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曾國藩是如何成就的

大願法師  2015/06/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曾國藩是如何成就的

湖南有個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國藩。他就寫了一本傳記小說,名字叫做《曾國藩》。

他講曾國藩的生平:曾國藩後來怎麼會成就?——他很年輕的時候,也是才氣十足,所以很年輕就當上了禮部侍郎。就相當於外交部副部長。

後來太平天國起義了,他就奉皇帝之命到湖南來訓練湘軍。因為清朝的正規軍,這個綠營兵、滿族的軍隊,已經沒有什麼戰鬥力了,就依靠他來訓練湘軍。

一開始也還是能夠打勝仗,起到了正規軍都無法起到的作用。但是後來曾國藩就發現,自己做事情,碰壁的事情越來越多、越來越有很多障礙:大臣也排擠他、湖南巡撫也不支持他、皇帝也猜忌他,後來就把他免職了。

他怎麼也想不通。一開始他就想了好多辦法,希望能夠改變這種現狀,但是還是無濟於事;後來賦閑在家的時候——就拿起《金剛經》來看。

前面一直想不通:你看,我自己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而且我為朝廷做了這麼多的事情,為什麼不見容於官場?而且對朝廷忠心耿耿,也遭到猜忌,皇帝也不信任……一直想不通。這個就死在觀念裡面了。

這個叫什麼?就是我們剛剛講的差別尋思觀。他沒有從自己執著的這種觀念裡面跳出來,卡在自己的觀念裡面。他認為自己很有正氣。

然後讀《金剛經》,他就悟到一個事情:發現所有的問題都是出在於自身——這個路子就找對了。他發現是因為自己太鋒芒畢露:自己認為自己就是正直的化身、認為自己很有成績,不知不覺之中,當然也就得罪了很多人,也就不知不覺之中給自己製造了很多的荊棘和障礙。

他明白了以後,就決定改變自己的個性,不再鋒芒畢露了。

後來皇帝又再命令他:再來統率湘軍。那麼他到長沙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拜訪那些官員,沒有傲慢,他職位雖然比他們高,但是他會去拜訪那些下級官員,尤其是有一個湖南人左宗棠。左宗棠本來是曾國藩提拔出來的,但是後來又一直指責他,說他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如果以他從前的脾氣,可能兩個人就對著幹起來了。但是他現在悟過來了,就不會那樣。

他就先去主動拜訪左宗棠,在很遠的地方,他就下轎子,徒步走過去;也不穿官服,就穿一件長褂去拜訪他,很謙虛。對於所有部門的長官,也都去拜訪。乃至於小小的縣令——長沙縣、寧鄉縣的縣令,都會親自去拜訪。

大家覺得他這個人改了,就都很感動,以後就都說他的好話了,當然也就傳到皇帝耳朵裡面了,大臣也就不再排擠他了。

其實他就悟到一個什麼?就是說我們要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不是靠別人,也不是靠外面的事情。

記得一開始講的那個故事。那位女子一直找車鑰匙,她不在掉鑰匙的地方去找,她在路燈下去找。她就找錯了方向、找錯了地方。

同樣的,我們要提升自己、要讓自己的一切遭遇都很順利、要能夠改變命運,不是靠外在,而是要靠自己。

曾國藩也是這樣的。如果你去要求外界怎麼樣?都是無濟於事。你看,如果曾國藩像以前那樣,一直是抱怨、埋怨說,這個大臣排擠他、朝廷對他不公……沒有用!皇帝不會因為他一直抱怨就會重用他;大家也不會因為他抱怨,而不排擠他,反而會更加排擠他。所以要先改變自身。

有一些時候,我們認為對的東西,你去很執著它,你就死在觀念裡面。然後我們就會找很多理由去指責外在不對:哪個哪個不對、誰誰誰不公平,但是這個沒有用。能夠改變那個事情嗎?不能。

所以我們要知道,要將對外界的要求轉為對自身的要求,轉為對於提升自己內心的要求,這樣才能成功。世間人說成功,都是一扇由內向外打開的門,你不從裡面打開,你在外面拚命推,你是推不開的。

修行也是如此。如果你不修好四種尋思觀,那你對萬事萬物的執著心棄不了,你怎麼能夠成就?所以說要反求諸己,心念一轉,萬念皆轉、萬法皆轉;心路一通,萬路皆通。思路決定出路。

我們一定要能夠修好四尋思觀。修四尋思觀,就能夠生起四種如實的智慧、就能夠突破障礙,不單單是要把表層的障礙突破,而且潛意識之中的障礙也要突破。

——節選自大願法師《八識規矩頌學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願法師文章列表

人品才是決定我們能走多遠的一種標誌

修行還有主要的一個,人格的完善是很重要的。一個人人...

泥濘路上的腳印

人生就如同一幕話劇,有開場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

在家如大夢,出家猶如遇險得脫

一 在家猶如大夢 在這茫茫生死苦海中的人生,本是同做...

老子論幸福

幸福是人現實中的一種生活富足狀態,又是人內心的滿足...

人格不成,佛格怎麼能成呢

能為世間賢人善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只有按照佛陀...

金明法師:莊嚴人生

莊嚴是佛教用來形容美好的詞句,莊嚴人生,也可以說就...

妄想將導致人生的各種過患

人們生存在這個世間,因慾望驅使,就會引發與之相應的...

不做物質奴隸的小人

我們處於這二十世紀六十年的今日,大多數的人,物慾薰...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父母之恩,昊天罔極

有一位研究力學的教授常常跟學生講述一個道理高空物體...

道證法師預知時至,回歸彌陀願海

信願堅固,勇猛精進。跨越憂惱,淨心畫佛 在病苦中,師...

【推薦】愛不是佔有,放手不是拋棄

古代有個很有名的關於放手的愛的公案,說有兩個婦人在...

文殊菩薩化身乞丐,兩次救助虛雲老和尚

虛雲禪師(1840~1959),傳法曹洞,兼嗣臨濟,中興雲...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預知時間嗎

問: 人往生西方能預知自己臨終年、月、日、時嗎?在同...

證嚴法師說故事《五濁惡世度有情》

佛陀的苦行因緣 每個人與生具來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

佛的願力不可思議,所以往生是很自然的事情

又《法鼓經》說:若人臨終,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

菩薩八法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重點指出八所以,即我們之所以...

念一聲「阿彌陀佛」能獲得了什麼

大家天天念佛,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獲得了什麼!當您知...

被草所縛的比丘

隨著太陽逐漸升高,龜裂的泥土路愈來愈炙熱,比丘們一...

念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有我們一朵蓮花嗎

問: 我聽說念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就有一朵蓮花,...

有些人臨終念佛為什麼能專注

烏龜有護身之鎧,野干不得其便 佛在世時,有一比丘離開...

禪門裡的「大死大活」與「懸崖撒手,絕後再蘇」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是修行,最痛苦的事可能也是修行。為...

虐待老人的現世報

大嫂的姥姥(以下簡稱姥姥)出生在河北省安國縣,家裡...

今天起傲慢心不敬佛法僧,你傷害到了誰

出家人當然會有一些水平上的問題;有一次,我聽了很難...

專注這句佛號,不管念頭怎麼樣

問: 弟子時常靜坐念佛很攝心,但是在念佛堂、唱佛號時...

【佛教詞典】結法

【結法】 p1175 品類足論六卷十頁云:結法云何?謂九結...

【佛教詞典】孤露

(術語)孤者孤獨,無父母也,露者露出,無覆我者也。...

【視頻】本源法師《佛說阿彌陀經》

本源法師《佛說阿彌陀經》

【視頻】欣求極樂,信願往生

欣求極樂,信願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