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兜調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兜調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衛國。國中有一婆羅門,名曰兜調,有子名曰谷。兜調為人急弊,常憙罵詈,身死還自為其家作狗子,名曰騾。其子谷者愛是狗子,為著金鏁,牀臥常以氍氀毾[毯-炎+登],食以金盤美食。谷出至市,佛過谷門,白狗嚇佛。佛即言:「汝平常時舉手言咆,今反作狗嚇,不知慚愧。」狗便慚走,持頭面插牀下啼淚出。佛去後,狗不復上所臥牀,便寢臥地,食之不食。谷從外來,見狗不食,問家言:「狗何為如是?」家言:「屬者有一沙門來過,不審何言?狗因走入牀下臥地,食之不食。」谷言:「沙門向何道去?」家言:「東去。」谷即隨而追及。

佛於樹下為諸比丘說經,佛遙見谷來,佛告諸比丘:「谷來不至道,死者便墮地獄中。」諸比丘問佛:「何為墮地獄中?」佛言:「是人持惡意來,欲害人故,當墮地獄中。」

谷至佛前,因問:「屬者何沙門過我門罵我狗?令不食、不臥其處。」

佛即報言:「我過汝門,白狗嚇我,即謂言:『汝平常時舉手言咆,今反作狗嚇,不知慚愧!』狗便慚走,持頭面插牀下啼淚出。」

谷問佛:「是狗於我何等耶?」

佛言:「不須問,聞者令汝不樂。」

谷言:「聽,為我說之。」

佛言:「說者令汝瞋怒。」

谷言:「不敢瞋。願欲聞之。」

佛言:「是汝父兜調也。」

谷言:「我父兜調在世時明經道經,不作狗。」

佛言:「但坐所知自貢高,故作狗耳。汝欲知審是汝父不?還歸於家,語狗言:『汝審是我父兜調者,當於故器中食。汝審是我父者,當還於故處臥。汝審是我父者,先時所有珍寶藏物當示我處。』」

谷即還歸,呼狗言:「騾!汝審是我父兜調者,當食是食。」狗即食其食。谷復言:「騾!汝審是我父者,當臥故處。」狗即臥故處。谷復言:「騾!汝審是我父者,先時所有珍寶藏物當示我處。」狗即以口指牀右足下,以前兩足爬地示之。谷即掘騾所爬地,得珍寶琦物甚眾多。谷大歡喜,因還到佛所。

佛遙見之,告諸比丘:「今谷來,不至道,死者即生天上。」諸比丘問佛:「何因緣得生天上?」佛言:「是人持善意來故,當生天上。」

谷到佛所,前為佛作禮,白佛言:「審如佛語。」谷復問佛言:「人居世間,何故獨有壽者、有不壽者?何故獨有多病者、有少病者?何故面獨有好色者、有惡色者?何故獨有尊者、有卑者?何故獨有媚者、有不媚者?何故獨有富者、有貧者?何故獨有明者、有愚者?」

佛告谷:「人於世間憙殺生,無慈心者,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即不壽。人於世間不殺生,有慈心,死上天;從天來下生人間,即長壽。人於世間憙鬪亂,持刀杖恐人,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即多病。人於世間喜和合,不持刀杖恐人,死生天上;從天來下生人間,即少病。人於世間喜瞋怒,聞善語亦怒,聞惡語亦怒,見賢者亦怒,見愚者亦怒,不別善惡但欲瞋怒,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面無色萎黃熟。人於世間不瞋不怒,見賢者敬之,見愚者忍之,死上天;從天來下生人間,面色常好,為人和、心賢善。人於世間不媚者,見老人不起,不孝父母,見父母不敬愛,人有孝順敬父母及長老者,常恚恨之,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即不媚,為眾人所憎惡。人於世間孝父母、敬長老,若有人不孝者、不敬長老者,輙往教之,喜為人說善言,死上天;從天來下生人間,為人所愛敬。人於世間憍慢、不敬尊者,自用強梁,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因作下賤。人於世間不憍慢、常敬尊者,用人不強梁,死上天;從天來下生人間,因作尊者。人於世間慳貪,雖富不惠施貧人、不視宗親、不喜布施,貪惜飲食,不施沙門道人,復不敢自飽,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即貧賤乞匃。人於世間無慳貪之心,為人無貧富,好布施沙門道人,施與貧者、愛視宗親,飯食常自飽滿,死上天;從天來下生,世富樂,為人所敬愛。人於世間聞有明經高遠,若沙門及道士,不好往問度世之道,心嫉高遠,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即愚癡,無所識知,與畜生同伍。人於世間聞有明經高遠,若沙門道士,好往問度世之事,心不嫉妬,貪愛高遠,死即上天;從天來下生人間,為人即明經曉道,為眾人所尊用。」

佛言:「人作善者得上天,為惡者下入地獄;人求壽得壽,求不壽得不壽,求病得病,求不病得不病,求面好色得面好色,求惡色得惡色,求尊者得尊者,求下賤得下賤,求媚得媚,求不媚得不媚,求富得富、求貧得貧,求智得智、求愚得愚。人於世間作善惡,譬如種穀得穀、種麥得麥、種稻得稻,作善得善、作惡得惡。」

谷即卻長跪言:「前頭來時見狗不食,心懷瞋恚,愚癡故耳。今佛所語,如盲得視、如聾得聽、如人墮深水得出、如狂癡得愈、如人行冥中得見日月。願從佛求哀乞悔過,唯加大恩,即奉行五戒為優婆塞。」

佛言:「後世人有諷誦是經者、若聽聞音聲者,心中惻然、衣毛為竪、淚即為出,如是者,其人皆當為彌勒佛作弟子,得度世去。」

佛說兜調經


上篇:佛說尊上經

下篇:佛說鸚鵡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註音版】延生普佛儀規

延生普佛儀規...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

佛說梵志計水淨經

佛說梵志計水淨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難提釋經

佛說難提釋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行在...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

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

【註音版】佛說蓮華眼陀羅尼經

佛說蓮華眼陀羅尼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直說

此經題稱般若者何?乃梵語也,此雲智慧。稱波羅蜜多者...

【註音版】佛說四輩經

佛說四輩經...

佛說菩薩睒子經

佛說菩薩睒子經 安公錄中闕譯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

佛說梵志計水淨經

佛說梵志計水淨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右繞佛塔功德經

佛說右繞佛塔功德經...

華嚴經關脈義記

華嚴經關脈義記 夫以三乘漸次究之者可測其津涯。一乘...

【佛教詞典】法炬

(譬喻)法能照物,故譬之以火炬。大集經五十六曰:法...

【佛教詞典】佛見

(一)指佛之真正知見。即照見諸法實相之真實知見。又作...

破廟的感慨

三個法師在一破廟裡相遇,對那座廟的破敗他們很感慨。...

聖嚴法師《在家信徒的處世原則》

作為在家的佛弟子,除了五戒之外,對於子女,應當善盡...

晚上不睡叫耗傷陽氣,早上不起叫封殺陽氣

早睡早起佔人體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態、飲食、及時調...

改短命為長壽的方法

1、懺悔自己過去所造的惡業。 2、從今以後,決心永遠...

百丈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

百丈懷海禪師(720814)是唐代禪宗高僧,我國禪宗叢林...

寬容的最高境界

二戰期間,一支部隊在森林中與敵軍相遇,發生激戰,最...

行善的回報實在是太豐厚了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戶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歡行善...

若不立文字,以何為心

若不立文字,以何為心? 汝問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

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

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

人生不會總倒霉

人皆可聖。你們一再稱我是經營之聖,我決不是什麼聖,...

人的生死問題

人的生死問題 人的生死問題,就是人的生命從何處來,向...

迦葉尊者入滅的因緣

世尊滅度了!所有的佛弟子聽到這個消息,都十分地悲傷...

【視頻】早課(靈鷲山)

早課(靈鷲山)

【視頻】《心經》張學友\鄺美雲\草蜢粵語演唱

《心經》張學友\鄺美雲\草蜢粵語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