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若有斷者,名菩薩行,名真持戒,名為賢士,名佛弟子」
能斷貪愛的,才是真的學菩提道,是佛弟子。
經文:「財色二事相欲似輕,感罪尤重,河沙誑惑由財色起,此之二過能壞君臣師徒夫婦等,亦壞內外親族朋友知識」
財色之過看上去好像是小錯。,但是它所感的罪業特別地重,「河沙誑惑」像恆河沙那樣多的煩惱都因為財色而起,這兩種過患,嚴重點的能破壞君臣、師徒和夫妻之間的關係。有的師徒本來感情很好,因為財色的緣故,可能會斷除師徒關係,甚至有的夫婦、親朋好友、乃至善知識也不能免除,都會因為錢財翻臉。
經文:「若離財色更無世間,人天脫苦聖凡同讚,諸漏滅盡進至佛果,為此先誡財色二種。」
如果能夠遠離財色,就超脫了世間和人天的種種苦果。前面說貪愛財色的過患,接下來告訴我們背離財色的好處:一切有漏的煩惱都斷盡,最終能夠進入佛果。所以先要斷這兩種貪愛。
經文:「因色生憍,因財生吝,憍而且吝,雖有餘德亦不足觀」。
「因色生憍」,自恃長得莊嚴生起憍慢,「因財生吝」財多了反而生起慳吝,捨不得。「憍而且吝」,這種又憍慢又吝惜的人,即使有其他的道德也不值得一看,就是「不足觀」。
經文:「先斷財色,使功行成立,後聽經論,即是入道次第也。言逆行疾,故名淨心」
先斷財色,使持戒的基礎牢固,再去聽經聞法,這才是入道修行的次第。以上言說可能逆耳,但利於修行人快速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