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當代佛教徒要具備這3種意識

靜波法師  2016/05/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當代佛教徒要具備這3種意識

憂患意識

在佛教的經典中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末法時代。我所理解的末法是人們不相信真話,相信假話的時代來到了。我們很多論壇是關起門來搞的,第一個不接地氣,第二個別人也不知道我們在幹什麼。當然,像這個論壇是大家都可以進來的,論壇就應該面向大眾,要接地氣的。

責任意識

佛教的責任基礎是三皈依,皈依三寶是佛教所規定的,應該具有權威性。當年三論宗的第二代祖師提婆菩薩曾經立論過:「一切聖中佛最殊勝,若於諸法佛法無比,救世福田僧眾第一。若能屈我此言,將斬首以謝。」為法忘軀,我想這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所以說受五戒、受菩薩戒等等的基礎都是三皈依這條戒。這是最關鍵、最根本的,無論是漢傳、藏傳、南傳佛教,它的基礎必須是三皈依,所以它應該有權威性。

千百年過去了,我們是否堅守了三皈依,我們皈依了世俗諦的佛、法、僧,應該是為了完成真諦的覺、正、淨的基礎。中道圓融不可自生執,不可斷滅空,所有的方便都應服務於根本,否則都是空中樓閣,畫餅充飢。

擔當意識

佛說生命在於呼吸之間,佛教的文字道理終究要通過實踐來在證明。時不我待,如說而行,如行而說。佛教講歷世才能煉心,煉心必須歷世,正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尋兔角。」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靜波法師文章列表

仙道跟佛道差在哪裡呢

阿難!是等皆於人中煉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

學佛的基礎

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

在「不幸」之中獲得覺悟的機會

在一個父母離異、舅舅癡傻、爺爺病痛大半生、奶奶跳樓...

八萬四千法門怎麼來的

在你的生活當中要這樣鍛煉,你的煩惱就會逐漸減輕,待...

佛教徒的人生態度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的處世態度。因為人生...

模彷彿陀的行為,就可以成佛嗎

有人問我,師父說每天的24小時裡有20個小時是在學習、...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在宣稱:我比你更有智慧 而...

學佛的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是聽經聞法。 聽經聞法,才能夠了解到佛法...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從來就沒有障礙,只是我們想不開罷了

當我們被人誤解而受到壓抑的時候,不要總是希望通過申...

豪貴學道難,英雄到老皆歸佛

所謂豪貴學道難:意思是,富貴的人,他不關注無常,不...

靜波法師:修心訣

靜波法師講《修心訣》語錄筆記 1.業障是什麼?習慣。...

如是因如是果,還要去問誰啊

佛法中關於宿命通的一些看法,應該說,這是所有佛教徒...

禪並不一定要靜坐,但是要有靜坐的基礎

靜坐對我們的身心都有好處。它能促進身體的健康及心理...

為什麼理觀對淨土行者甚為重要

問: 請問師父,何謂理觀,為什麼理觀對淨土的行者甚...

與法同住世間

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佛法修習的核心,他們認為行禪、...

壇經與淨土宗有無衝突?

來書云:《壇經》說東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語,與蓮宗有...

百千方便,惟有放下一著最省力

知老居士,為己躬下一著,決志甚急。此念生死事大,當...

戒殺與吃素

我國大乘佛教的傳統,特別重視不殺生與素食,因此吃素...

老鼠也能往生

清朝的時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門內,有一座庵堂,住持...

首富只靠一粒米

台灣首富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 ...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衣裡寶珠的譬喻

衣裡寶珠的譬喻...

入禪之門第六講:生活禪

今天是最後一講。我說過多次,禪是修的、證的、參的,...

【推薦】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沒有不痊癒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厭乃得樂之基。宿因厚而現善濃,...

佛教的五條基本戒律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薩戒...

【佛教詞典】靜慧

(術語)安靜之智慧,即空慧也。圓覺經曰:於陀羅尼不...

【佛教詞典】摩城

媲摩,梵名 Bhīmā。位於新疆和闐(Khotan)東方之城...

【視頻】佛寺巡禮-大智禪寺、楊歧禪寺

佛寺巡禮-大智禪寺、楊歧禪寺

【視頻】佛源老和尚與雲門往事

佛源老和尚與雲門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