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兜調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兜調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國中有一婆羅門,名曰兜調,有子名曰谷。兜調為人急弊,常憙罵詈,身死還自為其家作狗子,名曰騾。其子谷者愛是狗子,為著金鏁,牀臥常以氍氀毾[毯-炎+登],食以金盤美食。谷出至市,佛過谷門,白狗嚇佛。佛即言:「汝平常時舉手言咆,今反作狗嚇,不知慚愧。」狗便慚走,持頭面插牀下啼淚出。佛去後,狗不復上所臥牀,便寢臥地,食之不食。谷從外來,見狗不食,問家言:「狗何為如是?」家言:「屬者有一沙門來過,不審何言?狗因走入牀下臥地,食之不食。」谷言:「沙門向何道去?」家言:「東去。」谷即隨而追及。

佛於樹下為諸比丘說經,佛遙見谷來,佛告諸比丘:「谷來不至道,死者便墮地獄中。」諸比丘問佛:「何為墮地獄中?」佛言:「是人持惡意來,欲害人故,當墮地獄中。」

谷至佛前,因問:「屬者何沙門過我門罵我狗?令不食、不臥其處。」

佛即報言:「我過汝門,白狗嚇我,即謂言:『汝平常時舉手言咆,今反作狗嚇,不知慚愧!』狗便慚走,持頭面插牀下啼淚出。」

谷問佛:「是狗於我何等耶?」

佛言:「不須問,聞者令汝不樂。」

谷言:「聽,為我說之。」

佛言:「說者令汝瞋怒。」

谷言:「不敢瞋。願欲聞之。」

佛言:「是汝父兜調也。」

谷言:「我父兜調在世時明經道經,不作狗。」

佛言:「但坐所知自貢高,故作狗耳。汝欲知審是汝父不?還歸於家,語狗言:『汝審是我父兜調者,當於故器中食。汝審是我父者,當還於故處臥。汝審是我父者,先時所有珍寶藏物當示我處。』」

谷即還歸,呼狗言:「騾!汝審是我父兜調者,當食是食。」狗即食其食。谷復言:「騾!汝審是我父者,當臥故處。」狗即臥故處。谷復言:「騾!汝審是我父者,先時所有珍寶藏物當示我處。」狗即以口指牀右足下,以前兩足爬地示之。谷即掘騾所爬地,得珍寶琦物甚眾多。谷大歡喜,因還到佛所。

佛遙見之,告諸比丘:「今谷來,不至道,死者即生天上。」諸比丘問佛:「何因緣得生天上?」佛言:「是人持善意來故,當生天上。」

谷到佛所,前為佛作禮,白佛言:「審如佛語。」谷復問佛言:「人居世間,何故獨有壽者、有不壽者?何故獨有多病者、有少病者?何故面獨有好色者、有惡色者?何故獨有尊者、有卑者?何故獨有媚者、有不媚者?何故獨有富者、有貧者?何故獨有明者、有愚者?」

佛告谷:「人於世間憙殺生,無慈心者,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即不壽。人於世間不殺生,有慈心,死上天;從天來下生人間,即長壽。人於世間憙鬪亂,持刀杖恐人,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即多病。人於世間喜和合,不持刀杖恐人,死生天上;從天來下生人間,即少病。人於世間喜瞋怒,聞善語亦怒,聞惡語亦怒,見賢者亦怒,見愚者亦怒,不別善惡但欲瞋怒,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面無色萎黃熟。人於世間不瞋不怒,見賢者敬之,見愚者忍之,死上天;從天來下生人間,面色常好,為人和、心賢善。人於世間不媚者,見老人不起,不孝父母,見父母不敬愛,人有孝順敬父母及長老者,常恚恨之,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即不媚,為眾人所憎惡。人於世間孝父母、敬長老,若有人不孝者、不敬長老者,輙往教之,喜為人說善言,死上天;從天來下生人間,為人所愛敬。人於世間憍慢、不敬尊者,自用強梁,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因作下賤。人於世間不憍慢、常敬尊者,用人不強梁,死上天;從天來下生人間,因作尊者。人於世間慳貪,雖富不惠施貧人、不視宗親、不喜佈施,貪惜飲食,不施沙門道人,復不敢自飽,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即貧賤乞匃。人於世間無慳貪之心,為人無貧富,好佈施沙門道人,施與貧者、愛視宗親,飯食常自飽滿,死上天;從天來下生,世富樂,為人所敬愛。人於世間聞有明經高遠,若沙門及道士,不好往問度世之道,心嫉高遠,死入地獄中;地獄中罪竟,復為人,即愚癡,無所識知,與畜生同伍。人於世間聞有明經高遠,若沙門道士,好往問度世之事,心不嫉妬,貪愛高遠,死即上天;從天來下生人間,為人即明經曉道,為眾人所尊用。」

佛言:「人作善者得上天,為惡者下入地獄;人求壽得壽,求不壽得不壽,求病得病,求不病得不病,求面好色得面好色,求惡色得惡色,求尊者得尊者,求下賤得下賤,求媚得媚,求不媚得不媚,求富得富、求貧得貧,求智得智、求愚得愚。人於世間作善惡,譬如種穀得穀、種麥得麥、種稻得稻,作善得善、作惡得惡。」

谷即卻長跪言:「前頭來時見狗不食,心懷瞋恚,愚癡故耳。今佛所語,如盲得視、如聾得聽、如人墮深水得出、如狂癡得愈、如人行冥中得見日月。願從佛求哀乞悔過,唯加大恩,即奉行五戒為優婆塞。」

佛言:「後世人有諷誦是經者、若聽聞音聲者,心中惻然、衣毛為竪、淚即為出,如是者,其人皆當為彌勒佛作弟子,得度世去。」

佛說兜調經


上篇:佛說尊上經

下篇:佛說鸚鵡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

佛說梵志計水淨經

佛說梵志計水淨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難提釋經

佛說難提釋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行在...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菩薩十住行道經

菩薩十住行道品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曇昧摩提菩薩持...

【註音版】天王太子辟羅經

天王太子辟羅經...

入定不定印經

大周新翻三藏聖教序 御製 蓋聞: 大乘奧典,光秘賾於...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諦譯本)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諦譯本)...

【註音版】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

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

法華經安樂行義

法華經安樂行義 陳南嶽思大禪師說 法華經者大乘頓覺。...

善思童子經

善思童子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一...

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佛教詞典】畜長衣過限戒緣起

亦名:長衣過限戒緣起 含注戒本·三十捨墮法:「佛在捨...

【佛教詞典】令法久住

護持佛陀之正法,使其長久流佈於世。持戒為令法久住之...

念佛的兩大障礙

我們念佛的時候有什麼障礙要破除?一個是昏沉障,一個...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臨終越難離開

【修已於輪迴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晝夜唯求解脫心,...

聖嚴法師《無常就是永恆》

一般人對人生的追求,大多從物質、精神、永恆三個方向...

臨終時心裡除佛號外,不使有別的念頭

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

蠲租得第的故事

蠲(juān,免除)租就是免除租金,就考取了功名。這是...

常吃木耳的六大好處

黑木耳不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還具有很多食療功效,...

覺悟,必須從心下手,修心才能悟

覺悟,是對不悟者來說。 眾生不覺悟,當然痛苦;覺悟後...

能夠容人,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儒...

心能與佛合,則娑婆轉為極樂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

什麼樣的人不能皈依佛門

【原文】 凡皈依者,必須志誠懇切,修持淨土法門。若仍...

經常這樣修行,就能解脫生死業力

我們應該知道,這一切的境界是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

心安才是福

幾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參加了名為突破性領導力培訓課。...

【視頻】《清淨毗尼方廣經》聆志居士念誦

《清淨毗尼方廣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慧平法師念誦

《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慧平法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