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遠大師定中三次見佛,歸命安養

大安法師  2019/03/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慧遠大師定中三次見佛,歸命安養

晉初祖廬山東林慧遠大師讚頌

以特別法,永為世范。意旨暗合於行願,中外流通遍。普令庸彥,大事即生辦。肇啟蓮宗福震旦,暢佛本懷垂方便。圓音一闡士歸廬,大法將弘神運殿。一切法門從此流,一切行門從此辦。致令各宗盡朝宗,萬川赴海依行願。——印光法師

定中見佛,歸命安養

遠公所創的蓮社,以修念佛三昧為主,其所依據的經典是《無量壽經》與《般舟三昧經》。《無量壽經》所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乃是遠公及蓮社諸賢共修的綱宗。遠公以及蓮社其他同倫,修念佛三昧,大多有定中見佛的體驗。史料記載:遠公禪定中三次見佛。劉遺民專念禪坐,始涉半年,定中見佛,行足遇像,佛於空現,光照天地,皆作金色。

遠公對定中見佛事,尚存疑滯,曾向鳩摩羅什大師諮詢。遠公根據《般舟三昧經》所常引用的夢喻發問:謂定中所見的佛,假如真是屬於夢的話,那不過是主觀的想像而已,並不是真的佛現,故此佛不可能為我等斷除疑網。假如是客觀外來的佛,佛既是真實的顯現,為何又以夢為喻呢?

什公回答這個問題,詳明周全,首先指陳見佛有三類:一是自得天眼而見佛,二是神通自如,飛到十方去見佛,三是凡夫修行禪定,心止一處而見佛。

《般舟三昧經》以夢喻定中見佛事,僅取夢中之事歷歷分明,能到能見,並非如夢的虛妄。經典處處指陳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真實不虛。

定中見佛雖由心意識的專注憶想,然而其所具境界並非虛妄,乃是眾生與佛感應道交所現出的景況。佛的法身遍一切處,亦遍入到一切行人心中。若行人心想佛時,水清月現,佛身顯現,是故行人見諸佛身,不可當作虛妄幻覺來看待。可知念佛三昧,須具佛功德力、三昧力與自善根力,具足如是三種因緣,即得明見彼佛如來。

從遠公所提出的問題中可知,遠公不僅確切地修此念佛三昧,而且對念佛三昧的內涵境界,照見明瞭。遠公由入三昧→見佛→往生,形成其淨業修證的脈絡路向。遠公之念佛,以信心契入,著重凝觀禪定,入三昧境界,即可隨宜應物,顯現妙境,終能見及佛境。受佛力法力之加持,堅固皈命西方極樂世界之願心,命終得以上品往生,此即遠公禪觀念佛之要義。

遠公這種別具一格的念佛思想與實踐,在當時的佛學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為淨宗在中國生根廣被,作出了重大貢獻。

古印度淨土教在中國傳布伊始,盡管有《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般舟三昧經》等譯出,然人們尚持觀望、試探的態度。有沒有阿彌陀佛?遙遠的界外是否存在西方極樂世界?這些疑慮一方面要靠經典聖言量化解,另一方面,人們更希望有一種驗證。這種驗證,對淨土教在中土的傳布,關係重大。

遠公值此之際,以淵博的佛學造詣,以精勤專志的修持,向中國佛學界提供了這種驗證,不僅是一人的驗證,而且是蓮社作為團體的驗證——蓮社123位同仁,或禪定中、或在夢中、或在臨命終時見到阿彌陀佛,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勝境,與佛典所記載的無二無別。

遠公以一代佛學領袖的德望向世人作出的驗證,震撼著中國廣大信眾的心靈,為淨土教在華夏的流布,注入了巨大的動力。中國人從此建立了一個永不傾覆的終極目標:念佛求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永脫輪迴生死之苦,親證窮玄極寂的自性如來。

同時,遠公以自己的佛法實踐昭示:惟憑自力坐斷生死殊不容易,應自力他力並重,皈投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方是了生脫死的穩妥道路。遠公對中國民眾的這種貢獻,堪稱如來使者,真報佛恩。

另外,古印度念佛法門在中國廬山東林寺生根開花結果,並非偶然。念佛往生法門極具超越性意向,在佛教諸修行法門中,亦是由信仰契入的勝異方便。是故,這個特別法門的播揚得有一相應的沃土。而廬山正是一座隱逸文化名山,自殷周以來,便有諸多道人隱棲此山修行。

自古迄今,廬山成為儒、釋、道三教的文化源頭。1996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廬山作為「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評價云:「廬山的歷史遺跡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連的文化景觀。」名人、名山與勝異法門,相得益彰,妙合天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激揚生死凡夫之厭欣心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者,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受輪迴...

淨業助行,培福載道

淨宗以信願持名為宗,以往生西方淨土為趣。念佛法門雖...

人情世故耽誤了道業

所以這方面在修道的過程當中,你對這些人情世故過分地...

她是富有生命力的雕塑,遠遠看著就是一種力量

她們就像一尊靜靜的雕塑,用一生的光陰,靜靜地走過,...

昌臻法師《正助雙修與理事雙修》

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圓滿了。為了便於大家討論,今天提...

一邊念佛一邊追劇,這樣是沒用的

念佛就要時時刻刻心中要有佛,用這個聲音先攝住我們的...

用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來做功夫

都攝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你這個六...

提前釋放出獄的比丘

想一想善導大師,在盛唐之際,最好的時候,他都有那麼...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為何要注重迴向

問: 為什麼要注重迴向? 大安法師答: 一般我們做的...

八關齋戒是對居士所施設的戒法

八關齋戒也是針對居士所施設的一個戒法。是在五戒的基...

黃泉路上無老少,年輕不急求解脫嗎

問: 學佛的終極大目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作為一名...

以專修念佛來對治修行上的偏差

疏文:彌遠者,厭生為患,亟欲滅生以歸於無。而滅非真...

三車和尚-窺基大師

一天小廝忽報說玄奘法師登門化緣,尉遲宗將軍忙迎進玄...

富翁的聲音

精進、正念現前、舉止清靜、善於分辨善惡法、克己、生...

佛教之三種簡易修持法

今天承諸位善友請我演講。我以為談玄說妙雖然極為高尚...

懷孕期間適合讀什麼經

一、懷孕期間適合讀什麼經 按照經典的記載,懷孕期間適...

三招把素菜做出香味

素菜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很多人卻不喜歡吃...

愛的細節

年底的時候,是遊子歸家的時候,更是父母期盼的時候。...

不肯坐下的彌陀慈父

我們看阿彌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著的,為什麼他不坐?眾...

以空性的心態來操作善業

我們一個淨土宗的修行者,當然我們希望能夠解決生死輪...

灌甘蔗喻

過去有兩個人,同時種植甘蔗並約定說:種植好的有獎賞...

阿闍世王殺父篡位

佛在世時,領導弟子修行,弟子中有一位叫提婆達多,他...

天台六即佛義

《六即佛頌》的作者是宋法雲大師(10861158),字天瑞...

不能改變今生,但你可以改變念頭

一切都是唯識所現,唯識無盡,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

【佛教詞典】香

香者,四大種所造鼻根所取義,謂好香,惡香,平等香,...

【佛教詞典】生佛一如

又名生佛一體,或生佛不二,意謂眾生與佛的體性平等毫...

【視頻】夢參老和尚《老和尚遷單護法神》

夢參老和尚《老和尚遷單護法神》

【視頻】懺公教授蒙山施食法

懺公教授蒙山施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