發願,然後再付諸行動。所以我們坦白說,也不能說誰對誰錯。但是你是知道這就是你要的,這是你規劃的,那你就心甘情願地走下去。

但是我總是覺得有些人,台灣也是這樣,就是你要人家器官捐贈,你要把事情講清楚,你不能含糊籠統的帶過,然後他產生錯誤的判斷,結果他臨終的時候後悔。就是說,你臨終捐贈器官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優點、缺點,你應該很真實的讓對方知道,因為他有權力去知道,他做這個判斷是不是他真的要的。不過我可以告訴大家,你臨終捐贈器官,對你臨終生起善念會比較困難,肯定會有困難。當然那是一個善法,但是對你的正念,從這個淨土的學習來看,你的身體被切割,你要生起清淨的念頭,會比一般人困難。所以你可以想想看,你該怎麼做。但是你有權力知道真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如此捱到臨命終時,自然正念現前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

只有求生西方最為可靠

印祖云:念佛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一個死字,貼到額...

「永保初心」的意義

問: 在聽您開示的時候有句話叫做永保初心,很受感動...

如何救度疾病的眾生

問: 如何救度疾病的眾生? 慧律法師答: 有兩種角度...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楞嚴經》中念佛圓通章中說:若諸眾生,憶佛念佛,現...

學會從奉獻中獲得法喜

論語裡面說: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我們天天...

大安法師:講預測和問災難是否正修

問: 我們有些同修很喜歡大談感應,或講些預知,問災...

如何才能不受到負能量的熏染

問: 師父,生活在紅塵俗世中的我們,不得不接觸到各...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僧無為 吳江流慶庵無為能公。齒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

在承受中鍛煉和改變自己

生命中總有著太多太多的羈絆,無法抗拒,唯有學會承受...

拓開心量 包容別人

能夠包容別人,別人就能包容我;能夠幫助別人,別人就...

向外攀緣,人生無解

這個思惟死歿無常,它所對治的是對今生生命的五欲的愛...

應具備何種參訪心態才能受用

問: 佛弟子應該具備何種參訪心態,才能真正受用? 慧...

見美色不動心者必獲福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問天神得知人們心...

對佛所說的淨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淨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體是佛的果覺境界。也正因...

人生就是一場戲

電視的熒光幕什麼都沒有,電視一開,什麼都有;電影的...

一偈治病並能身相具足

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若有至心聽,常得無量樂。...

印光大師談應對災難法語

即災殃翻為善導,轉熱惱直下清涼 (因鄰火延燒,物屋一...

把文字轉成心中的光明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煩惱的根源來自於顛倒

佛法的因緣觀,主要就是苦、集、滅、道,有雜染的因果...

眾生的苦惱就是錯認一切都不會變化

我們講肉眼看問題,肉眼是我們凡夫所具足的眼睛。從空...

掛鈴鐺的騾子

有一則很有趣的寓言:一頭騾子脖子上繫著鈴鐺,騾子每...

【佛教詞典】盡形壽

盡我們這一世的身形和壽命。...

【佛教詞典】阿賴耶識雜染相

【阿賴耶識雜染相】 p0779   瑜伽五十一卷九頁云:謂...

【視頻】藥師佛灌頂真言(萬佛城108遍)

藥師佛灌頂真言(萬佛城108遍)

【視頻】覺醒法師《玉佛問道-如何勸人放下恩怨》

覺醒法師《玉佛問道-如何勸人放下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