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

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攝事品第一之二

如是已說雜染諦今當說頌曰。

 諸諦有六種

論曰。諦有六種。一世俗諦。二勝義諦。三苦諦。四集諦。五滅諦。六道諦。世俗諦者。謂名句文身。及依彼義一切言說。及依言說所解了義。又曾得世間心及心法。及彼所行境義。

勝義諦者。謂聖智及彼所行境義。及彼相應心心法等。

苦諦者。此有二種。一世俗諦所攝。二勝義諦所攝。世俗諦所攝者。如經中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勝義諦所攝者。如經中說。略攝一切五取蘊苦。

集諦者。此有四種。一全攝。二勝攝。三世俗諦攝。四勝義諦攝。全攝者。謂一切三界煩惱及業。皆名集諦。勝攝者。謂緣已得未得自體及境所起愛後有愛喜俱行愛處處喜愛。皆名集諦。世俗諦攝者。若因能感世俗諦所攝苦諦。勝義諦攝者。若因能感勝義諦所攝苦諦。滅諦者。亦有四種如前所說。全攝者。謂全攝集諦無餘斷棄。吐盡離欲滅沒寂靜。勝攝者。謂勝攝集諦無餘斷棄。如是廣說。世俗諦攝者。謂於世俗諦所攝集諦無餘斷棄。如是廣說。勝義諦攝者。謂於勝義諦所攝集諦無餘斷棄。如是廣說。

道諦者。亦有四種。如前所說。全攝者。謂一切覺分。勝攝者。謂八聖道支。世俗諦攝者。謂於世俗諦所攝苦諦集諦滅諦。為遍知故。為永斷故。為作證故。一切聖道勝義諦攝者。謂於勝義諦所攝苦諦集諦滅諦。為遍知故。如是廣說。

苦集滅道聖諦義者。若於此處聖智所行。此處苦集滅道。是諦由諸聖者。咸謂此是諦。是故說名聖諦。如是已說諦。依止今當說。頌曰。

 依止八與二

論曰。依止有八種。何等為八。謂四靜慮及四無色。復有二種。何等為二。謂初靜慮有二種。世及出世。乃至無所有處有二種。世及出世。非想非非想處唯是世間。

世間初靜慮者。謂或緣離欲界欲增上教法。或緣離彼增上教授為境界。已由世間道作意觀察熾然修習等故而得轉依。然不深入所知義故。不能永害隨眠。自地煩惱之所依處。是退還法。自地三摩地心及心法之所依止。如世間初靜慮。如是乃至世間非想非非想處。各緣離下地欲增上教法。廣說如前。出世間初靜慮者。謂先以如是行如是狀如是相。作意入初靜慮。今不以如是行如是狀如是相作意。然或於色受想行識所攝諸法。思惟如病如癰如箭。障礙無常苦空無我。或復思惟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或復思惟真如法性實際。如是於諸法中。思惟如病乃至實際。已於如是法心生厭怖。生厭怖已。於不死界攝心而住。或於真如法性實際攝心而住。此處無分別智。及彼相應心及心法。及彼所依止轉依。由深入所知義故。則能永害隨眠。非一切煩惱之所依處。不退轉法。如是名為出世間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應當廣說。於諸靜慮及與無色。復有四種應知。一雜染。二潔白。三建立。四清淨。雜染者謂於上靜慮起深愛味見慢及疑。愛味者。謂有十種。一俱生作意愛味。二分別所起作意愛味。三自地作意愛味。四異地作意愛味。五過去愛味。六未來愛味。七現在愛味。八下愛味。九中愛味。十上愛味。

潔白者。謂淨及無漏。淨者復有三種。一引發故。二上練故。三除垢所攝堪任故。無漏者。此亦三種。一出世間無漏。二此等流無漏。三離系無漏。

建立者。此復四種。一建立近分。二建立根本。三建立定。四建立生。

建立近分及根本者。如經中說。所謂此身離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遍適悅遍流佈者。是謂初靜慮近分。如經又說。即此身中一切處無有少分離生喜樂所不遍滿者。是謂初靜慮根本。

如經中說。即於此身等持所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遍適悅遍流佈者。是謂第二靜慮近分。如經又說。即此身中一切處。無有少分等持所生喜樂所不遍滿者。是謂第二靜慮根本。如經中說。即於此身離喜之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遍適悅遍流佈者。是謂第三靜慮近分。如經又說。即此身中一切處。無有少分離喜之樂所不遍滿者。是謂第三靜慮根本。如經中說。即於此身清淨心及潔白心意解遍滿具足住者。是謂第四靜慮近分。如經又說即此身中一切處無有少分清淨心及潔白心所不遍滿者。是謂第四靜慮根本。

如經中說。一切色想出過故。一切有對想滅沒故。一切種想不作意故。入無邊虛空虛空無邊處者。是謂虛空無邊處近分。如經又說。具足住者。是謂虛空無邊處根本。

如經中說。出過一切虛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者。是謂識無邊處近分。如經又說。具足住者。是謂識無邊處根本。

如經中說。超過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無所有處者。是謂無所有處近分。如經又說。具足住者。是謂無所有處根本。

如經中說。超過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有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處者。是謂非想非非想處近分。如經又說。具足住者。是謂非想非非想處根本。

建立定者。如經中說。離欲惡不善法故。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離欲者。謂或緣離欲界欲增上教法。或緣彼教授為境界已。斷欲界煩惱雜染。離惡不善法者。謂斷欲界業。雜染法能墮惡趣故。名為惡。能障於善故名不善。尋者謂能對治二種雜染。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伺者謂能對治二種雜染。出離伺無恚伺無害伺。離者謂由修習對治斷所治障所得轉依。生者謂從此所生。喜者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勇心適心調安適受受所攝。樂者謂已轉依者依阿賴耶識能攝所依。令身怡悅安適受受所攝。初者謂次第定中。此數最先故。靜慮者謂已斷欲界雜染之法尋伺喜樂所依。依於轉依心住一境性。具足者謂修習。圓滿住者。謂於入住出隨意自在。

又如經說。尋伺寂靜故。內等淨故。心定一趣故。無尋無伺三摩地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住。尋伺寂靜者。謂或緣離初靜慮欲增上教法。或緣彼教授為境界已。初靜慮地尋伺寂靜。不復現行。內等淨者。謂為對治尋伺故攝念正知。於自內體其心捨住。遠離尋伺塵濁法故名內等淨。心定一趣者。謂如是入時多相續住。諸尋伺法恆不現行。無尋無伺者。謂證得尋伺斷法。三摩地者。謂已轉依者。心住一境性生者。謂從三摩地所生喜及樂。已如前說。第二靜慮者。謂尋伺寂靜內體遍淨。三摩地所生喜樂所依。依於轉依心住一境性。餘如前說。

又如經說。由離喜故住捨念正知及樂身正受。聖者宣說成就捨念樂住。第三靜慮具足住。離喜者。謂或緣離第二靜慮欲增上教法。或緣彼教授為境界已。見第二靜慮喜相過失。住捨者。謂於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有厭離故。不染污住心。平等心。正直心。無轉動而安住性。念者謂於已觀察喜不行相中。不忘明瞭令喜決定不復現行。正知者。謂或時失念喜復現行。於現行喜相分別正知。樂者謂已轉依者。離喜離勇安適受受所攝。身者謂已轉依者。若轉識。若阿賴耶識。心性無別總名為身。正受者謂已轉依者。能攝受身令身怡悅。總集說為樂。身正受此處樂受深極寂靜。最勝微妙。上下所無。聖者者。謂佛及佛弟子。宣說者。謂顯示施設。成就捨念樂住者。謂此地已上無妙樂故。下地亦無。如是勝樂及無捨念以為對治。第三靜慮者。謂離喜已捨念正知樂所依止。依於轉依心住一境性。餘如前說。

又如經說。由斷樂故。及先已斷苦喜憂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住。斷樂者。謂入第四靜慮時。先已斷苦者。謂入第二靜慮時。先已斷喜者。謂入第三靜慮時。先已斷憂者。謂入初靜慮時。不苦不樂者。謂已轉依者。非安適非不安適。受受所攝色界最極增上寂靜。最勝攝受無有動搖捨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轉動而安住性。念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心不忘失而明瞭性。第四者。由次第定中第四數故。靜慮者。謂樂斷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之所依止。依於轉依心住一境性。餘如前說。

又如經說。一切色想出過故。有對想滅沒故。種種想不作意故。入無邊虛空虛空無邊處。具足住一切者。謂諸行相。色想者。謂顯色想。出過者。謂離彼欲故。如出過義。有對想滅沒種種想不作意。如是應知。有對想者。謂彼所依四大想。及餘所造色想。種種想者。謂即於四大及造色中長短麁細方圓高下。正及不正光影明闇。如是等類假色所攝種種想。若正入無邊虛空處時。有對之想不現前故。滅及種種想不起作意。由如是故超彼能依一切色想。無邊者。謂十方諸相不可分別。虛空者。謂色對治所緣境界。虛空無邊處者。謂此處轉依及能依定。餘如前說。

又如經說。超過一切虛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超過一切虛空無邊處者。謂超過近分及與根本。無邊識者。謂緣無邊虛空之識。今緣此為境界。識無邊處者。謂此處轉依及能依定。餘如前說。

又如經說超過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超過一切識無邊處者。謂超過近分及與根本。無少所有者。謂於識處上境界推求之時無少所得。除無所有無別境界。由唯見此境極寂靜故無所有處者。謂此處轉依及能依定。餘如前說。

又如經說。超過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有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超過一切無所有處者。謂超過近分及與根本。非有想者。謂超過無所有想。非無想者。謂於無所有處上境界推求之時。唯得緣無所有極細心及心法。由唯見此境極寂靜故。非想非非想處者。謂此處轉依及能依定。餘如前說。

建立生者。謂先於此間修下中上。初靜慮者。後生彼處受三天果。謂梵身天。梵輔天。大梵天。若善修習無尋有伺初靜慮者。生大梵天果。更無異所勝彼處故。若先於此間修下中上第二靜慮者。後生彼處受三天果。謂少光天。無量光天。極淨光天。若先於此間修下中上第三靜慮若。後生彼處受三天果。謂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若先於此間修下中上第四靜慮者。後生彼處受三天果。謂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從是已上離色貪故。無方處差別。雖有修習下中上因。然不建立生果差別。若下中上修虛空無邊處者。受虛空無邊處天生果。若下中上修識無邊處者。受識無邊處天生果。若下中上修無所有處者。受無所有處天生果。若下中上修非想非非想處者。受非想非非想處天生果。由定寂靜有差別故。及由住時滿不滿故。彼有差別。又由多住愛味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故。不盡壽命而有中夭。若雜修下品世間及無漏第四靜慮者。受無煩淨宮天生果。若雜修中品者。受無熱淨宮天生果。若雜修上品者。受妙現淨宮天生果。若雜修上勝品者。受妙見淨宮天生果。若雜修上極品者。受無礙究竟淨宮天生果。若善修習菩薩無量不思議三摩地所引第十地中第四靜慮者。受出過淨宮大自在天生果。清淨者。謂邊際初靜慮。依此引生一切勝德及速疾神通。如初靜慮清淨之相。餘靜慮及諸無色。應如是知。此中無色差別者。謂發彼地解脫等功德。如是彼諸靜慮及無色定雜染潔白建立清淨差別。應知如是。已說依止。覺分今當說。頌曰。

 覺分有眾多  最初三十七

論曰。菩提分法品類多種。最初勝者有三十七。謂四念住等。廣說如經。

四念住者。一身念住。謂或緣於身。或復緣身增上教法。或緣彼教授為境界已。由聞思修之所生慧。或唯影像或事成就。於身境處善安住念。為令於身得離系故。如於身念住。如是於受心法念住應知亦爾。此中差別者。謂各於自境如其所應。乃至為令於法得離系故。又一切處應說。與念相應心及心法。如是發起觀察心時。所緣之境有四種事。一心所執事。二心領納事。三心了別事。四心染淨事。四正斷者廣說如經。一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已生者。謂麁纏所攝。惡不善法者。謂能起惡行欲界煩惱及隨煩惱。惡不善義已如前說。為令斷故者。謂修彼對治令微薄故。生欲者。謂起證斷樂。欲策勵者。謂不忍受惡及歸趣斷故。發起正勤者。謂多種堅固修彼對治。此上三句顯不定地中聞思兩慧下品對治。策心者。謂修彼對治修慧現行。若心沉沒煩惱染污。策心令舉故。持心者。謂即此對治現行之時。若心浮舉煩惱染污。持心令下故。二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乃至廣說。未生者。謂增盛隨眠所攝。能起麁纏之因。為不生故者。謂令麁纏不現行故。生欲者。謂起為證不現行。欲策勵者。謂由不忘住為令不現行。善住念故。發起正勤策心持心皆如前說。三未生善法為令生故。乃至廣說。未生者。謂所未得。善法者。謂聞思修所生三慧。由無過義故名為善。為令生故者。謂令彼得故生。欲者。謂起證得。欲策勵者。謂求彼攝受正方便故。發起正勤者。謂長時殷重多堅修習。此上三句顯得不定地對治。惡不善法聞思兩慧所攝善法。策心持心者。謂為得修慧故。餘如前說。四已生善法令住。令不忘令修滿令倍修令增長令廣大。生欲策勵乃至廣說。已生者。謂已得故令住者謂聞慧。令不忘者。謂思慧。令修滿者。謂修慧。此上三句顯唯守護已所得善。令倍修令增長令廣大者。如其次第不唯於彼生知足故。生欲者。謂起證得欲。餘如前說。

四神足者。廣說如經。一欲增上故得三摩地。如有行者先世修習上品善根。於大師所或於有智同梵行處。生信生欲聽聞正法。如所信欲聞正法已。展轉證得心住一境性。由此欲故三摩地成就。已生未生惡不善法令斷令不起故。生欲乃至持心。若未生。彼對治善法令其生故。若已生者。令住令不忘令修滿令倍修令增長令廣大故。生欲乃至持心。如是行者。復修欲策勵信安正念正知思捨八種斷行。由此欲故三摩地成就者。謂於此中而得自在。已生未生惡不善法者。謂彼下品諸纏所攝及彼微薄。未損未害隨眠所攝。令斷令不起者。謂為離已生軟品纏故。及為損害微薄隨眠故。生欲乃至持心。如前廣說。若未生。彼對治善法令其生故。若已生者。令住令不忘令修滿令倍修令增長令廣大故。生欲乃至持心。如前廣說應知。如是行者者。謂如是修行多時住者。復修欲者。謂欲證彼不現行及損害故。策勵者。謂欲為因於奢摩他毘缽舍那發起正勤故。信者。謂生欲之因於彼損害及所得中。決定信故。安者。謂因策勵除身心麁重令身心堪任故。正念者。謂於防護沉下浮舉隨煩惱中。令心不忘故。正知者。謂或時失念。隨煩惱現行之時。分別正知故。思者。謂於止舉中。造作心故。捨者。謂於不染住心平等心正直心無轉動性。如是一切諸神足中。八種斷行應知。此中差別者。第二勤增上故得三摩地。如有行者依於教授及教誡法。或在空閑或居林樹或止靜室。於如是處長時勇勐純熟熾然正勤。證得心住一境性。由正勤故三摩地成就。餘如前說。第三心增上故得三摩地。如有行者先已修習奢摩他行。由此因緣思惟內法。速疾證得心住一境性。由修心故三摩地成就。餘如前說。第四觀增上故得三摩地。如有行者多聞聞持其聞積集獨處閑靜。即於彼法以慧簡擇。極細簡擇遍覺觀察。因此證得心住一境性。由觀察故三摩地成就。餘如前說。

五根者。廣說如經。一信根。由世間道令心清淨鮮白無穢。離隨煩惱得住不動。從是已後求諦現觀修習方便。為永斷隨眠故。為得彼對治故。起增上信。二正勤根。謂依信根增進勇勐與信俱行。三念根。謂依正勤明瞭不忘與彼俱行。四等持根。謂依念根心住一境與彼俱行。五慧根。謂依等持根簡擇諸法與彼俱行。

五力者。廣說如經。即信根等由善修習多修習故。不復為彼不信等法之所雜亂。復能對治諸雜亂法。不可伏義說名為力。

七遍覺支者。廣說如經。一念遍覺支。謂由世間道得備善力見道現前。由先修習世間念遍覺支。引得出世無功用無分別。於諦明瞭於諦不忘。二擇法遍覺支謂由先所引無功用無分別依止。於念與念俱行於諦解了於諦覺悟。如是一切諸遍覺支由先所引無功用無分別。後依止前與彼俱行。皆應了知。是中差別者。第三正勤遍覺支於諦心勇。第四喜遍覺支。於諦心悅。第五安遍覺支。於真諦中身心堪任。第六三摩地遍覺支。於真諦中心住一境。第七捨遍覺支。於真諦心平等心正直心無轉動性。

又如經說。即於是中復善修習寂靜依止。乃至廣說。寂靜依止者。謂欲界寂靜依故。離欲依止者。謂色無色界離欲依故。滅依止者。謂已得蘊界處無餘永斷依故。趣向棄捨者。謂未來蘊界處不相續故。

八聖道支者。廣說如經。一正見。謂於見道中得遍覺支時見清淨。及於修道中安立後得遍覺支見清淨。總合此二名為正見。二正思惟。謂依正見與彼俱行。離欲思惟。無恚思惟。無害思惟。於修道中相續作意思惟諸諦。與無漏作意相應。令心趣入極趣入。尋求極尋求。現前尋求覺了計算。觀察思惟思惟性三正語。謂於修道中依正思惟。由相續無漏作意思惟諸諦故。得四種語業。聖愛戒所攝。不樂離樂除滅種種離。澄淨防護不作離作。不行不毀不犯。橋樑船筏。遠離不違越不種種違越性。四正業。謂於修道中。由相續無漏作意思惟諸諦故。得三種身業聖愛戒所攝不樂離樂除滅種種離。廣說如前。五正命。謂於修道中乃至思惟諸諦故。遠離所作邪命惡法聖愛戒所攝。廣說如前。六正策勵謂於修道中乃至思惟諸諦故。於所修習念住正斷神足根力之中。欲樂正勤策勵勇勐堪任難制心正奮發相續精進性。七正念。謂於修道中乃至思惟諸諦故。或依奢摩他道。或依毘缽舍那道。或依雙道。於所修習擇法正勤喜安等持捨遍覺支中。念及正念隨念諸念不忘念心明瞭性。及不忘失極不忘失極不忘失諸法性。八正等持。謂於修道中乃至思惟諸諦故。又依三道。於所修中正念攝故。心住安住近住等住不亂不散正攝持奢摩他心住一境性。此諸道支後依於前相應俱起應知。復次頌曰。

 智與解脫門  行跡及止觀

論曰。智者謂十種智。廣說如經。一法智。謂於共了現見所知諸義境界無漏之智。二種類智。謂於不共了不現見所知義境無漏之智。三他心智。謂修所生修果能知他心及心法智及諸如來。知諸眾生隨其意解隨其隨眠教授教誡轉起妙智。四世俗智。謂世間慧由依此故。如來為諸眾生隨其意解隨其隨眠宣說妙法。五苦智。謂於有漏諸行之中。無常苦空離我思惟。若智若見明瞭覺悟慧觀察性。六集智。謂於有漏諸行因中。因集生緣思惟。若智若見。餘如前說。七滅智。謂於有漏諸行滅中。滅靜妙離思惟。若智若見。餘如前說。八道智。謂於能斷有漏諸行無漏道中。道如行出思惟。若智若見。餘如前說。九盡智。謂苦已知集已斷滅已證道已修。或緣盡境或復為盡。若智若見。餘如前說。十無生智。謂苦已知不復當知。集已斷不復當斷滅已證不復當證。道已修不復當修。或緣無生境或為無生。若智若見。餘如前說。

解脫門者。謂三解脫門。一空解脫門。二無相解脫門。三無願解脫門。空有二種。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謂於眾生遍計性所執法中。及法遍計性所執法中。此二遍計性俱離無性及彼所餘無我有性。於諸法中遍計性無。即是無我性有。於諸法中無我性有。即是遍計性無。即於此中有及非有無二之性無分別境。智者。謂緣彼境如實了知。無相亦有二種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謂即所知空境。由此境相一切諸相之所不行。智者。謂如前說。無願亦有二種。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謂由無智故顛倒所起諸行相貌。智者。謂緣彼境厭惡了知。空行者。謂於諸行我不可得。及諸相中世俗分別法不可得。無相行者。謂即於諸行中眾生無我性可得。及諸相中世俗分別法無我性可得。及於滅中滅靜妙離行。無願行者。謂無常苦不淨如病如癰如箭。因集生緣行緣智空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空行。緣智無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無相行。緣智無願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無願行。若無差別總名空無相無願者。此通聞思修所生之慧世及出世應知。若名空無相無願三摩地者。唯是修所生慧通世出世應知。若名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者。此唯出世應知。

行者謂四種行。廣說如經。一苦遲通。謂鈍根者。未得現法樂住為盡諸漏若道若行。二苦速通。謂利根者。餘如前說。三樂遲通。謂鈍根者。已得現法樂住為盡諸漏若道若行。四樂速通。謂利根者。餘如前說。

跡者謂四法跡。廣說如經。一無貪跡。謂能持尸羅蘊法義。故名跡。若未受者令進受。若已受者令守護令增長令廣大。如無貪第二無瞋亦爾。三正念跡。謂能持三摩地蘊法義。故名跡。未生者令生。已生者令增廣。四正等持跡。謂能持慧蘊解脫解脫智見蘊法義。故名跡。若未生未證者令生令證。若已生已證者令增令廣。

止者。謂於如所聞思法中正修行時。由緣三摩地影像境作意故。得安三摩地故。住心於內。

觀者。謂於如所聞思法中正修行時。由緣三摩地影像境作意故。得安三摩地故。簡擇諸法復次頌曰。

 居處及所依  發心與悲愍
 諸行通達性  地波羅蜜多

論曰。居處者。謂四居處。廣說如經。一慧居處。謂諦觀方便世間之慧為安立。證諦出世智義故。二諦居處謂已得諦觀出世慧為安立。有事顛倒斷義故。三舍居處。謂有事顛倒斷為安立。無餘煩惱息滅義故。四寂靜居處。謂無餘煩惱寂靜為安立。一切苦不生義故。所依者。謂四種依。廣說如經。一依法不依眾生。謂若法是如來所說或弟子說十二分教隨學隨轉。不隨眾生所行行學亦不隨轉。二依義不依文。謂若法非飾詞者。所造綺文字句。唯能顯了獨滿清淨鮮白梵行。於此法中恭敬信解。非於能顯顛倒梵行。及不顯了梵行。但飾詞者。所造綺文字句。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謂於如來所說相似甚深空性相應隨順諸緣緣起法中不妄執著。如言淺義亦不住自內見取心。唯勤尋究顯了義經。四依智不依識。謂不唯聽聞而生知足。便不進修法隨法行。然為盡諸漏勤求自內證真諦智。

發心者。謂諸菩薩發菩提心。若諸菩薩住菩薩法性。為欲利益十方世界所有有情。依彼行相強勝因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大誓願。受發心法。謂我必定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度十方一切有情令離諸煩惱故。及離諸苦難故。此受發心復有二種。一世俗發心。二證法性發心。世俗發心者。謂如有一隨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長老憶念。或言聖者憶念。或言鄔波拕耶。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佈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第二第三亦復如是。證法性發心者。謂如有一已過第一劫阿僧企耶。已證菩薩初極喜地。已入菩薩定無生位。已如實知無上菩提及菩提方便。已悟自身將近等近大菩提果。證解自他悉平等故得大我意。已至不住流轉寂滅菩薩道故。得廣大意。由如是故。於大菩提願不退轉。是謂證法性發心。

悲愍者。謂如是已發心菩薩。於十方世界。或三種退墮苦有情。或五趣定苦有情。或四種極苦有情。或六種重苦苦有情。或三種相苦苦有情。諸如是所令離苦。行不害為性。

諸行者。謂十種法行。廣說如經。一於菩薩藏法若多若少尊重恭敬書持法行。二若劣若勝諸供養具供養法行。三若自書已由矜愍心施他法行。四若他發意恭敬尊重以微妙聲宣揚闡讀由宗仰故諦聽法行。五發淨信解恭敬重心披讀法行。六為欲修習法隨法行從師受已諷誦法行。七既諷誦已為堅持故以廣妙音溫習法行。八悲愍他故傳授與彼隨其廣略開演法行。九獨處閑靜極善研尋稱理觀察思惟法行。十如所思惟修行奢摩他毘缽舍那為欲趣入乃至為令諸所求義成就法行。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

 

上篇:顯揚聖教論

下篇:顯揚聖教論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瑜伽部目錄

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十八空論

十八空論(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亦十七) 龍樹菩薩造 陳天...

菩薩地持經

菩薩地持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菩薩...

顯揚聖教論頌

顯揚聖教論頌 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攝事...

攝大乘論釋論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一 世親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

佛說求欲經

佛說求欲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

【註音版】佛說較量壽命經

佛說較量壽命經...

華嚴遊心法界記

剏鐫華嚴遊心法界記序 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而性...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佛說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佉羅帝耶山...

淨土指歸集

淨土指歸集卷上 吳郡北禪寺沙門 大佑 集 ○原教門第...

【註音版】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佛說十二游經

佛說十二游經 東晉西域沙門迦留陀伽譯 昔,阿僧祇劫時...

大方廣寶篋經

大方廣寶篋經卷上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佛說相應相可經

佛說相應相可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佛在舍衛國請諸比丘,...

【佛教詞典】五姓

(一)又作五種姓、五種種性、五種乘姓、五乘種性。亦有...

【佛教詞典】句身

【句身】 p0529 顯揚一卷十五頁云:句身者:謂聚集諸名...

造佛菩薩形像有十六種功德

【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

為心靈敲響木魚

暑期中,一群小學生參觀了一所聞名中外的千年古寺。在...

懺除三障諸煩惱,是哪三障呢?

第四行願:懺悔業障願。 這個懺,原來也叫懺摩,是梵文...

金鵝的啟示

我們要守住一念心,這念心最麻煩的莫過於貪慾。做人本...

佛法宇宙觀之六道

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的一個概念,接著上一次的三界,我...

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敗

我於一九三五年到惠安淨峰寺去住。到十一月,忽然生了...

最逍遙的人生

人若學會與人無爭、與事無爭,才能過著逍遙又自在的人...

受戒時應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我們在受戒過程中,應該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菩薩...

大安法師:胸懷越大,福報越大,智慧越大

一個人他的福報的大小、智慧的淺深,就看他的胸懷。胸...

馬祖道一禪師廣錄

江西道一禪師。漢州什方縣人也。姓馬氏。本邑羅漢寺出...

臨終神識失控,如何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問: 平時深信切願,行持也堅持,但臨終時四大分解,凡...

省庵大師論發願的重要性

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有言: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

【視頻】《普賢行願品》黃帥演唱

《普賢行願品》黃帥演唱

【視頻】《普門頌》男女演唱

《普門頌》男女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