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證嚴法師《四十二章經》

證嚴法師  2011/03/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二十八章 意馬莫縱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這一段文是佛陀告誡出家弟子們,要時時刻刻警惕自己,不可太相信自己的癡心意念。因為凡夫無明、意誌薄弱,容易受物慾所擺佈。而且,還要小心避免招惹色相;因為心若沾染外境的色,尤其是男女之欲,一切罪惡因緣就從此產生。

除非是證得阿羅漢果時,才可相信自己的意念。阿羅漢的意境是見色不動心,能透徹世間一切物質的真諦,而不再被外境所迷惑,所以這時才能相信自己的意念。

佛陀在本章指出,眾生自無始劫以來心猿意馬、意志不堅,因此心常被無明蒙蔽。

例如:有許多學佛的人,在一開始常常做了很完善的計劃,很有信心,也很堅定地朝著目標前進。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所行、所學的往往無法突破無明執著,無法確實拿來應用。

因此,我們要常常自我警惕:是否依然保有初發心?是否能對境不生心?是否能對情愛不起癡執意念?若心念不定,與色慾交會時,即易惹禍生災。

此外,還要進一步推究、認識真諦的道理,這就必須時常親近善知識,依循善知識的督導、指引,努力修學;等到證了阿羅漢果後,才算真正得自在,可以任意自信而不踰矩。

第二十九章 正觀敵色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這一章是佛陀警惕比丘們要遠離女色、以防過失,以及開示滅除惡念、生善念的方便法門。

世間有很多罪業都由女色所產生。所以,佛說:「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不要看女人,女人看不得!因為凡夫心意不定,容易被外境誘引。欲界眾生最重的慾念就是淫、食兩欲,所以出家修行者應該謹慎,不可與女人獨處,在心念上也不可貪愛女色。

自古有多少國君帝王為了美人而丟掉江山!現在的女性常在衣著上暴露身態,誘引男人的心思。本來凡夫的色慾心就已經很重,很難控制心猿意馬的色慾,何況有暴露的美色在引誘,怎能不動心?所以,修行者要好好自我警惕。若是警覺自己心在動搖,就不要與女色有所接觸,遠離色慾的境界,以免造業。不只要避免注視女人,而且不可和她說話,因為除了女身婿態會誘惑人心,嬌聲柔語也會誘引人。

《法華經·安樂行品》中云:「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所以,修行的比丘不要和女人單獨說話,以免引人譏嫌。

「若與語者」等六句,是指不得不與女人說話時,要正心思念,並警惕自己:我是沙門,雖然處於五濁惡世,也要像蓮花一般,不被污泥所染。

「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要觀想那些女人如親人般,年齡比我大的,像是自己的母親;年齡相仿的,像是我的姊妹;年齡幼小的,像是我的子女。以此淨心正念,就不會產生污染心。

「生度脫心,息滅惡念」,不但自己要保持戒體清淨,還要對這些女人生起度脫心,像本經第二十六章,天魔嬈佛中提到「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魔女要來擾亂佛心,佛不但不受誘引,還趁機說法感化、息滅她們誘惑的惡念,並導入正途。

不過,有一句話說:「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有時也不能將罪業全歸咎於女人,因為有些男人的內心會自起邪念。一旦與色相會,就無法自我控制而造作罪業,所以,佛陀教導修行人「慎勿近女色」;進一步,若能守持戒律,以不淨觀治淫心,就能息滅惡念。

因此,我們要時時刻刻正心思念。不只男性如此,女性也要很謹慎,要常常自我警惕,不起「色慾」之心,若能如此,方能學道有成。

第三十章 慾火遠離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本章強調:「六根猶如乾草:不塵如喻烈火,未到心境兩空,應修遠離勝行。」

「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修行人對慾念要謹慎防範。就如自己身上穿著一件乾草衣,因為容易被(欲)火引燃,所以看見火要趕緊走避。

世間的五欲就如火種,容易使人惹火燒身,因此修行人一定要遠離欲境;要像「乾草畏火」般地謹慎,不可耽染慾念。

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有如乾草;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好像烈火。兩者一接觸就會引燃,燒成灰燼;因此,修行功夫未到時要遠離六塵之境,修清淨行。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本章主旨在講「心」,申明要斷欲須先斷心,不斷心而斷陰是沒有用的。

「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有一位修行人,對自己時時生起淫慾的心念,感到非常痛苦。但他不知痛苦的源頭在哪裡,以為就在淫根,因此想要自斷淫根。

「佛謂之曰……,從者都息」,是佛陀告誡弟子;要斷淫根,不如斷淫心。因為「心如功曹」,功曹為漢代官名,主管一郡一切大小政務;心也一樣,什麼事都想,所以只要心的源頭一斷,就不會有身形的造作了。

「邪心不止,斷陰何益?」邪心若不斷除,光斷淫根又有什麼用?因為痛苦是來自心無法停止淫念的苦,而非淫具本身;因此,要斷淫根,不如斷心。

「佛為說偈……此偈是迦葉佛說。」是佛引用過去迦葉佛說過的偈語,進一步為弟子作解釋——淫慾生於心意,而心意又從思想中產生。

「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若能斷除「作意」和「思想」這兩種心,縱然再接觸外境,也不會生起任何作用了。見一切色如鏡中像,即是非色,觀一切行如泡沫,即是非行,此為佛陀所教導的調心方法。

由此可見,心意活動的範圍多麼大啊!心若不調伏,便會使人造業、墮入惡道。反之,心若能為善,功德也很大!所以,要好好調伏自心,斷除惡念、增長善念。

佛法教化世人有所分別,這一章也是針對出家修行者而言,因為出家人修清淨行,必須完全斷淫;而在家居士,只要守不邪淫、不犯外色即可。有些在家居士親近佛法後,以為不可犯淫戒、夫妻必須遠離,但往往各執一端而造成婚姻不美滿,使家庭失和,這是對佛法了解不透徹所致。學佛,必定要取中道,在家居士若能善加引導另一半,將家庭轉為佛化家庭,夫妻同心同修,如此家庭就會圓滿幸福。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滅

佛言:人從愛慾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本章指出憂怖的來源是因為心中有愛慾;若能放下愛慾,就不會有憂怖心。修行,就是要盡量去除煩惱心;要能不煩心、不憂愁,除了「斷欲去愛」別無他法。

「人從愛慾生憂,從憂生怖。」愛慾使人心生憂惱。人心緣境,便會有所感受;緣順境是樂受、喜受;緣逆境則有苦受、憂受。

人人都有愛慾、希望,但是世間無法事事滿足,因為不如意事往往十有八、九。所以,希望越高,憂慮就越多,心也就跟著不安而恐怖、患得患失,這是「怖畏心」。由此可見怖畏、憂懼,大都是由愛慾所產生。

「若離於愛,何憂?何怖?」人若能離開愛慾,就不會受煩惱所擾亂。如此一來,哪還會有憂怖、痛苦呢?須知憂愁、悲惱對人的心理擾亂很大;人生至苦,莫過於此!

那要如何斷欲去愛呢?這就要從佛法來推尋。眾生無始以來,妄認「四大」的身體為「我」,這是由於眾生並不了解「身命」是什麼的緣故。我,是不是真正的「我」呢?它只不過是個假名相而已。身軀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構成,倘若四大分離,哪還有身」呢?

其實,心是藉「根」(注)來緣外面的「塵」而起分別;一般人執著地認為:外面的境是真實的,而日日追逐不已,不知它只不過是人心所緣的相而已,這就是人的迷執。

學佛人要如何破迷去執呢?唯有時時以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來反照觀察;能夠如此,愛慾心自能斷除,憂怖心也會跟著去除。

人的身體受傷後會腫、爛、膿、臭;這個臭皮囊,哪裡值得我們處心積慮地追逐外境來滿足它呢?所以,當我們想追求外在物質來裝飾身體時,就要「觀身不淨」。

而人的愛慾心,無時無刻不在遷變,是個無底坑;我們怎可一輩子為了愛慾,無止境地忙碌身形追逐執著?如果能「觀心無常」,覺悟到愛慾並無法滿足我們的心,這樣對外境就不會生起執著。

再者「觀受是苦」,如果能時時推究自己的感受:目前所享受的快樂究竟能維持多久?平時我們所接觸到的人事物,大都不盡如意。如果以不擇手段的行為來滿足慾望,在未來生生世世當中,所受的果報都將是苦的!若能這樣推究,慾念就全消了。因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有此覺悟,自然能敲醒愛慾的念頭。

最後「觀法無我」,一切有為法沒有一樣是真實不變的。既然不真實,有哪一樣是「我所有」的呢?追根究柢,「愛慾」對人有什麼用處呢?我們若能如此深思,愛慾自能斷除,憂怖也就沒有了。

所以,修行人要常常運用「四念處」來護身,把原有的衣袍、換成「四念處」的智慧大衣,慾火才不會延燒入心;如此,便能去欲、遠離憂怖、身心輕安。

註:根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塵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掛鐘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稅,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在本章中,佛陀教學道者應堅持「三無漏學」。什麼是「三無漏學」?即戒、定、慧。我們要去除煩惱、學道要有所成就,絕對不能缺少三無漏學。

「佛言:夫為道者」等七句,是指學佛人應有威猛的精神,就如戰士上前線打仗一樣。古人打仗,上陣前要穿上鎧甲;「鎧」就是鐵甲、戰衣。出征後如果沒有勇猛心,就會臨陣怯懦而陣亡或半途而退。

學道之人,應具足「戒定慧」三無漏學,以降伏內心的雜念。但是無始以來,凡夫虛妄的習氣、妄念卻很多,這種雜念心也是由一念妄心生起;就好像小孩子玩肥皂水,以一根吸管沾著肥皂水,就可以吹起一粒粒五彩的水泡。

這些妄念時時迷惑著凡夫,學道的人要克服雜亂心,有如和萬人作戰一般,應當堅持道心,具足勇猛的毅力向前精進。

若要使外境不染於心,必須修行守戒,就如戰士披掛鎧衣上陣,才不致受傷,如此,不僅戒體不會受到污染,也能使學道者勇猛精進,所以「戒」是護心、護身的法寶。

「沙門學道」等六句,提醒學道者一定要堅定道心,臨陣無懼,專心一志於道業,不可怯懦!縱使外面有千軍萬馬之敵,也不可心生畏懼;反而要提起大丈夫的勇猛心及克服逆境的氣魄,決不被魔境打退道心。

學道若是沒有充分智慧和勇猛銳利的精神,容易退失道心,在初發心時雖然很熱誠,但是後來卻慢慢地退失了。這就是定力不夠,慧力不具足,沒有勇猛的精神;若能堅心一志地向前精進,就不會半途而廢,這就是定的力量。

修行一定要有殉道的精神,否則無法成就道業;殉道的精神就是要有勇猛的心志,志若不堅定,慧力就無法產生。譬如赴戰場,而且在戰場上需一人對付萬人;修行則是以一心對治萬念,所以必須具備「戒、定、, 慧」力,才不會半途而退,尤其慧力則可以「一人敵萬人」,也就是一心可敵過萬念。

總之,學道要具足三力:掛鎧臨陣的精神(戒力),不半途而退的毅力(定力),以及與萬人格鬥的慧力;必須三力合一,才能破除無始的魔障而證得佛果。

第三十四章 處中得道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知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這一章是佛陀為弟子開導學道的方法,學道一定要折衷,不要過急,也不要怠慢;如果心急反而會退步。所以,學道者一定要時時保持身心的平衡。

佛在世時,僧團中有一位沙門因為學道心切,徹夜不休地讀誦《迦葉佛道教經》;迦葉佛是釋迦牟尼佛之前的古佛,將入涅槃時也留下一部《遺教經》。

這位沙門一面誦、一面思考他的學道境界,深深覺得自己離《遺教經》中的境界還差很遠。因此越讀內心越悲切!以為自己的智慧無法接納佛陀的教法,因而退失道心。佛陀知道沙門有這樣的苦惱後,就安慰他,並問道:「你以前在家時,喜歡做什麼事呢?」沙門回答:「愛彈琴。」佛問沙門:「琴弦如果太鬆了,彈出來的音會如何呢?」沙門說:「弦如果太鬆,就彈不出聲音了。」佛陀再問:「弦如果調得很緊,又會如何呢?」沙門說:「弦如果調得太緊,彈太急時會斷掉!」

「既然太鬆彈不出聲音,太緊又會斷掉;那麼,若琴弦調得鬆緊適中,彈出來的音又是如何?」

沙門說:「彈出來的聲音就會很美、很動聽!」

佛陀說:「學道就像彈琴一樣,弦不可調得太鬆或太緊;同樣道理,沙門若將身心調得適中,必可得道。」

有些人一發心,就捨身忘命地追求佛法;但是往往道還沒有求得,身就毀滅了,或是中途道心退失。像這樣,佛法永遠追求不到,所以,在得道之前,一定要好好地調養身心;若能身輕心安,得道就不困難了。

「於道若暴,暴即身疲」,這句經文就和「暴飲暴食」的道理一樣。為了求道而不擇時節,最後造成身體的不調和;像這樣只會使身體更為疲勞。

要知道,凡夫的習氣很難在一朝一夕間去除。所以,如果過度追求,所招感的不但對道業無益,對身體也很不利。

「其身若疲,意即生惱」,凡夫的身體一有病痛或者感到疲累,必定會覺得不耐煩,不僅智慧無法開啟,反而增加煩惱。何況身體為了修道,一直拜呀拜的!只是誦經卻不了解經中的意義,光是大聲誦讀,便認為可以開啟智慧,那是不可能的。總而言之,像這種做法想開啟智慧,是「捨本逐末」啊!

「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由於求道過急,心便無法平靜;心愈不平靜煩惱就愈多,煩惱愈多就會生起退心。若隨著煩惱而造業,如此,罪業必然會加重。

再者,每個人都有煩惱,就連菩薩的心也有緣境,緣什麼境呢?「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眾生的一切苦境,就是菩薩心中時時刻刻所緣的境界;這種境界也是一種負擔,所以說,心要完全沒有煩惱,是很不容易的。學佛,就是學在這裡,只要我們不把負擔當煩惱,就能去除煩惱,則身心清淨,輕安自在,道必不失矣!

第三十五章 垢淨明存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本章指出,要明心見性,首先須去除心的垢染。「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修行就如煉鐵一般。鐵要經過一番冶煉、去除滓渣後才能成器;成器之後,還要放入洪爐中燒烤、錘打。如此,才能煉出精緻完好的器皿。

「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學道之人,無非是希望能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佛性)。因此,一旦心中有了垢染,就要設法除去,清淨的本性才能顯露。就好比一盞電燈,如果你希望它能夠很明亮,就須先將外面的那層玻璃擦拭乾淨才行。

所謂「暗去明存」,黑暗去除後,光明就能存在。人人本具佛性,只因被煩惱遮蔽而無法外露。就如鐵器的本質原本就很堅硬,只要去除雜質就能製成精純的器物。同理,我們要回復清淨、光明的佛性,一定要先將雜念等煩惱習氣去除才行。

人人都有聖人的本質,只要將世俗的凡情、雜念去除就能顯現,而不必再另外尋覓。一個人的氣質,要在日常生活中磨練;去除了壞習慣,艮好的氣質自然會在舉止行動中表現出來。

又好比眼疾,「翳」就是眼疾,有遮障的意思。眼睛的瞳孔如果沒有被遮住,看外境必然十分清楚!但是眼睛如果長了「翳」,就要設法除去,才能重見清晰的境界。

學佛者要成佛作祖,端視自心能否淨化。若能用功清淨心地,佛性就會現前;反之,如果受了污染,就無法分辨外面的人我是非。

眾生自無始以來,受到環境的影響而養成各種習氣,而且大都是由貪愛所引發的愚癡、嫉妒、傲慢等惡習。學佛,首在修養自心、洗滌內心的垢染;垢染若是去除了,清高的氣質就會自然顯現。所以,修行要從內心修起,而這必定需要經過一番鍛煉才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智彗的花串》

平常心修習要領 平常心就是禪修者的慧心,實在太好,...

諦閑法師法語集

在寧波天童寺講法華經上堂法語 (師拈拄杖雲。)光照東...

飽滿的稻穗

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經智慧圓融,更應含蓄謙虛,...

本煥長老的禪思語錄

◎ 未成佛時,要先結人緣,廣結善緣,隨眾隨緣,為教...

100個記住--慧律法師法語展示

1)你要想幸福,學佛聽聞正法是唯一的一條路。世間再沒...

叢林參學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來,叢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過去中國大陸的...

妙湛老和尚法語開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於平常處見禪境。 3、為人要真...

星雲大師:勵志名言名句

1.做萬種事,可結萬人緣;利萬種人,能修萬種行。 2...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藥師法門的妙義

在這極忙碌社會裡,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有事業、職業...

新加坡114歲壽星許哲拜會證嚴法師 暢談有愛不老

2011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新加坡國寶、114歲的人瑞...

命苦如何才能消業

有人問 :我這輩子苦得要命,要如何才能消業呢? 證嚴...

知足的人是最快樂的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無貪無求,才能輕安...

聖嚴法師《瞋心與慈心》

有人說現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

賢人爭罪,愚人爭理

曾經以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說得清清楚楚,這樣才能稱得...

四大菩薩的坐騎及象徵意義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

回歸純真的本性

晉朝時,有一位名叫毛寶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貧困。有一...

求「地藏水」有沒有效果呢

我是求過地藏水的,有沒有效果呢?效果是有,怎麼樣開...

得之不易的暇滿人生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思維暇滿人生》。如何來思維我們...

天乘四種禪定之初禪

定境的淺深,有四種差別。所以古人說:禪中無慾,欲中...

舉心動念行為造作,舉頭三尺有神明

談到自然造化的法則,有時候你深信因果到這個程度,才...

你不要去執著、去主宰這個妄想

佛陀的大智慧高明在哪裡呢?他沒有要你馬上處理妄想。...

學法第一步要樹立正知正見

一、學法,第一步要樹立正知正見 聞慧,聞到了之後要去...

殺生業報因果實錄

序 「因果報應」是中國社會裡所熟悉的觀念,每遇善人...

學佛不為了生死,那是糊塗蛋

學佛,末法時期很亂,大家要用心簡別邪正。學佛是為了...

【佛教詞典】欲天

(界名)欲界之諸天也。有六重,稱曰六欲天。俱舍論八...

【佛教詞典】三惡

(一)指人之三種恶心。人有此三惡,故甚難加以教化。即...

【視頻】宏海法師《清初高僧截流大師》

宏海法師《清初高僧截流大師》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平興寺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平興寺唱誦