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肯坐下的彌陀慈父

大安法師  2014/02/19  大字體  護眼色

不肯坐下的彌陀慈父

我們看阿彌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著的,為什麼他不坐?眾生馬上要到懸崖峭壁底下了——眾生當下眼睛一閉就要到三惡道火坑裡面去,這時候這個援手救拔是不容一刻的滯留,遲緩,投足伸手馬上就要過去,不可能那麼安逸地坐在那裡。坐在那裡你要救,你起來還得要一點時間,你要站起來這個時間都耽擱不了——不能耽擱啊。所以我們看到祖師跟我們講,佛心是大慈悲心。

但是這個慈悲心裡面偏憐罪苦眾生,就是偏偏哀憐、關注、加持那個三惡道六道輪迴的罪惡生死凡夫,因為他即將面臨滅頂之災,你不趕緊救他到岸上來,他整個的被這個旋流就不知道漂流到什麼地方去了。岸上之者可以暫時放下,如果對斷了見、思惑的聖人阿羅漢,可以暫時放點心;對於還在水裡面掙扎的即將滅頂之災的眾生偏憐:這是符合這種慈悲心的。

你想一個做父母的,你家裡有七個孩子的話,你對於那些身心健康很聰明的孩子——能考上大學、能在社會上很好地站穩腳跟的人,你是不是就比較放心一點?那麼你正好有一個殘疾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你對他的關心將會更多,要為他考慮好一切,包括自己身後你還得給他弄好房子,誰去照料他,安排他所有的一切。這就是偏憐,對最沒有本事的、最造孽的、最沒有生存能力的子女,更加了一份關注。

所以通過這些,我們都要去理解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的心就是大慈悲心。對大慈悲心我們就從理解母親的心開始,有一個相應地契入。但實際上佛對我們的這種慈悲心還超過父母。第一,從時間上來說,父母對我們的慈愛也只有這幾十年,百歲的父母也保不了身後的子女;但是佛對我們慈愛是無量劫,時間上沒有盡頭——這個很長。

那麼從他的性質上來說,佛對眾生的這種慈悲極為深厚,比父母還深厚。父母可能對比較乖巧孝順的孩子,他很關愛;如果這個子女非常頑劣,非常不聽話,非常杵逆父母,這個父母可能心理上就很討厭,就很排斥,甚至要斷絕跟他的關係——我不管你了,慈愛還是有限度的。但是佛對這些罪苦眾生——六道輪迴的眾生,他是沒有一念的厭棄,乃至於五逆十惡下阿鼻地獄的眾生,佛也慈悲地攝受——哪怕他原來誹謗佛。這個五逆惡——包括出佛身血,只要他能夠最終有一念的懺悔,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佛都慈悲攝受。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九界同歸,修行人最後的歸宿

好,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們來到佛頂山,給大...

淨土因何獨指西,要令心念有歸棲

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當中有諸多的淨土,為什麼就唯獨指...

宏海法師:彌陀要解

第一講 好,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念佛有大光明,護念行人不遭魔事

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者,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一虧正...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進一步用生病來看,病...

華嚴大士讚歎淨土法門

宋代長蘆宗賾禪師,他是禪宗的大德,這個長蘆宗賾禪師...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心若與四宏誓願...

如何發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問: 如何發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大安法師...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信是世間最稀缺的資源

淨土往生法門的宗旨就是信願行,我們一定要在信願行三...

敦倫盡分的人生

【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

阿彌陀佛為什麼不示現,讓大家生起信心呢

問: 我學淨土法門,也念佛。我覺得如果阿彌陀佛能經常...

死亡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

偏空跟斷滅見有何不同

問: 請法師慈悲開示,法師說:小乘的空觀,是將依他起...

修行要發三種心

今天是第一個七的第一天,我們注意要有一個正確的出發...

帶業往生只能帶宿業嗎

問: 帶業往生,只能帶宿業嗎? 大安法師答: 帶業往...

阿彌陀佛可以給你加持,但不能改變你的思想

諸位!阿彌陀佛可以給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

不承認自己是佛祖

南陽慧忠國師感念侍者為他服務了三十年,想有所報答他...

五方佛

五方佛代表五種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願修行,最終...

帝釋天恭敬供養大迦葉

過去摩訶迦葉尊者,證得解脫三昧,入深禪定,為使生死...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觀

俗諺雲∶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向來最講究吃的藝術,有人...

要學佛道,先結人緣

兜率從悅禪師,參訪密行的清素禪師,非常禮敬,有一次...

如何擺脫死亡的恐懼

我在東林寺接待一些居士,包括一些社會人士,都是來問...

縱遇善知識,遇而不識,當面錯過

縱遇善知識,但以耳為目,遇而不識,當面錯過。 這個也...

三種修行中特別殊勝廣大而不可思議力量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有三種力量是特別殊勝廣大...

【佛教詞典】難化三機

(名數)教化濟度無望之三種惡機也,即謗大乘與五逆罪...

【佛教詞典】度科

(術語)得度之試科也。唐中宗景龍初,詔天下試經度僧...

【視頻】淨界法師《由淺入深的四種法界》

淨界法師《由淺入深的四種法界》

【視頻】金光明懺齋天科儀

金光明懺齋天科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