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煩惱如屋籠罩眾生

2013/12/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煩惱如屋籠罩眾生

煩惱如屋籠罩眾生

假如我去問一百個人,你有沒有煩惱?我相信,這一百個答案都會是:有。包括我。

我曾經被許多煩惱包圍過,林林總總,無法概述。和朋友們交流後知道,每個人都有心頭的煩惱與無名,為車,為房,為曖昧情感,為職位高低,為利多利少,為名盛與否……人心敏感,利益相關,當有人侵犯到自己利益的時候煩惱,當慾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煩惱。人有貪、嗔、癡、慢、疑,對財、色、名、食、睡,哪個心裡沒有貪念?怒、恨、怨、惱、煩,哪個人的情緒裡沒有這些傷人的刺?恨人、怨人、不耐煩、不服人,挑別人毛病,爭強好勝,嫉妒人,多懷疑,不坦誠,耽名利……種種煩惱,如蓋如屋,把人籠罩其中,掙扎不出。

有智者說,人的臉就是一個「苦」字,雙眉是草頭,眼與鼻是「十」,嘴巴是下面的口。想想看,真的是這樣,我不禁苦笑。那時候還沒有接觸佛法,對禪的智慧一無所知,不能自度,亦不能度人。在人生的苦海里,慢慢被煎熬。

但我不甘心,亦不明白,一個人,只有這一世,只有這一身,難道就只能日日夜夜在煩惱裡被困被縛而無法擺脫嗎?這樣的生命有什麼價值?固然有人說過,人生就是來受煎熬的,難道我們就找不到一劑良藥,治癒這苦惱的病?我開始從哲學書籍裡尋找解決精神痛苦的藥,道家說要無慾無爭,可如何淡了這欲,減了這爭?儒家說要中庸,可煩惱的芒刺在,如何中庸?我沒有從根本上找出煩惱的根源,也沒有找到一劑靈藥,來徹底治癒煩惱之疾。直到接觸佛法。

接觸佛法淚落如雨

2006年夏,我有幸參加柏林禪寺生活禪夏令營,衍真法師帶領我們唱誦怡山和尚發願文,悠揚的聲調裡,一種至上慈悲的力量彷彿融化了心頭的霧障與堅冰,心靈的最深處被觸動,我淚如雨下,旁邊的同修很驚慌,問我怎麼了,我知道自己,我是真的找到了心靈的皈依,在這個至大至上的佛法力量裡,我可以重新找回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彷彿是一場心靈的洗浴,浴後的心靈,開始接觸禪的智慧。

人在人世間,各種因緣際會,要處理不同的關係與利益,面對各色人等,不可能時時春風,處處祥和,總有一些「惡人」,「惡緣」,製造煩惱的端由。不能逃避,那就去正視,看明白煩惱的來處,認清它的本質,理清這亂麻一樣的生活,找到心的寧靜安樂,以禪家的戒定慧為燈,燭照煩惱的煉獄,證得佛性,才能真正化解。不是有師父說過嗎,「在極樂世界修好多好多年,不如在這個五濁惡世修一天」。人的自性即佛,佛性是太陽,煩惱是烏雲,烏雲太多,遮住太陽,烏雲散去,太陽重現,我們的智慧和慈悲,才能重見光明。

印光大師說過:「人人皆是菩薩,唯有我是凡夫。」以此為燭,霍然點亮心燈。當煩惱來的時候,以一種感恩的心情來應對,不恐懼,不困擾,靜心觀之;不動氣、不上火,淡然面對;於是,一切煩惱都成為奔赴著來解脫我們、成就我們修行的種子,保持此心,如如不動,滿心歡喜。借煩惱了一份業,視煩惱為我們的了業菩薩,業如了,心圓滿。學佛修行是修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看清自己,知道種種煩惱真沒那麼重要,放棄庸人自擾,尋回原本潔淨的心性。

煩惱菩提成就智慧

世界著名的「煩惱大師」、被魯迅稱為「拷問靈魂」的作家陀斯妥也夫斯基曾說過:「對於具有高度自覺的深邃透徹的心靈的人來說,痛苦和煩惱是他必備的氣質。」煩惱的滋味是苦澀的,卻能成為智慧的培養液,轉化為精神上的財富。佛經上把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的智慧,稱為「菩提」,沒有煩惱如何有菩提?

1.慈悲觀照

一行禪師的14條戒律之六中說道:不要讓怒火或嗔恨在心中停留得太久。一旦怒火和嗔恨生起來了,要修慈悲觀,這樣我們才能夠深刻地理解那些引發怒火和嗔恨的人。學會用慈悲的眼睛來看待其他的眾生。當惱怒或怒火升起來的時候,保持覺照,盡力去理解它。一旦我們理解了,我們就能更好地遺忘和懂得,笑看與化解。

2.莫負浮生

生活中雖然充滿煩惱,但生活也從不會停止前進,所以每個煩惱中人都有理由問一句:果真值得那麼煩惱嗎?清人的《半半歌》裡說:「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半中歲月悠閑,半里乾坤展寬……酒飲半酣正好,花開半吐最妍,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緩隱便,半少卻說滋味,半多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參,會佔便宜只半。」對人、對事、對社會,不那麼苛求,留一點淡然與知足,一下子就把過去對名利、物慾的強烈慾望打掉了一大半。

3.心清意定

那些不能破除無明的人,把煩惱放到心的熔爐裡反覆熔煉,煩惱纏身、纏心,無法掙脫,就好像用無明鎖把心鎖住,用煩惱繩把心繫住,又好像用塊大石頭把心壓住,讓心壓抑、苦悶,低落,無奈,喘不過氣來,有窒息之感。

人有貪、嗔、癡三毒,佛有戒、定、慧三藥,有藥到病除的神效。我堅持誦讀《心經》、《金剛經》等經文,聽師父開示,一步步領悟到更多的智慧之光。而光明愈多,煩惱的愁雲就愈無存身之地。所謂「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雲」;所謂「心止念絕真富貴,私慾斷盡真福田」。妄想的心也止了,攀緣的念也絕了,這就是真富貴。心平百難散,意定萬事吉。不講是非,不生煩惱,不發脾氣、不妒忌障礙,慢慢拔心出離苦海。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自淨其意」,你、我、他(她)的精神在道德上的淨化,是佛教個人修行和社會變革的實踐樞紐。我們的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事業就能做到多大。《壇經》說我們的心量有多大呢?「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維摩經》說「無以大海,內於牛跡」,大海豈能為小小的牛腳印所能容納?這就是我們生命的廣度,是我們行菩薩道的實踐範圍。這份廣度,還消融不了癡人心頭那煩惱的刺?

路在腳下菩提花發

佛在小乘經中喻煩惱為毒蛇、垢染、枷鎖、纏縛等,同是這煩惱,佛又在大乘經中喻之為幻化,煙雲、菩提、佛種等,為什麼?終於明白,茫茫人世,煩惱如條條毒蛇纏繞著眾生的身心,令人恐怖不寧;修行途中,煩惱如道道懸崖魔障著悟道的進境;但同樣又是這一堆堆煩惱,經過修煉,轉成清淨莊嚴的寶座金台,把我們化生為超凡大聖。

修行並不艱難,難在不明路,不懂得道就在自己的腳下,被動地籠罩在無明中。這片無明就如漫漫長夜,走不出這片夜,就永世不得解脫。以正念智光去點亮,光明顯現,方知此地原來是故鄉。故鄉並非夜闌外,亦非出於光明後,你我原在其中,早在其中,不垢不染,本自光明。如是觀察,漸漸心朗,眼前煩惱便如煙雲散去。暗去明來,無明去則法身顯,轉煩熱為清涼。道在煩惱中,除此更無道。

《維摩詰經》曰:「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是以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修行正如此,不與外界碰撞,心中無量煩惱種子,無處生起現行,清淨輕安的境界豈容易獲得?

《維摩詰經》中文殊菩薩曰:「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花。如是,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一塊土石要塑成莊嚴的佛像,要經過無數次的敲打,一個修行人要把無常臭穢的凡軀、煩惱污濁的妄心,轉成超越萬相的法、報、應莊嚴三身,豈可不經受煩惱烈焰中的千錘百煉?

《壇經·疑問品》中說:「淤泥定生紅蓮。」六祖大師用透徹的哲學智慧,給我們指明學佛並不是逃離這個世間,理想的佛國世界在哪裡?就在我們腳下這個污濁不堪的娑婆世界,要通過不懈的菩薩行,轉變內心,散發光明,照亮當下這個世界。

《大智度論》中有個比喻,說煩惱是柴薪,而菩提智慧則是火焰。所以煩惱越多,轉變為學佛的力量時,就像柴薪越多火焰越旺。如果用牛糞與鮮花來比喻「煩惱即菩提」的關係,則牛糞是煩惱,智慧是鮮花,沒有牛糞的滋養,鮮花又如何能盛開?以佛教的批判精神(出離心),正視人心之惡及社會之惡—煩惱無盡誓願斷;以佛教的慈悲精神(菩提心),把一己解脫與全社會乃至法界眾生聯繫在一起—眾生無邊誓願度;以內心人人本具的佛性為終極托付—佛道無上誓願成;以佛法的中道智慧處理世出世法的關係—法門無量誓願學。誠如此,煩惱可破,智慧可得。

近幾年我刻意放慢生活的節奏,把心裡裝滿的「烏雲」擠出去,沉住氣,慢慢地鋪陳開煩惱,不再恐懼厭惡,在適意的節奏裡完成自己與心靈的對話,完成對心靈的呵護與觀照。為自己泡一杯茶,聽一曲佛教音樂,聽自己血液流動的聲音,感覺自己的心神在充實,在成長,於是快樂。

雲在青天月在瓶。我心始終在,菩提花正發。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當代佛教徒要具備這3種意識

憂患意識 在佛教的經典中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末法時代。...

印順法師:唯人為能學佛

一、人類的特勝: 一般來說,人雖自尊心極強,卻都看...

同樣的心裡,你為何要充滿煩惱呢

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 同樣的心裡,你為什...

我沒有時間去管別人的閑事

從前,有一個小和尚急衝沖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訴老和尚...

戒定慧三學,學佛修行的基礎

作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必須知道戒、定、慧三學,這是...

烏鴉和孔雀的故事

現在這個時代在佛經裡邊叫做末法時期,在末法時期有一...

現代學佛人犯的一個嚴重錯誤

現在太多學佛的,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包括年輕的比丘...

【推薦】聖嚴法師《學佛群疑》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如何才是真念佛

【原文】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佈施;真能念佛...

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擁有強大的內心,可以更坦然地...

不是境緣困住了你,而是心被迷了

不一定用很多佛教本身的名詞,我們用通俗的話來說,首...

對治自己的缺點毛病

我們大家都熟悉奔貢甲的修行,他是強盜出身,但他醒悟...

「帶新業」可以往生嗎

問: 請問法師,帶新業可以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關...

不老不死的「我」在哪裡?

波斯匿王向佛請問: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見迦旃...

大安法師:戒殺吃素的問答

問: 生活中有時經常應酬,怎能吃素呢? 大安法師答:...

公雞與蟲兒

有個兒童,才七歲,但常常找無德禪師,和他東南西北亂...

《佛說孝子經》讓你成為真正的孝子

導讀:《佛說孝子經》,這一部經只有一卷,收錄於《大...

人生如果是場夢,那麼它又有何意義

人生如夢,通常是經歷了大半人生的人,從內心發出的感...

為什麼有時會突然閃現非常惡的念頭

問: 有時非常惡的念頭會突然閃現,這是為什麼? 大安...

牛腹蓄乳

從前有一位很好客的人,他想要開一個宴會請客。邀請許...

離了妄想,你在什麼地方

初發心的人,用功怕妄想;久坐的人怕昏沉。我說你們這...

修空觀的人要空掉什麼

問: 師父講到我們要修空觀,不要住在外來的空上,在具...

修行中我們常犯的四個錯誤

像學習無常、苦空等這類的教法時,我們常常容易有幾個...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

【佛教詞典】斷圓

為天台宗所說圓教八義之一。其義有二:(一)謂一斷一切...

【佛教詞典】生差別

生差別者,謂於如來大集會中生故。...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七音)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七音)

【視頻】妙境法師《怎樣拜懺才能滅罪除障》

妙境法師《怎樣拜懺才能滅罪除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