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若遇非理擾亂,應起兩種觀照

淨界法師  2014/05/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若遇非理擾亂,應起兩種觀照

針對業力的斷惡修善,如果出現安樂的果報,我們應該少欲知足;這裡的經文是講痛苦的果報,如果有惡因緣的果報出現,佛陀告訴我們要安忍不動。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大智慧的佛陀開示說,世間上有很多邪見的眾生,他們對生命沒有正確的觀察,只隨順情緒做事,這些邪見的惡人見佛弟子修學善法,不斷的改過修善,自我調伏,他內心產生嫉妒,「故來撓亂」,他以身業粗暴的行動,或以口業的諷刺,破壞修行人的內在善心。這惡因緣的出現,佛弟子本身並沒有過失,自己不斷的拜佛、誦經、持戒,這都是善法,本應值得讚歎,但遇到了顛倒的眾生,卻來破壞這善行。身為沒有過失的修行者,遇到這種非理的破壞,「汝自禁息,當無瞋責。」應該善自調伏自己的虛妄分別心,消滅內在的瞋心及口業的責罵,也就是說,不必與他爭辯講道理,保持默然。如此對方所加諸的惡行,就不會對自己產生傷害,反而是反彈到對方身上。

勸勉我們面對邪惡果報時要安忍不動,安忍即是忍辱波羅蜜。諸位若讀菩薩戒,會發覺佛陀對菩薩修安忍是特別強調,佛陀在菩薩戒開示說,莫說平常對人事因緣的傷害,自己不能起瞋心,即使有些顛倒眾生殺害我們的父母及國族的人,我們都不能加暴報復,而要安忍不動。雖然受惡因緣刺激時,內心會有煩惱情緒,但修安忍不是強制壓抑,強制的壓抑不能持久,而且有害身體。佛法的安忍是有真理的疏導,內心有法寶來作觀想對治,以疏導內心不平衡的情緒。蕅益大師在《靈峯宗論》開示說,若遇非理的擾亂,內心應起兩種觀照:

(一)隨緣消舊業想:

我們一定要深信,善業召感安樂果報,罪業召感痛苦果報,所以若有痛苦果報在自己生命中出現,這表示自己在過去生中,一定有這種罪業存在,自己對這真理應深信不疑。所以現在遇到惡逆因緣,是自作自受,面對這果報,我們應該當作隨緣消舊業,消掉這罪業就好,不要再創造新的罪業,所謂「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秧。」所以當我們遇到非理的果報,有二種選擇:一是讓事情變得更好,一是讓事情變得更糟糕。若能以因果的道理來調伏心中不平的情緒,則在傷害最小的情況之下,暴風雨很快就會過去了。若放縱情緒,則只是讓事情的傷害變得更加嚴重。如這罪業所得到的果報只是某一部分的力量,現在起煩惱,又加諸另一罪業,火上加油,這個果報就會增長廣大,於事無補。所以我們面對惡逆因緣,一定要保持正念,觀察真理。

(二)作善知識想:

前面方法是消極性的,這裡的方法是有積極的一面,就是把惡因緣當做修道的善知識。我們在修道的過程中,不是只成就一、兩個功德,而是要成就眾多的功德,成就萬德莊嚴,如此果報才殊勝圓滿。而功德的栽培與環境有關,有些功德是在順適的環境成就,譬如剛開始栽培禪定與智慧,這要在寂靜的環境,沒有任何干擾之下修習。

《小止觀》說,剛開始修習止觀要與同眷同行共修,不能與放逸眾生住在一起,因為他會干擾你的修行。所以有的功德要在順適環境中栽培成就,而有的功德必須在惡劣環境中才能栽培,尤其是對眾生的寬恕與包容,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冤家當作善知識想,因為他們可以幫助我們栽培寬恕與包容,這在菩薩道上是特別重要的功德。若對眾生沒有寬恕與包容,不可能成就大悲心,因為眾生是有過失的,若要關懷他,你先要寬恕包容他,吸收他的負面力量,才能幫助他,所以我們不但要消極的調伏自己,也要學習把惡因緣轉化成自己成長的機會,轉逆緣的勢力,變成菩提道的力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修行人為什麼要少語止語

一、真正做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使自己能盡最大的努...

如何讓身口意能夠清淨

迴光返照,就是觀照自己,找自己的缺點,《楞伽經》云...

聖嚴法師《如何轉好運?》

不論是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當人們遇到失敗而不知何去...

如何鍛煉我們的心

今天講的題目是「鍛煉心」,也就是討論怎麼來鍛煉我們...

修行者為什麼必須節制淫慾

從此大文第二,便顯餘義。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諸天...

宣化上人:修行人不可攀緣

我的宗旨:「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隨...

心態如果不歸零,那根本沒辦法修行

法華經的思想,觀照現前一念心性當體即空。要修空,那...

十種逆境為道場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乃生。貪慾生,必破...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本煥長老與印順法師開解眾生疑惑

現代社會把人的各種慾望都裹挾在裡面,拚命刺激你,但...

初學者如何選擇入門典籍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內容瀚如煙海,對一個初學者來說,...

這兩種人難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覺苦,當下生什麼心?厭心還是怨心...

淨界法師:臨終關懷

我們今天有兩堂課,來跟大家討論有關臨終關懷的理論,...

一切眾生都貪戀這個色殼子

四大無我,五蘊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這骨灰是不是...

燒水的智慧

一位青年滿懷煩惱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學畢業後,曾豪情...

淨界法師:把順逆境當成我們往生的資糧

一個人禪淨雙修的心態,他對人生跟我們一般人不太一樣...

天竺高僧天親菩薩

佛陀滅度九百年以後,在西元五世紀的時候,北印度有一...

如果有功夫的話,哪還有個情色動

這用功,昏沉大的人,話頭不得力,是沒有用力參,沒有...

對治我們誑詐之心

誑是以不實的言詞來欺誑他人,以方便造作種種的事情,...

勸父母念佛書

爸媽: 願二老展信歡喜! 您二老已皈依多年,可謂是老...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這是講到聲聞跟菩...

妙蓮老和尚《念彌陀聖號的利益》

一句彌陀具足無量光壽 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呢?小...

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

一個苦者找到一個和尚傾訴他的心事。 他說:我放不下...

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同一個菩薩嗎

觀自在是我們因中修行的一個方法。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名...

淨土法門是不是惡人當機

問: 請教法師,我聽人說淨土法門惡人當機,佛又偏憐...

【佛教詞典】圓頓戒

(術語)謂天台宗之戒法也。彼宗以所謂圓融諸法頓速成...

【佛教詞典】八種塔

又作八種人起塔。謂如來、菩薩、緣覺、阿羅漢、阿那含...

【視頻】伽藍殿(上海玉佛禪寺)

伽藍殿(上海玉佛禪寺)

【視頻】慧律法師《不要誤解五逆十惡十念往生》

慧律法師《不要誤解五逆十惡十念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