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維摩義記

沙門慧遠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維摩義記卷第四(末)

見阿閦品者。因行既成入佛境界能見諸佛。此品具論。於中初明見釋迦佛後見阿閦。從後立稱。名見阿閦。阿閦胡語此雲無動。此品明見無動如來。是故名見阿閦佛品。問曰。此品亦見釋迦。何故偏言見阿閦乎。釋迦此土恆見。阿閦如來今時親覩。就新立稱名見阿閦。又見釋迦在於前品。見阿閦佛在於此品。以阿閦佛此品始見名見阿閦。就此品中五門分別。一就維摩顯德分別。二就法分別。三釋來意。四對上辨異。五隨文釋。初就維摩顯德如何。彼德有二。一解脫行內正觀力見法身佛。二解脫用遠樓妙喜安置此雲令此眾見。前即自利。後即利他。顯德如是。次第二門就法分別。於此品中辨法有二。一為成因約法明見。因行既成能入佛境見諸佛故。二為成果約見明佛。佛果難彰。寄見顯故。顯法如是。次第三門解釋來意有二。一約見以解。前品明其因行之體。因行增長能入佛境見於如來。故次辨之。二就佛以釋。前品明因因成得果。果體微隱寄見以顯。故須辨之。來意如是。次第四門對上辨異異有三種。已如上辨。一化人異。前品化益眾香菩薩。此品化益娑婆之眾。二起明異。前品明修自分之行。行修增長入佛境界能見諸佛。是勝進也。三辨法異。前品明因此品論果。果謂佛德。辨異如是。次第五門隨文解釋。此品有二。一見釋迦。二爾時舍利問維摩下明見阿閦。於此二中有七種異。一能見人異。前維摩見後大眾見。二所見佛異。前見釋迦後見阿閦。三能見行異。前維摩詰內心觀。故能見佛。後諸大眾願求之力。故能見佛。四所現身異。前維摩詰內正觀力見法身佛。後段大眾以維摩詰勝神通力見色身佛。維摩德高。故是法身。大眾行劣故見色身。五通局異。前段之中局唯見佛。後段見佛及見佛土。六成行異。前段維摩內正觀力見法身佛成就自德。後段維摩以神通力。令諸大眾見色身佛成利他德。七化益異。前段化人舍相入實成就證行。證入如來法身之體。後段化人發願求生成就教行。故下大眾因見妙喜發願求生。兩段不同。有此七異。就前段中如來先門以為起發。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向前自從其舍欲往見佛。說之以為欲見如來。隨其化相自覩佛形。名之為見。實則內證相應名見。內覺證見大眾未知故。問顯之為以何等觀如來乎。下維摩詰身已所見令眾同入。於中初先觀身類佛。略明所見。我觀已下觀佛同己。廣明所見。問曰。何不望直就佛已明所見。乃先觀己以類佛乎。解有四義。一欲使人尋因知果。觀察自實類知如來法身體故。二欲使人准果知因。知佛法身與己體同。悟窮自實成佛道故。三欲使人知果與因同體無別。於自身處求佛如來一切法故。四欲使人知因與果同體無別。息去異見證入平等真如法故。前中如自觀身實相。觀因類果觀佛同己。故曰如自。何者身實謂如來藏佛往真我。此身本性故名為實。實之體狀目之為相。相狀如何。似下佛身。要而論之義門唯三如實空。二如實不空。如實空中略有二種。一離相名空。二離性名空。言離相者如論中說。謂非有相亦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一相非異。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非自相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別悉不相應唯證境界。言離性者。如來藏中具過一切恆沙佛法。是諸佛法同一體性緣起相成。以同體故攝別成總一切皆有。將別分總一切悉無。是則真法常有常無。今說無義為離性空。空義如是。言不空者。如來藏中法雖無量略要唯二。一如實色。二如實心。如實色者如涅槃說。佛性亦色。亦是色故可以眼見。又復如彼如來藏經說。眾生中具足如來眼耳等根如橫中像。此等名為如實色也。此乃是其色性法門而非色事。相狀如何。似此比丘無作戒法。亦如陰陽五行等法體雖是色而無色相。無色相故不可青黃赤白已取真色。似彼體雖是色而無色相。無色相故聖人證得。法身無形體是色故。聖人證得具足諸根。又是色性緣起門故聖人證得。無緣不現。如實心者如經中說。真心是也。如來藏中過恆沙。法緣起集成集成覺知心性。是知性故與無明合便起妄知。息去無明便為正知。此亦是其如實覺知。心性法同而非情事。相狀似何。如鏡照物而無分別。真心亦爾。體雖是心而無分別。無分別故聖人證得神知永亡。是心性故聖人證得具知如實慧。有是知性緣起門故聖人證得。於一切法無不覺了。此如實色及如實心名為不空。如實空如實不空似後佛身。故將類佛觀佛亦然。正將類佛佛與佛性同體義分故。觀佛身同己實矣。是義云何。凡佛體一。以體一故授佛望之。眾生之體從來常淨無障無染。即是諸佛圓淨法身。故上文言。佛知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更滅涅槃既然佛身亦爾。授凡望之彼淨法身。為惑隱覆與後顯時。淨德為本說為佛性故與佛同體無別。故涅槃說。實苦集等。實即是如來佛性虛空。又如彼說。三歸即我。以即我故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自下第二觀佛同己廣明所見。於中先別後總結之。別中義多。要而論之妙絕諸相圓具諸義。妙絕諸相乃至無有一相可存。圓具眾義乃至無有一相可舍。經中說。真極唯在斯。離此別立悉是虛妄。故下文言。作如是觀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以此真極經中所說悉與此同。故涅槃經金剛身品。明佛法身十功德中明涅槃相。聖行品中明性。梵行品中念法念僧悉皆同此。無量經嘆佛法身亦與此同。是故應以此之所說。類顯一切真實法矣。有人宣說如來法身唯空非有。此乃外道所立定空。宣說如來法身唯有非空。此亦外道所立性有非佛法身。有人復言。如來法身定非有無。此亦外道所立定義非佛法身。有人復言。如來法身亦有亦無。有真色心無於眾相。有不為無無不為有。此亦外道所立有無非佛法身。有人復言。如來法身出於四句定不可說。此亦外道所立第五不可說藏。如成實說非佛法身。離此偏過諸義通取無非法身。即無說有。有非定有。即有說無。無非定無。即此有無說非有無。非有非無亦非定性。即非有無而說有無。當知有無亦非定性。即此四句不可定說名不可說。彼不可說亦非定性。佛身既爾。菩提涅槃佛性等法類皆同爾。文中合有一百二句。相從為三。初至不可以識識來明雖妄總。智知識識是妄想故。二無晦下乃至一切言語道斷明離假名。名字是其言語道故。三非福田下乃至不可言說顯示明離言說。不可言說分別顯故。問曰。妄想假名言說何異而別說離。妄取之情說為妄想。相所施名呼召諸法說為假名。依起言辨說諸法名為言說。於真本無名之為離。又佛除舍亦名為離。地持論中辨真實義亦離此三。就初段中初先彰其佛體離相。明離所取。末後不可智知識識彰離妄想。明離能取。前離相有十四門。初八約對諸法別門辨佛體相。後六約對諸法通門辨佛體相。前八門中初六離相明其非有。後二顯實彰其非無。就前六中第一約對三世法門明佛離相。不從前來不去至後。今則不住前際未來今是現在。有為遷流可從前來向後際去。來去之間住今現在。佛身常住性如虛空。故前不來後際不去今不住矣。餘處多說前際過去後際未來。今以何故前際名來翻名不來。後際名去翻稱不去。釋言。三世是其時分約法而辨。時雖約法法恆是通時恆是局。如一色法通於三世。名之為通。三世而別說之為局。餘亦如是。又時是總法恆是別。一現在時統攝多法。名之為總。諸法各異目之為別。如現既然過未亦爾。時之與法有斯不同。若將別時別分一法。一法隨時分為三法。彼三法中。一分過去一分未來一分現在。是以經中前名過去後雲未來今為現在。若約三時辨一通法。得言此法從前際來住今現在向後際去。如世人言。我從小來向於老去。故今此中前際名來翻為不來。後際稱去翻為不去。第二約對五陰法門明佛離相。先就色說。不觀色者。不觀佛身同色有也。不觀如者。不觀佛身同色無也不觀性者。非有非無是色自性。不觀佛身同彼色性非有無也。於佛平等法性身中從來無色。就何說有。故不觀色。色本不有對何況無。故不觀色如。有無並絕。無可就之說非有無。故不觀性。色陰既然餘陰亦爾。第三約對四大法門明佛離相。非四大起同於虛空。第四約對六入法門明佛離相。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過現不造因聚積常果名為無積。先有已舍故云眼耳鼻等已過。第五約對三界法門明佛離相。生死報謝不在三界。第六約對三毒法門明佛離相。生死因盡見故名為三垢已離。貪瞋癡惑名為三垢。佛先斷竟名為已離。上來六內明佛離相。次下兩門顯佛實得彰其非無。順三脫門明其稱理。空無相願是三脫門。證會名順。亦可如來法身之體與彼三脫同體義分。同體不乖故名為順。具足三明影其德備。三明有三。宿命天眼及與漏盡說以為三。佛悉具足。二菩薩明佛明及與無明明等說以為三。佛悉具足。如涅槃釋。菩薩明者所謂般若波羅蜜是。言佛明者所謂佛眼。此二當體。無明明者謂十一空。空非慧照故曰無明。能生智明故復名明。如世五塵名為五欲。能生欲故。無明等者。雖具三明而無分別。是故說之與無明等。前八約對諸法別門而顯佛身。下六約對諸法通門而顯佛身。彼一異等通諸法故。於中初明不一不異。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一異並絕。是故名為不一不異。二顯德分別。體備萬德名不一相。萬德圓體如世虛空無礙不動非全別體名非異相。第二明其不自不他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自他並無名不自他。二顯德分別。隨化現形名不自相。法身體寂不隨緣變名不他相。第三明其非無非取亦有二解。一遣相分別。有無俱絕。是故名為非無非取。言非無相不著無也。言非取相不取有也。二顯德分別。隨化現形故非無相。自德常寂而無分別名非取相。第四明其不此彼岸等。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此彼中間一切皆無名不此岸及不彼岸不中流等。生死此岸涅槃彼岸聖道為中。對治門中說有此等。就實以求本無生死。故無此岸。既無生死知復對何說為彼岸。故上文言有縛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兩邊既無約何說中。故無中流。二顯德分別。舍相證寂。故不此岸。得大涅槃不舍世間名不彼岸。染淨俱行不偏在中名不中流。第五明其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雖化眾生觀於寂滅不取有相。為化眾生導以入寂故。化眾生而觀寂滅。滅而不取義有兩兼。是以言雖亦不永滅。不著無相。二顯德分別。雖化觀寂是入寂行。而不永滅是隨有行。第六明其不此不彼。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不此不彼就身以論。法身離相。故不在此亦不在彼。又佛國土一切皆如。無此可在名為不此。無彼可在名為不彼。言不以此不以彼者就心而辨。以是為也。真心常寂不為於此名不以此。不為於彼名不以彼。又復眾生一切皆無。無此可為名不以此。無彼可為名不以彼。二顯德分別。法身充滿一切法界不偏在此不偏在彼。是故名為不此不彼。大悲普覆不偏為彼名不以此及不以彼。上來離相明無所可。不取智知不可識識。明離妄想彰無能取。聖不能解。是故名為不可智知。凡不能緣。是故名為不可識識。上來第一明離妄想。自下第二彰離假名。於中初明佛體離相彰無所名。末後一切言語道斷。彰離假名明無能名。前離相中有十一門。第一約對明闇法明佛離相。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明闇竝絕。是故說言無晦無明。晦猶闇也。明闇在情。真處無情故無晦明。二顯德分別。真慧照明故云無晦。實證止緣故曰無明。二無名無相此直遣相。稱體本無故曰無名。形狀叵得說為無相。三無強無弱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強弱竝絕名無強弱。體外無他。知復對誰說強說弱。二顯德分別。內心卑濡故曰無強。德行高勝故云無弱。四非淨非穢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染淨兩泯名非淨穢。若本有穢可除為淨穢。本不為除何說淨。二顯德分別。現起染過名為非淨。體出塵染故曰非穢。五不在方及不離方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在離竝無。方謂處也無處可在名不在方。無處可遠名不離方。二顯德分別。法身出相名不在方。爾化在處名不離方。六非有為非無為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有為無為二相雙絕名非有為非無為矣。問曰。佛常可非有為無為應好。何故非乎。釋言。據實有為本無。知復對何說為無為。故亦非之。二顯德分別。法身體寂故非有為。妙用煩興故非無為。七無示說此唯遣相。將言對人名之為示。以言宣法目之為說。於真無言故無示說。八約六度六弊法門而顯佛身。解有三義。一遣相分別。六度六弊一切悉無。是故說言不施不慳乃至第六不智不愚。二就遣相顯德分別。就檀度中於真無舍故云無施。此句遣相。隨世修檀故曰不慳。此句顯德。就戒度中於第一義無惡可防故云不戒。此句遣相。隨世離罪故曰不犯。此句顯德。就忍辱中於第一義無辱可忍故云不忍。此句遣相。隨世離瞋故曰不恚。此句顯德。就精進中於理無修故曰不進。此句遣相。隨世勤策故言不怠。此句顯德。就禪度中於第一義無心可靜故云不定。此句遣相。隨世修禪故曰不亂。此句顯德。就慧度中於第一義無慧可修故云不智。此句遣相。隨世修智稱曰不愚。此就遣相顯德分別。第三唯就顯德分別。示起染過故無施等。常行淨德故無慳等。九不誡不欺誡就口誠謂實也。欺是誑也。實語名誠虛言曰欺。解有三義。一遣相分別誠欺竝無。是故名為不誠不欺。以無言故。二就遣相顯德分別。於真法中實言二無故曰不誠。此遣相也。隨世實語故言不欺。第三唯就顯德分別。權言度物故曰不誠。真語化物稱曰不欺。十不來不去來去。就身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來去悉無名不來去。二顯分別。法身常住名不來去。第十一門不出不入。出入就意。隨有名出。證知雲入。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出入悉無名不出入。二顯德分別。行常入如故曰不出。隨化常有故曰不入。上來明其佛體離相乃至一切言語道斷。彰佛離名。名字是其言說所依名言語道。名由相生。情相本無。依何施名。是一切言語道斷。上來第二明離假名。自下第三明離言說。於中初明佛體離相。彰離所說。末後不可言說顯示。正明離言彰離能說。前離相中有十六門。一非福田非不福田。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田與非田一切悉無名非福田非不福田。不同善人故非福田。不同罪人故非不福。二就遣相顯德分別。法身平等無受供者名非福田。此是遣相。隨化示受故非不田。此句顯德。二非供養非不應供兩解同前。三非取非舍取淨舍染名為取舍。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取舍悉離名不取舍。二顯德分別。不偏住著名為非取。染淨雙隨故曰非舍。四非相無相。有名為相空名無相。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就真以求。相本不有故曰非相。亦無遣有。非相可存名非無相。二就遣相顯德分別。法身常寂故曰非相。妙用隨緣故非無相。五同真際等法性。此句唯就顯實分別。如來法身與彼真際法性體同。同體無別故曰同矣。六不可稱量。此句唯就遣相分別。口言不及名不可稱。心緣不至名不可量。超過世人稱量分齊。是故名為過諸稱量。七非大非小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大小竝絕名非大小。二顯德分別。能小非大。能大非小。是故名為非大非小。八非見聞覺知眼識隨生見。耳識隨生聞。三識隨生覺。意識隨生知。此句唯就遣相分別。如來法身不同事相。六情諸根亦不同彼六塵境界。是故非見乃至非知。九離結縛。此唯遣相。一切煩惱佛悉斷除名離結縛。又復據實從來不有名離結縛。十等諸智及同眾生。實性平等凡聖一如。故等諸智同眾生矣。第十一門於諸法無分別。前等於人此等於法。染淨平等。故無分別。第十二門一切無失無濁無惱。口無過失。心無濁亂。身無衰惱。第十三門無作無起無果可作無因可起。第十四門無生無滅。體真常住無有始生亦無終滅。第十五門無畏無憂無喜無厭。情相悉無故無畏憂及喜厭矣。第十六門明無已有當有今有。無有起已謝性過去。故非已有。亦非現無當來始生故無當有。亦非本無今生之義。故無今有。上來廣舉佛體離無相明無所說。不可一切言說顯示。正明離言彰無能說。言依相起。無相可論。知何所說。是故不可一切言說分別顯示。又復言說皆依情起。情想本無。誰起言論。是故不可言說顯示。上來別觀下總結之。言如來身為若此者。結明所觀。作如是下結明能觀。作如是觀結已能觀。以觀下辨觀邪政令他正覺。上來維摩見釋迦佛。自下第二維摩以神力令諸大眾見阿閦佛。於中有四。一舍利弗問維摩詰前所從來處。如來為辨。二大眾聞說求欲見之。如來遣示。三維摩為現遠樓妙喜安置此土大眾同見。四為化事訖土還本處大眾同見。就初段中。舍利初問後佛為辨。舍利問中汝從何沒來生此者。彼舍利弗欲使維摩現本來處。使眾同見發願求生。所以問之。下維摩詰呵其所問。彰實無生。令眾趣入。於中有三。一就舍利所得之法明理無生。二於意云何譬如幻下。明法虛幻彰事無生。三沒者已下。簡聖異凡明己無生。前中三句初維摩詰反問舍利。汝所得結有沒生乎。沒猶滅也。二舍利答。無沒生也舍利所得空無我理。不同事有故無生沒。三維摩詰約答反可。若所得法無沒生相。云何問雲汝於何沒而成至此。第二段中句別有五。一維摩詰舉喻反問。於意云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寧沒生也隨相論之。業如幻師。由業造作六道之報名作男女。就本以說。心如幻師。由心造作一切種形名作男女。二舍利正答。無沒生也幻無定實。故無生沒。三維摩詰舉法及問。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呼。四舍利弗答曰如是。五維摩詰約答反呵。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雲汝於何沒而成生此。第三段中初雲沒者為虛誑法壞敗之相生者為虛誑法相續之相。簡凡異聖。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彰聖異凡明己無生。自下第二如來為辨。於中有三。一如來因問辨出維摩所從來處。二舍利嘆。三維摩因嘆辨己來意。就初段中佛告舍利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正出來處。法華經中說阿閦佛在歡喜國。今雲妙喜大況相似。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就人辨來。前舍利弗問維摩。何故不自辨出使佛說乎。釋雲。維摩前彰己體實無生沒。今人舍相觀察趣求。今若自說彼沒此生。與前交反。故自不說如來為辨之。二舍利讚歎之中。未有總嘆。是人乃能舍清淨土而來樂此多怒害處別以嘆之。第三維摩顯來意中句別有五。一維摩問。日光出時與冥合乎。冥謂闇也。二舍利答。不也總答。日出無冥別以答之。三維摩重問。夫日何故行閻浮提。四舍利答。欲以明照為之除冥。五維摩詰約答顯己。菩薩如是合前日也。雖生不淨合行閻浮。為化眾生合欲明照。不與愚合日光出則無眾冥。但滅眾生煩惱闇耳合為除冥。此初段竟。第二段中。初明大眾聞說求見。後佛遣示。眾求見中。渴仰欲見妙喜世界求見其土。不動如來及菩薩等求見其人。佛遣示中。佛知一切眾會所念明告所由。告維摩等正勸令現。眾皆欲見彰勸所以。此兩段竟。第三段中初維摩詰為現妙喜。後眾同見。維摩現中先自思念。我當不起樓妙喜國安置此土。作是念已入三昧下如念正取。前中初言不起坐者。彰化自在顯己力能。示不思議解脫德也。樓妙喜國鐵圍山等舉所取事謂土及人。於中前別。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總以結之。上至阿迦下至水際明取分齊。以右手等顯樓取相。在手迴轉如陶家輪。迴來至此名入此界。驚之不重如持華鬘。令眾同見名示一切。後正取中句別有四。一入三昧取彼置此。二彰彼眾有覺不覺。先彰覺者後顯不覺。前明覺中。先彰彼眾請問取者並求佛護。下佛答之。非我維摩。不覺可知。三明妙喜雖入此界而不增減。四娑婆雖容彼土。亦不迫隘如本不異。自下第二大眾同見。於中五句。一佛觀察。汝等且觀妙喜世界勸觀彼佛。其國嚴飾重勸勸土。菩薩行淨弟子清白勸觀彼眾。二大眾同答皆曰已見。三佛觀修學。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所行之道。四明此眾發願求生。五如來為記堅其去心。以斯驗求。明知此會亦明淨土非唯明身。此三段竟。第四初明化訖土還本處。後明大眾咸皆覩見。文顯可知。上來三會別經已竟。佛告舍利汝見妙喜無動佛下總明流通。流通有二。一是觀學修行流通。二囑累下明其付屬傳教流通。人行法住。故須勸學。傳教法流。故須付屬。前勸學中隨人分三。一舍利勸學。二法供品初天帝勸學。三法供品後如來勸學。舍利勸學既是流通。何故在於此品宣說。釋言。因佛告言見妙喜不舍利答見。遂即興願歡喜自慶乘勸他學故。此論之。初中有二。一佛言舍利汝見妙喜不動佛不。二舍利下答。答有四句。一彰己已見故曰唯然。二願使下因見興願。願一切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三我等快下慶己所得。初言我等快得善利是慶喜辭。得見是人親近供養出所慶事。四其諸眾生若今現下正勸修學。於中七句。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是經者亦得善利況復聞已信解受等是第一句。明聞者益。得益同己故云亦得。亦可此句舉劣顯勝明修行益。若有手得是經典下是第二句。明得經益。若有讀誦解釋已下是第三句。明其讀誦解釋等益。為佛護念是其益也。其有供養如是人下是第四句。明其供養維摩之益。良以維摩體與佛同故。供維摩則為供佛。亦可供前讀誦等人。則為供佛傳佛法故。其有書下是第五句。明其書寫經卷之答。以此中明佛法身故。書經處室有如來。若聞是經能隨喜下是第六句。隨喜益。聞經隨喜得佛不遙。是故名為取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經已下是第七句。明其為化宣說之益。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為他說者當知此人受菩提記。佛其人定作佛故。一偈尚然何況今部。

法供品者下明天帝如來勸學。如來勸中明依法行。上順聖心名法供養。就之標品。是故名為法供養品。此法供養地論之中名行供養。地持名為至處道供養。名雖變改其義不殊。就此品中初明天帝勸學流通。二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佛下明如來勸學。前中初先天帝勸學佛言善下如來述讚。天帝勸中文別有三。一嘆經勝令人愛樂。二如我解下明學多益令人修習。三若有愛下天帝彰己供養守護令人重敬。初中爾時釋提桓因舉嘆經人。此乃天帝之別名也。於大眾中明嘆經處。白佛言等彰嘆經辭。我雖從佛聞百千經舉劣顯勝。未曾聞此不思議等對劣顯勝。如此經中說維摩詰不思議德。名不思議神通經典。又此經中宣說諸法決定實義。名為決定實相經典。第二段中如我解佛所說義趣。申己所解明學多益。益有二種。一依經教受持之益。二何況下明依經義修行之益。前中若有聞信解受持讀誦之者。舉持經人。必得不疑明持經益。謂是經中所說不思議解法必得不疑。修行益中。初言何況如說修行以劣況勝。下就論益。益隨位別。上下論之。斯人則為閉諸惡趣開眾善門。是種性前善趣益也。依經離過名閉惡趣。依經修善名開善門。常為佛護是種性上所得之益。佛稱成立故為佛護。護令離過。念使增善。降伏外學摧滅魔怨修菩提是初地上所得益也。降外摧魔是破邪益。亦即是其利他益也。彼具正智故破外道。彼具勝道故能摧魔。修菩提道是住正益。亦即是其自利益也。善學佛德名修菩提。亦有經言修治佛道。翻譯別耳。安處道場是八地上所得利益。道場之義如上廣辨。地前漸學地上成就相應名為安處。履踐如來所行之跡。是十地上所得益也。通則一切智慧三昧神通解脫陀羅尼等皆是佛跡。十地順行名為履踐。別則末後金剛三昧是其佛跡。此第二竟。自下第三帝釋彰己供養守護令人重敬。於中有二。一明依經修行之者往為供養。二所在下明有經處往彼守護。未信令信已信作護。上來帝釋嘆經勸學。下佛述讚。善哉總嘆。下別述之。如汝所說是即辭也。即前兩段經勝學益。悉如帝語名如汝說。吾助爾喜是述言也。述上第三行者往供。經處往護。此事大善。故助爾喜。爾猶爾也。自下如來勸學流通。於中有三。一明此經說三世佛阿耨菩提。有人受持供養是經。則為供養去來今佛。二正使下明財供養不及修經。三過去無量阿僧祇下引事證成。初中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佛阿耨菩提明經說佛。前佛國品明佛應身。方便品中明佛報身。見阿閦品明佛法身名說菩提。是故天帝若男女下。明其受持供養經者則為供佛。行順名供。供佛真身順佛化意亦供應身。自下第二明財供養不及修經。於中有四。第一廣舉供佛之事。二反問天帝此人供養福寧多不。三天帝正答甚多無量。四佛取所答。約對持經明福不及。初中先明所供之佛多少之相。政使三千如來滿中法說明多。如甘蔗等喻說明多。下對此佛明興供養。於中先明現前供養。至佛滅下彰佛滅後不現前供。初中男子女人舉興供人。或一劫等明供時節。下顯供相。恭敬尊重意業。供養讚歎口業。下言供養奉諸所安身業供養。不現供中至佛滅後明供時也。言一一全身舍利所供事也。舍利胡語此翻名身。諸佛或有全身舍利。身形如本。或復為其分身舍利。如似阿難般涅槃時分身四分。如是等也。或復為其碎身舍利。如此釋迦般涅槃時。焚燒骨身碎如芥評。全身舍利供之最勝。故偏舉之。若一劫等明供久近。上來第一舉供佛事。自下第二反問天帝其人殖德寧為多不。第三天帝以理正答多矣。總答福多。若百劫等別答顯多。自下第四佛取所答。約對持經明福不及。於中初明聞是經典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前供。所以下釋。先徵後解。諸佛菩提皆從是生。明佛真德由經所起。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緣福不可量。約佛真德顯經殊。明持福多。上來第二明財供佛不及持經。自下第三引事證成。於中有三。一正舉往事明財供養不及法供。二時王寶蓋豈異人下會通古今。三如是天帝當知此下結嘆勸學。初中有二。一舉財供。二時王一子名月蓋下。約對法供以顯不及。前財供中初先辨列所供之佛。時有輪王名寶蓋下彰能供人。爾時寶蓋與眷屬下明供養事。所供佛中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明時久近。時世有佛號藥王等正列所供。藥王別號。如來等十是佛通稱。世界大嚴劫曰莊嚴辨其劫國。壽二十劫明壽長短。劫有內外大小之別。內外之相已如上辨。饑饉疾病及與刀兵。傷害眾生名為內劫。水火及風壞滅世界名為外劫。此二之中各有大小。內中小者。直爾饑劫疾病刀兵當分名小。言其大者。從初饑劫至後刀兵。是中凡有六十四劫。合為一劫名之為大。何故定言六十四乎。兵劫最小疫病七倍多於刀兵。饑饉七倍多於疫病。是故七饑有一疫病。七七饑劫方有七病。從初饑劫至後病劫五十六劫。於彼最後病劫之後。復經七饑方有兵劫。以此通前合說以為六十四矣。外劫之中亦有大小。直爾火劫風劫水劫名之為小。從初火劫至後風劫。是中亦有六十四劫。合為一劫名之為大。何故定言六十四者。義之似前。風劫最少水劫七倍多於風劫。大劫七倍多於水劫。是故七火有一水劫。復經七火方一風劫。為是定言六十四矣。今言佛壽二十小劫。當應就彼內劫之中小劫為言。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等明眾多少。能供人中。時有輪王舉其人也。名曰寶蓋列其名諱。七寶具足彰其所有。言七寶者。一輪寶二是珠寶。此二非情。三是象寶四是馬寶。此二畜生。五典藏臣。龍樹說雲。是夜叉神與人交接。六主兵寶七王女寶。此三是人。此等相狀功能勢力。悉如經說不可具辨。主四天下明其所王。須彌四面大海之中有四洲渚。名四天下。東方有渚名弗婆提。形如滿月。人面像之。南方有渚名閻浮提。其形尖邪。人面像之。西方有渚名瞿耶尼。形如半月。人面像之。北方有渚名欝單越。其形正方。人面像之。此四天下金輪聖王通皆鎮之。銀輪之王王三天下。銅輪之王王二天下。除東及北。鐵輪之王但王閻浮。為簡後三故說寶蓋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等彰其所生。下明供事。於中初明王自供養。供藥王佛至滿五劫下。教千子供養。王先勅告後明諸子奉命供養。上來第一明財供養。自下第二約對法供以顯不及。於中有四。一王子月蓋思己所為財供為勝。空天告之不及法供。二月蓋聞已仰請法供。空天教問藥王如來。三月蓋受教問藥王佛。如來為說。四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下。聞法獲益修行法供。初中兩句。一王子月蓋獨坐思惟。寧有供養殊過此者。二以神通下明以佛力空天告之法供為勝。第二段中句亦有二。一月蓋王子聞勝請問。何謂法供。二空天教之問藥王佛當為汝說。第三段中文亦有三。王子月蓋詣藥王請問法供。二如來為說之中。初言法供養者牒其所請。下辨有二。一出法體。二若聞如是等經已下。約對前法以明供養。明法體中文別有二。一辨法體相。二能令眾生坐道場下顯其法能。前中有四。一明法深。二菩薩藏攝彰其法大。三陀羅尼印印之至不退轉明其法定。四成六度下彰其法勝。亦名義備。初中諸佛所說深經總以標舉。顯示深義故曰深經。下別顯之深有三種。一難信深難生決定。二難受深難領入心。三難解深難可悟入。初言一切世間難信是初深也。言難受者第二深也。微妙已下是第三深。明經所說第一實義。出過世人四心分齊故難解入。言微妙者明其出過聞慧境界。言教麁事聞慧能得。深經所顯第一實義不同後麁。故曰微妙。微妙故聞慧不得。言難見者。明其出過思慧境界。易見之法思能得之。法性實義難可得見。故思不得。清淨無染明其出過修慧境界。妙來藏性妙出情妄名淨無染。情緣不及。是故亦非修慧能得。非但分別思惟能得。明過報生識知境界。前聞思修是變易因。報生識知是變易果。以修無漏業因力故生便知法。是故名為報生識知。此知亦以妄心為體。性是攀緣分別之法故說以為分別思惟。以分別故彰於平等無分別法。然彼平等無分別法滅觀方證。非但分別思惟能得。上來第一明其法深。自下第二明其法大。明前深法是其菩薩法藏所攝不同小乘。

自下第三明其法定。約行顯之。陀羅尼即舉其行也。即是外國語。此翻名持。持諸法故。論其體性唯念與智。記法不妄是其念也。知法不失是其智也。持隨義別廣多無量要攝唯二。一者法持亦名聞持。持教不忘。二名義持。持義不失。隨所記持如法不改。故說為印。下約顯法。菩薩以此陀羅尼印印證諸法。故曰印之。以法定故一得不舍故至不退。舉至不退彰法定矣。此第三竟。自下第四明其法勝。亦名義備。於中初明修善之法。離眾魔下明治過法。前修善中初明自利。入大慈悲彰其利他。前自利中成熟六度明能起因。善分別義嘆其教勝。能善分別行修之義。故成六度。順菩提法明能趣果。辨果令求名順菩提。眾經之上嘆其教勝。善順菩提故名為上。此起自利。入大慈悲明起利他。入猶順也。善教菩薩化益眾生名入慈悲。上來修善下明治過。於中初言離眾魔事及諸邪見。明其離彰。離眾魔事除邪業也。及諸邪見滅邪解也。下明攝治。順因緣法明說世諦令人解也。言不乖法故曰為順。說生死法因緣虛集名順因緣。無我生等明說真諦令人證也。無我無生及無壽命明說生空。空無相等明說法空。諸法無性名之為空。緣相亦無。故云無相。無果可造故云無作。無因可為稱曰無起。凡欲滅邪要須觀察十二緣法。上下多然。故約因緣以明攝治。此第四段明其義備。上來第一辨法體相。自下第二彰其法能。於中麁分有三。細分有六。言麁三者。一者能令眾生坐乎道場成佛正覺。二令眾生入佛法下令人起行。三背生死下令人發心。細分六者。一令眾生坐於道場成佛正覺。二諸天下為人稱讚。三能令生入佛法下。令人起行。四諸佛賢聖所共稱下為聖稱讚。五背生死下令人發心。六十方三世諸佛所說為佛稱說。此六段中初二一對。次二一對。後二一對。就初段中能令眾生坐道場者。此大乘法能令眾生成佛道也。辨義有三。一直論真。金剛三昧親生佛德名為道場。依之得果故名為坐。通則諸行能生佛德悉名道場。如上光嚴問疾中說。坐義如向。二唯就應菩提樹下得佛道處名為道場。居中得果名之為坐。三約應顯真。寄約應坐心顯真成。今此所論約應顯真。而轉法者。內證真道能為他說。舉為他說顯己得也。第二段中諸天龍神乾闥等所共嘆者為凡嘆也。唯後應爾。第三段中。初能令人起自利行。說眾菩薩所行道下起利他行。前自利中。能令眾生入佛法藏入佛教法。攝諸賢聖一切智慧入佛義海成就證行。亦可令生入法藏。入佛字義二種法藏。攝眾賢聖一切智慧。成就證教二種智慧。下利他中文別有二。一於法能說。二能救下於人能益。前能說中。說眾菩薩所行之道能說行法。依於諸法實相之義明宣無常苦空無我能說理法。於人益中。初於一切毀禁眾生能為救濟。教令悔除名為救矣。後於一切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諸魔是其邪業眾生。外道及貪煩惱眾生。外道有見及貪有愛。皆使怖畏厭離斷除。此第三竟。第四段中諸佛賢聖所共稱嘆為聖嘆也。亦嘆其法。第五令人發心之中。皆生死苦令人生厭。向涅槃樂使人生欣。第六段中十方三世諸佛說者。明此經法能令眾生背生死苦求涅槃故。諸佛共說上來明法。自下第二約對前法以明供養。於中有二。一於前教令信解受持讀誦解脫為法供養。二依前義旨如說修行為法供養。前中先辨後總結之。辨中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等。

依法自覺為法供養。以方便力為眾生等。以法化他為法供養。是名下結。下依法行為供養中。先辨後結。辨中義二文別有四。言義二者。一則依前成六度等集善之法。修習善行為法供養。二則依前離眾魔等治道之法。修離過行為法供養。文別四者。第一總明依四依法修集善行。第三隨順十二緣下。依向前十二緣法修離過行。三依義下重廣初段明依修集善行。四隨順法相無所入下。重廣第二依十二緣修離過行。就初段中又於諸法如說行者。准後明依四依之法而修行也。第二段中。隨十二緣觀法緣有。十二緣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離邪見等知法實無離法邪見。依空所除。得無生忍依空所滅。決定無我無有眾生正明所解。此前一對明眾生空。而於因緣無違無諍復觀緣有。空不乖有名無違諍。於法無違。於人無諍。離諸我所復觀實無。法為我所於理無也。此後一對明法體空。自下第三重就四依明修善行。四依之義廣如別章。此廣具辨。今且釋名並論次第。名字如何。初言依義不依語者。義解有四。一對相顯實所以名義。二對體彰用義用名義。三對惡論善義利名義。如地持說。善法名為義饒益聚。不善名為非義饒益。無記名為非義非非義。四對因彰果。德義名義。故地持中無上菩提名為得義。菩薩所行名得方便。諸經說義具此多種。今此所論理法為義義當初門。憑之起行故說為依。不依語者詮談為語。不依有二。一自未知義。但可不依乖法之語。二自己知義一切不依。第二依智不依識者。解法決了目之為智。憑之取法故說為依。闇心分別名之為識。棄而不從故曰不依。第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者。顯實分明名了義經。憑之取義故說為依。覆障之言名不了經。棄而不從故曰不依。第四依法不依人者。法解有二。一軌則名法。二法名自體。憑之起行目之為依。又憑取義亦名為依。宰用名人。不依有二。一自未知。但可不依乖法之人。非令不依如法之人。二自己知一切不依。名義如是次第如何。經論不同略有五種。一觀入次第。如成實說。第一依法不依於人。第二依了不依不了。第三依義不依於語。第四依智不依於識。此乃約就聞思修等觀入以辨。依初兩門修成聞慧。於中初門簡人取法。後門就法簡非取是。第三依義修起思慧。思知義故。第四依智。依諸賢聖智行之法起於修慧。第二從體起用次第如涅槃說。第一依法不依於人。法者所謂大涅槃。涅槃果體故先辨之。第二依義。義者所謂法身解脫摩訶般若。是佛果德。依體有德。是以次論。第三依智。智者謂佛一切種智。依德有用故須辨之。第四明依了義經。依智起說。是以後論。第三據果尋因。次第亦如涅槃。第一依義。義謂法身解脫等法。此佛果德。是以先論。第二依法。所謂法性果依理成。是以次辨。第三依智。智者所謂僧行常住無為不變。果由因成。所以次說。第四明依了義經。所謂一切大乘經典。因依教起所以後辨。又前果德因之而起。故明依智。前所依法藉教而顯。故明瞭義。第四據深尋淺。次第如此中說。第一依義。義是理體成德所依。故先辨之。第二依智。智是證智依義成德。故次論之。第三明依了義之經。經是義證。前所依義由詮而顯。所以次辨。第四依法。法謂行法。前智依於行法修成。故復明法。第五攝法起修次第如地持說。第一依義。義是理義起行所依。是以先論。第二法。法是教法。義由詮顯。故次辨之。此二是其攝法次第。後二起修。第三明其依了義經。依教修解。於此門中正解取教。莫問大小。一切悉了隨分所說皆當法故。故彼文言。於如來說深住清淨一切悉了。與此相違名為不了。第四依智。智謂修慧。此依前義起修慧行。故彼文言。以修慧知。不以聞思議諸法義。義有多途各據一門。今此且修一相之言。自下第四重就向前十二因緣修離過行。於中初辨。作如是下結以顯益。辨中初言隨順法相明觀世諦。無所入下明觀真諦。言無所入無所歸者。總明真觀。因緣空寂始無所入終無所歸。無明滅下別明真觀。初言無明畢竟滅故行畢竟滅就始觀也。因緣法中觀法有二。一順二逆。逆順不同汎釋有四。一就事相次第分別。從前向後尋因趣果。名之為順。從後向前尋果推因。說之為逆。二就法相生滅分別。觀十二緣集生名順。散滅為逆。三就理相破性分別。觀十二緣假有名順。順法有故。無性空寂說以為逆。逆於有故。四就理義破相分別。觀十二緣妄相虛有。名之為順。如空中華如陽炎水。相即無相名之為逆。如陽炎水就觀本無。不但無性。相亦不有。此反緣相故說為逆。四中前三大小同知。後一唯大。今此所論義當後門。向前宣說隨順法相。是順觀也。此言無明畢竟等。是逆觀也。乃至因緣相亦不有名畢竟滅。乃至生滅老死滅者。越餘舉終。義皆爾也。上來別觀。下結顯益。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牒前順觀。無有盡相牒前逆觀。法本無生。今無可滅名無盡相。無法可盡方乃足其畢竟滅矣。不復起見正顯觀益。一切斷常有等見不復起也。前明法中。先明離見後方宣說順因緣法。今此先說順因緣觀後明離見。言左右取。上來別明修行供養。是名四最上法之供養總以結嘆。上來第三月蓋請問如來為說。自下第四明其月蓋聞法獲益修行法供。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順忍。聞法益也。此四地上云何得知。五忍別分地前伏忍。初二三地見是其信忍。四五六地是其順忍。七八九地是無生忍。十地及佛是寂滅忍。今言柔順見彼第三忍所收。故四地上。即解寶衣教具供等荷恩供養。白佛已後修行法供。於中有三。一自宣己心彰己欲於如來滅後修行法供請佛加護。二如來為記。三月蓋蒙記正行法供。初中白佛如來滅後我行法供。自宣己心守護正法彰己所作。願以神力加哀建立。請佛加護。冥助以力名威神加。哀憐助念。第二段中佛知其念內心知也。而記曰等口言記也。法能遮防從喻名城。知必能護所以記之。第三月蓋行法供中文別有二。一於佛現在。修行自德為法供養。二於佛滅下。明佛滅後以經化地為法供養。前中初先聞佛授記以信出家。次修善法精進不文得五通下。明其所得。得五神通行用無礙。通菩薩道行體自在。此二自德。得陀羅尼意業城成就。無斷辨才口業成就。此二化德。就佛滅後行法供中。初明月蓋依法起說。月蓋比丘以守護下。明說益人。前起說中。於佛滅後起說時也。以其所得神通總等起說德也。滿十小劫彰說久近。藥王如來所轉法輪舉所說法。隨而分佈正明說也。後益人中。月蓋比丘守護法故勤行精進牒前起後。下正論益。初益菩薩。即身化益百萬億人。於大菩提立不退轉。後益二乘。能令十四那由他人發二乘心。後益凡夫。無量眾生得生天上。就引證中上來第二。正引往事明財供養不及法供。自下第二會通古今。明供多益悉得作佛令人□學。文顯可知。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下。是第三段結嘆勸學。當知法供於諸供養為上為最第一無比是結嘆也。是故天帝當知法供供養於佛是勸學也。

囑累品者。上來廣明勸學流通。自下明其付囑流通。累是擔累。法是傳者之重擔。故名為擔累。以此囑付令人傳通。故名囑累。就斯標品名囑累品。亦可累者是其重累。如來慇勤重累付囑。故云囑累。約斯標品名囑累品。此品有二。一如來付囑令人傳通。二佛說是下。明其所說當法稱機大眾同喜。就初段中付人有二。傳者有四。付人二者。一付彌勒。二付阿難。彌勒將於此界成佛。成就眾生故。須付之令以神力冥明弘通。阿難是其傳法藏人故。復須付令使結集傳佈宣通。傳人四者。一彌勒菩薩奉命流通。二餘菩薩自誓宣通。三四天王自誓護通。四阿難比丘受教傳通。初中有三。一佛付彌勒。二彌勒聞付奉命弘通。三如來述讚。初佛付中。如來初先以法正付彌勒。當知菩薩二下。舉其得先告示彌勒令教舍遠。前正付中文別有三。一舉法正付。我今以是無量億劫所集菩提付囑汝。此經宣說菩提真德。約就所說以名其經。名曰所集阿耨菩提。故上文言。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阿耨菩提。亦說佛因。從勝言之。亦可此經能生菩提。菩提從此經生。從其所生以名其經。名為所集阿耨菩提。故上文言。法佛菩提皆從是生。生佛之因就勝為言。二如是輩經於佛滅後。勸於未來傳佈流通。如是輩經牒前所付。輩猶等也。亦是類也。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流佈時也。末世難通故須勸之。汝等當以神力流佈正勸傳通。於閻浮提須流處也。閻浮眾生行法最勝。故遍言之。無令斷絕滅後常通。二所以下釋勸所以。初先徵問。我有何所以勸汝傳通。下對釋之。於中初明不傳之損。未來當有男子女人及天龍等發菩提心樂乎大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是其損也。下明傳益。如是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等是其益也。如此輩人牒前未來發心之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自行益也。念經希有名希有心。隨生得利而為廣說化他益也。上來如來以法正付。下舉得失告爾彌勒令教舍遠。於中三對。一約理教以辨得失入理為得。二唯就教以明其失。三唯就理以彰其失。前中有二人舉數次列兩名。先問後辨。一好雜句文飾之事。著教失也。二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解理得也。入猶解矣。下辨其相。若好雜句是為新學。彰劣顯勝。若於如是無染著等。辨勝彰得。第二對中復二舉數。名雜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總顯其失。何等下別。先問後辨。初聞深經驚怖疑等。於法起過。若有護持解脫經者不肯親等。於人起過。有此二下總河顯失。有此總牒。當知新學明劣非勝。為自毀傷明其有罪。謗法毀人當墮阿鼻。名曰毀傷。不能於深調伏其心彰其無善。第三對中。復二舉數。雖信深等總顯其過。雖信深法猶自毀傷明有罪也。辨得兼失。是以言雖。而不能得無生法忍明無善也。何等下別先徵後辨。輕慢新學而不教誨於人起過。違利他也。雖解深法取相分別於理起過。違自利也。是為總結。上來第一如來付囑。自下第二彌勒傳通。於中有二。一對佛向前舉過告示。驚嘆未有自誓舍離彌勒久無。今為此言。欲使諸人同也舍遠。二奉持下。對佛向前舉法付囑。自誓弘通。於中初先對佛向前所集菩提付囑於汝。雜己奉持。若未來下。對佛向前於佛滅後。汝等當以神力流佈。彰己傳通。於中三句。一明未來男子女人求大乘者。當令普得如是等經。二與其念力使堪受持為他廣說。三明未來受持說者悉是己力。由佛前勸當以神力廣宣流佈故。明未來有受學者。悉是己力之所建立。自下第三如來述讚。善哉嘆也。如汝所說佛助爾喜是述可也。上來彌勒此土流通。自下第二明餘菩薩他方傳通。於是一切舉傳通人。合掌白等舉傳通辭。如來滅後流通時也。十方國土流通處也。廣宣佈流通事也。廣宣流佈阿耨菩提。明傳證法令他自學。復當開導諸說法者令得是經。明傳教法使他化人。自下第三四王護通。明經卷讀誦說者。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面百由旬無令得便。自下第四阿難傳通。於中三句。一如來告勸令使傳通。二阿難奉教彰己受持。並問名經。此經義多。當□□□□義而名斯經。三如來為說。此經名為維摩所說約人以名。此經三會初會佛說。中間一會是維摩說。第三一會佛及維摩二人共說。今此偏就維摩所說以立其名。名維摩詰不思解脫。寄其顯故。亦名不思解脫法門就法彰名。悉如上解。如是受持依名勸持。上來第一付囑傳通。自下第二明其所說。當法稱機大眾同喜。從初訖後名佛說已。

維摩義記卷第四(末)


上篇:注維摩詰經

下篇:維摩經玄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東林十八高賢傳

慧遠法師 法師慧遠。姓賈氏。雁門樓煩人。幼而好學。...

阿毗曇心論

阿毘曇心論卷第一 尊者法勝造 晉太元元年僧伽提婆共惠...

大乘起信論義疏

大乘起信論義疏上之上 淨影寺沙門慧遠撰 大乘起信論者...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一(草書惑人傷失之甚傳者必真慎勿草書)...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序 吾祖智者著疏申經其文彌廣。而荊...

佛說盂蘭盆經疏

佛說盂蘭盆經疏上 充國沙門宗密述 始於溷沌。塞乎天地...

觀無量壽經義疏

無量壽經序 胡吉藏撰 夫法身虛玄非名相之形。淨剎妙遠...

金剛般若經疏

金剛般若經疏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略釋經題。法譬標名。...

伽耶山頂經

伽耶山頂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心銘

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煉。 往返無端...

佛說馬有三相經

佛說馬有三相經(出雜阿含別譯) 後漢沙門支曜譯 聞如是...

五方便念佛門

五方便念佛門 天台智者大師撰 一凝心禪、二制心禪、三...

佛說阿鳩留經

佛說阿鳩留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聞如是:...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宋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佛說解憂經

佛說解憂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

佛說菩薩修行經

佛說菩薩修行經(亦名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 西晉河內沙...

明覺禪師語錄

明覺禪師語錄卷第一 參學小師惟蓋竺編 住蘇州洞庭翠峯...

【佛教詞典】內薰

「外薰」之對稱。眾生心內有本覺之真如,薰習於無明,...

【佛教詞典】自持施他印

即持此印者,能將自己所持有之財寶等施與他人。此印即...

如何才算初具信願

問: 我是初學者,與淨土有緣,聽了您的開示後知道了如...

福和禍、怨和親都是無常的

《史記》中記載,戚姬是漢高祖非常寵愛的一位妃子,他...

今生可能是你無量生命裡最美好的一次

阿賴耶識它是怎麼樣?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道證法師最後的遺言: 我現在要講的話很重要,妳要記...

五濁惡世的煎熬

首先看劫濁。劫濁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濁法都...

慧律法師《做一個最沒有用的人》

記得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和同學組團去參訪廣欽...

女眾入寺應注意的事項

梵語優婆夷,中文意譯為清信女,即在家學佛的女眾。不...

五戒之戒相釋

1、殺生戒 不殺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殺是用各種器具,...

邪淫的人就算有好命也沒用

看周圍的環境,邪淫的事件多,而顯著的報應卻似乎看不...

夢參老和尚:當你在怒氣上就想一想佛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用三寶對治煩惱,或者人家...

人生該不該有信仰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從,很難確定,原因是個人...

印光大師講《金剛經》感應故事

唐貞觀五年,有隆州巴西縣,令狐元軌者,敬信佛法。欲...

【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30分鐘)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30分鐘)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要解》道證法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道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